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会亲家
作品:《民国:关东参王》 第357章 会亲家
陈允哲、陈允瀚同一天成亲,陈家大摆宴席款待宾客。
第一拨酒席款待娘家送亲的人、县衙等处前来贺喜的官吏,以及城中有头有脸的大户。
第二拨酒席,款待团练中的骨干成员、街坊邻居、亲戚朋友等人。
第三拨则是招待做菜的大师傅、徒弟、帮工、家里的下人等等。
酒席从中午开始,一直进行到傍晚时分,等全部收拾完、归置妥当,天都黑了。
大厨和徒弟们都得了丰厚的红包,欢欢喜喜离开。
帮工的媳妇婆子们,每个人也都分到了不少瓜子、果,摆酒席没用上的肉段、丸子等东西,一个个乐呵呵儿的回家去。
沈丽珍师门的人,中午吃过酒席之后,便陆续告辞离开了。
她们都是从别处赶来,只是为了来送嫁,亲眼看着师妹出阁的。
如今亲眼看着师妹有了好归宿,她们也就放心了。
毕竟这些人身份不一样,在外停留太久,万一遇见以前的冤家怎么办?
避免节外生枝,还是早点儿回去比较好。
何家的人没着急走,他们要留下来,等明天会了亲家之后再返回辽阳。
那些吵着嚷着要闹洞房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被曲绍扬带人给灌醉了。
还剩下小猫三两只,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被大家伙儿劝着,也就放弃了。
满堂宾客散尽,陈家也终于恢复了平静。大家伙儿都松了口气,可以好好休息了。
作为压轿金童,又给俩舅舅滚炕的根锁,这一天可给他忙活坏了。
累的他上炕倒头就睡,结果半夜睡的太沉,有尿也不醒,一泡尿把被褥全都给湿透了。
李氏和陈秀芸睡一铺炕,晚上正好搂着大外孙。
半夜一伸手,摸着湿的,赶紧起来一看,好家伙,这么大一泡尿。
于是,半夜三更,娘俩起来换被褥、给根锁换衣服。
把根有也吵醒了,顺道喂喂奶、把把尿,全都收拾好了,这才又睡下。
第二天清早起来,陈允哲、陈允瀚各自领着媳妇来到正院,拜见父母。
俩媳妇都换下了昨天那一身华丽繁复的嫁衣,虽然穿的也是大红袄裙,款式却简单了许多。
两对新人来到厅堂,府里的下人端来茶水,沈丽珍先接过去茶碗,给陈郎中夫妻敬茶。
陈郎中和李氏,接过茶碗抿一口,然后掏出事先预备好的红包,给了沈丽珍,并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语。
接下来是何青竹,也是同样的程序。
敬茶结束后,陈家哥俩赶紧给自家媳妇介绍一下屋里这些人。
长辈的一般都要给新人红包,平辈的要互相赠送见面礼。
陈秀芸给两个嫂子预备的,是一对儿玉如意,和田白玉的材质,上面雕刻着石榴的纹样。
石榴有多子的寓意,刻在如意上面,这叫百子如意,是送给新婚夫妻最好的礼物。
按照规矩,沈丽珍跟何青竹回礼了自己绣的帕子还有荷包。
屋里的人都认识一圈,时候也不早了,李氏吩咐人赶紧开饭。
要是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新媳妇进门,是不能跟公婆一同用饭的。要站在公婆旁边,帮忙盛粥、布菜,伺候公婆。
沈丽珍、何青竹二人刚要站到公婆身后,就被李氏给拦下了。
“不用,不用,咱家可没那些规矩,你们就安安稳稳的做下来吃饭吧,咱不讲究那些。”
李氏可不习惯摆婆婆的谱儿,那些没必要的规矩,能省就省吧。
“往后你们好好过日子,比啥都强.
夫妻和和睦睦的,早点儿让我抱上大孙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俩新媳妇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陈允哲看了弟弟一眼,俩人上前,各自扯着自家媳妇坐下。
“安心坐下吃饭吧,咱家真没那么多规矩。”
就这样,俩新媳妇这才坐下,各自吃饭。
早饭过后,陈郎中打发了儿子,去西院请何家人过来小聚。
昨天忙着招呼客人,也没多少时间做下来好好聊聊.
今天总算得闲,两家人聚到一起,说说笑笑的十分热闹。
陈允瀚的师兄弟们,对曲绍扬都很好奇。
短短几年的工夫,曲绍扬能够从一个闯关东的小木把,成为东边道新晋的红人,不得不说,这个经历非常吸引人。
所以,这些年轻人,都围在曲绍扬身边,东问西问的各种打听。
曲绍扬也挺乐意跟这些人打交道的,于是就陪着他们闲聊,说起以前放排、打猎、放山的事情。
长风镖局的这些年轻人,打小儿就拜师学艺,学成之后跟着师父在外走镖,或者给大户看家护院.
还真是没进过山,也不懂山里的事情,所以都听的津津有味儿。
不知不觉间,就到中午了。
陈家这边预备了酒席,招待镖局一众人等,吃过午饭后,何家送亲的这些人便告辞离开了。
何青竹见亲人们离开,很是不舍,忍不住就落了泪。
陈允瀚一看,赶忙哄她,“别哭,等着过几天,我就陪你回辽阳去,咱多住些时候再回来。”
女子出嫁,多数是三天回门,这种就是娘家离着比较近的,当天来回,而且还得太阳不落山之前就回婆家。
路途远的,当天回不去,多数就七天或者十二天的时候回门,女婿可以陪着在娘家多住几天。
辽阳离着宽甸不近,当天肯定回不来.
所以成亲之前两家就约定好了,等着成亲七天后,陈允瀚陪着何青竹回长风镖局去,多住些时候。
送走了何家人,李氏的娘家亲戚,也该离开了。
临走之前,李氏给堂哥堂嫂、表哥表嫂都拿了不少吃的用的东西。
那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银子,打发亲戚们乐呵呵的,回去也能在乡里乡亲面前显摆显摆。
不然的话,李氏的嫂子总在她跟前儿念叨,什么外甥出息了,有能耐,也拉扯拉扯表兄弟之类的话。
李氏太清楚娘家侄儿都是什么样子了,安安稳稳种地过日子就挺好,可别起什么高调。
真要是给他们安排什么差事,闹不好就得搞砸了,到时候儿子还为难。
为了以后清静,李氏宁可舍出去些东西,也比招惹来一堆麻烦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