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张太岳罢相!

作品:《好一个气运人间

    第243章 张太岳罢相!
    一路走到后宫与前朝分隔的乾清门外,张太岳不见守在此处的宫女太监,犹豫片刻,就要直接迈进去,远远看见慈宁宫大长秋一路小跑而来。
    这位大长秋,是陈太后的陪嫁,与陈太后感情极为深厚,见对方脸上的表情只是着急,不见恐慌,张太岳心中顿时安稳了一些。
    “元辅!元辅!”大长秋跑到乾清门前,“太后急召。”
    “前头引路!”张太岳说了一句,然后迈过乾清门,跟着大长秋一同朝着慈宁宫的方向走去。
    ……
    张太岳一路走去,刚才那波冲击对后宫的影响并不大,但是此时也是守卫森严,想必是那位陈太后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命令,这其中张太岳还看到了好几个已经消失了许久的身影。
    穿过重重宫门,走过长长红墙,张太岳跟着大长秋来到了慈宁宫外。不等张太岳发声,就听到里面传来陈太后的声音:“是元辅到了吗?直接进来吧。”
    张太岳虚拜了一下,然后走入慈宁宫。
    一入宫中,张太岳只感觉杀气凛然,帷幕后依稀可以看见陈太后怀抱着赤阳帝的身影,赤阳帝此刻倒在陈太后怀中,一动不动,而在帷幕外,站立着数名宫女,眼神凌厉,在宫女身后,还站着两名嬷嬷,正冷眼看着张太岳。
    “臣见过太……”张太岳正要施礼,就被陈太后打断。
    “元辅,不必在意这些虚礼。刚才是怎么回事?”
    “这个……臣目前还不清楚……”
    “不清楚?”陈太后的声音陡然提高,“那么大的动静,你堂堂元辅,不清楚?”
    “是不是有人杀到后宫,你元辅还不清楚?”
    隔着帷幕依稀可以看见陈太后胸脯的影子剧烈起伏着。
    “太后,冷静!”张太岳沉声道,“陛下现在如何了?”
    帷幕后沉默了片刻,陈太后才再度开口道:“陛下原本与哀家说着话,那声巨响之后,突然头疼欲裂,然后昏睡了过去。”
    “目前脉象还算平稳。”
    “元辅,究竟出了何事?”
    张太岳捻了捻胡子,沉吟片刻,说道:“外朝之事,方才臣已经做好了布置,暂时不会有乱子。”
    “至于方才那起爆炸……”
    “若是臣推算无错的话……”
    张太岳顿了顿,他抬起头,望向帷幕后,也不知道是看着陈太后,还是看向赤阳帝。
    “是什么?”陈太后焦急问道。
    张太岳长长吐出一口气:“臣……史书上有一事,与方才极为相像。”
    “乃是——”
    “折龙阵崩!”
    “折龙阵崩!”陈太后惊呼一声,随即厉声道,“张太岳,你大胆!”
    “你是要欺君吗!”
    中京,位于九州之中,汇集九州气运,自人皇立鼎,就一直是人族京城,无需布阵,而气运自成阵法。据说当年龙皇与人族交好,以自身精血为这气运点睛,使阵法有灵,因此被称作气运真龙大阵。此阵不杀人,却能快速汇聚气运,庇佑人族从一次次朝代更迭的废墟中再度崛起。
    历来朝代更替,最终就要看着中京气运大阵的归属。
    而气运大阵的归属转移,除了继承外,一般来说只有两个方式。
    其一,大战!
    以一方之气运碾压另一方,最终得到气运真龙大阵的认可,成为新的中京之主。
    其二,禅让!
    帝王下诏,禅让皇位。
    但偏偏,前朝大虞就出现了第三种方式——折龙阵崩!
    大虞立朝六百余年,实际上在史书上以三百年为界,分为了天虞和地虞两个时期。
    天虞末年,朝政败坏,连续数位皇帝都无法承受气运反噬,早早亡故,为稳定时局,太后过度依赖娘家,导致外戚窃取国运,最终导致王莽篡权,自命假皇帝,然而在祭天时,天坛塌陷。
    后来大虞光武帝拨乱反正,重夺帝王权柄,在天坛旧址再建地坛,拜地坛登基。
    因此,光武帝之前称为天虞,光武帝之后则称为地虞。
    这折龙阵崩,便是发生在天地转变,光武帝于中京城外战王莽之时。
    彼时,王莽发兵四十万,而光武帝只有两万兵马,天下无不以为王莽必胜。
    然后开战后,据说有天外陨石砸入王莽阵中,导致气运真龙大阵崩陷,阵灵受损,大阵发起连环爆炸,让王莽四十万大军遭遇气运反噬,被光武帝一战而平。
    事后,史书将此事记载记载为“折龙阵崩”!
    而经历地虞朝数百年的宣扬,折龙阵崩的意义也代表着假龙遇见真龙,气运大阵自损,倒戈相向。
    由此,也不难理解陈太后此时的愤怒与失态。
    假龙遇真龙,气运倒戈!
    谁是真龙还不好说,但毫无疑问,假龙指的就是如今昏迷不醒的赤阳帝。
    陈太后握紧拳头,隔着帷幕,死死盯着帷幕外站立如松的当朝元辅。
    刚才那一瞬间,她心中甚至起了杀心!
    “太后!”张太岳的语气缓慢而柔和,“莫急。”
    “臣即便不说,但凡读过史书的人都会有此联想。”
    “人,是杀不完的。”
    陈太后闻言,看了看怀中昏迷的赤阳帝,平复了心情,幽幽道:“元辅可是要舍弃我们这对孤儿寡母?”
    “太后言重了。”张太岳摇了摇头,“陛下是君,我是臣,哪有臣舍君?”“陛下是徒,我是师,又哪有师舍徒?”
    “如今只有一计。”
    陈太后一喜,连忙问道:“何计?”
    张太岳笑了笑,摘下自己的一品官帽,托在手中,轻声道——
    “罢相!”
    陈太后一把拨开帷幕,望着那张太岳,震惊道:“元辅,不可!”
    张太岳摇了摇头,轻叹一声:“陛下年幼,尚未亲政。太后垂帘,却从未干政。”
    “天下大事,皆从相府出!”
    “坊间早有传闻,吾非相,乃摄也!”
    “如今外无强敌兵临城下,而折龙崩阵,非假龙真龙之争,乃上下不协,臣居君位所致。”
    “故,万方有错,罪在臣一身而已。”
    “罢相,此事可平!”
    陈太后听着张太岳的话,明白这是张太岳告诉她怎么掩饰这件事。
    可是……
    “若元辅不在,谁来辅佐我孩儿?”
    张太岳笑了笑:“还有一月,陛下就要亲政了。”
    “各种变法,臣已经施行了下去。”
    “陛下只需按臣的章程,继续坚持,十年后,天下自然大治。”
    “朝中尚有贤才,可辅佐陛下。”
    “臣回去后,会将诸事汇聚成册,呈于陛前。”
    陈太后皱着眉头:“可是……”
    张太岳摇了摇头:“折龙阵崩,必须要有人承担代价。臣,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罢了臣的官职,削了臣的爵位,撤了臣的封赏。”
    “让天下人相信,是臣,惹了这祸事。”
    陈太后欲言又止,她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道:“是皇家亏欠先生了,先生可有什么嘱咐?”
    张太岳笑了笑:“先帝简拔我于少年之时,予我泼天机缘,何来亏欠。”
    “我走后,只希望新政勿息。阵痛是难灭的,但挺过去,自是新天地。”
    陈太后点了点头,又问道:“先生此后有何打算?”
    张太岳飒然一笑,道:“吾幼年时,曾梦中遇龙。”
    “今朝一去,当乘桴浮于海,寻岛访龙。”
    说完,张太岳目光落在赤阳帝脸上,片刻后,说道:“太后,能否……”
    陈太后点了点头,张太岳上前几步,穿过帷幕,来到座位前,半跪在地上,伸出手,轻轻碰了碰赤阳帝的脸,微笑道:“徒儿,为师走了……”
    说完,张太岳起身,朝着陈太后一拜,陈太后连忙起身还礼。
    张太岳转过身,朝着宫外走去,此时宫外,不知何时竟然下起了大雪。
    大长秋持伞而来,张太岳摆了摆手,一头走入了大雪,那雪落在了他的头发上,落在了他的肩头,众人只能看到那红色官服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漫天大雪之中。那地上走过的脚印也很快被雪覆盖,就像是没有人来过。
    直到此时,一直昏迷的赤阳帝只感觉心中一痛,高喊“不要”,猛然睁眼,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却无力再说其他,又一次昏迷了过去……
    至此,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爆炸,让一代宰相张太岳的时代突兀地结束,而大运朝的未来,正如这春天的大雪,不知是春意的重新勃发,亦或是漫长的寒冬。
    ……
    中京,某处密室,一个声音带着蛊惑的语气缓缓说道——
    “虽然不知这爆炸是怎么回事,但折龙阵崩的说法可以传扬出去。”
    “若我所料不错,张太岳为护住赤阳帝,必然引咎辞职,甚至短期内远离大运。”
    “赤阳帝本就体弱,不堪气运之重。而赤阳帝与张太岳师徒情深,待其亲政,我有一法,可令赤阳帝自毁。”
    “朝中张党,不过是张太岳近几年提拔起来的,还不成气候。张太岳变法不得人心,与那几个世家谈一谈,允诺利益,换取他们的支持并不难。”
    “除此之外,殿下也当施恩于太后娘家,换取太后的好感。”
    “届时山陵崩,不忍言之事发生,殿下当可取而代之!”
    ————
    赶车车,手机上写的,今日就一章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