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直钩钓鱼

作品:《虎贲郎

    第121章 直钩钓鱼
    县府,偏厅。
    两名狱卒架着,董昭被拖了进来。
    他身上崭新中衣已经被鞭笞打破,血迹斑驳。
    除了双手、脸外,浑身各处都有伤势。
    赵基垂眉去看董昭的双脚,上面沾染血渍,不知是否受伤。
    董昭抬头看到赵基,勉强做笑:“赵侍中,怎么也来审问?”
    “我没什么好审的,我知道你今日说的是实情。”
    赵基看一眼唐宪:“让他就座。”
    “喏。”
    唐宪转身搬来矮榻,就放在赵基桌案对面,两个狱卒搀扶董昭落座后,就被唐宪赶了出去。
    赵基拿圆肚细颈陶罐给董昭倒酒,将酒碗推过去:“喝一些吧,你我再叙事。”
    董昭不语,反倒希望这是毒酒,双手端起小口慢饮。
    一碗酒喝完,长舒一口气:“我这也算是罪有应得,奈何奈何啊!”
    他环视左右,见都是披甲的虎贲,就问:“侍中来见我,所为何事?”
    “只是想看看你,看你这样子,我也就死心了。”
    赵基继续给他斟酒,也端起酒碗浅饮一口,说:“我没想到你说了实话,他们竟然不信。你前后言语截然相反,对他们来说,已不是忠臣。”
    伏完宁肯相信假话,董昭又有什么办法?
    现在悔过,改口供,又有什么意义?
    反而可能会死的更快一些。
    董昭双手端酒碗,问:“侍中真有把握击退李郭贼兵?又能大胜匈奴?”
    “事在人为,以河东底蕴,有一战之力。”
    赵基观察董昭:“我一直想忙完军事后找机会与你喝酒,询问河北、中原之事。现在看来,关东形势比我预想的要恶劣。”
    董昭只是饮酒,将空酒碗放下后说:“侍中门第浅薄,人望又低,恐难成事。”
    “没有他们,没有你们,我与虎贲伙伴一样能成事,对此我坚信不疑。”
    赵基情绪稳定,他的底线就是朝廷别给他搞事情,仅此而已。
    看着沉思的董昭,赵基索性将半罐酒水推过去让他自己喝:“我来见你,就是想死心。刚从官舍过来,钟元常伪装伤势,我就如他所愿,敲断他胫骨,想来需要休养数月。这段时间里,我想他不会给我添乱。现在就担心你,你死了,我担心其他人,所以你还不能死。”
    “死则死矣,侍中何必吓我?”
    董昭抓着陶酒罐喝一口,又说:“河东人口十余万,如何能成事?”
    “成事不在人多,若是人多,若遇争执,比人多不就行了?”
    赵基见他偏转话题,就纠正过来:“我不会杀你,别人想杀你,我也不会阻拦。我宁愿你活着,看我如何建立一番事业。所以好好活着,或许我的头颅挂在城门处示众时,你还能观望两眼。”
    董昭默然,只是饮酒,不多时将罐中残酒饮尽,就那么望着赵基。
    赵基就问:“你选择像钟繇那样被我敲断胫骨,还是挖掉髌骨?”
    钟繇依旧有站起来行走的机会,运气不好会跛足。
    可髌骨挖掉,这辈子就离不开仆从的照顾。
    若被丢到大街上,不想饿死的话,只能乞讨过日。
    问的是两种刑罚,也是问董昭肯不肯回心转意。
    董昭依旧默然,拿不定主意。
    若是髌骨被挖,这仇一辈子无法解开,大概羞辱到某种地步,他一定会被人半夜里敲死。
    只是打断胫骨,伤势养好,未来有那么一些转机。
    此刻不用细想,也知道赵基动手后,伏完那里就会放过他,甚至派人来照顾他。
    “我不喜欢见血,就让上天给你我一个机会。”
    赵基拿出铜瓜锤,扭头看唐宪:“再取些酒来,这样好受些。”
    “喏。”
    唐宪快步离去,很快抱来一坛酒,摆在董昭面前。
    董昭伸手摸了摸酒坛:“侍中还是将我处死吧。”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赵基真有些不舍得,抬手挥锤,堪堪停在董昭额头处,董昭闭上眼睛本能向后躲闪。
    随即他睁眼,脸上渗出一层汗。
    而赵基收回锤子,面无表情看门外光景:“天色将晚,我还要去见仲祖父。”
    董昭张张嘴也没说出什么话,只是抱着酒坛畅饮,也不再思索未来。
    先度过眼前难关,再说其他。狂吞酒水,待董昭喝饱,赵基亲自动手,打断董昭两条胫骨。
    命令两个虎贲架着,走到县府大院时县令引着几个属吏迎上来:“赵侍中。”
    “这人我还有用,明日门下省自有处置决议,县君不必为难。”
    赵基说着,身后虎贲架着董昭往外抬,两个守门的县兵不敢阻拦。
    “那下官恭送赵侍中。”
    县令赔笑,他敢质疑门下省执政,赵基就敢当场敲碎他脑壳。
    三省六部制度在昨天就通过诏书向各处宣布,门下省如似相府,只是有多个宰相一同商议、决议执政。
    这种略新奇的制度,士人们即便不支持,也不会反对。
    县府门外,停着一部牛车。
    董昭躺在车厢里,脸色苍白脱力,他甚至感觉不到两腿疼痛感。
    酒劲发作,扭头看边上骑马的赵基:“侍中欲如何安置董某?”
    见董昭神情之间似乎还有那么一丢丢小得意,赵基有些费解,也没有深究:“去与钟元常作伴,这样用药也方便些。我有接骨秘术,你二人尽管安心,以后能康复的。”
    董昭更是好奇,感觉不到疼痛,仿佛整个人又行了,追问:“是何秘术?”
    “断骨处歪了,敲断再长,总能接正。”
    赵基讲述自己的骨科治病经验,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
    反正董昭现在感觉不到疼痛,也就听之任之,随着牛车颠簸,看幽蓝的天穹。
    酒劲发作,之前剧烈疼痛本就让他精神疲倦,立刻就睡了过去。
    安置了董昭,回西城军营时,唐宪提议:“侍中,该杀此人断除隐患。”
    “他在明处,杀他简单,再找几个明处的贼臣可就难了。”
    赵基毫不怀疑,若是董昭、钟繇抓住机会,保准将他凌迟活剐。
    公卿以下,百官之中就这两个人见识不凡,影响力最强。
    其他百官想要搞事情,肯定要跟这两个人通气。
    若不通气,即便能突然袭击,但也好收拾。
    至于未来腿脚痊愈如初,能一笑泯恩仇,联手创业什么的,反正赵基自己也不信。
    宁肯相信去卑这个家伙的双插头,也不能相信钟繇、董昭这些人的嘴。
    总之,都不是好东西。
    打断这两个人的腿,好处就两个,搞事情后,这两个人跑不掉,能断绝后患。
    第二就是这两个家伙心存死志搞事情,只能由其他官员来见他们,到时候顺藤摸瓜,比较方便。
    如果有第三个,那就是警告其他官吏,短期内别搞事。
    唐宪还想再劝,又觉得自己见识不足,可能判断有误,过于忧虑。
    见唐宪的神情变化,赵基笑着安慰:“不急,这两个人躺在一起养伤,他们肯定要去看望,期间难免议论什么。我要等,看有几个人向我告密。”
    “原来是这,卑职明白了。”
    唐宪点头,追问:“那何时?”
    “也不能急,他们活着,天子才心安。”
    赵基嘴上说着,只觉得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事情。
    今天丁冲死了,这位少年太子反应太过稳定,或许是麻木了,或许是恼怒丁冲惹事,或许是人情寡薄。
    给赵基一种精神病的感觉,天子直接忽视了死亡的丁冲,就那么自然的跟他谈话……越是回忆,越是感到不适应。
    总之,自己终于成了当世恶臣之一。
    哪怕自己很克制了,没有弄什么显赫官位、爵位,可终究不容于主流。
    把天子抓在手里,破事情就这么多。
    若给天子当狗,听那帮旧日公卿的指挥,会死的更快更惨。
    大概赵老头儿那边烦心事也很多,估计一会儿不会给自己什么好脸色。
    比起这些破事情,他开始怀念匈奴、侯氏、白波四将这些敌人。
    骑着马,赵基思索怎么应对赵老头儿。
    好在老头儿关心自己,超过朝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