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组建鸡场放映队

作品:《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155章 组建鸡场放映队
    在已经建好的临时鸡舍这边,苏文宸找到了苗远和侯国忠两个人。
    此时俩人站在鸡舍边上,看着远处的空地,不知道在商量什么。
    苏文宸走过去。
    “老苗,一大早跑这边来,你这是来指挥侯师傅干活?”
    听到苏文宸的声音。
    两个人回过头,看到是苏文宸后,苗远笑着说道。
    “场长,在鸡舍这边,我哪敢指挥老侯干活,这不是前面你说咱们场也跟着建上两亩大棚吗?”
    “你觉得建在这边怎么样?这边距离以前的炼钢遗址最远,我刚刚跟老侯看了一圈。”
    “这边土地全都没有受到影响,我们重新开垦一下,五六亩不成问题。”
    “目前咱们围起来的地方,只有这边是整片的没受到影响的土地。”
    “其他地方,都是建过的小型炼铁炉,烤的一个坑一个坑的,太影响种植了。”
    听到苗远的话,苏文宸朝着四周看了一下。
    “可以是可以,就是这边离河比较远,用水没有那么方便。”
    “不过咱们目前场里的重心还是以养殖业为主,几亩地大棚倒也不怕太麻烦。”
    侯国忠这个时候却适时的提醒道。
    “场长,我觉得鸡舍这边,最好还是打几口深井,这个月临时鸡舍这边,我已经发现过几十只鸡得过腹泻还有肠炎了。”
    “以前在你们大队那边的时候,鸡群可是很少得这种病的。”
    “所以我觉得问题大概就出在水这边,你们大队基本都是喝井水,来到这边之后,现在喂的都是河水了。”
    “咱们这条河流动速度并不快,里面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少。”
    “所以食用水源,咱们最好也跟周围大队一样都喝井水。”
    苏文宸听到这话,仔细想了想。
    好像他们大队虽然离河不远,可还真没有哪家喝河里的水了。
    基本都是喝井水了。
    就连苏文宸自己,也都是去家门口不远的水井里打水。
    只是他打水的速度很慢。
    别人用一个桶,打两次就能装满一桶水,他得四次才可以。
    反正他每次摇晃绳子半天,破水桶还是飘在水面上。
    左摇右晃,就是不沉,全靠用力下砸溅进去的那点水。
    对苏文宸来讲,打水还是有点技巧在里面的。
    不过作为家里最小的,还是有不少好处的,一般大哥二哥打水的时候,也会顺便帮他那边,把缸装满。
    所以平常吃水,他还真基本没打过几次,只有姜梨每次要擦身子的时候。
    才会找他专门去打水回来。
    所以对于侯国忠的提议。
    苏文宸觉得确实应该打几口深水井,最好再去搞一批压水井回来。
    在记忆里显示,现在已经有压水井的出现了。
    但是现在还是集中在县里的居民区那边,基本几个街道就有一个公用的压水井。
    给居民提供生活用水。
    至于自来水,原来的记忆压根就没有见过这玩意,不过苏文宸去市里的时候。
    发现市机关里头确实有供应自来水了。
    至于居民嘛!他也不清楚,但是估计最多顺路的可能提供,专门接供水管道不太可能。
    “老苗,你觉得的呢?”
    “另外全部都采用那种压水井怎么样?这样井口全部都是封死的,不光可以避免意外,水质也更不容易被污染”
    苗远也非常赞同。
    “场长,打井应该问题不大,咱们去找县水利局和县地质队就行,可是这个压水井怕是不太好搞啊!”
    “现在很多县里都需要这个东西,毕竟跟长期消耗人力物力的集中式供水站相比,这种压水井消耗的人力物力都要小很多。”
    苏文宸也知道压水井这玩意,能在以后大规模普及开来,说明这个东西一定是经过群众实际检验的。
    因为不方便的东西,不可能到新世纪之后很多农村地区都还用它。
    跟集中式供水站比,很明显这种压水井要省心很多,各种维护消耗都少很多。
    其实他们鸡场里,现在就是采用的集中供水的方式,直接就是用水泵将河里的水抽上来,然后通过水桶等各种容器,运送到鸡舍里去。
    不过这样一来费油不说,还需要专门的人运水。
    这也是这个年代,为啥随便一个小厂都得上百号人。
    大工厂更是几万十几万的都有。
    主要是这个年代机械化程度太低了,很多地方连自来水都没有,光是每天打水都得有专门的人。
    可以说,几乎绝大部分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
    这样一来,人越多后勤压力自然也就越大,需要的人自然就更多了。
    另外苏文宸这边,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给家里也打个井,到时候如果装上水压井,平时用水就方便很多了。
    对县打井队来说,来都来了,顺路去他们大队一趟,应该也不会拒绝。
    再说苏文宸又不是不打算给钱。
    只是,现在听苗远这么一说,苏文宸觉得水压井怕是从县里有点难搞了。
    “老苗,压水井这玩意,县里不好弄,市里呢?哪个部门管?”
    苗远听到这话,有些迟疑看着苏文宸。
    “好像是农业局在推广,不过由于推广的效果太好了,导致现在这东西就比较难弄。”
    “只是如果去市里想办法的话,咱们手里啥东西没有,我出面怕是没人买账啊!”
    苗远其实去市里不少次了,但是只要是批条上没有的东西。
    稍微紧缺一点的人家都不买账。
    有些则是会暗示他让他们场长出面,说白了,现阶段人家看不上他的面子。
    苏文宸听到这话,没好气看着对方说道。
    “老韩才刚跟我喊着说缺煤,这边又喊着缺压水井。”
    “合着我这个场长是给你们服务的啊!成你们后勤的了!”
    苗远听到这话,冷汗都下来,毕竟他才是后勤科长,这些东西本来都得他想办法搞。
    “场长,你听我解释,主要是咱们现在手里什么东西都没有,我就是出去说话,真没人愿意信啊!”
    “不过你放心,只要今年年底咱们鸡蛋上市,大家都知道咱们手里有东西了。”
    “以后这种事情,肯定就不需要你亲自出面了。”
    “需要什么,咱们就可以直接拿东西去资源置换,毕竟对方工厂就算不缺鸡蛋,可是总有缺的东西,咱们最多也就多拐几手,肯定能换到东西的!”
    对于苗远来说,场里手里有东西后说话底气才足,这也是他比较热衷搞蔬菜大棚的原因。
    这要是今年冬天他们能产反季节蔬菜。
    他都不敢想象,日子过的得多爽。
    那个时候,可就两极反转了。这下半年,在各个厂子受的暗搓搓的夹板气,可不能白受了。
    这不拿出好东西来,他们这边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
    苏文宸其实也挺明白,苗远现在的难处。
    现在说白了,他们养鸡场虽然建起来了,可是你东西都没有,光凭借一张嘴,谁知道你最后能不能搞出来。
    其他工厂也不是傻子。
    除了市里给批过条的物资,其他的那都是多余的一点没有。
    如果要计划外的,就拿鸡蛋或者拿鸡来换,如果光凭一张嘴,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对其他工厂来说。
    你那个鸡场干不干的下去这谁知道呢,石泉鸡场的前车之鉴可还在呢。
    就这。
    还是曾经证明过自己的养鸡场,现在都有落魄的时候。
    更别说你一个,连半斤鸡蛋都没有产过的新建鸡场了,其他人自然是存疑了。
    这也是苗远觉得为难的地方,因为他出面其实是代表养鸡场和他个人欠人情。
    可是现在场里啥东西没有,买他账的人自然就更少了,一般东西还好,像是煤这种紧缺的资源,人家还真不会卖他面子。
    对苏文宸来说他去市里求人,其实用的是他自己的面子。
    人家帮也不是冲着养鸡场去的,而是冲着他自己这个人和他背后站着的人去的。
    说白了,你养鸡场干倒闭了,但是只要后面站着大佬,随时能东山再起。
    苏文宸清楚,对于市里的大部分人精来说。
    现阶段养鸡场的面子,远不如得自己的面子来的稳当。
    因为养鸡场就算没干起来,只要自己背后站着人,其他人就有的是有机会讨回这个人情。
    如果养鸡场起来了呢,那苏文宸的人情自然更加有用,一样可以从养鸡场拿货。
    毕竟他能够代表养鸡场,养鸡场却代表不了他。
    所以这些人现在会怎么选择,就一目了然了。
    于是苏文宸看着苗远,直接安排道。
    “行吧,我也知道现在你那边的难处,煤我想办法,压水井我顺路去市里问问。”
    “打井这边,你联系县里的地质队和打井队过来,多打几口井。”
    “鸡舍这边兼顾农业用水,最好打两口深水井。”
    “休息区,那边就打普通的井就行。”
    听到这话,苗远松了一口,他就怕苏文宸认为他故意推脱不能办事。
    毕竟手里没货,是真不好办事,而且他又敢跟场长一样,随便就能张口许诺。
    这话说出去,他可没有那个本事实现。
    “场长你放心,这个我肯定安排好,不过深水井成本可要高不少。”
    “咱们如果打二三十米的普通井,基本一千以内就能下来。”
    “如果深水井,五六十米的还好,三四千块差不多也够,但是如果是百米深度的深水井,恐怕得七八千,甚至如果遇到大石头的话,怕是上万都有可能打不住。”
    “咱们这个成本是不是有点太高了,我觉得可能有点划不来啊。”
    在苗远看来,自从鸡场开建以来,两个月时间,他们已经了差不多四万多了。
    其中大头都是各种基础建筑材料上的,各种水泥钢筋砖之类的。
    因为虽然有批条,可是价格低不代表一分钱不出啊。
    这么大的采购量下来,其实也不是一笔小钱了。
    所以苗远就觉得,一两万打两口深水井,有点太不划算了,毕竟场里这一直没有进账。
    天天往外出钱,他心里也慌慌的啊!
    前面搁石泉那边就这样,场里的钱只出不进,到后面都开始从伙食上省钱了,他可不想这边还是这样。
    因为他管的是后勤,这伙食要是直线下降,场里职工第一个骂的就是他。
    苏文宸听到这话,微微有蹙眉。
    他没有想到这个年代打深井可能不会太便宜,但是高达一万多的价格,还是给他惊住了。
    想了想,苏文宸直接安排道。
    “这个百米深水井的价格有点贵,咱们主要还是打普通井吧!”
    “如果真遇到大旱天气了,到时候场里再找打井队过来现打吧!”
    苏文宸也知道现在场里的资金状况,现在几万块去打井太浪费了。
    因为后面场里要建的东西多着呢。
    现在他作为一个当家人,苏文宸特别能理解,破家值万贯这句话。
    因为作为一开始最初始建的产业,可以说方方面面都要钱。
    甚至现在他们场里连路都还是压出来的土路。
    连水泥路都没有时间修。
    休息区那边的职工宿舍,也都是普通的临时民房,还是八人间的那种。
    至于像是礼堂,厂招待所,职工俱乐部,这个年代大部分厂里标配的东西。
    那更是一个都没有了。
    不过这段时间,虽然什么娱乐方式都没有,不过大部分职工也都能理解。
    毕竟场里初建,一切都不可能跟成熟的工厂比。
    这也是在沪市,苏文宸面对张前进给予的礼物,为啥说不出拒绝的话。
    对他们场来说。
    一台电影放映机,确实可以很有效的缓解员工的精神需求。
    想到这。
    苏文宸又对苗远补充道。
    “对了,我带回来的那台放映机,也得找两个人去县文化局的放映队培训两天。”
    “虽然咱们场里初建,宣传科还没有组建,可是提前建立一个放映队也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这段时间场里体力活比较多,每周给职工安排看一次电影,可以有效缓解大家的怨气。”
    苗远对于这件事自然是非常赞同。
    因为连他一年都看不了几次电影,更别说下面的职工了。
    就算是那些家在市里的那些职工,也没有人会经常钱去电影院的。
    最多就是相亲的时候,才会带对象去看电影。
    毕竟几毛钱虽然谈不上很多,可也绝对不算少了,对大部分人来说,不如去吃大肉包划算。
    于是直接说道。
    “我觉得可以,另外场长你这次拷贝了十几部电影,就是市里的电影院现在也没有咱们场里现在的电影丰富。”
    “要是知道一周看一次不重复的电影,场里职工怕是得高兴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