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一拍即合

作品:《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88章 一拍即合
    进城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点点小扰动,与原本的计划有些许出入,但车队最终还是没有停顿,一路来到四海坊。
    歆洲城里特意给他们留出来的一个坊,他们四个家族,以及下属护卫随从等等都能入住。
    坊内四家分开,各有屋院。
    冯载宁和祖母住进属于他们冯家的那套院落。
    放在以往,以他们的家资,当然看不上这点地方。但如今形势不一样了,能有一坊之地,确实是能暂时安下心。
    祖母魏老夫人坐下缓了缓,看着北地建筑和装饰风格,很是感慨。
    “一别数十载……”
    魏老夫人其实出生在北地,这次作为第一批迁入,也是因为她比冯家其他人更了解北地的人文风貌。
    “离开北地大半生,再回来,已不适应了。”
    年纪大了,精神有些萎靡。
    冯载宁让祖母先歇息,他则来到收拾出来的书房。
    旁边一位亲信走过来,没有其他人了,才低声道:“这地方也太小了。”
    冯载宁也觉得小,但如今情势不同。
    “这种时候,有住的地方,住得下,很不容易了。”
    随后陆续进来几名亲信,跟冯载宁说了说打听到的消息。
    比如这扩建房屋。
    想要扩建,地皮不是难事,但是建材和工匠都不多,尤其是建材,去市集打听一圈就知道,这歆州城,除了少数身份贵重的大人物手里还囤了建材,其他的,一半以上被万福园预定了。
    万福园背后的金主可不少,没谁愿意直接得罪这一大批人,
    这园子还是得到赵家默许的。
    “我们去打听了今年北迁的其他人的情况,相比之下,咱们这地方是最大的!”一人说道。
    他们所住的四海坊,赵家已经提前建了一批房屋,不能跟以往的居住条件比,但是放在当前的世道,已经很不错的了。
    书房逐渐安静下来
    冯载宁一直坐在哪儿没说话。
    “少主?”有人试探道。
    冯载宁看过来,眼神微沉:“房屋建材都只是小事。”
    他这时候在乎的,并不是什么大房子、大院子。
    一路由南往北,最在意的事,能否带着族人活下去!
    以及,能否……让家族更进一步!
    “一路奔波,大家都疲劳,先休整两日。提醒大家,不合适的话别乱说!”
    “是!”
    冯载宁又想到了路上见到的宝桥。
    确实会派人去打探,但这种时候不方便派太多人过去。
    四海坊内一片忙碌。
    周围其他坊的人很是好奇。
    但四海坊的坊门口特意安排了人,回绝前来拜访试探的客人。
    这晚,冯载宁思虑较多,心绪不稳,又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原想着睡不安稳,但一路过来身体很是疲劳,竟然一觉睡到天亮。
    次日醒来,也不敢多休息。
    “今日恐怕有许多贵客上门。”他吩咐家中仆从多做准备。
    想着之前看过的那份名单,冯载宁心中已有了谋算。
    这份名单里面,有一些画了重点关注的标识。
    比如以前的权贵,又比如现在的新贵,这些人恐怕不会屈尊前来。
    还是得自己备上厚礼前去拜会。
    城中新贵里面,他打算先从沈家下手。
    正想着呢,管事来报,说沈家的沈清和沈流兄弟俩前来拜访。
    “……”
    冯载宁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谁?哪个沈家?”
    管事也很是激动:“赵家那位沈夫人的沈家!”
    沈家是新贵,虽说以前也是商户,但如今身份大大不同,在这歆州城能跟赵家旁支的人公然干架。
    此前打探消息的时候,听说沈家那兄弟俩有些嚣张和傲气。
    此时竟然是那两人亲自前来,还是今日访客里面第一个来的!
    激动之余,心中也有警惕。
    虽然不知对方的来意,但确实有利于自家的谋划。
    很快,沈家兄弟被迎进。
    冯载宁面上带着真诚热情的笑意。
    然后发现,沈家那俩脸上的笑容比他更真诚,更热情。
    冯载宁:???
    沈家清流兄弟两人,此时是真激动。
    四海坊入住的这四家人,他们打听到信息,四家以前都是做海贸的,非常有钱!
    四家以冯家为首,他们就先找冯家。
    若是冯家一家就能填补剩下的钱粮缺口,他们便不必再找其他人了。
    前一天不适合,今天大早上就开始准备,坊门一打开就跑过来了。
    另一边。
    景星坊,温故也算着时间。
    沈家那俩应该行动起来了,关乎钱袋子和面子,肯定会非常积极,这段时间跑动不少,必定不会错过四海坊的那几个富户。
    第一天交朋友,第二天谈生意,最多不会超过三天,就会带人过来。
    何大告诉温故:“又有新来的人,来景星坊打探消息的。那些人像是经常晒太阳,有些偏黑,但又不像是寻常村户人家。”
    温故问:“有多少人?”
    何大不确定:“大概两三个?或许还有我们没发现的。”
    温故心道:两三个够什么。
    他说:“不必理会,寻常处理。”
    何大也没太在意。
    他们这儿就没缺过打探的人,一开始是本地的,后来是北迁到此的新住户们,几乎都派人来探过消息。
    景星坊似乎还是和平时一样。
    又过了一日。
    确实如温故所猜测的那样,沈家兄弟俩第一天去冯家表示友好,还聊起了万福园。
    冯载宁顺着话题,表示出兴趣。
    双方一见如故,一拍即合,第二天就商谈利份事宜。
    冯载宁有意参与进万福园项目,是兴趣,也是一次试探,同时也能更快融入歆州,结下新的关系网。
    不过是些许钱财罢了,他们如今手中的钱引多得是。
    谈好了利份,缺少的钱粮冯家可以直接填上。
    不过,沈清表示:“咱们还得去景星坊一趟,知会一声。”
    聊起万福园工程的时候,冯载宁的一些问题他回答不上来,还得去找温故解惑。也顺便告诉温故“缺口填上了”的好消息。
    冯载宁本就想认识认识那位督造宝桥的新贵。与沈家兄弟的谈话中也有试探和引导。
    温故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坊长,但谁都知道他身份不一般,并不仅仅只是赵家的表少爷,还很得赵家掌权人的看重,称得上“新贵”。
    于是,沈、冯结识的第三天,一起前往景星坊。
    “不需要先写个帖子?”冯载宁问。
    “不用那么麻烦,我们跟温故关系亲近,熟得很,用不着那么麻烦。而且他平时就在那里办公,直接过去就行。”沈清说道。
    三人带着随从来到景星坊。
    冯载宁看着牌匾上的“景庆公所”。
    沈流介绍道:“表哥给写的牌匾!”
    冯载宁眼中又多了两分郑重。
    沈清走过去门卫室敲窗:“老罗,开个门!”
    冯载宁的视线只在挡风玻璃上停留片刻,便不再关注,重点在里面的门卫。
    那一瞬间扫过来的犀利又审视的目光,可不是寻常守门人。
    进入公所的院内,冯载宁道:“此人瞧着不简单?”
    沈流一脸“你眼力不错”的表情,说:“巡卫司退下来的。”
    冯载宁来这儿之前就打听过,知道歆州的巡卫司是什么性质。
    心中有些暗恼。今儿过来备的礼,还是太轻了!
    沈清和沈流两人熟门熟路,找到文书房。
    但里面只有程知和何小弟在里面办公。
    “温故呢?”沈清问。
    程知行了一礼,才回道:“坊长去了对面庆云坊。可要差人去寻坊长过来?”
    沈清想了想,又问:“他大概多久能回来?”
    “不会太久。”程知想着早上温故的话,又看了看天色,说:“一个时辰以内应该能回来。”
    “那不用去找他了。他去那边肯定有事要办,我们先在这边等等。”沈清说道。
    旁边沈流给冯载宁解释:“景星坊对外开放,但是庆云坊,如今却是有限制的,里面有几个窑炉,还涉及到一些技术机密,暂时管得比较严。”
    文书房这边不适合久待,待客的地方又过于无聊。
    沈清问:“裴璟在吗?”
    程知回道:“在,裴公子今天早上过来了。”
    “那我们去找裴璟,他那边暖和。”
    走出文书房。
    冯载宁问:“裴璟是?”
    沈清说:“裴珺他弟,裴珺你知道吧?”
    冯载宁:“……巡卫司主官。”
    能不知道吗!不久前才在名单上划过重点!
    见冯载宁面色严肃起来,沈清笑呵呵地道:“嗨,别担心,裴璟是裴璟,跟他哥不一样,他也往万福园投钱了,这个昨天我跟你说过。”
    冯载宁心道:但你没说他在这儿啊!
    若是知道,肯定提前做些准备,至少再多备上一份小礼。
    他第一次深刻意识到传说中不靠谱的沈家兄弟,这么不靠谱!
    对面庆云坊。
    青一道长新制了一件“法器”,以后等道观建起来,可以拿出来给福主信众换取些许“功德”。
    一听温故过来,青一道长赶紧把手中的物件交给道童,快速摆手。
    道童也是经验丰富,半个字不多问,抱着就往仓库跑——
    师父炼出来的物件,温坊长瞧不中还好,若是瞧中了,很大可能会施展“拿来吧”大法。
    偏偏每次温坊长说出来的理由,还令人无法拒绝。
    事后师父又会后悔。
    来回几次,就成了眼前这样的反应。
    青一道长空着手回屋,见到温故也没什么好脸色。
    温故早上来庆云坊,先去几个窑炉逛了一圈,看看进展,才来这里悠闲喝茶。
    等青一道长过来了,温故问:“我托你炼的礼品,完成没有?”
    青一道长:“什么礼品?”
    温故看过来。
    青一道长想了想,记起来了:“哦,你说那个学艺要送的礼,在制了在制了!”
    顿了顿,又辩解:“调色不容易,失败几次。”
    不等温故追问,他吐槽似的说:“搞不懂,如今这个世道,你还时间学书画有什么用?”
    说的时候,观察温故的表情。
    如果是其他人做这种事,道长肯定觉得那人是闲得没事干的傻逼。
    但放在温故这里,总觉得这狗书生在憋什么坏。
    温故淡然道:“劳逸结合,修身养性。”
    道长:我信你个鬼!
    “学什么书画?你应该去学茶艺,到时候万福园的茶楼建起来可以用上。”
    温故也不跟他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道:“除了学艺礼,还有年礼,你们尽快!”
    青一道长只负责其中一环,别的过程由专门的工匠完成。
    工匠那边一直都在奋力研制,青一道长却时不时摸鱼。
    温故看着时辰,喝着茶,边给予一些鞭策之言。
    这时有景星坊的人过来报信。
    “四海坊的冯家来人了?”温故声音不高不低。
    青一道长抬眼看过来
    温故搁下茶碗:“那边来了贵客,我先过去。”
    “等等!”
    青一道长叫住他。
    面上肌肉因过于纠结而有些抽搐。
    道长叫来一名道童:“新做的辟邪葫芦拿过来。”
    多彩的,刻了辟邪符文的葫芦,递到温故手里。
    “先放你那边的公所,有人看守安全些。”
    四海坊四个大户人家,青一道长也有关注。说不定将来都是他的大客户,俗话说,舍不得那什么套不着那啥。
    温故看着手中的宝葫芦,知道青一道长打什么主意:“人家信仰的是海神娘娘和佛。”
    青一道长心说:所以才更要让他们接受我道家的法器熏陶!
    温故带着装宝葫芦的匣子回到景星坊。
    先去裴璟那里,给了一些用于拼图的彩色玻璃珠。
    然后带着沈家兄弟和冯载宁,来到会客室。
    当着他们的面,很随意似的,把匣子里的宝葫芦拿出来放旁边当摆件。
    然后,在三人的注意力偏移时,温故拉回话题,表示了对冯载宁的欢迎。
    欢迎四海坊冯家,正式加入万福园金主群!
    几人就万福园的建设,商讨一会儿。
    冯载宁家中还有事,告辞离去。
    温故还给他一个出入牌:“下次过来可以直接进公所。”
    沈清和沈流刚解决完一桩烦心事,想着去找点乐子,也不多留。
    在他们的离开之后,程知拿过来一个精致的匣子。
    这是冯载宁初次拜访的礼。
    匣子不大,但看得出来,工艺非常讲究。
    里面装着九颗大小可观的珍珠和珊瑚珠。
    只不过相比起里面的珠宝,温故反而更喜欢外面的匣子。
    把玩了会儿,温故准备回礼。
    让常顺带着程知,把回礼送去四海坊。
    傍晚时分,坊门关闭之前,冯载宁在家中见到了这份回礼。
    咚!
    一个木匣放在桌上,不算精致,用料还可以,有些沉。
    冯载宁好奇地打开。
    匣子分为两层。
    上面一层是质感温润的竹叶形玻璃书刀。
    下面一层,全是粮票。
    盖着赤红的“景庆公所”的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