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怡和想购买苹果公司股份,价高者得!
作品:《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第410章 怡和想购买苹果公司股份,价高者得!
托马斯·莫尔顿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显然是在权衡林浩然的话以及他们家族的购买意愿。
林浩然继续说道:“托马斯先生,我所拥有的这10%股份,比苹果公司这次上市对外所发行的股份都要多,其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二级市场的股价上。
我相信你们家族在投资界有着丰富的经验,应该也了解优质企业股份的溢价成交是常有的事。
特别是在这个计算机行业日新月异的时代,苹果公司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它的未来潜力巨大,我相信您和您的家族都能看到这一点。”
片刻后,托马斯·莫尔顿缓缓开口道:“林先生,您的分析很有道理,苹果公司的确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不过,3亿美元的确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算,这样吧,我需要与家族商议一下您的价格!”
“当然可以,托马斯先生,我完全理解并尊重您的决定,不过,我希望您能尽快给我答复,因为正如我所说,苹果公司的股价和市场价值每天都在变化,我不希望因为拖延而错过最佳的交易时机。
另外,我打算售卖苹果公司股份的事情,已经通过旗银行传播出去了,除了您之外,我也接到了其他意向购买者的来电,最终是卖给谁,我自然会是给最有诚意的,能否把握住机会,这个就需要你们自己衡量了!”
林浩然语气平和,既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又不失谈判的主动权。
“林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会尽快给您答复,最晚不会超过明天上午。”托马斯·莫尔顿承诺道。
挂断电话后,林浩然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他知道,自己已经占据了谈判的有利位置。
苹果公司的股价和市值正如他所预测的那样稳步上升,这不仅增加了手中股份的价值,也让潜在的买家感受到了紧迫感。
从托马斯·莫尔顿的语气中,林浩然能够感觉得到,对方是很希望能够拿下这10%的苹果股份。
不过,林浩然浑不在意,反正他又不认识对方,也不一定要将股份卖给对方。
他如今开价3亿,说不定别人出更高价格呢,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挂断了托马斯·莫尔顿的电话没多久,林浩然便再次接到了一个电话。
不出意外,这又是一个意向买家,不过对方只出2.3亿美元,且听语气诚意不足,林浩然聊了没多久便挂了电话。
之后,接连打来了几个电话,都是美国这边的,有出2亿美元的,有出2.2亿美元的,甚至有出2.5亿美元的。
林浩然发现,出价越高的人,他们的语气中对购买苹果公司股份就更有迫切感。
很显然,这些都是非常看好苹果公司未来的财团。
而林浩然自然也是直接跟他们说了,低于3亿美元,不考虑!
下午三点左右,林浩然接到了一个来自伦敦的电话。
很显然,对方是接到了汇沣银行传递的消息。
这位来自伦敦的买家,也非常有诚意,直接出价2.7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按照如今的股市收盘价格来给价格。
不过,林浩然与他说,已经和托马斯·莫尔顿家族在谈3亿美元成交的事情了,对方便沉默了,随后便跟林浩然说,他会很快打回电话来。
到傍晚六点钟,林浩然接到了一个电话,而且这个电话非常意外,居然是来自怡和洋行的前大班亨利·凯瑟克打来的。
“林先生,我们怡和洋行希望能够购买您手中的苹果公司股份,如果您感兴趣,我们可以拿怡和洋行在香江的一些资产来折价对换,比如怡和证券公司、怡中机场服务公司、怡和保险公司等!”亨利·凯瑟克在电话中说道。
听完亨利·凯瑟克的话,林浩然感到非常惊讶。
的确很惊讶。
因为他知道,在被自己薅了许多羊毛之后,怡和洋行如今的主要产业实际上都在海外了,在香江的资产反而已经寥寥无几。
像怡和证券公司、怡中机场服务公司、怡和保险公司等这些,已经算是怡和洋行在香江的最后产业了。
如今,对方居然把这些拿出来想要和林浩然换苹果公司的股份,这岂不是说,怡和洋行高层要彻底去香江化?
“亨利先生,莫非你们想要把怡和洋行搬离香江?”林浩然好奇地问道。
他相信,如果对方没有这个想法,断然不可能会想把香江的资产都清理掉的。
“果然瞒不住林先生,我们怡和洋行高层的确有这个想法,我们想要将总部搬到伦敦去。”亨利·凯瑟克并没有否认。
这点倒是能理解,林浩然前世的时候,怡和洋行在没有失去置地集团的情况下,最终都将怡和洋行的总部搬到了伦敦去。
更不用说,如今的怡和洋行,不仅仅先后失去九龙仓和置地集团这两大最为重要的联营子公司,其它不少产业也被林浩然在谈判中薅去了,在香江的产业所剩无几。
这种情况下,他们产生了离开香江的想法,也很正常。
估计这些英资财团也担心,未来怡和洋行会再次被华资财团觊觎。“亨利先生,很抱歉,您也应该知道,我当前最紧迫的需求是资金,而非增添更多产业,否则,我也不会考虑出售苹果公司的股份。
我之所以这么做,纯粹是为了获取足够的现金流,来应对如今的财政困境。目前,美国已有财团提出以3亿美元的价格购买我手中的这些股份,尽管我尚未应允。
但如果怡和洋行能同样以3亿美元的价格购入,考虑到我们都是香江的企业,我很乐意将优先出售权给予怡和洋行。”林浩然微笑着回应道。
他的解释既合理又充分,让亨利·凯瑟克无从反驳。
确实,自从那个流言传出去之后,再加上林浩然也没有出来辟谣,他遇到财政危机的情况在香江上层社会已是公开的秘密。
实际上,他对怡和洋行剩余的那些产业并无太大兴趣,资金短缺只是他婉拒的一个借口罢了。
“好吧,如果有需要,我会再联系林先生的,就不先打扰林先生了。”亨利·凯瑟克说完,遗憾地挂了电话。
很显然,林浩然所说的3亿美元价格,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怡和洋行的心理价位。
林浩然也不在意,他也没想过怡和洋行能够购买他手中的苹果公司股份。
要放在以前的怡和洋行,还行。
可如今实力大跌的怡和洋行,想要拿出十几亿港元的现金,难度可不小,除非他们背后的财团往里面注资又或者出售他们海外的其它资产。
至于对外融资筹集资金?
怡和洋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这些英资财团早已经心慌慌了,恨不得提高控股权,怎么可能又再次稀释股权呢!
挂了与亨利·凯瑟克的电话之后,林浩然又接连接了两个电话。
这两个电话一个是来自英国,一个来自美国旧金山。
两个电话的目的,同样都是为了苹果公司的股份。
这两年,美国的股市和香江的股市一样,并没有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反而迎来了一个牛市。
在牛市结束之前,很多人都知道,苹果公司的股价不会跌,很大可能反而是会继续上涨。
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了。
而苹果公司在计算机行业里,可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代表企业,哪怕它只创立了几年时间而已。
这两个电话的出价都不低,一个2.8亿美元,一个2.9亿美元,距离他的如今的心理价位3亿美元,愈加近了。
看到苹果公司的股份如此受欢迎,林浩然放心了。
起码,他的这笔股份不愁卖。
看着上面记录下来的十几个电话,林浩然突然有了主意。
没错,今天打电话给他报价的,足足有十几家财团。
既然苹果公司如此受欢迎,何不让他们来个价高者得,这些大佬,能报得起价格的,很显然都是身价不菲的大财团,而他们在纽约这边绝对有产业,如果让他们派代表来,进行竞价,这不就能够获取最大利益吗?
毕竟,按照港元的汇率,多卖一千万美元,就相当于多五千多万港元啊!
有了这个念头,林浩然迅速回拨了这十几个电话中,购买意向较为强烈的财团的电话,一共拨打了八个。
他向这些财团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即如果他们有意购买,可以在第二天上午派人前来参与竞价。
最终,这8家财团中有5家表示会派遣代表前来出价。
5家,够了。
他相信,这些大佬不至于联合起来压价,最终售卖权在他这里,如果真联合起来,价格不合理,他可以选择不卖。
搞定这一切之后,林浩然便离开了公司,直接回酒店吃了一个自助餐之后,便休息去了。
实际上,如果给予更多的时间,无疑会有更多的财团对苹果公司的股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林浩然并未打算继续等待。
他非常清楚,苹果公司的股价上涨空间有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