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拥入怀中

作品:《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126章 拥入怀中
    太极宫前,
    吏部官员主动送来了他的三道官告,分别是浅水县开国子爵告身、大将军散实官告身、宣惠尉散职告身。
    这次,吏部不仅主动送告身上门,而且不收绫绢朱胶钱,因为皇帝特意交待过。
    “恭喜李大郎晋封县子,前程似锦飞黄腾达。”
    还是先前李逸领告身的老熟人,记得第一次去领太子正字告身,对方态度还很不好,嫌他们去晚了影响他下班。
    如今对李逸却是非常恭敬了。
    李逸摸出一粒金豆子,重一钱,笑着塞到他手里。
    老吏瞥到金光,心里有数,能换八百个肉好,可以买上好几斤羊肉了,笑着道:“可使不得,不敢不敢。”
    “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假意推辞了几下,老吏收下,告辞离开。
    没一会,少府寺又来人,送来了给李逸赏赐的钱绢奴隶,十万钱、黄金百两、千匹绢,二十口奴隶。
    十万钱足有四百多斤,拉了小半车,而千匹绢更是一大堆。
    二十个奴隶,十男十女,皆是青壮,看着都非异族。
    李逸询问他们以前身份,正说着,
    秀芝出来了,
    身上穿着册封的青色翟衣,头上是七树,李逸差点没认出来。
    那些树,是以大小不同的金银片制作,极其精美,真的就组成了一朵朵,上甚至还有小人。
    这些树看着极繁复,每朵大,还又由七朵小组成,
    但好在贵妇们也不愿意每次太多时间来戴这些,所以有蔽髻这种树冠,直接把树安装在这顶帽子上,用的时候直接带到头上。
    为稳固冠,两颊还各有一条装饰极为精美华丽的长钗插入冠两侧,称为两博鬓,秀芝的两博鬓上,也各有七朵金银制成的钿。
    七树七金钿两博鬓,
    青色翟纹礼服,
    这是她刚才正式册封三品崇义郡夫人时的礼服,
    珠光宝气,
    这套奢华高贵的礼服一穿,秀芝就成了一个雍容华贵的贵妇,甚至脸上也还特意画了妆。
    “阿郎,”秀芝很不自在的站在那。
    “浅水县子见过崇义夫人。”
    秀芝脸赤红,“阿郎取笑我。”
    “夫人可是三品郡夫人,我这个子爵只是正五品,当然得行礼拜见。”李逸笑着道。
    秀芝感觉跟做梦一样,好像又醉了,可又没喝酒。
    “夫人很快就会适应的,”
    秀芝受封郡夫人,还被皇帝请进宫做六皇子的保傅,不过皇帝给她放了几天假,先回家安顿好。
    柱子兄弟俩就留在李逸那读书,
    身份也是变了,现在是郡夫人的儿子,不再是李家奴仆。
    秀芝长安也有了宅,将军营还赐地千亩,李逸的那一千亩赐地也在那,这次兵乱,将军营差点灭村,好多绝户地。
    秀芝也请求落户罗家堡,并没有说再回夫家原籍。
    她两儿子也可以在长安住,长安读书,但她还是相信李逸,希望自己进宫后,孩子跟着李逸。
    李逸也是愿意的。
    皇帝赐给秀芝的十万钱、三十两黄金、三百匹绢,秀芝说要给李逸。
    “让我帮你保管?”
    “是送给阿郎,若没有阿郎当初施手相救,我们娘三早就没了,这再造之恩,没齿难忘,这些赏赐便送给阿郎做报答。”
    李逸惊讶,
    这可是很大一笔钱,长安城都能买几套房子,许多乡下小地主,一辈子也攒不到这么多钱,更别说普通人。
    “这是陛下给你的赏赐,你好好留着,以后供门栓门柱兄弟俩好好读书,将来买田置地,娶妻养家,还有你养老。”
    秀芝却执拗的非要给李逸。
    “夫人这是要跟我算的一清二楚,然后就从此买断关系,不再往来了?”
    “我不是那个意思,阿郎你不要误会。”
    “那就好,我可没打算跟你们就断了关系,咱也算半个亲人,以后呢,门栓门柱就是我的学生,我认你做个干姐,你嫌弃不?”
    秀芝红着脸,连忙点头。
    虽然如今突然就成了三品郡夫人,但一时还有点转不过弯来,总觉得跟阿郎那是地位悬殊。
    “俺就怕配不上你身份,”
    “姐,以后咱就别说那些了,你要是信的过我呢,你这笔钱财,我帮你保管,看到时是给买田置地,还是怎么打理,我会给你写个文书,并请中人见证,白纸黑字为凭。”
    秀芝这次回家安置,宫里甚至还安排了小宦官和禁军随同。排场给的很足。
    很快,
    李存孝四人也来了,
    这四个家伙也换了身衣服,换上了七品武官常服,深绿色的圆领官袍,腰间银銙蹀躞带,脚上乌皮靴,头上黑色幞头,
    也是气势立马就变了,
    原来披着毡打着绑腿,一看就是獠蛮羌奴,现在成尊贵的武官了。
    这四个家伙请求落户罗家堡,甚至也直接就沿用了李逸给他们取的名字,就叫李存孝李存悌李存忠李存义,
    这四个家伙也是走了狗屎运,
    现在从奴隶到武官,还得了二百五十亩永业田,皇帝又赐地三百亩,绢三百匹,黄金三十两,一人还得了四个奴隶。
    搞笑的是,给他们的奴隶,都是羌奴。
    “阿郎,陛下说要给我们在罗家堡也一人盖个院子呢。”李存孝得意洋洋。
    对这几个家伙,李逸挺佩服他们的勇武,也羡慕他们的运气,这四个家伙不错,起码说话算话,如此有此造化,也挺好的。
    他们愿意落户罗家堡,李逸也挺高兴,
    “阿郎,这黄金还你。”李存孝摸出一铤黄金,这是之前李逸预付他们的赏钱,一人给了三两。
    “拿着,先前说好的,杀一贼,赏牛一头,你们四人杀了十二个,还救回秀芝,还缴获了十匹马,和铠甲等,
    铠甲武器这些呢,都上缴给朝廷了,
    你们斩首十二级,该给你们十二头牛,这十二两黄金就抵牛了,多的是感谢你们的。”
    李存孝摇头,
    说原本说一个首级换一个自由,他们总共杀十二人,那四个首级换自由,剩下八个换八头牛,只值八十匹绢,他们拿多了。
    “你们应得的。”李逸笑道。
    “不不不,还有那十匹战马,陛下赏赐给我们了,但那应当属于你。”
    看着这死爱财的家伙,这会却要跟他算的这么清楚,还要还他钱给他马,李逸也是略感意外。
    “这样吧,十匹马,我们五个人,一人两匹,怎么样?至于金子,人头赏钱外,剩下的,算是你们帮我救出秀芝和找到柱子兄弟的酬谢。”
    李存孝想了想,嗯,也有道理。
    于是立马高兴的拍着胸脯,对李逸点头,示意就这样分。
    “阿郎讲信义!”
    大家高兴的返回御宿乡,尤其是存孝四人,借着同族赤排羌人的首级,做了晋身之阶,由奴隶到军官,从此成了光荣而尊贵的大唐人。
    路过将军营,
    这个立在神禾塬头上,一面是滈河,一面是潏河的好地方,曾经二百多户,还有许多商铺作坊,
    谁能想到,天子脚下,居然也会被屠了。
    幸存者十不足一。
    李逸、秀芝,还有存孝四兄弟,他们六人现在倒成了这块地方最大的地主,六人获得了四千二百亩土地,
    “你们干嘛不在将军营落户,地也在这,不是更方便么?”
    李渊本来是想把他们安置到渭北的,李渊的元从义军,那些河东老乡,三万人都安置在那边,渭北七县,沿白渠最好的地,都给了这些父子军。
    “我们就想跟着阿郎,踏实。”存孝很直接。
    “行,以后咱哥几个做邻居,互相照顾。原来罗家堡十九户,有四保,我那保还少一户,秀芝你家编我这保,
    你们哥四个,编一保,存孝你当保长。”
    “听阿郎的。”
    在将军营废墟上,简直的看了看,他们就离开了。
    官府已经展开善后,清理废墟,幸存者也回来了,还有吏员组织施粥,这里地理位置很好,交通要道,尤其是往南山去,必经此地。
    虽然这次死了很多人,但很快会有人填补的,
    只是村里的地大多被赏赐给李逸他们几个了,以后来的只能是佃租土地,或是到作坊里作工了。
    这也是必然,京畿的土地,会始终很稀缺,因此流转兼并不可避免。老百姓就算分田授地了,但慢慢的也守不住,也还是会卖出去,最后一点点集中兼并到那些贵族、豪强手中。
    从将军营开始,一直往南,一路上的村子,基本上都残破了。
    不得不说,庞玉也得负很大责任,要不是他轻敌冒进,在将军营被伏击,后面又畏惧不敢前,也不可能任由三千羌骑这般肆无忌惮的一路烧杀抢掠。
    曾经香火鼎盛的三官庙,也已经彻底被焚毁,只留下了崖根下一排洞窟佛像。
    对于百姓们来说,这真是场飞来横祸,甚至是灭顶之灾。
    好在兴盛里的百姓大多人没事,只是财产受了损失。
    李逸回到草堂,
    他的两个四合院,黄草屋顶都烧没了,许多梁柱都烧断了,胡基墙倒还立着,门窗也烧坏了,
    那些古树倒还完好,
    李逸站在门口打量,
    “无逸,”
    突然一个声音响起,然后一道身影就冲了过来,
    如乳燕投林,猛的扎进他怀中,
    将她死死搂住,
    “无逸,你没事吧,
    听说罗家堡遭乱兵掳掠,赶紧骑马赶来,到处都寻不着你······”
    周边响起数道惊呼声,还有人起哄,
    李逸低头,看着扑在他怀里,死死搂着他腰,哭的梨带雨的杜十娘,
    伸出手推了一下,没推动。
    杜十娘没有理会四周围观人群的声音,反把李逸搂的更紧了,
    “你要是出事了,我也不活了,”杜十娘涰泣着,
    这刻,李逸真的十分感动,
    他伸出手,把她搂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