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20mm口径敢不敢加大些?又一个误认哈工大为哈军工的
作品:《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第155章 20mm口径敢不敢加大些?又一个误认哈工大为哈军工的
“你不是要去首都?”
见到谢威出现在自己办公室,于国峰很意外,“校企办的事情解决了?”
“短期内解决不了。”
谢威摇头。
“那你……”
于国峰看着谢威,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问出来。
“卫生巾本来是最赚钱的,目前外贸订单暂时得停下来,短期内无法提供利润。只能指望计算机这边。”
谢威找于国峰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计算机相关的产品加快研发速度,提前上市,从而获得更多经费。
不然,学校众多项目都会受到影响。
“校企办今年利润不低吧?”
于国峰皱眉看着谢威。
计算机项目加快速度,那就只有微型计算机了。
学校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的相关人员全部投入到了这个复杂而又庞大的项目中来,要完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的。
之前谢威都没表现出丝毫急切。
“利润确实不低,不过相关工厂都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要做好技术升级的准备……这次尤妮佳公司的讹诈,提醒了咱们,在进军国际市场前必须做好准备。目前全球个人微机因为功能等原因,市场规模不大,潜力谁都知道……”
谢威平静地说道。
如果不是尤妮佳这次行动,谢威依然没打算加快任何项目的发展。
“计算机不是计算器这样功能单一的,你提出的不只是需要处理办公内容,还需要用于辅助设计跟辅助制造等,就目前学校的人力跟物力,完成一向都不够。不说软件开发方面,就连硬件设计,也是问题……”
hz-80芯片的成功,得益于谢威拿出了完整的设计图纸。
基础有了,要想设计运算速度更快的芯片,不只是简单的晶体管堆集就能完成。
手工设计条件下,几万个晶体管用电路连接,还得不停优化线路,难度可想而知。
在没有硬件支持的情况下,设计各种软件,那都是扯淡。
“国防科大那边的超级计算机如何?要是开发出来了,我会想办法说服校长,从那边购买一台。”
“不用购买,有了hz80芯片,咱们自己都能设计运算速度更快的超级计算机。”
于国峰摇头否决了从国防科技大学采购计算机的计划。
“你们在搞这个?”
谢威愣了。
于国峰脸上尴尬一闪而逝,并没有回答。
看到他的反应,谢威就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进度需要加快,经费方面,学校应该有所倾斜的。超级计算机在大型项目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微型计算机单台功能没法跟超级计算机比,可用于处理各种基础工作,远比目前一切都得凭借人工强。杜主任那边的数控系统在年前应该就会搞定,到时候如果没有配套的设计软件,只靠着手动编程,无法发挥太大作用。”
对于学校在没有上级经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搞超级计算机,谢威并没有说什么。
根本没法干涉。
学校领导跟相关的教授、老师都想要搞,再加上有了hz80这种运算速度每秒30多万次的芯片开发成功,要搞运算速度数亿次甚至十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也就有了非常好的基础。
而且,超级计算机对于各种技术研发进度的促进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我们尽量。”
于国峰没反对。
离开于国峰办公室后,谢威沉思了好一阵,没有再去找其他人。
没有经费,没有基础,饶是心中有很多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面对庞大而又复杂的工业系统,个人的作用实际上是有限的。
数控系统搞出来后,plc项目实际上并不需要由谢威参与到里面,他提供了plc基础设计方案,现在机电系同时搞数控系统跟plc两个项目,进度都是非常快。
杜国旺之所以非得让谢威参与到里面,实际上也是为了谢威考虑——成果!
可谢威并不想要这样的成果。
对他个人来说,有没有这成果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发展,而不是被杜国旺等人逼着去搞。
等到数控系统的软件开发成功,谢威就会把精力投入到长空一号无人机的改进项目中去。
至于赚钱的事情,他只需要出方案,把握大方向。
他参与的太多,对王征等人的成长并不利。
不然这次他也不会拒绝跟李瑞、王征去首都。
七机部。
郑部长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
七机部几名领导跟李瑞、王征一起,正面对商务部领导的询问。
“……这么说来,尤妮佳株式会社完全是讹诈咱们?”
在王征把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后,商务部的领导还没开口,郑部长就沉声问王征。
“应该是。咱们刚改革开放,到现在,合资企业都不是太多,并没有太多经验……而知识产权建设也刚刚开始……”
李瑞主动开口,“根据我们的分析,应该是舒尔美这个品牌打开了市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在之前,惠普也提出要跟校企办下属的华峰合资……”
“这跟惠普的情况不同。惠普并没有以华峰侵权为理由。”
商务部的一名四十出头的干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舒尔美没有申请专利,对方手中握着专利……”
“肖干事,您这么说就不对了。咱们刚开始改革开放,之前可没有专利一说!我也了解过,国际上如果涉及到专利侵权,被侵权的公司一般会跟涉事公司沟通,而不是尤妮佳株式会社这样,没有招呼生产厂,而是直接找到商务部告状。”
肖干事的话,让郑部长很不满意,当即打断了他的话。
他的态度让商务部几人都诧异地看着他。
“咱们现在需要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赔偿是不可能赔偿的,咱们本身就没侵权。何况,即使真侵权了,咱们不熟悉市场经济的运作,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可以通知生产工厂停止侵权行为,生产工厂不理会,再通过商务部找主管单位才是处理问题的态度!”
郑部长的态度表明,他认可王征跟李瑞的说法。
尤妮佳就是为了讹诈。
无论最终结果是什么都可以赚一大笔。
当然,这是对方的看法。
“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根本就没问商务部领导的意见,郑部长转头询问李瑞。
“跟他们打官司!卫生巾这种产品,原本是我们学校一名学生妹妹进入生理期,为了方便以及卫生,他请班上几名女同学给设计的……在这之前,我们的这些女同学没有人接触过……所以,无论是设计还是材料,甚至包装,都跟国际上没有任何相同……”
李瑞按照谢威告诉他的,开始把卫生巾诞生的始末讲出来。
好的产品不一定有好故事。
好故事,却一定能带火一款产品。
何况,接下来就会跟尤妮佳打官司,以此来加强卫生巾的市场知名度。
“无论最后官司胜败,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这也能给国内其他有志于出口创汇的单位敲响警钟。”
李瑞的这说辞,很符合领导们的心思。
国家急需大量的外汇,一直都鼓励出口创汇。
进场口事务,处理国际商业纠纷是商务部的重要工作。
如此的案例,对全国出口企业来说,都非常具有意义。
“这样啊?那就跟他们打官司吧!”
商务部负责的领导在最后表态了。“打官司,你们究竟怎么想的?”
商务部的人离开后,郑部长问李瑞,脸上满是担忧。
国际官司不仅麻烦,还旷日持久。
“领导,对方可是送上门给咱们扬名立万,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机会呢……”
“还能这样操作?”
当李瑞把打官司的目的说出来后,郑部长同样也瞪大了眼睛,就跟之前李瑞听到的一样。
“不错!”
听完后,郑部长也没有再说什么。
至于打官司会多少钱,他根本就不考虑。
首都饭店。
黄智杰跟柴宏和两人是以港商身份入住的,同样有着商务部的工作人员陪同着,根本没人相信这两人是给国内企业打工的高级打工仔。
李瑞跟王征在会客厅见两人时,商务部安排的陪同人员根本就没远离。
“柴经理,如果我们跟尤妮佳打官司,有几成胜算?官司最快多长时间能结束?”
王征只是介绍李瑞是他的领导。
一直都没有告诉两人,德盛公司属于哈工大校企办下属企业。
黄智杰跟柴宏和两人也没问。
他们是职业经理人,为的是高薪。
“目前情况来说,一成胜算都没有……至于官司,他们目前并没有起诉,虽然舒尔美没有专利,目前主要市场是在香江,如果在香江这边打官司,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王征的提问,让柴宏和好一阵才反应过来。
“我不建议咱们打官司……”
“如果要把官司能拖多长时间拖多长时间呢?”
“……”
柴宏和更懵逼。
不解地看着提出问题的李瑞。
“对,如果咱们奔着拖更长时间去,能拖多长?”
王征见对方疑惑地看向自己,估计他怀疑李瑞是否能做主。
“具体时间不敢保证,要是拖时间,十年八年应该没有问题。”
思考了好一阵,柴宏和才回答。
国际官司本来就麻烦,即使证据齐全,也需要很长时间。
“那就这么准备。”
“王主任,咱们可是跟客户签订了超过600万港币的合同,现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无法再供货,赔偿都会……”
黄智杰担忧地提醒王征。
“这是解决方案,之前没有注册专利是我们的失误,这次我会亲自去注册,等注册完成,再上市……你们回去后帮我联系专利代理公司……”
“……”
王征的态度,让两人直愣愣地盯着他。
此刻的王征跟他们记忆中的王征相比,仿佛换了一个人。
“告诉客户,延误交货期造成的损失,我们会用新的产品赔偿……”
给钱是不可能给钱的。
新的产品设计更加先进,采用的材料也更舒适,在市场上肯定会更受欢迎。
“还没卖出去的产品呢?”
“退回来,国内早就供应不上了。另外,新的品牌我们将会在特区开设生产工厂……”
舒尔美,短期内,不会再出口。
甚至官司败诉后,只会是本土品牌。
······
“班长,您看着如何?”
一名谢威知道名字,并不太熟悉的同学,见谢威看完手中的图纸,目光投向自己,紧张地问道。
“你怎么想到设计这东西的?”
谢威的目光一直盯着眼前这叫唐道贤的同学,此刻内心充满了好奇。
成绩在中间,平时也不太活跃。
甚至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现在还在计算机项目组中,工作能力也只是一般。
不过,他实在想不明白,计算机技术跟眼前这不声不响的家伙所设计的这“枪管”巨大的枪械有什么关系,更好奇的是对方在繁重的学业、紧张的科研工作中,哪里来的时间设计这款脱离“枪”范畴的东西!
“之前我就对枪械设计感兴趣。我不知道哈军工早在70年就没了……”
得!
又一个把哈工大当哈军工的。
“进实验班前,我准备报考工学,结果被分到了物理专业……在实验班,班导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基础学习……学校图书馆有枪械设计基础……”
唐道贤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见谢威神色没有变化,才继续开口说道:
“年初反击战打响,我了解到战场上,咱们部队近距离支援火力不足,迫击炮跟火箭筒威力虽然不小,携带并不方便……”
“你了解真实战场的情况吗?”
谢威问道。
“我……”
唐道贤顿时涨红了脸。
学校距离战场好几千公里呢。
都是通过报道,以及进学校之前了解到的情况搞的。
“20毫米的口径,威力并不大;即使有着800米的射程,可命中精度无法跟枪比,20毫米炮弹的爆炸威力也不足以弥补射击精度不足……”
“……”
听到班长分析自己设计的不足,涨红了脸的唐道贤脸上肉眼可见地失落了起来。
他不喜欢计算机专业。
尤其是在学校给班上同学几乎没人配备了一名导师来加快实验班同学基础知识学习后,唐道贤压力更大。
原本希望借着这个设计,从计算机专业换到工学,最理想的是学校安排专业的枪炮老师带自己。
现在……
“方向其实不错的。这样,我问问班导学校有没有专业的枪炮设计教师……”
“啊?”
内心已经绝望的唐道贤没想到事情还有转机,一时间反应不过来。
自己跟班长关系可不好。
“其实,口径设计要大一些,比如40毫米,这样威力就大了很多;而射程,精确射程最好提升到2000米……”
谢威直接把自己了解到二十多年后pla装备的40毫米狙击榴的参数说了出来。
“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