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黛玉猜出君初见,二小姐芳心暗许

作品:《这个书生有点狠

    第124章 黛玉猜出君初见,二小姐芳心暗许
    安国府。
    洛子君回来时,小环刚准备起床。
    小丫头给他开门时,头发还没有梳,衣服还没有穿好,胸前露出了粉色的肚兜。
    “公子,怎么这么早回来了?”
    洛子君没有回答,目光看向了她胸前被撑的鼓鼓的肚兜,又看向了她娇俏稚嫩的脸蛋儿,以及那双刚睡醒带着一丝懵懂可爱的眸子。
    然后,转身默默地插上了门。
    小环疑惑道:“公子,天都亮了,你把门插上干嘛?”
    “快跟我进屋,我有话对你说。”
    洛子君一脸凝重的表情,直接进了屋里。
    小环见此,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连忙跟了进去,然后关上了房门。
    “公子,发生什么事了?”
    小丫鬟满脸忐忑。
    洛子君没有回答,过去关了窗户,插上了房门,然后看着她,一脸严肃地道:“这件事很严重,咱们去床上说,不能让任何人听见。”
    说着,他过去脱衣上床,放下了帘帐,掀开被子道:“来,咱们躲在被子里说。”
    小环顿时吓得不轻,连忙过去脱鞋脱外衣,钻进了被子里,声音发颤地小声问道:“公子,别吓唬奴婢,怎么了?”
    洛子君抚摸了一下她娇嫩的脸蛋儿,然后解开了她脖子后面的肚兜红绳,悄声道:“没事,公子只是想跟你说,公子在外面给你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你赶快偷偷把它们吃完,不要让别人抢走了。”
    小丫头:“???”
    窗外,朝阳刚刚升起。
    贾家,荣国府。
    贾探春起床后,就去了父亲贾政那里,屏退下人后,把昨晚在博望侯府中发生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女儿当时的确有些冲动,但女儿若不那样做,只怕洛公子和那位柳姑娘都会有危险。”
    “爹爹一直对那位洛公子赞不绝口,女儿也非常欣赏和敬佩其才华和人品,所以才那般做……”
    贾政听完,眉头微皱,过了片刻,方从椅子上站起,道:“此事你不用担心,待会儿我去你大伯那里一趟,问问他是否真心要让迎春嫁给那位洛公子。若是真心如此,那就好办。”
    贾探春有些尴尬道:“爹爹,这件事,我让白家的三小姐,跟那位洛公子说了一声,探了一下对方的口风。对方……似乎不太愿意。”
    “不太愿意?”
    贾政闻言一愣,脸上的神色变换了一下,有些意外道:“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按说,以迎春的身份和相貌,以我贾家的地位,对方不应该拒绝啊。”
    贾探春摇了摇头:“女儿也不知道。”
    贾政紧皱眉头,道:“若是他不愿意,那这件事就不好办了。你大伯有那个意思,昨晚你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前挑明了,他到时候如果拒绝了,那你大伯的脸面和我贾家的脸面,岂不是都要丢尽?”
    他沉吟了一下,又问道:“迎春的意思呢?”
    贾探春有些无奈道:“爹爹又不是不知道那丫头的性子,只要大伯开口,她哪里敢拒绝。”
    贾政摆了摆手,道:“你先回去吧,我去问问你大伯的意思。”
    说完,神色忧虑地出了门。
    贾探春在屋里站了一会儿,出了门,直接去了迎春那里。
    不过迎春并不在屋里。
    伺候她的嬷嬷说:“二小姐一大早就去林姑娘那里去了。”
    贾探春只得又去黛玉那里。
    而此时。
    在林黛玉的屋里,两名少女正在一边看着书籍,一边讨论着里面的故事情节。
    当然,主要说话的还是林黛玉。
    书里的每个情节,每个人物,每段话,每首诗,她都能清清楚楚地说出个所以然来。
    各种典故,信手拈来。
    一旁的贾迎春,则一副极为羡慕和敬佩的模样,心头暗暗道:都说黛玉才情盖世,聪慧异常,若是男儿身,定能去考个状元回来,又生的这般楚楚动人,我是比不了的。
    “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看看这句话,把莺莺当时的心情,随手就用一句诗词表现出来,不比那以话语的形式说出来,要更有余味……”
    “不知那君初见到底是何人,竟然能写出这样的故事文章来……”
    林黛玉一边翻看着,一边蹙着细细的秀眉,轻声感叹着。
    贾迎春道:“家里已经派人去寻找了,应该很快就能知道。”
    随即又笑道:“黛玉,若对方是个年纪很大的读书人,你还要不要去跟他说话?”
    林黛玉也笑道:“有何不可,我拜他为师呗。能有这样的文采,我若能拜他为师,也算是高攀了。你不知道,宝玉才急的团团转,想要立刻找到那人,然后拜其为师呢。”
    贾迎春笑了笑,没再说话。
    林黛玉低下头,合上手里的书籍,纤细的手指在封面上的名字上轻轻摩挲了一下,微微蹙眉道:“君初见……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探春的声音:“黛玉,二姐姐,你们在屋里聊什么呢。”
    林黛玉听到声音,连忙站起,笑道:“在看书呢。”
    贾探春走了进来,笑着看了两人一眼,又看向了她手里的书籍,笑道:“《西厢记》?你不是早就看过吗?”
    林黛玉道:“是早就看过,不过这几日又看了那本《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那本新出的《倩女幽魂》,实在觉得那位君初见才情无双,令人惊叹。所以今日又忍不住,拿出来看了一遍。”
    贾探春点了点头道:“这三本书的确写的很好,这段时日,其他府中都在流传这三本书,男子女子,都在议论。贵妃娘娘也很喜欢,府里已经派人去寻找了,听说已经找到了第一本书的源头,好像是从一名青楼女子那里流传出来的。”“青楼女子?”
    林黛玉闻言一怔,脑中忽地划过一道闪电,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时之间,又捕捉不到。
    贾探春看向了自家二姐,道:“二姐姐,我有话问你。”
    贾迎春站起身,准备出去,犹豫了一下,道:“探春,就在这里说吧。”
    贾探春看了旁边正在发愣,一脸思索的少女一眼,正要说话时,林黛玉突然双眸一亮道:“君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
    两姐妹都疑惑地看着她。
    林黛玉顿时满脸激动,道:“探春姐姐,迎春姐姐,我好像猜到那个人是谁了!”
    贾探春一脸疑惑:“哪个人?”
    林黛玉激动的小脸通红,指着书籍上的名字道:“君初见啊,我应该猜到君初见是谁了。”
    “哦?”
    两姐妹都是一愣。
    贾迎春连忙问道:“谁啊?”
    林黛玉兴奋地道:“迎春姐姐,你昨晚不是跟我说,那位洛先生,就是那位给探春姐姐写诗的桃公子吗?他是外城西湖书院的学子,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也是他写的,据说是专门为一名青楼女子写的,那名青楼女子的名字就叫初见。你们想想,那位洛公子叫洛子君,那名青楼女子的名字叫初见,两个名字合在一起,君初见……”
    此话一出,贾探春和贾迎春皆是神色一动。
    “洛子君,柳初见……君初见……”
    贾探春喃喃地念了几遍,不禁想起了昨晚在博望侯府,那少年义无反顾,冲上戏台,护在那名女子的身前的一幕。
    再联想到对方的才华,她顿时也醒悟过来:“黛玉,还真有可能就是他。”
    林黛玉奇道:“探春姐,你怎么知道,那名女子叫姓柳。”
    贾探春怔了怔,道:“昨晚在博望侯府,我见到那名女子了,当时那位洛公子,不顾一切冲上戏台,保护她……”
    “竟然是她!柳初见……”
    林黛玉满脸惊异之色,随即更加激动起来:“探春姐姐,迎春姐姐,我现在可以确定,那位君初见,就是那位洛公子了!”
    随即她又不禁叹道:“那位洛公子有这般惊世才华,竟还有那般让人敬佩的人品,真是好难得。”
    昨晚那一幕,虽然她并未亲眼看见,但听到迎春姐说出来,依旧感到心潮澎湃。
    再联想到对方那日在金山寺,为了一名丫鬟的清誉,宁愿被抓去衙门,也绝不开口指出,她对那名少年书生,愈发心生景仰起来。
    “真是没有想到……竟然是他。”
    贾探春神情复杂,喃喃地说了一句,又道:“也该是他,没有他那般才华,又如何写得出那样的好书。”
    一旁的贾迎春,似乎这时才反应过来,呆呆地道:“黛玉,你是说……那,那写书的君初见,就是……就是白府的洛公子吗?”
    林黛玉点头道:“就是他,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贾迎春一脸呆呆的表情,脑海里不禁再次浮现出昨晚那道清秀英俊,对他温柔说话的少年身影来。
    贾探春看了她一眼,开口道:“二姐姐,昨晚的事情,你也在场。我今日是想来问问,你对那位洛公子,是否满意?你是否愿意……嫁给他?”
    都这个时候了,她也没时间再婆婆妈妈了。
    估计待会儿爹爹跟大伯说完,大伯就要把她们两个叫过去问话了,她得快些知晓自己这位二姐的心意。
    贾迎春一听,白皙的脸蛋儿顿时“唰”地一下红了,低着头道:“我……我……”
    林黛玉在一旁听了,一脸懵。
    贾探春蹙眉道:“二姐姐,都这个时候了,你不能再犹犹豫豫了。若是喜欢他,你就直接说出来,待会儿若是你爹爹喊我们过去,你就这样说。不然我昨晚帮他说的话,就不好收场了。”
    贾迎春低着头,羞涩道:“我……我都听你的……”
    贾探春:“……”
    林黛玉连忙问道:“探春,怎么回事?怎么迎春姐姐,突然就要嫁给那位洛公子了?那位洛公子不是已经有心上人了吗?”
    此话一出,两姐妹顿时一愣。
    贾迎春抬起头来,神情呆呆,目露疑惑。
    贾探春怔了怔,道:“黛玉,你是说那位柳初见,柳姑娘?”
    林黛玉点了点头,道:“是啊,那位洛公子既然给她写了那样一首诗,昨晚又不顾一切地保护她,肯定早就把她当作是心上人了。”
    贾探春闻言沉默了一下,道:“那位柳姑娘,原来是柳侍郎家的千金,因为柳侍郎出事,被抄家后,那位柳姑娘流落到了青楼。听说前段时间,才赎身回来。昨晚……”
    “探春姐。”
    林黛玉打断了她的话,轻声道:“黛玉觉得,那位洛公子不会在意这些的。不然,也不会当着那么多权贵的面,敢大骂和斥责侯府千金,甚至是那位博望侯。”
    贾探春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道:“从昨晚的情况来看,他的确不会在意。不过……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我得再去打听一下。即便他们两人已互订终身,也没有关系,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只要到时候让迎春姐做正妻……”
    说到此,她顿了一下,道:“算了,我下午还是先去白府一趟吧。”
    贾迎春在一旁低着头,红着脸,神情恍惚,心头胡思乱想着。
    正在此时,外面传来丫鬟的声音:“迎春小姐,探春小姐,大老爷让你们过去一趟。”
    贾迎春吓的一颤。
    贾探春握住了她的小手,安慰道:“别怕,我跟你一起去。”
    两姐妹一起走了出去。
    林黛玉一个人在屋里,又想了一会儿,低下头,看向了手里的书籍,不禁叹道:“竟是那位洛公子……那般年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