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旧案落定

作品:《汴京小面馆

    沈渺听着声儿回头一瞧。
    只见药罗葛这厮穿得花里胡哨, 大红大绿的缺骻袍子配着五彩绦带,脑门上还斜插着艾草石榴花,跟个花蝴蝶似的拨开人群窜过来。
    "哎呦我的沈娘子哎!"药罗葛未语先笑, 咧着嘴就要开腔。
    沈渺眼风一扫, 抬手就截住他的话头:“不租,不要,真心的。”
    自打上回在康记门口发了会子呆被他瞧见,他便敏锐地觉着沈渺兴许有几分心动,自此便将她归入可争取的主顾之列, 往后每回碰面,都要缠着她好一番。
    三十贯的月租倒不是拿不出手, 只是她那鸭场、田亩、汤饼铺、快食店已够操持,好似也没必要再着急弄个大酒楼来。而且康记租的那铺子指定是要扒了重新装修的, 那又是一笔大的开销。
    花起来,白花花银子指定淌水似的就没了。
    比起租,沈渺其实对买更有意。
    康记这般大的铺子,可不像御街那半间小铺, 面积小、租金少,还能勉强负担。这月租三十贯,一年下来便是三百六十贯呐!
    三百六十贯呐, 沈渺听着都心疼得慌。
    这样的田宅铺子若是咬咬牙置办下来,即便一时付出巨大,但往后挣的铜子儿都是自家的, 不会有日日为房东卖命之感。
    而且, 内城里二层高的铺子多得很,即便是单层的,也能自己花银钱加盖。她慢慢经营挣钱, 回头慢慢地寻一栋好的买下来,才是她原本的打算。
    康记虽好,也犯不着在一棵树上吊死。
    药罗葛急得直跺脚:“沈娘子,你且听我讲,这回真真儿有大机缘!”
    沈渺无奈,只得停下脚步,叹了口气,问道:“究竟有何不同?”
    “对沈娘子而言真是件大好事,这事儿还与令尊令堂还有些干系!我药罗葛虽说贪财,可在这等事上绝不骗人,千真万确!比那金子还真!”
    药罗葛就差赌咒发誓了,见沈渺还是挑眉不信,只得贼眉鼠眼四下张望,压低声音悄悄扯了扯沈渺的衣袖:“沈娘子,借一步说话,借一步……”
    扯了两下,扯不动,他困惑地低头一看,才发现沈娘子的手正被人握着呢。又顺着那条胳膊往上瞧,一个头极高的郎君正冷眼睨他。
    这人生得太高,他方才太着急也没抬头看,都没留意沈娘子身边那是个人,还以为是一堵墙呢。
    “这是……”药罗葛讪笑。
    沈渺想了想,反正都要定亲了,便大大方方地回答:“这是我家官人。”
    话音刚落,握住她的力道立刻便大了不少,沈渺便也小指头勾了勾谢祁的掌心,权作安抚。
    药罗葛一怔,旋即绽出满脸夸张的笑来,车轱辘般恭贺个不停,吉祥话说得比喜娘说得还流利:“早闻沈娘子要结良缘,今日得见郎君,真真是玉堂金马配嫦娥!”
    沈渺笑着抬起另一只手:“多谢你吉言了,回头一定请你来吃酒。罢了罢了,我们别在这儿说话了,到外头去,我好些亲朋都在那儿,你先容我安置好家里人和手里的东西,再与你细说。”
    既然药罗葛提及了她的 “爹娘”,沈渺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虽说之前厢军的蔺教头也曾向她透露上头在查三年前的纵马案之事,但后来便没了消息,沈渺也一直没多去关注。一来这事儿她做不了主,二来她生怕牵缠过多,招惹上什么了不得的事;三是她和湘姐儿、济哥儿都已经慢慢走出了那段阴影。既然无力匡正这世道,便也只能安生度日、好好活着了。
    无力回天固然叫人悲哀,选择放弃或许有些可耻,但自私地为自己活着,又有什么过错呢。
    药罗葛听见沈渺松口了,早把眉眼笑作初三月牙儿,侧身唱个大喏:“是是是,沈娘子但请尊便,某便在一旁恭候。”
    沈渺便拉着谢祁过去,将因那句 “我家官人” 而险些步子踉跄的他摁在顾婶娘身边的小凳上。家里那几个孩子早已拿着大镲、手鼓和旗子,全都趴在栏杆上,时刻准备着为顾屠苏父子俩的龙舟摇旗呐喊。
    唐二和福兴一左一右,如门神一般守着他们,生怕这些调皮的孩子激动起来掉进河里去。
    杨柳巷的街坊邻里都从自家搬了凳子过来,又在这茶棚里买了几斤粗茶、瓜子,便挤挤挨挨地围着小桌,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起来,时不时还爆发出一阵大笑。阿桃也加入了婶娘们热火朝天的八卦局,磕着瓜子,听得两眼放光,时不时还凑上前问道:“啥…… 酗酒摔进茅厕里的是谁呀?”
    “方婶娘的侄儿,你见过的,上回还来沈记吃汤饼呢,就是那个头顶秃了一圈,发髻都包不住的。”
    阿桃立刻皱起脸,嫌弃地 “咦” 了一声,还搓了搓手:她还给他送过汤饼呢!
    此时龙舟赛还未开始,但两岸早已热闹非凡,连站脚的地方都快没了。听闻那几片最好的临河彩棚里的位置,半个月前便被预订一空,坐着的大多都是富商,还有些达官贵人搭的是自家的棚子,四周都围着昂贵的纱幔,自然不像平头百姓这般拥挤。
    正值午时,浓烈的日光劈开云层,水面早已被映照得碎金点点。远处垂柳下,已有十二艘彩绘龙舟排成雁阵,蓄势待发。不过浆手还未上船,只有站在水里的赤膊汉子在往龙舟上搬大鼓。
    沈渺俯身,在谢祁耳边轻声说道:“那我先去和药罗葛谈事儿,你替我坐着陪陪婶娘们可好?我一会儿就回来。”
    谢祁的耳朵被沈渺说话时呼出的气息挠得痒痒的,不由笑了起来,点头应道:“好,你去吧。”
    沈渺也笑了笑,又把家里带来的零嘴都倒在桌上,和婶娘们寒暄了几句,又托顾婶娘帮忙照看孩子和谢祁,便和药罗葛挤过人群,寻了个僻静的角落说话。
    谢祁捏了捏被沈渺气息撩过的耳朵,时不时便侧过头去追寻沈渺的背影。
    茶棚里挤得水泄不通,有拖家带口来看龙舟争渡的人,有高高举着滚沸嘶鸣的铜壶穿梭在人群里送茶汤的茶博士,有担着香糖果子扬声吆喝的货郎,还有身前挂着木箱子,敲着竹梆子卖冰雪冷元子的小贩。
    谢祁在人声鼎沸中,半站起身,透过人潮人海找寻沈渺的身影。直到看到她与药罗葛站到角落里,身前凭靠着栏杆,站定了,他才微微松了口气,又安稳地坐了回来。
    他手里还被顾婶娘随手塞了一把瓜子,他盯着炒得干爽喷香的瓜子看了半晌,便将瓜子放在腿上用衣裳垫着,用两只手掰着剥壳,剥好的瓜子仁则单独搁在帕子里,剥几个往人堆里张望。
    他那总是伸脖子扭头的动作,连激烈地与其他婶娘讨论交换着八卦的顾婶娘都发现了,顺手又塞给他一杯茶:“大姐儿丢不了,你且安心喝茶吃点心吧,眼珠子都快粘人身上了,你是望妻石转世么?”
    说得阿桃噗嗤笑喷了茶,又赶忙用茶杯挡住自己咧到耳根的嘴。
    谢祁被调侃得满脸通红,但还是舍不得收回目光,偷偷地瞄了又瞄。
    沈渺在家里时,眼里总是带着笑意,眉眼间透着温婉和煦。可此时和药罗葛交谈,却露出一副严肃认真、甚至有些冷淡的神色。
    其实谢祁一直都知道,阿渺温婉柔美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强大而从容的心。她明明如此年轻,却好似早已看穿了世态炎凉。有时她一个人独自坐着,垂眸沉思,也会露出这般淡淡的神色。
    抽离清醒、专注笃定。
    每每看到这样的她,谢祁哪怕身处这浮躁喧闹的闹市,都觉得四周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样的阿渺,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哎?是不是要开始了!”
    顾婶娘突然站起身,扑到栏杆处,喊道:“开始了!”
    果然,一阵如浪涛般的欢呼响起,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咚咚咚 ——”
    舟头的鼓手抡圆了膀子敲响大鼓,鼓点瞬间密如急雨,十二道龙舟如利箭般冲了出去。顾屠苏赤着膊,腰间围着五色丝,手持朱漆船桨,破开水面。桡手们齐声吼起号子,船桨拍打着水面,溅起层层水花,在日光下碎成万千光点。
    “顾二哥!我瞧见了!那个青龙舟上最黑的就是顾二哥!” 湘姐儿已经大喊着举起大镲,“铛铛铛” 地敲了起来,“顾二哥冲啊,快划啊快!”
    “二哥!二哥!”
    “那个黑不溜秋的就是我们的顾二哥!”
    陈汌赶紧吹起喇叭,李狗儿敲起鼓,砚书挥舞着旗子。等顾屠苏划着龙舟飞速驶过时,湘姐儿领着群小猢狲更是卖力,喊得嗓子都快劈了。
    沈渺和药罗葛瞥了眼破浪冲刺的龙舟,数条龙舟贴着河面飞掠而过,船身上彩绘的鳞片在波光中好似真的活了过来。
    但两人都没什么心思细看。
    沈渺与药罗葛同时转回目光。
    “沈小娘子可晓得,令尊令堂三年前丧命的那桩公案,前日里已在大理寺画了朱批子,如今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药罗葛拢着袖子,斜倚在栏杆上,接着说道:“…… 当初指使人冲撞行人的,原是宫里太后娘娘那位‘义兄’,如今称作乐江侯的。此番三司会审定谳,已改判乐江侯去职革爵、全家流放。听闻官家也有意将乐江侯家中抄出的财帛用于补偿当初被牵连丧命的百姓家人,只怕不日便有旨意下来,这对沈娘子一家也算是个慰藉。”
    药罗葛对沈渺行了个礼,说道:“当初这事儿在先帝朝,无人敢提及,如今也算事有转机。虽然人死不能复生,但如今能真相大白,令尊令堂在天之灵也能瞑目了。为了此事,也该恭贺沈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