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迁移火脉,道人归山(祝大大们除夕快乐)
作品:《大道朝真,从甲子老道开始》 第119章 迁移火脉,道人归山(祝大大们除夕快乐)
赤耀山,地火窟。
挥袖间数种灵材飞入八卦炉中:天河石、无根水、云朵、清风、彩虹、雷霆等,部分是玄明收集而来,部分是火鼠族收藏。
这些取自苍穹的材料被煅烧,融化成液,又在其操纵下捏成一盏古朴油灯,打入种种阵法与符文。
器具成型后,他挥袖又往八卦炉中投入大量雷火,这是玄明雷雨天气时收集而来,雷火即天火,天灯要成型,天火至关重要,此为天灯核心,好在五雷法大成后,他收集雷火事半功倍,才有足够天火炼制灯盏。
八卦炉内,地火灼烧,雷火被浓缩提炼为灯芯,镶入灯盏中,天灯初步诞生,在炉中蕴养一段岁月后,被玄明收取。
天灯虚幻,没有实体,虽是灯盏模样,但飘渺如云雾,只能通过灵觉接触,肉身无法触碰,仿佛镜水月般可观不可触,底座上刻有尚勤两字,皆因天道酬勤。
此时,正值夏末秋初,最后一场雷雨到来,天穹上乌云密布,光线昏暗,电闪雷鸣,大雨瓢泼而下,冲刷山林。
玄明抛出天灯,灯化青光,飞出地层,又破水而出,顶风冒雨,直奔苍穹,置身雷云中,雷电轰然落下,劈在天灯上,经众多雷霆淬炼、狂风骤雨洗礼,天灯更名副其实。
第四十九道雷霆劈下时,天灯被点亮,青色光晕照亮云层,照破黑暗,刹那间风雨骤停,有云开雾散之兆。
直到地窟内,玄明收回天灯,外界滂沱大雨才继续落下,端详一番天灯,他妥善放好,喜上眉梢。
天地人三才灯炼制成功,各有玄妙,人灯镇人运,地灯镇山水,天灯镇气候,三灯合力,可护一方众生平安,调理天地人三才气运,在某种程度上协调天时地利人和的平衡。
此番得偿所愿,玄明生出几分离意,只是没马上离开,收起八卦炉,他遁入岩浆深处,来到火鼠族族地,先小心翼翼地将无尽木收入太极天中。
而今,他虽未曾掌握壶天等空间神通,但经常参悟太极天,又数次借《黄庭经》观天地开辟,他于空间之道上已然入门。
太极天虽小,但暂时储存无尽木绰绰有余,只是想要如壶天神通般维持空间长期固定不变,他法力尚且不足,至少要凝聚圣胎才有可能。
除了这株灵根,玄明还收走了火鼠族族地的一条火脉,准备迁移到浮云山,既给无尽木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又造福求真观众道,以后炼制灵器等宝物,不必为火力不足忧虑,他也不用再远赴赤耀山炼宝。
至于迁脉之术,玄明曾与浮云山数次天人合一,有所参悟,又修行五行大遁,在这门天罡神通小成后,结合观道行道悟道所得,对迁移地脉火脉等已有法可用,甚至已经着手创地煞神通:搬山。
此间事了,玄明离开地窟,破水而出后,释放出自身气息,正在草丛间嬉闹的灵鹿与玄燕有感,欣喜若狂,或迈蹄或振翅,直奔玄明而来,呦呦鹿鸣与清脆鸟叫回荡山林。
一炷香后,白发老道乘鹿下山,耳畔风声呼啸,宽袖招展,衣袂飘飘,玄明不加掩饰,离开赤耀山后,一路向西,直奔浮云山,路上不曾停留他处,夜宿荒野,披星戴月,秋风送爽到山乡,游子归心似箭长。
大千寰宇广袤无垠,重重山水不尽,座座人间不穷,他不可能在一年有余内看完,眼下数百道经已经读完悟尽,行道数万里,炼宝完毕,已然到了尽头,合该归去。
———
浮云山。
山高千丈,巍峨雄浑。
自山腰而起,云遮雾绕,腰下一片青,腰上一片白,大片道宫若隐若现,抬眼望去,宛如仙宫胜境。
这天清晨,日出东方鱼肚白时,求真观晨钟自响,玉磬自鸣,正打算修行的众道诧异,四代道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三代道人思虑过后面带欣喜。鹤鸣声响,灵鹤飞腾,河水潺潺,一条鱼与一只龟御水而出,一个摇鳍摆尾,一个摇头晃脑,山中灵兽皆沸腾,连秋菊都同时绽放,姹紫嫣红,散发芬芳。
这一幕令四代道人错愕之余,猛然想起什么,顿时奔走相告,很快掌门玄虚声音响起,求真观众道上下齐动,纷纷赶至山腰。
呦呦鹿鸣响起,玄燕开道,一只神骏白鹿驮着一位白发老道登山,白鹿脚下生绿草,步步生,朝天鹿角也长出绿藤,开出朵朵洁白小,招蜂引蝶。
老道鹤发童颜,手持拂尘,长须飘飞,宽袖临风,仙风道骨,身后更有一道太极图若隐若现,似乎包罗万象,仿佛囊括天地。
一人一鹿品相不俗,连玄鸟都携风带雨,播撒甘霖,滋润山林。
这一幕令四代道人心潮澎湃,有些忍不住想要顶礼膜拜,强行忍住才没出丑。
行至半山腰,异象隐去,灵鹿停步,玄明刚落地,玄虚便带人迎了上来,稽首行礼:“恭迎师兄归山。”
“恭迎师伯归山。”
分明没排练,只是临时聚集起来,声音却整齐划一,震耳欲聋,满山灵兽或鸣或叫或吼,像是附和众道,又像是不甘示弱地彰显存在感,可无论哪一种,都在欢迎玄明归来。
白发老道表情骤肃,稽首还礼:“有劳诸位在此等待。”
一番见礼又简单寒暄几句,玄明眺望东方,轻甩拂尘,大量朝阳紫气凝于半山腰,聚成一轮三丈虚日,上百条紫气如水线般流淌而出,分别落到众道头上。
玄明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诸位好意老道受领,便与诸位同采紫气,以全今日早修,算是为贫道归来而贺。”
“谨遵师兄(师伯)法令。”
众道自无意见,反而乐见其成,随玄明一同盘膝而坐,同时清心凝神,炼化紫气。
虚日腾空,越发璀璨,远远看去像是浮云山上盛着一轮太阳,令浮云山脚下不少看到这一幕的晨起百姓惊呼出声,屈膝跪地,顶礼膜拜,有些直接焚香祈福。
对山下事,玄明暂时无觉,他物我两忘,专心修行,直到半个时辰后一口吞下残余虚日,他乘鹿远去,直奔藏道峰。
玄虚等没跟上去,师兄一路风尘仆仆,眼下该好生休憩,至于叙旧,来日方长,不急于一时,没必要此刻火急火燎地凑上去,这不是热情,而是招人厌。
哪怕是玄阳与玄空这对卧龙凤雏都很有眼色,没在此事上犯蠢。
藏道峰,问道院。
瞧着熟悉景致与已经长到小树苗的灵松,玄明心中感慨,他很少下山不归,这次游历一年多,再看自身居所,心湖泛起涟漪。
等情绪平复,他进入茅舍,和衣而眠,很快灵入内息,神定气静,进入深层睡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