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天罡地煞窍穴,天人合一

作品:《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第97章 天罡地煞窍穴,天人合一
    翌日一早,用过早食,玄明告辞,海奉明愣是给了他数包五味茶,玄明没拒绝,他确实喜欢。
    临走前,玄明取出一张请帖,亲手交到海奉明手上,邀请他参加明年初春的求真观晋升典礼。
    在海延年恋恋不舍的目光中,玄明牵驴远去,迈出小巷,走过长街,连一身红尘气都在跟着缓缓消散,等走出郡城只剩一丝,待返回求真观,乘鹿登山那一刻,红尘气彻底不见,仿佛洗尽铅华,唯剩两袖清风与一颗澄澈道心。
    藏道峰,问道院。
    灵鹿与玄鸟已经不见,纷纷去跟伙伴炫……分享下山见闻。
    取出灵水,浇灌灵根,瞧着仅有三寸高的灵松幼苗,玄明灵机一动,尝试用道韵浇灌,起初失败,几次尝试后,竟当真可行。
    只是每月只能道韵浇灌一次,平常还是要用散逸道韵潜移默化地影响灵根,温和不刺激,否则,容易虚不受补。
    纵然如此,玄明也已经欣慰。
    休憩一昼,当晚月明星稀时,他盘坐茅舍内,复盘此番下山所得。
    首先是提炼练神秘要,分清主次;接着是周天养神诀的修行。
    上观九天星辰,下看万家灯火,星火皆是窍穴,前者高远不可触却璀璨夺目,后者短浅可触碰却光芒微弱,可两者都驱散黑暗,一个照亮夜空,一个点亮人间,冷暖、大小等皆是光辉,星火玄妙不外如是。
    一股道韵逐渐弥漫开来,玄明沉浸在修行中,对天人两种星辰有了真切感悟,捉虫:不再像以往那般浮于表面,昨晚暂时被压下的窍穴再次蠢蠢欲动。
    这次他顺着心中玄妙感觉开辟窍穴,三十六条广阔经脉江河波涛汹涌,沿河水塘般的窍穴扩大,陆续成了大小湖泊,天上星辰闪烁,垂落星光,人间灯火摇曳,分出微光。
    两光相融,带着九天与人间气息,交汇于体内窍穴,已开辟的窍穴更见玄妙,法力河上星光熠熠,法力河中灯火通明,天人于此间交汇,法力似乎多了一股难以言喻的灵性。
    新开辟的窍穴也在变得不凡,连带经脉河流都宽阔,玄明体内初步拥有了天人两种气象,滋润肉身,精纯法力,蕴养魂魄。
    ———
    三夜无话,第四日一早,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时,房门在吱呀声中被打开,一位白发老道迈步而出,面朝东方旭日,手持拂尘,神采飞扬。
    此番修行,他新开辟出三十六窍穴,加上过往一年半累积,时至今日,他已开辟一百零八窍穴,契合天罡地煞之数,灵觉增长一百零八丈,估计仅次于海奉明这等看到练神门槛儿的修者,肉身与法力亦强悍数倍。
    放松心情后,玄明悬空盘坐,继续采集朝阳紫气,未曾因破境而懈怠,皆因他清楚意外悟道是必然积累的结果,若无日积月累,很难有福至心灵的感悟。
    半个时辰后,结束修行,用过早食,玄明入经楼翻经悟道,如今无论他来与不来,长丰子都会在三楼桌案上煮好清茶,焚好天香,或许已经习惯,或许一直在等他前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弟子有资格上二楼观经修行,查阅典籍,早在半年前,玄明就将看书地点搬至三楼,这一层藏书珍贵,非三代长老与守阁人不得入内。
    缓缓登楼,玄明好奇下瞅了眼长丰子,这小子依旧在啃那本阵道心得上篇,其实以其阵道悟性,早就参悟完此书,如今时不时拿出来翻看,是为了温故知新。
    坐在三楼桌案前,品一口清茶,玄明持经观理,时至今日,他观经不在执着于数量多寡,而在于道理优劣,讲究一个水到渠成,积累到了就开启《黄庭中景玉经》,若没到就继续参悟道理。
    翻经悟道之余,于山上,玄明在山水间垂钓时间更久,放开心神,灵入山水,也会封禁法力,徒步登山,如凡人般行走在浮云山各个角落。
    于山下,他摆摊算命不定时,能不能赶上全看缘分,偶尔一摆数日,偶尔数日不见踪迹,变换各种身份,穿行于浮云山大街小巷,更深入地体会万丈红尘。
    遭众人嫌弃的倒夜香老仆可能是他,被前呼后拥的富家老爷可能是他,砍柴担柴入集市叫卖又锱铢必较的樵夫可能是他,于春风楼里一掷千金又只听曲看舞的老不羞可能是他,在街上跟凶悍老妇吵得不可开交又被擀面杖打得抱头鼠窜之人可能是他。
    曾在江边垂钓,一盏渔火到天明;曾在赌坊行骗,十两纹银挽家倾;正经起来是高人道长,不正经起来是老混蛋,曾哄骗孩童一串葫芦,曾将为富不仁的员外套麻袋连揍三晚,曾给楼老鸨下泻药,也给脏污老乞治伤寒,随心所欲走人间,嬉笑怒骂品尘烟。
    ———当草木凋敝,千山暮雪,玄明才恍然回神,不知不觉已秋尽冬来。
    冬天的浮云县少了几分喧嚣,百姓集体猫冬,甚少外出;冬日的浮云山也寂静下来,虫鸣鸟叫稀少,万物冬藏,天地仿佛沉寂。
    这个季节,玄明除了带弟子们给百姓施粥赠药,已经很少下山,不是习练神通,就是观经悟道,要么便是灵入山水。
    冬至之日,鹅毛大雪飞扬,洋洋洒洒,玄明兴致所至,走出院落,在尚未完全结冰的河上一边垂钓,一边灵入浮云,跟以往没啥不同。
    任雪打湿衣袍,发丝与天地一色,玄明耐心等待,随着大雪纷飞,整个人仿佛成了雪人,融入素白雪景之中,他却恍若未觉。
    河边已经彻底结冰,玄明依旧未动,不知何时他进入一种奇特状态,这次天人合一地很深入,灵入浮云山各处,仿佛自己彻底与脚下山脉融为一体,与其共呼吸,经历他的喜怒哀乐。
    一个昼夜是浮云山一次呼吸。
    一个四季是浮云山一次吐纳。
    春吸,万物惊蛰,有了生命。
    秋呼,万物凋零,生命归元。
    夏冬是一次呼吸的始终,一次吐纳的轮转。
    四季又像是山的不同心情:春的灿烂温和,夏的热情似火,秋的爽朗大方,冬的冷静自持。
    天人合一得越深入,玄明突然觉得山有生命,确切地说万物有灵,智慧生命如此,无智生命亦如是,何况,谁就能保证山无智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以前,他对此话认知浅薄;而今,才有了更深入肺腑的体会与领悟:大道自然,造物均等,万物生成变化皆出入玄机。
    这个玄机便是灵,是万物共通之本,是天人合一之妙,多数时候只可意会。
    ———
    雪下了一天一夜。
    玄明在雪中盘坐一天一夜。
    当雪停时,他没醒来。
    藏道峰上,送早食的长宁已经不像以往那般寻找,提着餐食,朝空无一人的问道院行礼后淡定离去,对师伯的夜不归宿,她早就习以为常,就是不声不响地消失一个月,都能接受。
    咔嚓!
    雪停傍晚,河面破碎声响起。
    一条锦鲤与一只绿龟顶开冰层,围绕玄明舟船游弋,与此同时,玄明也像是破开冰层,挣脱束缚,重见天日,恍惚间一抹光芒在他面前绽放,璀璨夺目。
    这一刻,苍龙山震动,一股磅礴能量由主入支,借天人合一,洗礼浮云山地脉,重塑浮云山灵脉,又融入玄明体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