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外甥们要练兵

作品:《大明第一国舅

    第103章 外甥们要练兵
    外甥们要练兵,这肯定是大事,马寻也会重视这些事情。
    担心这些藩王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就是杞人忧天,根本就没有这些好担心的。
    即使以后朱元璋会给这些藩王三个卫所的兵权,但是后勤辎重是朝廷供给、军中将校也归朝廷调遣。
    所谓的藩王三护卫就是朝廷的兵马,而不是藩王的兵马。
    明初的这些藩王到了地方还是有重要的任务,不管是武功还是文治,这些藩王们都有不少的事情要做好才行。
    养猪是不可能养猪的,在明初没有这样的土壤,没有这样的政治需求,藩王们有能力,朱元璋和朱标才开心。
    马寻看向何大说道,“去隔壁看看,常大哥要是在的话就请他过来。”
    朱樉等人喜笑颜开,虽然他们都是皇子,从小就在军中历练,可是能接触大将的机会也有限。
    马寻看向这些外甥们问道,“说起来练兵,陛下是怎么说的?”
    “让我们知兵、能用兵,用不着全都是架子,要能打胜仗。”朱樉连忙说道,“舅舅,咱们几个以后是要杀敌、节制诸将的。”
    马寻点头,随即又问道,“虽说现在元主蹿入漠北,只是即使灭了他,还有诸多蒙古余部,或是境内番民叛乱,你们是如何想的?”
    朱樉想都不想的说道,“舅舅,我觉得用兵得刚猛。朝廷猛将如云、兵强马壮,挥军杀过去灭了就是。”
    朱棡提出不同的意见了,“舅舅,我觉得二哥说的不对。要我说就应该步步为营,我要是不断的增设要塞、哨岗,推到他们门口,看他如何应对!”
    “那多耗时费力,我看还是集优势兵马最好,逼其决战。”朱棣给出自己的观点说道,“野战最是能杀敌,一场大战就能灭了敌人再战之力。”
    朱橚也说道,“那还不得要粮草辎重、后勤保障,我就押运粮草、救治伤病,反正我也不会打仗。”
    朱樉这几个都是朱元璋得了应天府之后出生的,经历了朱元璋被韩林儿封为枢密院同佥、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吴国公时期。
    或许那时候岁数太小,但是他们也都知道他们的父皇自立为吴王,灭陈友谅、平张士诚等人的过程。
    所以这几个,自小也都是在军中行走,有着不俗的军事教育基础。
    马寻忽然问道,“如果大兵团作战,你们觉得首先该重视什么?”
    朱樉立刻回答说道,“肯定是三军用命、赏罚分明。“
    “我觉得节制诸将最为重要,得一开始就有战略。”朱棡不甘示弱的说道,“舅舅,军中多有悍将不服从军令,这事情得重视。”
    朱棣也跟着说道,“舅舅,我觉得大军作战,军纪一定要严、要令行禁止。”
    朱橚就在嘿嘿傻笑了,他岁数小,暂时不会对他有太多的要求。
    “你们说的都有理,只是真的临战之时,军纪一定要严,平时也要重视军纪。”马寻立刻说道,“你们父皇攻占和州,放归军中有夫之妇,百姓广为传颂。”
    马寻继续说道,“大军攻占太平,严禁掳掠、得百姓拥护。取应天府后也是先张榜安民,严禁劫掠、将士犯禁就处死。如此才能得民心,有威望。”
    朱樉等人只是听着,未必放在心里。因为在军中,不少将士都是在打了胜仗之后忘乎所以。
    常遇春昂首阔步的来了,“小弟,找俺有什么事吗?”
    “皇子们练兵,我不太懂这些,就来请常大哥把关。”马寻就赶紧说道,“我自身本事低微,哪能教他们啊。”
    常遇春一听就犯了难,说道,“小弟,这事情你能做,俺哪能来啊!”
    别看常遇春是五大三粗的猛将样子,可是心思也不缺细腻的一部分。
    朱棣就赶忙说道,“常大将军,别啊!父皇命我们来找舅舅,自然也是知道舅舅的本事。有舅舅把关,常大将军提点,这不就稳妥了吗?”
    朱樉等人也是连连点头,他们可都是太清楚自家舅舅的本事了,去年初次见到的时候,舅舅就寒酸的厉害。
    哪怕现在舅舅去战场转了一圈,现在身上也挂着右都督的官职,可是大家也都明白这不代表着真才实干。
    更何况有徐达、常遇春这样级别的大将来教军事,谁不乐意啊?
    跟着臭棋篓子下棋只会影响自己的水平,还得是跟着高手过招,哪怕是被虐的厉害,也能学到些手段和本事。
    常遇春还是拒绝,说道,“这事情国舅说了不算,你们说了更不算,我得先进宫,除非是有上位和太子的旨意。”
    说完常遇春拔腿就跑,不是他不给马寻或者朱樉等人面子,而是身居高位,有些事情还是得谨慎点。看着外甥们失落的样子,马寻就安慰说道,“既然你们父皇让你们来,肯定就是让我帮忙安排。他和太子安排一些事情不方便、不好说,只能我出面。”
    朱樉就抱怨说道,“舅舅,常大将军怕父皇也就罢了,怎么还怕皇兄呢?”
    朱棡纠正说道,“不是怕皇兄,是敬着皇兄。”
    “常家姐姐明年就要成皇嫂了,我看你们怕不怕!”朱橚就有些期待的说道,“等嫂子进宫了,她就能护着我了,我逃学也没人说我!”
    朱樉就调侃着说道,“你明年就要搬出来了,到时候和我们一样一人一个宫殿。”
    本以为这样可以打击到朱橚,可是他满心欢喜。他一直都是羡慕朱樉几个可以‘单过’,毕竟他是小儿子,暂时还是马秀英带着。
    马寻看了看‘小外甥’,说道,“正好你们常出宫了,你既然不想打仗的事情,就跟着我。我教你术数,到时候好好学学辎重后勤的安排。”
    朱樉瞬间跳脚,“舅舅,您偏心皇兄也就罢了,怎么还偏心老五?”
    朱棡有些同仇敌忾的说道,“就是,太极只教母后和皇兄,现在术数也只教老五!”
    “对啊!”朱棣也忿忿不平的说道,“舅舅给人看病,就唯独不给我们好好看病!”
    马寻顿时头大,“老五是老幺,让着他点怎么了?再者说了,我说了很多回,老二、老四没有气疾,老三也没事!”
    朱橚得意洋洋,母后最喜欢的是皇兄,但是最宠爱的是他。至于舅舅,看样子也是最喜欢他了。
    看着朱橚得意的样子,朱樉立刻打击说道,“舅舅又不教你医术,你得意什么?术数,在大本堂没学够,还要学鸡兔同笼,我看你得意什么?”
    朱橚瞬间垮脸,舅舅不教医术、教术数,那我还学个什么劲?
    看到朱橚沮丧的模样,他的哥哥们一看就是非常开心,这就是最无良的兄长们了。
    马寻就来气了,“老二,你没事就惹弟弟们。老三你也好不到哪去,老四是不敢惹你兄长,就去招惹老五是吧?”
    马寻虽然无语,不过还是继续说道,“你们几个先回去,练兵的事情我先安排一下。”
    “舅舅,不能选禁卫。”朱樉提醒说道,“父皇和皇兄手里掌着的兵,我们可不能碰。”
    别看朱樉等人有些时候看似是肆意妄为,可是对于不少事情都是心里有分寸。有些事情他们可以仗着父兄的疼爱无拘无束,可是有些东西他们比谁都敏感。
    马寻也明白这个道理,“用不着你们多说,你们就是想要碰飞熊卫、羽林卫,我也肯定不会答应。”
    “舅舅,多找骑兵。”朱棡就说道,“好男儿得率骑兵纵横沙漠、草原,这才是真痛快。”
    朱棣连忙说道,“不能全找骑兵,得找多兵种啊。舅舅,去找邓将军,他是军中最擅长火器的大将。”
    马寻愣了一下,连忙问道,“邓将军对火器很精通?”
    “军中大概就是邓将军最擅长用火器了。”朱樉就抢先说道,“早些年洪都之围的时候,邓将军就是辅佐堂兄镇守。父皇也说过,军中用火器厉害的就是堂兄和邓将军。”
    洪都保卫战是一个奇迹,朱文正凭借洪都之战的大胜威名远扬。而当时朱文正手底下的将领就是邓愈、赵德胜,只可惜赵德胜随后在大战陈友谅时战死。
    马寻只能点头,很明显他的几个外甥们对于军中之事都是比较了解,每个人也都是有着不同的领兵风格。
    等到这几个小子跑了,常遇春就忽然冒了出来,“上位也真是,怎么将这差事推到你身上了?”
    马寻就无奈说道,“常大哥,你先前溜了,这可不太好吧?”
    “看不出来上位的意思?”常遇春压低声音说道,“让你管教这几个皇子,就是以后好帮衬太子殿下。你又不懂兵,只能寻我帮忙。老徐那边,你去不得!”
    马寻愣了一下,随即吐槽说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实在太多了,等一下我入宫一趟,不说清楚我心里也没底。”
    常遇春嘿嘿直笑,马寻接下来的这个差事,确实不是那么好做的。
    这几个到底也是皇子,还是陛下十分重视的几个皇子,打不得、骂不得,还要教真本事。
    思来想去,也就是皇子们的亲舅舅没事多管一管了。就算是徐达、常遇春这些人,也不好多管,更别说去骂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