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并非全无道理
作品:《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 第115章 并非全无道理
入夜,养心殿。
吴院使收回给萧靖凡把脉的手,躬身道:“陛下龙体康泰,又正值壮年,只要常去后宫,龙嗣一事自然水到渠成,无须为此过分忧虑。”
萧靖凡将菩提珠戴回手腕上,抬眼看他,“朕对一事有疑,”
吴院使立刻摆出一副恭听的姿态。
萧靖凡道:“朕听谢卿提起,有乡野大夫曾言,所得子嗣是否康健,男子似比女子更为切要,此言可当真?”
谢大人还敢跟陛下聊这种闲天儿呢?
吴院使觉得奇怪,他拧眉斟酌片刻才道:“回陛下,臣以为此言太过独断。”
萧靖凡颔首,用眼神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吴院使道:“女子怀胎十月,子嗣是否康健,关联者众,除去男子本身的精气之外,还有母体是否健壮、饮食是否合适、心情是好是坏等,不可一言概之,还得……”
“朕不是同你论医。”萧靖凡见他要长篇大论,抬手打断,强调道,“朕只想知道,这乡野大夫之言是否有理?”
吴院使:“……”
但凡面前坐着的人不是皇帝他已经开骂了。
行医又非儿戏,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有这般武断的说法?
见他皱着眉不说话,萧靖凡道:“有理就是有理,没理就是没理,你大胆地说便是,朕恕你无罪。”
吴院使:“……”
他倒是敢!
虽然想退休,但他不想死退。
对医术他是认真的,仔细地考量片刻才道:“回陛下的话,此言并非全无道理。”
萧靖凡抬眼看他,“细说。”
“陛下可知四年前鸿胪寺的段寺丞因发妻年到四十都不曾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从而休妻一事?”
萧靖凡摇头,国事都忙不过来,他哪有工夫关心臣子的家务事?
吴院使道:“在休妻之前,段大人曾请李太医为其夫人吴氏调理过两年,可惜一直没传出喜讯,段大人这才无奈休妻。”
无奈?萧靖凡冷嗤一声,若果真无奈便不会选择休妻。
发妻无子,当真想要为家族开枝散叶,纳两房妾室便是,将妾生子记到发妻名下岂非两全?
年近四十的妇人,膝下又无子嗣傍身,被休之后能有何好去处?这姓段的分明不在乎吴氏的死活,一点夫妻情谊也不讲。
吴院使等了等,见萧靖凡除了方才那一声不屑的嗤笑之外没有继续的意思,这才接着道:“吴氏被休之后,由其长兄接回家中。这长兄是个仁义的,念及吴氏一人无依无靠,问过吴氏之后,特意大价钱托媒人给吴氏寻了个人家,是个而立之年的猎户。”
萧靖凡有些意外,“都四十了还能再嫁?”
吴院使心道民间还有五六十的妇人改嫁呢,不过四十罢了,只要你情我愿,如何不能再嫁?
他道:“这吴氏成亲不过半年便传出喜讯,怀胎十月生下一个男娃,如今孩子都已经两岁了。可段大人让媒人替他精挑细选那好生养的姑娘,成婚四年,至今依然无喜讯传出。”
萧靖凡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是吴氏不能生,而是段卿他子嗣艰难?”
吴院使点头:“陛下圣明。”
萧靖凡疑惑:“当初李太医替吴氏调理时,不曾替段卿诊脉?”
吴院使摇头:“段大人坚称是其夫人身体有恙,不让李太医诊脉。”
这话让萧靖凡想到了楚流徵心声里那些话,比如男人都不会承认那什么……咳!讳疾忌医不可取。他狐疑地瞧着吴院使:“你如何知道得这般清楚?”
连人家什么时候再婚娃几岁了都知道,这厮该不会对吴氏有点什么吧?
显然在心声的影响下,皇帝陛下的思维已经不自觉地开始走偏了。
吴院使完全没察觉自家陛下的思绪歪到了天边,一脸严肃地板着脸认真回答:“回陛下的话,臣曾在酒楼撞见过喝得烂醉如泥的段大人,他拉着臣哭诉了两个时辰。方才臣所言,皆是段大人醉酒后所说。”
就这?
萧靖凡莫名有些失望。
不知是否看出了萧靖凡的失望,吴院使又讲了一个故事,也是拿同僚举例。
“陛下可还记得原户部右侍郎黄大人?”
“黄?”萧靖凡想了下,“你说的是朝会迟到八次年初被朕贬去太仆寺当主簿的黄恭和?”
“正是。”吴院使点头,“黄大人与其夫人亦是多年无子,也曾请太医帮忙调理,可一直都无成效。”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萧靖凡挑眉:“他也是个讳疾忌医的?”
“非也。”吴院使摇头,“黄大人陪着夫人一起喝药,调理了三年多都无成效,这才放弃。可黄大人调职之后不到三个月,黄府便传出黄夫人有孕的喜讯。”
萧靖凡不解:“这是何故?他们寻到了生子秘方?”
吴院使抬眼瞄他:“并非生子秘方,只是太仆寺主簿一职比起户部右侍郎清闲许多,黄大人能够按时下值回家,不用像在户部那般整宿整宿的熬。”
“陛下可知,过子时不睡极为损伤精气,这是吃多少药都难调过来的。降职到太仆寺之后,黄大人吃饱睡好,精气神足了,黄夫人又身康体健,这孩子自然就有了。”
萧靖凡:“……”
合着这对夫妇能有孩子还是降职的功劳?
吴院使又道:“陛下是否知道多年前户部尚书闻大人与其夫人求子一事?”
萧靖凡点头:“朕有所耳闻。”
当年这件事闹得还挺大,闻夫人许氏为了再生一个儿子,连跳大神的都招进府中,还让云妃改随母姓,说是这样就能再得一个男孩儿。
先皇得知此事之后,将当时还只是侍郎的闻尚书召到养心殿痛批一顿。
读圣贤书多年竟还相信这些怪力乱神之事,若非闻尚书认错态度良好,加之先皇素来宽待臣属,闻尚书早不知被贬到哪个犄角旮旯去了,哪里还能熬到尚书之位?
自此闻府才消停下来,再没有因为求子一事闹出什么笑话。
当时先皇还特意放了闻尚书一个月的假,让他在家好好陪陪夫人,小家安宁大家才好。
“当年闻大人才回来上值两个月其府中便传出喜讯,八个月之后,闻夫人顺利生下一个男孩儿。”
吴院使的语气颇有些感叹和怀念。
也就先皇在位时才会大方地放臣子回家休息一两个月,月银还照发,换当今这位,能按时下值就不错了。
六部熬夜的官员一大把,遇到忙时,直接让家人送铺盖睡在衙署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