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分手信号
作品:《虎贲郎》 第135章 分手信号
随着赵基一声喝斥,满堂大惊。
纷纷扭头去看门外,赵彦也不例外。
如果冲进来的不是虎贲,那就搞笑了。
眨眼间,脚步声、甲片摩擦撞击声密集。
韩述十几个同乡虎贲冲进来大喊:“在!”
惊得末席站立的郎官向两侧躲避,而天子熟视无睹,静静看着。
而郭援企图反抗,被虎贲持戟倒打在背,痛呼倒地,两个虎贲上前,一个以生硬的皮履踩在郭援右手,另一个一脚踹在郭援脸上,顿时鼻血洋溢,打懵在地。
赵基站直身子,对刘协拱手:“臣闻袁绍曾有拥立幽州牧刘虞之意,刘虞不从,袁绍蓄意勒兵,放纵公孙瓒袭杀刘虞。去岁又派遣朱灵等人率兵随曹操攻入徐州大肆屠戮,刘虞之子刘和迎刘虞尸骸归乡于襄贲,连同附近各县男女,俱为袁曹屠戮一空!”
说罢转身,抬手指着郭援:“如此贼臣使者,公然来此夸耀逞凶罪行,是欲胁迫朝廷讨要官职邪!还是欺我朝中无人,徐州无人!”
“左右武士,还不拖走此贼,献首阶前!”
“喏!”
无人阻止,哪怕是仪同三司的伏完也是静静望着。
赵基辛苦谋划北征匈奴战事,难道一腔好心帮河东、太原人维护治安?
驱逐汾北匈奴的目的,只能是太原!
跟袁绍委任的并州刺史高干敌对,实属必然!
朝廷迁入河东大半年时间,高干使者早不来晚不来,朝廷除掉白波诸将,挖出卫氏金库时派使者入朝,这是什么用心?
袁曹联军在徐州连续两次大规模杀戮,伏完作为徐州人在朝中的代表,他敢阻止赵基,就别怪徐州人挖他家祖坟!
须臾间,就听一声凄厉惨叫。
不多时,郭援首级装盘,两名虎贲端盘呈来。
赵基走出班列,注视郭援愤怒的面容,问左右:“连高干的使者都在这里趾高气扬,仿佛他才是天朝上国的使臣。若是曹操、袁绍亲来,诸位恐怕要出城三十里,倒履相迎。”
“都好好算一算,这些年董卓、李郭二贼杀了多少人,袁绍、曹操、袁术又杀了多少人。四野八方鲜有忠良,连这笔账都不敢算,你们也敢自夸匡扶朝廷!”
见无人吱声,他们敢得罪赵基,是真的不敢得罪袁绍、曹操,尤其是关东籍贯的人。
赵基也不清楚刘和怎么死的,随意造谣,可朝中人听了,只觉得合理,没有漏洞。
倍感无趣,赵基就对虎贲说:“悬首北门,三日后取下交给钟繇,告诫他要以此为戒,好好教育家中子侄,要以忠义传家。”
“喏。”
虎贲刚应下,新来的议郎安邑张时就站起来拱手:“敢问侍中,侍中传家之忠义为何等模样?”
“你是何人?”
“议郎张时。”
张时站直身躯,大义凛然的模样看着赵基,仿佛视死如归一样。
赵基皱眉:“看你面容饱满,身形圆润,肯定是新入朝的议郎。既然想知我赵家忠义,我只好请你去泰山府君那里亲自询问。”
说着,蹬地上前抬腿正蹬腿,身形肥硕的张时倒飞十几步,飞出大厅去了。
赵基去看伏完:“我知朝廷无人可用,难道长的像人就能入朝为官?我赵氏忠烈,岂能容此人质疑!”
“赵卿自然是忠于朝廷的。”
刘协开口给事件定性,并说:“朕赐赵卿御剑,张时辱及赵卿门第,罪责不小。赵卿,以后官秩六百石以上,还请交付廷尉定罪。”
“唯。”
赵基拱手应下:“陛下爱护臣,臣是铭感五内。适才这厮卖直邀名,与臣难堪。臣虽恼怒,亦不想与他计较。只是他吃朝廷俸禄,受朝廷名位,在这庙堂之上,理应议论国家军政大事。这厮质疑臣的门风,可谓尸位素餐,德不配位。今朝廷危急四方受难,纵容、姑息他这样的奸臣,是对朝廷,是对天下受苦百姓的不忠、不爱。”
“诛杀这等贼臣、奸臣,何须国法?凡我维新爱国之士,当为天下臣民诛讨之!”
说着又长拜:“恕臣告退。”
“准。”
刘协应下,目送赵基倒退五六步后,转身离去。
赵基走了,捧剑的成何也跟着出去了。
赵彦也起身,神情低落,对刘协长拜:“陛下,臣偶感不适。”他是真的失望了,张时辱及赵氏门风,天子无动于衷,一起东迁的官吏也都无动于衷。
连个站出来喝斥张时的人都没有,赵彦感到非常心累。
刘协想劝,又觉得场合不对,也就板着脸:“准。”
赵彦施礼后,后退三四步,转身走到门槛处,突然停下,回头去看赵蕤。
赵蕤神情犹豫,但还是坐在那里没有起身。
见他一点表示都无,赵彦抬头眯眼看才东升的太阳,心中那点割舍不下的坚持立刻被这明媚朝阳融化、消解。
长舒一口浊气,赵彦抬腿迈过门槛儿,自有郎官送来赵彦的木屐。
穿上木屐,挂好佩剑,赵彦左手按在剑柄,心情放松,又有些失落,空荡荡的。
又走了几步,才突然看见赵基站在几步外的阳光下等他,一身金灿灿的。
赵基拱手:“仲祖父怎么也出来了?”
“颇为无趣。”
赵彦踱步朝前走,赵基落后小半步跟着,就听赵彦说:“北征时,该带走的都带上。如果陛下决意去太原,阿季拒绝即可。我家门第低微,承担不起匡扶朝廷的大任。这种大任,应该落在袁氏、杨氏身上。他们世受国恩,比我家多。”
“是,我听仲祖父的。”
赵彦又说:“我帮你守安邑,卫氏的金库,他们别想拿走一钱。河东的粟米,也只能让河东人吃。他们连你我都容不下,又怎么容得下河东豪杰?”
说话间,赵基突然停步,转身去看后面。
裴茂竟然也出来了,正穿靴子,挂好剑就朝这里快步走来。
赵基、赵彦互看一眼,赵彦从赵基眼睛中看到了嘲弄,赵基则从老头眼神里看到了杀意。
“元明公留步!”
相隔七八步时,裴茂才发出声音,赵彦笑问:“巨光怎么也出来了?”
“诶~!”
裴茂长叹,看着赵基,又看赵彦:“元明公,此事何必闹到这一步?”
“老夫深感心寒。”
赵彦笑呵呵说着:“老夫为国家效力三十五年,上述两代,下述两代,凡我所知舍身为国者三十余人。今已年老,体力匮乏,精神涣散,族裔单薄,濒临亡种。既然不能匡辅朝中,只好退一步,保境安民于一方。”
裴茂面色愁苦:“元明公这一退,仆该如何自处?”
三省六部才开始,失去了赵家祖孙把持,肯定会被玩坏、荒废。
赵彦则指了指自己耳朵:“耳顺之年,听不得异议杂声。心意烦乱,实难久寿。巨光啊,到了如今,老夫也该想想自家的事了。不必再劝。”
此前可没人照顾赵彦的情绪,现在不一样,赵基毫无征兆,说动手就动手。
抓住一点苗头,就把你扯过来当场打死,再不济也会打断腿,让你失去搞事情的行动力。
裴茂又去看赵基,赵基直接回答:“国视民如草芥,民尚且视国为贼寇。又何况士乎?”
作为掌握武力的士,不被国君、国家尊重,那自然要采取比民众更激烈的手段!
现在不是裴茂跟赵基掰扯篡改经典的时候,裴茂已被深深的恐惧所淹没。
再说河东豪强,被赵基抢,与被朝廷抢……其实也是两种心态。
被赵基抢,反而是内部矛盾,技不如人,愿赌服输,有机会报复就行了。
被朝廷抢……这简直没有王法了,你怎么敢来抢我!
裴茂,真的不想再挨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