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隐秘的身世

作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16章 隐秘的身世
    杜十娘抱着那幅画,一路哭回长安城的。
    她没有回杜曲,仍是回了长安城安民坊杜如晦宅,眼睛都哭肿了。
    杜如晦听闻,赶紧过来。
    “怎么回事?”
    杜十娘只是哭,疏影义愤填膺,把事情原原本本都说了一遍,最后把那首诗也念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杜如晦惊讶,这句诗极好啊。
    就是那句枝上柳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很不错。
    只不过表露出的拒绝之意,也确实决绝,难道让堂妹如此伤心。
    那句我是檐上三寸雪,你是人间惊鸿客,似也把拒绝的原因说的很明白,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疏影骂李逸无情郎,若是无意当初为何又要来招惹十娘,现在却又抛弃。
    “阿兄,我不怪李郎。”杜十娘抽泣着道,“他并没有否认我们的感情,只是因为门第,还有他的身世,才让他退避。阿兄,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兄妹之间说什么求,你有事直说。”
    杜十娘扭头对疏影道:“疏影你先出去一下,”
    疏影知是有私密话要说,只好退出。
    “阿兄,我想请你帮我打听一下,仁寿二年,长安城里哪个李姓贵族抛弃过一个婴儿的,孩子母亲姓张。”
    杜如晦皱眉,“李逸父亲姓李母亲姓张?”
    “嗯,他说当年他师傅在长安玄都观门口捡到他时,他身上有块刻着李字的玉佩,后来他师傅还打听到他生母姓张,他是被李家抛弃的,”
    “还知道什么信息?”
    “我只知道这么多了,能不能帮我打听到李逸是哪个李家的人?”
    “这不好打听啊,相隔十六年了,而且长安城李氏贵族很多,比如西魏八柱国中,就有两个姓李,当今天子家,还有如今河南李密家,都是从西魏到隋唐一直鼎盛名门,
    除此外,原州李氏三兄弟,李穆李贤李远,都是宇文泰的心腹,隋朝时更是李氏权势最盛者。
    还有陇西李丹杨房的李端李靖家族、陇西天水房的李景李圆通家族,都是长安李氏中的望族,
    这还没算上关东二李。
    关东二李,也就是五姓七宗里的两个李,其中陇西李,是居住在郑州的李宝后人,赵郡李则是世代居住河北赵郡的李氏。
    李渊、李靖、李景等家族虽也称是陇西李,但不在五姓七宗的那里面。
    但隋朝时,山东五姓七宗也不少人在长安居住、为官。
    所以真要算起来,隋仁寿二年时,长安能称的上名门望族的李氏家族,那随便都得有十来个,而州郡一级的李氏大族,在京中居住的肯定也很多。
    “李姓,娶张氏,应当就好找一点了吧?”
    “可张氏只是李逸生母,未必就是李逸父亲的妻子,如果只是个妾,甚至是个婢,或是外宅妇,那就是大海捞针。”杜如晦道,信息太少,无从下手。
    杜十娘提议排除法,先从李虎、李弼、李穆这关中三大李氏家族,以及关东的陇西李、赵郡李两大家族排查,先找有没有娶张氏为妻的,再查张氏妾、婢的,
    查完这五大家族,再查其它的,比如李景李圆通,李诠李靖,李桃枝李子雄等家族。
    只要认真查,总能查出来。
    “既然当年李逸师傅抱着他找上门了,对方都不认,现在时隔十六年,就算再找到,他们又会认么?我觉得李逸说的有些可能,他应当是外宅妇私生子,或是妾生子、婢生子,否则名门大族,也不会把个刚出生的孩子执弃于道观门口,”
    “更可能是个外妇私生子,”
    门阀世家,跟妾侍、婢女生孩子的也多,就算地位低下,但也没说扔掉的。
    直接扔了,人家捡回来送上门也不要,这就很有问题。
    想当年,隋朝大将军李景还是杨忠家兵时,跟他家奴婢黑女私通,生了李圆通,但李景就不认这个儿子。李圆通就只能以杨忠府上家生子的奴隶身份,跟着母亲长大,后来也一直在杨府为奴。长大后事奉杨坚,得杨坚赏识。后来杨坚篡周建隋称帝,也跟着鸡犬升天,一路官至柱国、万安郡公、刑部尚书。
    连李渊当年都要主动连亲,称李圆通为族叔。
    “我不在乎他是名门贵族子弟,还是妾生婢生甚至是私生子,我也不在意他是还俗的道士,我不在意那些,
    我喜欢的是他这个人,”
    “你喜欢他什么?”杜如晦问。“我喜欢他潇洒,喜欢他风趣,喜欢他大方,喜欢他有才华,”
    杜如晦无奈,这个堂妹还真是被李逸彻底迷住了,
    “好吧,我帮你查,但一时半会可能没结果。”
    “李逸现在这态度,拒你千里之外,你怎么办呢?”
    “我不会放弃的,就算阿祖不同意,父亲不同意,我也要跟卓文君一样自己做主。”
    “可现在最主要的是李逸拒绝。”
    “他只是说十年内不想结婚生子,那我就等他十年,我们可以先不结婚先不生孩子·······”
    杜如晦暗叹这个妹子完了,中毒太深。
    “有空我找李逸好好聊聊,你呢这段时间也在家好好思虑思虑,到底值不值这样做。”
    “二郎,洛阳有信来。”
    杜十娘告退离开。
    杜如晦展开信,可看了几行就勃然变色。
    信是三弟楚客的亲笔信,字迹他很熟悉,但内容他却惊骇万分,难以置信。
    杜淹,他的亲叔父,他父亲同父异母的四弟,居然对亲人开刀了。
    杜如晦一母同胞的兄长,被杜淹以私通外敌,谋逆作乱而被绞死了,三弟楚客,也被捉拿下狱。
    一介书生的杜如晦,气的双目赤红,咬牙切齿。
    杜淹,以前只是两房多年不和,
    何至于此?
    杜淹下这样狠手,居然说是他忤逆郭氏,说他带走了十娘,说他擅自主张,包藏祸心要把十娘嫁给个田舍儿,要毁了丰乡侯府和他杜淹。
    杜淹命他立即把杜十娘送到洛阳去,否则他会再杀了杜楚客。
    肺都快气炸了。
    没以遏制的愤怒,
    最后一口血吐了出来,
    许久,杜如晦都难以冷静。
    他一遍遍的喘着粗气,双手颤抖着,他努力的让自己冷静。
    许久,终于稍好些,
    他提笔给杜淹回信,
    可写了又撕,撕了又写,
    最终写了一封短信,他斥责杜淹毫无人性,让杜淹立即送杜楚客回长安,杜十娘他会好好照顾的。
    这也是告诉杜淹,他不可能送十娘去交换杜楚客。
    他相信只要杜十娘送到洛阳,杜淹就会害死三弟,表面不杀,也会用其它的手段。
    看着这封简短的信,
    杜如晦想了想,又提笔加了一段。
    既然叔父在洛阳,上不能对国家尽忠,下不能对母尽孝,他决定把祖母郭氏接来长安家中,亲自照顾,以尽孝道。
    把信发出,
    杜如晦为兄长痛哭,
    刚才他还觉得李逸那个事,没哪个父亲会这样抛弃儿子,可现在看到杜家这般内斗残杀,他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杜淹,你既然这么不想让十娘嫁给李逸,那我偏要帮十娘嫁给李逸。不仅如此,等将来唐军攻破洛阳,我杜如晦必请旨杀你。”
    “杜淹,猪狗不如的畜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