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十面埋伏

作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20章 十面埋伏
    当消息传到太极宫的时候,
    李渊正在跟大崔小崔弹琵琶,李渊最近新学了一个弹奏方式,弃拨用指,以抚琵琶。
    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崔也跟着学指弹琵琶,小崔伴唱,
    一曲毕,李渊满意大笑,
    小崔氏称赞道:“陛下琵琶技艺,已有当年曹大家之水平矣。”
    北魏以来,最擅弹琵琶的非曹家人莫属,因为琵琶演奏的厉害,曹家三人封王,一个封昭仪。
    当年有个叫曹婆罗门的粟特人移居龟兹,习得龟兹琵琶技艺,勤习苦练,臻于化境,曹婆罗门成为龟兹最有名的琵琶大家,后来传给儿孙们,
    其子曹僧奴带着儿女前往中原,投奔北齐,深获喜爱胡乐的齐后主赏识,僧奴封日南王,女儿封昭仪,曹妙达兄弟则同时封郡王,
    可以说简直是琵琶界无人能达到的巅峰。
    就算到了如今,中原许多琵琶大家,也都是曹氏后人。
    李渊的指弹技法,就是跟曹家后人学的,他嘴角翘了起来,学会新技法的喜悦,让皇帝不免得意。
    这时,
    小黄门送进一道急奏。
    骠骑将军旁仚地率麾下三千羌骑哗变,杀兵部员外郎等,正一路抢掠往南山而去,似要前往汉中回陇右。
    李渊勃然大怒,
    再无心思歌舞弹奏,
    皇帝急召裴寂等大臣议事,
    “旁仚地和他的三千羌骑,本是陇右赤排羌,先前依附于薛举,泾州之战,随薛仁杲在折墌城投降,”裴寂对皇帝解释,这三千羌骑,当时跟许多陇右精锐一样,被秦王收编,纳于麾下。
    李世民授旁仚地统军之职,并奏请授柱国、封侯。
    但很快皇帝在裴寂等一些大臣建议下,把薛仁杲宗罗睺等一些大将杀了,并把陇右精锐另调到各卫名下,
    旁仚地也仅被授了一个从四品的骠骑将军,还把他的三千骑,拆分成三个骠骑府,分开驻扎。
    旁仚地的三千人,都隶属于左武侯卫。
    “庞玉呢?”
    李渊并不觉得是因为自己把陇右降兵,从次子手里调过来出的问题。
    他直接问左武侯大将军庞玉,
    旁仚地是划分在他的左武候卫,他有责任。
    庞玉是今年夏才跟皇甫无逸先后从洛阳奔入关中投降李渊的,出身南安庞氏,跟李渊以前同朝为臣算是故人老友,他在隋朝时是右监门郎将,一投关中,李渊就授他大将军,跟着就参与了二次浅水原之战。
    庞玉能够一来就封大将军,除了是李渊故人外,还有一点,他不是孤身一人投唐,是在洛阳王世充兵变后,见形势不妙,带着万余人归附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庞玉身材魁梧,英武有力,将门出身,明晓军法,久守宫禁,熟知朝廷典制,比起那些农民、流贼等出身的武将,自然更受李渊赏识。
    可不料这次出这么大差错。
    “庞玉出的差错,让他自己去收拾,命庞玉率部立即剿灭这些反复无常的赤排羌,”
    气极的李渊下达了旨意,这三千叛羌,全部格杀,一个不留。
    为了以示惩罚,还将庞玉由左武候大将军,降为右卫将军。
    庞玉一身紫袍,候在宫门外,
    但终究没有等到皇帝召见的旨意,只等到贬降为右卫将军之旨,并令他立即率部平叛。
    “庞将军,陛下龙颜大怒,请将军速速平定叛乱,”
    庞玉也知道三千羌骑在天子脚下叛乱,肯定会引的天子震怒,也不敢半分犹豫,立马去兵部领了鱼符,然后召集兵马。
    皇帝给了他五千兵马,两千轻骑三千步兵。
    但一时半会也召集不齐,
    等集结了部份兵马后,他便迫不及待的率领一千轻骑,率先追击出去。
    庞玉心急如焚,
    若是等五千人马全集结完毕,又还得半天,那些叛羌又会多烧杀抢掠半天,
    最麻烦的是,万一让这些叛羌真的跑进了南山,那可就不好追了,这些羌人皆是骑兵,来自陇右,山地骑行也擅长,要真让他们跑去汉中,甚至逃回陇右,
    那他庞玉这右卫将军也保不住了。
    “必须得在他们进南山之前堵住他们!”
    汉中,现在名义上归附大唐,但实际上朝廷还没在那驻军,地方豪强自治,那些蛮族更是趁机做乱,吞州并县。
    “陛下有令,遇叛羌格杀勿论,不要活口。”
    庞玉咬牙切齿,其实心里头也很冤,这三千人原来被秦王收编,许诺高官厚爵,甚至原本是让他们跟柴绍窦轨等打回陇右,结果皇帝一道旨意把人调来长安不说,
    又只给从四品官,也没给爵位,还要把三千人分散,又有传言要调他们到河东去,隶属四皇子齐王殿下,去跟刘武周作战。
    折腾来折腾去,把这些赤排羌给折腾反了,
    现在倒怪起他来了,
    跟他有啥关系啊,他那左武候大将军,也并不能直接统领旁仚地三千骑。
    千骑卷平冈,
    一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
    前面就是将军营,
    远远能看到有还有火在燃烧,
    那个二百多户的大村子,已经被叛军烧杀抢掠过了,
    “继续追,”
    庞玉也顾不得去查看残破的村子,
    千骑从残破的村庄旁冲过,
    突然,前面的骑兵惨叫栽倒,
    不断有战马失蹄,
    “有陷马坑,”
    “铁蒺藜!”
    前方有骑兵发出大叫,
    庞玉心头一震,陷马坑,铁蒺藜?那可是专对付骑兵的,一般是埋伏,或是扎营时设在营外的一道防线。
    这里怎么会有这东西?
    敌人埋伏?
    “停止前进,小心敌袭!”庞玉大喊,
    他的话音未落,从那个还在燃烧冒烟的村庄里,突然就冲出许多敌骑,无数箭矢射来,
    旁仚地抢掠完了将军营,居然没走,而是埋伏在此,
    庞玉只以为这些叛羌会如丧家之犬一样,急急逃窜进南山,哪料到会有如此胆大包天之人,
    距离长安不到三十里处,他们烧杀抢掠完,还敢在此埋伏。
    羌骑两面包抄,中间突破。
    正在行进军的庞玉千骑,是一字长蛇行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因在天子脚下,庞玉甚至都没有派出斥候侦骑,
    谁能想到呢,
    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面对三倍于已的陇右精骑,庞玉他们毫无优势,被打的措手不及,不断有人落马倒地,
    庞玉挥起马槊,将一名羌骑挑落马下,看着形势岌岌可危,也只得怒吼着大呼撤退。
    必须得先脱离战斗,然后重新整理队。
    且战且退,
    叛羌凶悍无比,一直追着打,
    追击七八里后,庞玉才终于脱离羌骑,
    叛羌得意的呼啸离去,
    庞玉面沉如水,欲哭无泪,
    一番清点,一千骑,只剩下了二百来骑,有经验的庞玉估计还有大部份骑兵逃散开了,
    但保守估计,刚才这一战,他们可能折了三百骑。
    吃了这个大亏,庞玉胆战心惊,再没有开始的冲动,不敢再轻易追击,反而是又向后退了五里,一面派人去催后面的大部队,一面收拢败兵。
    他不敢再轻骑追击,只得撒出去数十轻骑去侦察。
    眼看夕阳西下,
    庞玉只得派人回京禀报败讯,他请求更多兵马,并请求等兵马到齐后明日再追击,以防夜晚被埋伏袭击。
    李渊听闻败讯,
    气的差点摔了杯子,
    这可是长安,
    三千羌骑居然如此肆无忌惮,庞玉在京师郊外还能吃这么大败仗。
    恨不得直接罢免了庞玉之职,
    好在裴寂力保,
    “再给庞玉调五千步骑,限他三日之内,提旁仚地首级来见。”
    ······
    夕阳下,刘黑子从长安报信回来,
    他回来时,特意绕道皇粮村那边,路上倒没碰到羌骑,但已经看到不少从将军营那边逃过来的百姓,都在说将军营被抢掠,还有人说官军在那打了败仗,死了很多人。
    “官军在将军营被羌贼伏击兵败?”
    李逸听到这个消息,不由的有几分头皮发麻。
    “只是听一些逃出来的百姓说的,真假也还不能确定。”
    “好,这个消息你不得再对任何人散播,以免动摇军心。”李逸小声交待。
    冯家南园现在气氛十分紧张,
    众人惶惶不安。
    眼看着夜晚即将来临,大家越是不安,这晚上若羌贼来袭,可更难防守。
    “阿郎,”
    姬氏找了过来,“秀芝不见了,问了大门那的人,说是出去找儿子了。”
    秀芝没见到门栓门柱两兄弟,于是心急的出去寻找了,到现在都还没见到人回来。
    “黑子,跟我去外面找找,贼人随时会来。”李逸道。
    刘黑子一把按住李逸,“阿郎,你留在这里坐镇指挥,我骑马出去找寻,”
    “那你小心,一旦发现羌贼,立马就退回来。”
    “知道,”
    “务必小心。”
    黑子喝了几口水,又骑马出去了。
    李逸看了看天,
    残阳如血,红霞漫天。
    “天就要黑了,通知放饭,让大家饱餐一顿,打起精神来防守。”
    “还有,颁布赏格,杀一叛羌,赏牛一头,伤一叛羌,也赏粟三斗。若有伤亡,轻伤赏粟五斗,重伤残疾者,赏牛一头。若是不幸战死者,烧埋钱粮牛一头,稻谷两石。
    若是留有孤儿寡母,乡里也会每月给六斗粟抚养。”
    郭二郎在旁轻声道:“太多了吧?”
    “将军营已经被屠了,二百多户人家,死伤无数,”李逸冷声回答郭二郎,“若是庄园破了,我们也不能幸免。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这个时候了就别小气了,
    重赏之下有勇夫,要让大家伙拼命,总得让大家后顾无忧。”
    董秀才过来,
    “无逸说的对,这是拼命,”
    “加一条,打退羌贼,所有人,男丁赏粟二斗,女丁赏粟一斗。”董秀才大气的道。
    “对,同仇敌忾,共卫家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