第1992章 北狄再动,龙象神威

作品:《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第1992章 北狄再动,龙象神威
    大苍之内,各方势力彻底打成了一锅粥!
    随着赵宋向西苍动兵,现如今的大苍,可以说,各方势力都无法独善其身,全部都参与进了这一场大战之内!
    而在大苍以北,位于草原之上的北狄,大批的骑步兵不断向边境集结。
    显然,草原之上,同样也无法平静下来。在北狄之中,同样是一幅风雨欲来之势。
    一场大战,在草原之上,同样要即将展开了。
    而草原上这一次大战的主角,正是如今草原之上实力最强的两家,金帐王庭和拓跋部落。
    虽然说东边的满族部落,西边的蒙古部落,他们发展的势头也凶猛无比,可是,相比于老牌的两大草原强力部落,他们在各方面,到底还是差了不少。
    不管是东边的满族部落,又或者西边的蒙古部落,他们如果想要追上那两家老牌强势势力的话,这背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这一次的北狄大战,主动挑起者却并不是这些年风调雨顺的拓跋部落,而是这几年相对不顺的金帐王庭。
    前些年北狄受雪灾的时候,金帐王庭同样是其中的受害者。只不过相对于东边的那三家,金帐王庭的底蕴更厚,抗压能力也更强一些。
    不至于像那三家一样,一场雪灾下来,让他们痛不欲生。
    可就算是如此,因为当年的那场雪灾,金帐王庭为了转移矛盾,和大武之间也是爆发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矛盾。
    按道理来讲,这些年的金帐王庭受了这么多波折,就算是在厚的家底,这个时候,也总该消停一段时间了。
    而金帐王庭在这个时候再一次挑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前年刚刚结成了姻亲的大汉。
    在天启之中,同样是联姻,但单方面的联姻,和双方互嫁贵女的联姻,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在相互之间,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
    双方互嫁贵女的联姻,在天启,是具有崇高的意义的。
    再则,出于利益的考虑,金帐王庭同样要帮大汉一把。
    这个时候的拓跋部落,正在敲锣打鼓的一步步的侵蚀镇北军。而等到失去了镇北军这个第一屏障之后,接下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王羽的大汉了。
    有一个镇北军挡着的话,拓跋部落和大汉之间永远有一道天然的防线。而如果没了镇北军的话,接下来就该大汉真正的面对拓跋部落的兵锋了。
    而这个时候的金帐王庭,之所以要出兵对付拓跋部落,就是为了拖慢这个过程,拖慢拓跋部落和大汉真正正面交锋的过程。
    无可否认,现在的大汉,相比于拓跋部落这样的老牌草原强力势力,还是差了很多。
    因此,金帐王庭这才要拖慢这个过程,想让大汉在这段时间更加强大一些。
    尤其是大汉,如果能打赢这场南征之战,并且将其中的战果消化了的话。那个时候的大汉,就该有了真正和拓跋部落正面抗衡的底气了。
    大汉只有将这一场南征之战打成功,将河南之地彻底消化,那个时候大汉的国力,才能够有资格和拓跋部落相比。
    金帐王庭和拓跋部落,都互相把对方看成是最大的对手,而偏偏他们两家还实力相当,就算是有点差距,但也非常之小。
    短时间之内,他们两家谁拿对方也没有什么办法!任何一家想要吃下另外一家,都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之下,两家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剩下的就是全力拖慢对方发展的步伐了。一边自身强大,一边拖对方的后脚,此消彼长之下,实力差距自然也就会拉开。
    而这个时候的金帐王庭出兵,就是为了拖慢拓跋部落发展的步伐。
    只要他们能够拖慢拓跋部落鲸吞镇北的时间,给了大汉发育的时间,等到大汉进一步强大起来之后,自然能够将拓跋部落的实力,结结实实地锁在北面。
    毕竟,每个势力发展的方向也就那么几个,拓跋部落的西面就是他们的金帐王庭。金帐王庭这边,自然有足够的自信,在西边完全堵死拓跋部落发展的路径。
    毕竟,他们要是在西边堵不住拓跋部落的话,那也就代表着,他们金帐王庭,就算是没有被拓跋部落吞了,那也差不多了。
    以两家现在的体量,金帐王庭没有把握能够通得了拓跋部落,拓跋部落又哪有把握能够吞得了金帐王庭?
    而只要大汉能够进一步强大,能够堵住拓跋部落向南发展的路径,那么,拓跋部落能够发展的方向也只剩下一个东边了。
    三个扩张的方向,堵住了两个。如此一来的话,自然起到了限制拓跋部落发展的作用。
    而且,在拓跋部落的东边,金帐王庭自然是想要找办法也动一下手脚的。
    连南边都已经堵住了,在东边,金帐王庭自然不会让拓跋部落那样肆无忌惮的发展。
    就像是拓跋部落和最西面的一部分势力,交往越发密切一样,这个时候的金帐王庭,也在想办法加强和东边那三家的联系。
    甚至,还想着在东边这三家之中选择一家,同样将他扶持壮大。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正是因为这两家不断的拖对方的后腿,这也就导致了,中原七大皇朝之中,在帝之凌的南征北战之下,一步步的走向了统一。
    但反观是当时的北狄,依旧是一个双强对立的局面。
    甚至,在那个时代,就算是东夷,也曾经一度走向辉煌,也就只有北狄,在双强的内耗之中,不断的消耗他们自身的实力。
    这一次,步骑大军加起来,金帐王庭足足动用了二十万兵马,这个数量虽然听起来不少,可是,相比于金帐王庭的整个体量来说,却绝对不算多了。
    只不过,二十万兵马,虽然相对于金帐王庭的整个体量不算多,相比于近百年来他们两家规模最大的那几次冲突所动用的兵马,同样不算多。但是,这一次,金帐王庭派出的主帅,可是和当初天狼关之战中出现的拓跋宗政齐名的草原三大名将之一的赫连平乱。
    而且,赫连平乱在隐隐之间,更加是草原三大名将之首。
    他的存在,对于金帐周围的任何一家势力来说,都绝对会是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就算是对大武皇朝这样的皇朝级别的势力来说,赫连平乱的存在,同样是压在他们心中的一块巨石。
    早些年的时候,大武皇朝的那些名将们有一个算一个,十个里面有八个都在他的手中吃过亏。剩下的那两个,不是因为他们够强,只是因为运气好没碰上他。
    可以说,青年时期的赫连平乱,能够打下赫赫的威名,完全都是大武皇朝一力贡献的。
    在大武的身上刷了一波名气之后,他此后就很少对南了,而他的重心也在放到了北狄的身上。
    在当初面对慕容部落的时候,两败慕容渊,首次以诱敌深入之策,全歼了当时拓跋部落的第一强兵八千沉渊重骑兵。
    而慕容渊第二次兵败,更加是慕容部落难以承受之痛。
    他前后的两次兵败,虽然总体上看损失的兵力并不多,可是,第一次搭进去了,慕容部落最强的一支骑兵。而第二次搭进去的,却是慕容部落最骁勇善战的那一批将领。
    而当他被调到针对拓跋部落的战线之后,表现同样强势。
    拓跋长平的叔叔拓跋宗德,就是兵败之后,被赫连平乱亲手砍下了他的脑袋。
    而这件事情,也一直被拓跋长平所耿耿于怀。毕竟,在拓跋长平的少年之中,拓跋宗德算是拓跋长平为数不多的温暖之一了。
    而赫连平乱开始负责针对拓跋长平的战事之后,拓跋部落的众多名将也步入到了大武皇朝那些名将的后尘,一个个的都栽在了赫列平乱的手里,也就只有一个拓跋宗政,才遏制住了赫连平乱的连胜之势。
    如今已经四十多岁赫连平乱,从他十五岁第一次领兵作战开始,已经是将近三十年的军旅生涯。
    这将近三十年之内,赫连平乱南击大武,西伐慕容,东却拓跋,大小共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八,余者钧解。
    而剩下的这四场,其中足足有三场,和他打平的都是同一个,正是和他并列为北狄三大名将之一的拓跋宗政。
    相比之下,拓跋宗政的战绩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严格意义上来说,他并不算是像赫列平乱这样的不败名将,他的身上是背着败绩的。
    虽然只是少年时期在他刚出道的时候的一次小规模的争锋,但是,也正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一场小规模的争锋,虽然两个人并列为北狄三大名将,但在世人的眼中,依旧还是赫连平乱隐隐之间要压上拓跋宗政半头。
    毕竟,就算是拓跋宗政之后的履历,再怎么耀眼,但就是因为少年时期的那一场小规模的争锋,相比赫连平乱,多了那么一丝污点。
    这一丝污点,在平常的情况之下,算是丝毫都看不出来。可一旦和赫连平乱进行对比的话,一时间,就仿佛变得无比的显眼了。
    而且,赫连平乱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他同样是一个政治家,曾经十年为相,用十年的时间,在金帐王庭推行改革,洗平了金帐王庭几百年变迁之中积累下来的沉轲。
    在那之前,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金帐王庭虽然表面上依旧处于一个鼎盛的状态。但是,就如同正下午的太阳一样,虽然依旧光芒四射,但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就该是黄昏了。
    毕竟,几百年的时间下来,任何一个势力,这么长久的走下来,内部都必然不知道积累了多少的问题。
    这种事情,向来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而金帐王庭的运气非常好,在即将要走向下坡路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赫连平乱。
    在赫连平乱的改革之下,本来应该走向日暮的金帐王庭,却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样是光芒四射,但本应该是下午的太阳,却又重新变成了上午的太阳。
    除此之外,在他的手中,还一手组建出了如今金帐王庭的第一步卒金武卒。这支部队,成为了金帐王庭除去六甲军之外的又一支无敌强军。
    同时,在将近三十载的为将生涯之中,赫连平乱还为金帐王庭培养出了大量的良将。这一名又一名的将领被培养出来,让金帐王庭的战斗力越发的不可收拾。
    故而,近些年,金帐王庭和拓跋部落之间的交锋,虽然大局上没输,但在局部上,却没少吃亏。
    就是因为,在中层将领之上,金帐王听比拓跋部落可是要强了不少。
    赫连平乱,这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物。
    从古至今的军事史上,都找不出什么像他这样完美的人物。
    可以说,赫连平乱,他的存在,对于拓跋部落来说,就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剑,需要时时刻刻防备着它落下来。
    相比之下,作为草原三大名将之中最后一个忽不失。
    虽然同样战功显赫,但他对于周围几家势力的威慑性,比起赫连平乱来,那就差的远了。
    赫连平乱出现在了边境线上,虽然金帐王庭在边境线上只集结了二十万兵马,但是,却依旧一下子就让拓跋长平的精神紧绷了起来。
    收到了消息之后,拓跋长平连夜拉着拓跋部落的一批重要人物开了一个小会,第二天的时候,拓跋宗政就带着拓跋龙象杀向了边境。
    而且,还是中途几乎都不休息的情况之下,杀向了边境。
    好在,让拓跋宗政可以稍微缓口气的是,赫连平乱虽然出现在了边境线之上,但是,赫连平乱似乎也只是来当一个吉祥物的,并没有亲自干预战场什么的,而是交给了手底下的人进行发挥。
    赫连平乱,他似乎只是来给这些这样的人善后的。就算是这些将领们打崩了,他也能够重新扭转局面。往常的很多年里,就是依靠这种方式,让他培养出了一名又一名的能争善战的良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