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画饼嘛!他已经是老手艺人了
作品:《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 第241章 画饼嘛!他已经是老手艺人了
广市。
广市宾馆的房间内,桌子上已经摆了一堆报纸。
姜梨正拿着其中一张念道。
“神话传说淬炼现实,劳动智慧铸就辉煌!”
“我们广大农技工作者和贫下中农,在我党的优秀干部苏文宸同志的带领下,日夜攻坚,成功突破养殖技术难关,将神话化作现实。”
“其毛皮质量远超西方所谓的紫貂皮,在广交会拍场单张价格突破四千美元,这彰显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外国商纷纷惊呼,这是东方奇迹!”
读完之后姜梨看着苏文宸。
“请问我们优秀干部同志,听到别人这么夸自己是个什么感受!”
看着姜梨搞怪的样子。
苏文宸直接往床上一仰说道。
“想知道?”
“我偏不告诉你!”
看到苏文宸这个样子,姜梨顿时坐在床边推搡道。
“快说嘛!”
“我真想知道,这么多报纸都报道你,这简直都快赶上当初的农业学大寨和工业学大庆了。”
“就连我爸估计都赶不上你了。”
苏文宸摆了摆手。
“不至于,我也是运气好赶在了这时候。”
因为前面他跟陈部长聊过,他们正在考虑怎么朝美方释放信号,让那边的目光注意过来呢!
所以估计这次大张旗鼓,估计也有吸引那边目光的意思。
虽然苏文宸不记得两国具体建交时间,但是接触时间应该就是现在这段时间开始的。
因为这种大事,不可能是一下子双方就一拍即合了,后面肯定得经过多轮各种谈判才有可能达成。
苏文宸刚想再说些别的,门口响起敲门声。
“我去开门!”
姜梨赶紧摁住苏文宸。
“你可是大功臣,我去开!”
说着径直打开门,看到拿着一堆报纸的雷柏良。
“雷司长?”
雷柏良看到姜梨之后,有点不好意思。
“哈哈,那个没打扰你们吧!”
姜梨听到这话,有点不好意思。
“没有,雷司长你进来吧!正好我去找邓姐那边聊聊。”
说着直接朝着门口走了出去。
雷柏良拿着报纸兴冲冲的走进去,直接把一堆报纸放在苏文宸床上。
“小苏!小苏!”
“这次你可出名了。”
苏文宸见状有些无语,这几天他为了躲那些要请他吃饭的外商,一直在屋里。
所以在雷柏良来之前,韩阳和阿梨都是给他送报纸的。
在看到雷柏良拿过来的报纸,苏文宸虽然感动,可还是指了指桌子上,那厚厚的一大摞。
“雷叔,我这边报纸多的都能够糊墙了!”
雷柏良循着苏文宸的手指看过去,笑着说道。
“哈哈,原来你对象给你送过来了啊!”
“不过没事,我这边有她没有的!”
“这不广交会快结束了嘛。”
“自从设备采购名单给那些外商送过去之后,就有不少外商回去了。”
“现在欧洲那边有媒体说不少外商被我们欺骗了。”
说着拿出其中一张转载的外媒评论。
“你看这个路透社说的,东方正在用毛皮外交打破孤立,他们西方的商人正成为其技术偷渡的特洛伊木马。“
“哈哈,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特洛伊木马,我是特意让外交部这边查了才知道。”
“就是他们希腊那边打仗攻不下城,就设计一个巨大的木马,里面藏着精锐士兵,并假装撤退。”
“然后特洛伊人就将木马视为“战利品”主动拉入城内庆祝胜利。”
“等晚上,希腊士兵就从木马中冲出,打开城门,与城外军队里应外合破了城。”
“不过我总觉得这个计策很假,这特洛伊人得多傻,才能看都不看,就把东西拉回去啊!”
“不过他们的意思很清楚,这些外商正在帮我进口便宜设备,就是这种把木马拉回城里的傻子。”
苏文宸听到这话,直接有些意外道。
“这些新闻没对我们造成影响吧!”
雷柏良笑着摇了摇头。
“没有,现在他们已经成为西方的笑柄了。”
“甚至法新社那边都说,把自己比喻成特洛伊人,他们撒克逊人的胆子简直比兔子还要小,要不是有海峡挡着,当年他们祖先早就把旗子插在伦敦了。”
“然后,西方其他媒体也基本都是笑话居多。”
“基本也没人觉得一些他们的一些淘汰设备,会让我们发展起来。”
“不过,咱们带来的四张样品,被那几家拍卖多的公司带回去,听说引起了不少的风波。”
“现在已经有没参加过的公司联系我们外交部门了,希望也能参与咱们的设备换毛皮的方案。”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一万张太少了,我们缺的工业设备却太多了。”
“甚至有人已经提议希望你们场多养殖一些,毕竟不就是养殖一些兔子嘛!”
苏文宸听到这话立刻坐起来。
“雷叔,上面没有答应吧!”
“这事真不是扩产量能解决的,这种奢侈品每年的销量基本都是差不多固定的。”
“这时候正是制造紧缺性的时候。”
“如果这时候扩产,价格必然降低,那么前面这些拍到的人赚不到钱,后续就没人会主动把设备运过来了。”
雷柏良点点头。
“上面跟你的想法一样,光靠一万张毛皮不可能解决庞大的工业缺口的。”
“所以后续我们准备对于运过来的设备都是付外汇,再额外赠送一定数量的毛皮。”
“主要是起到一个维持关系的作用。”
“这已经比之前我们要满世界自己找厂家要好的多了。”
“不过现在你们场的月华兔,已经列为国家特殊资源行列了。”
“以后你们每年可是有固定计划任务了。”
苏文宸听到这话,倒是毫不在乎的摆了摆手。
“这事我倒是有心理准备,不过这四千多万外汇,我们场能分多少?”
“不能一毛没有吧!”
雷柏良摇了摇头。
“这我就不知道了,这得看你们自己争取了。”
“这次你们农林部倒是争取了不少外汇,你如果有什么需求,趁着这个关头可得赶紧提。”
“不然等外汇都换成设备了,你们部长就算心有余也要跟上面一点点申请,到时候能不能批可就不一定了。”
苏文宸听到这话,也开始琢磨下一步自己的发展方向。
现在他们蓝水场现在虽然是直属农场,跟其他的直属农场一比,真就是小卡拉米一个。
因为别的能达成这个成就的,基本最少都是发展成拥有耕地十几万亩,员工数万的人的大型国营农场。
所以目前光只指望着月华兔肯定是不行的。
而想要发展养殖业,无论如何其实也离不开种植业,没有大量土地种植粮食养殖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那边雷柏良看着沉思的苏文宸。
“你想好要怎么争取了吗?”
苏文宸摆了摆手。
“雷叔,你觉得我们在黄泛区建立一座分场怎么样?”
“上面现在对这边是什么态度?”
雷柏良听到苏文宸这话,一时之间都没有转过弯来。
片刻眨了眨眼,直接伸手摸了摸苏文宸的脑袋。
“没发烧啊!”
“怎么还糊涂了呢!”
“你可不能为了争取这点外汇,就把自己搭进去啊!”
“那可不是啥好地方。”
苏文宸心里虽然感动,可还是哭笑不得的把雷柏良的手拍掉。
“雷叔,我认真的,没跟你开玩笑。”
雷柏良想了想,直接摇头道。
“我觉得不怎么样,那地方我虽然没实际去过,但是听别的部门的同事提起过不少次。”
“那边其实是有一个国家级农场,名字就叫黄泛区农场。”
“从建国之初就建场了,上面拨付了众多资源,当时想着尽快恢复黄泛区的农业,现在那边确实恢复了一部分,但还是只限于豫省周边。”
“后面随着上面拨付的力度逐渐减少,在加上归入全国农垦体系,现在日常管理已经逐步下放到豫省了。”
“只有主要人事调动和生产计划需要上报到农林部。”
“我知道你想着趁这个机会发展你们场。”
“但是你哪怕选去北大荒那边也比那边强啊。”
“北大荒那边的土地,只要开垦出来就是能种粮食,可黄泛区那边可不是,得一遍遍的冲刷掉里面盐碱才能种粮食。”
“这对你来说简直费力不讨好。”
苏文宸却笑着说道。
“雷叔,盐碱地对别的农场来说,种不出粮食是劣势,对我们这种主要发展畜牧业的农场确实正好。”
“真能种出粮食,我到时候用来种牧草还怪心疼的呢。”
“而且我想知道的是上面对黄泛区现在是怎么看的。”
雷柏良见苏文宸心意已决,也没多说什么。
“这事上面肯定是想尽快处理的,不然跟人身上长了一块牛皮癣一样,虽然不致命但也不能一直留着啊!”
“如果你真要去那边建设,现在确实能得到不少上面的大力支持。”
“不过你可得想好啊!真决定去了,后续可就不好打退堂鼓了。”
“不然你现在做的一切都得搭进去,所以我还是不太建议你进这个盐碱坑。”
苏文宸笑了笑。
“我不进,不总得有人进嘛!”
“而且我也是有一定把握才这么选的,不然我也不会跟雷叔你说这个了。”
“我们都叫农场了,却只有几十亩土地,这出去我都没脸说我是农场的负责人。”
看到苏文宸这么说,雷柏良也是笑着说道。
“那也没办法,现在大部分农场都是十年前饥荒时候建立的,现在除了边疆那边其他地方哪有那么多土地。”
“不过如果你有把握,黄泛区对你们场发展确实不错,那边总面积最少五万多平方公里,七千万亩的土地。”
“治理到现在,这么多年下来能恢复种植粮食的土地估计都不到一半。”
“所以那边确实有足够的土地,供你们开垦,你打算先从那个省份开始啊!”
“豫省那边已经有黄泛农场在开垦了,你去了作用也不大。”
“剩下的鲁苏皖三省你从那边开始?”
苏文宸摊了摊手。
“我也不知道,都不知道这黄泛区都是怎么分布的,怎么决定呢!”
雷柏良有些无语。
“你都不知道具体怎么分布,就敢开口喊治理啊!”
“我怎么觉得你前面说的有准备,是信口开河呢!”
苏文宸笑着看向雷柏良。
“雷叔,你放心吧!也就说那边现在还遗留下来三四千万亩没有治理过的盐碱地!”
“我们就算光种植牧草,用来搞养殖,也能一点点发展起来。”
“只有把这么多盐碱地都治理好,那我们农场才算是真正的国家级农场嘛!”
说实话,苏文宸其实清楚现在他们虽然挂着直属农场的牌子。
但是底蕴是一点没有的。
后续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国家的外汇收入会逐渐上升。
当外汇越来越多的时候,月华兔这种级别的外汇收入,是撑不起直属农场的牌子的。
毕竟这时候一年四千万外汇可以算非常多了,在国内创汇企业中属于顶尖的了,可是十年之后,四千万的外汇跟现在就完全比不了了。
那时候重要性下降,被降级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大概率也跟前面雷柏良说的豫省的黄泛区农场一样,逐步的降为省里管辖。
所以他得趁着这个窗口期,尽量增强他们蓝水场的底蕴。
而土地这东西,现在除了北大荒那边开在开荒之外,大部分都陆续开完了。
所以苏文宸看了一圈发现,他们农场后面如果要继续发展,要么去开垦黄泛区的盐碱地,要么就是北大荒那边开荒。
见苏文宸这么说,雷柏良站起来。
“行吧,这事我在帮你打听一下看看,你现在正是风头正盛的时候,如果真一头扎进黄泛区,也确实能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毕竟你搞出来的这个月华珍品,这几天还真有不少地方的农场很感兴趣。”
“不过你也不用过于担心,咱们三野的人,不惹事也不怕事!”
“只要你自己不出问题,那些事情也找不到你。”
苏文宸听到这话,心里一暖。
因为事关创汇,他们场里既然能养出来,其他农场自然也是想引进这种月华兔。
不过现在他还真不怕别人来摘桃子了。
两大部长都站在自己身后,每一个可都是能通天的存在。
只要他自己不出问题,这十年基本是无忧的。
“雷叔,谢了!”
雷柏良摆了摆手。
“这有什么谢不谢的,还是你自己争气,不然我可不会理你。”
“行了,我去帮你找找有没有关于黄泛区的地图。”
看着雷柏良走出房间。
苏文宸枕着双手,有些双目无神的看着上方的天板。
他在想雷柏良的话,如果没有他爹这层关系,对方会这样帮自己吗?
苏文宸觉得很大可能并不会,也许对方会像沙部长一开始那种正常的拉拢,但是不会一开始就把他当成自己人。
而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他其实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游刃有余。
因为那时候肯定有数不清的蚊子飞上来,想要找机会吸上一口。
不过一直靠别人还是不如自己强大起来,想到这里,苏文宸从床上爬起来走到桌子边上。
开始撰写关于自己对于后续黄泛区的发展规划。
由于现在管这方面的,就是农业部和林业部合并后的农林部负责。
所以苏文宸觉得,趁现在跟他们农林部老大是自己人,还能够争取到更大的支持。
画饼嘛!
他已经是老手艺人了。
再说他的饼,可从来都是按时按量的烙出来的,从来没有过虚空画饼的先例。
现在通过月华兔毛皮,他们国家已经提前三年多引进了大型化肥生产设备。
所以后续的化肥分配份额,他肯定是得争取的。
还有一些农业人才,也得要,还有资金支持也得要,政策支持也得要。
苏文宸没一会就列了一大堆需要的东西。
随后挠了挠头,看着信上一大堆需要的东西。
“怎么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啊!这部里能同意吗?”
“算了,有备无患,这样才好讨价还价嘛!”
“在说我一个大功臣去主动去这种艰苦的地方开拓,这不给点支持也说不过去嘛!”
“不行,我还得再加点,毕竟唐太宗同志都说,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这样就算上面折中一下,他们也能够得到不小的支持!”
三日后,广交会正式落下帷幕。
京市。
红墙内的一个小会议厅。
沙部长将广交会全部的总结报告,递给一个头发已经白的老人。
老人从头看完全部的总结报告。
当看到最后的设备列表,已经有外商开始联系他们在港岛的爱国商人装船之后,老人摘下老镜,手指重重指了指桌子上的报告。
“好!这步棋走得好啊!”
“现在的形势,我们很有必要利用两极之间的矛盾,尽力争取外交主动权。”
“美方是一个现实主义国家,只要利益需要,他们可以调整政策,那我们也要灵活应对。”
“求同存异,两极,我们总要争取一极,不能搞两面作战。”
“年底,我们完全可以先释放一些信号,先看看美方那边什么反应。”
说话间,老人点起一根烟,手上夹着烟指着报告说道。
“两万张兔皮,换了四千多万的外汇,还有现在已经装船的三条大型化肥生产线。”
“沙部长,这一次你们农林系统可算是挖到宝了喽!”
听到老人这么说,现场其他人,顿时也大笑了起来。
“哈哈,领导,你不知道,沙部长这十几天可是来回跑啊”
“就怕他的宝贝,被老陈给挖走了。”
老人听到这话,有些好奇。
“哦!还有这个事,我看这个小同志搞外交工作也是不错的嘛!”
“看的出来脑子很灵活,这一主动限制产量,既能最大化的激发别人的争抢意识,也能节省我们的养殖资源,把资源用到更多,更急需的地方去,又能最大化为咱们国家争取利益。”
“可以说完全是一石三鸟!”
听到老人这么说,沙部长顿时委屈道。
“领导,我们系统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个人才,怎么还能被外交部门抢走啊!”
“我们这些年因为粮食产量低,畜牧业一直发展不顺畅,现在好不容易换来了好几条大型尿素生产线,可以大幅度提升咱们自产化肥的产量。”
“以后粮食产量会陆续提高,后续我们的畜牧业发展,我们部里正缺小苏这种同志呢!”
“不给我们拨人才就算了,怎么还能抢人呢!”
“这边广交会刚结束,小苏就给我写信,要求去黄泛区那边开辟新战场,说实话我现在正头疼呢!”
老人听到这话,好奇的问道。
“哦!小同志是主动要求去的吗?”
沙部长点点头,有些头疼的说道。
“是啊,我也正发愁呢!”
“说实话黄泛区那边现在确实很需要人才,我们一直都找不到过去主持大局人才,但是我们部里舍不得啊!”
“我这边本来准备过两年,就把他调进来主持推进全国的畜牧工作,这几年粮食产量已经逐步增加。”
“现在随着咱们的化肥生产线越来越多,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停滞这么多年的畜牧业必须得开始稳步推进了。”
“不能总是事到临头才开始发展。”
“现在畜牧业的人才很少,我这好不容易发现一个,领导你说我能放心安排在那地方吗?”
老人弹了弹烟灰,摆了摆手。
“你们稳步推进畜牧业,确实是应该,临时抱佛脚,就是佛也不愿意帮助。”
“不过,既然是小同志主动要求,你们部里也不能不考虑同志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心情。”
“我看啊,还是可以先同意这位小同志的请求。”
“你不是也说要过两年再把人调进来嘛!”
“这种年轻同志,正好在这种艰苦的地方磨砺一下,到时候不管做的怎么样,把人提拔进来也顺理成章了嘛!”
“对付黄泛区这种积年的大难题,我看啊!还真得这种主动请缨的人过去。”
“不然,就算我们强行把人指派过去,别人也只会做做表面样子的工作。”
“那些真正的困难工作,那些人是一点也不会碰的!”
边上另一个老人也赞同道。
“确实这样,关于黄泛区,我们院里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主动请缨的一个没有。”
“这么多年,除了一开始建立的黄泛农场,其他地方都是靠地方自己慢慢治理。”
“而且我们派了好几拨人下去调查,目前治理速度最快的,就是黄泛农场的地方,而其他地方,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治理机构协调,甚至经常会因为水源发生大规模争斗。”
“这说明,对于治理这种跨度非常大的盐碱地区,必须得有一个统一的治理机构协调治理。”
“要不然他们就只会各管各的,上游把水都引走冲刷盐碱田,下游甚至连喝的水都没有,只能就只能看着干涸的河道干瞪眼。”
沙部长听到两个领导这话,只能苦笑道。
“我们农林部也知道,只是治理这地方要新建水利,疏通河道,需要的资源太多了。”
“光靠我们自己也拿不出这么多资源。”
随后还有些牙疼的说道。
“而且你们是不知道,这小子还给我玩心眼子,写信硬是写了五张纸。”
“你们是没看到列的那些东西啊!”
“我觉得就是把我们部里搬空了也没那么多。”
老人听到沙部长这么说,顿时笑了起来。
“哈哈!”
“那是你们部门自己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我就不管喽!”
“不过院里这边还是要适当支援一点,这黄泛区还是要尽快消灭在我们的土地上。”
“这大好的土地,只能荒在那里太可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