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地月互联网系统,你的安保力量又要
作品:《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234章 地月互联网系统,你的安保力量又要加强了
当老前辈们以为路云整一个大活就行了的时候,没想到路云后边还有活。
“在地球上,我们有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它们组成的各种星座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网图,月球科研站模型)
路云指着月球科研站的模拟图说道:“那在月球上,谁来支持月球科研站的工作呢?”
“人类正在迈入月球探索与开发的新时代,未来诸多无人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会成功登月并在复杂的月球表面上行动。”
“包括我之前说的大量无人探测设备,都需要更加精准的导航信息、更加流畅的大容量通信保障,所以建设完善的月球通信导航星座必不可少。”
“无人探测设备的出动成本肯定比有人设备的出动成本低得多,所以哪怕航天员驻扎到了月球,我认为也是以无人探测探测为主,只有特殊需要的时候才进行有人探测。”
“要完成这样的计划,那么我们就要在月球轨道上建立一个有通信、导航、遥感等多种功能的深空互联网,这样驻月航天员们就可以在月球基地内远程遥控那些无人设备进行更加灵活的探测……”
路云的计划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地球上的系统搬到月球上。
当然,是极简版的。
并且因为现在的技术足够先进了,所以不用耗费大量资源从零开始建造,甚至可以建造极其节约资源的“空中楼阁”。
就像现在正在建设中的“周天星斗大阵”和“星链”系统,它们基本上就是把基站搬到了太空。
对于城市网络来说肯定干不过,因为人类的城市本来就是重金打造的奇观。
但对于那边偏僻的、人烟稀少的、不太适合建造基站的地方,太空互联网系统的存在就非常香了。
尤其是海洋、岛屿和空中,那更是无敌的存在。
只要太空互联网建成,那么地球的表面就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就没有什么“不在服务区”了。
当然,现在建设的只是第一代太空互联网,想要流畅使用网络的话还需要一个笔记本电脑大小的平板天线和大电池,算是一种迷你基站。
第二代太空互联网就可以用手机直连卫星了,不需要额外的设备。
不过这些都是对于大规模民用来说的,有特殊用途的话另说。
月球上用的东西短时间内肯定跟“大规模民用”没关系,所以可以采用更高的技术做一批综合卫星,囊括通信、导航、遥感等功能,不像“星链”卫星一样只有通信功能。
国内现在在无人探测领域有优势,那肯定要把优势一直发展下去,只不过地球跟月球的通讯延迟有好几秒,所以只能让月球车之类的设备自主运行。
而这些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又有限,所以效率就很低,不如直接人为遥控。
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人弄到月球,然后在月球建立互联网,让人在月球上遥控无人设备。
不过路云这个计划是个大工程,比整个“嫦娥工程”还要大,相关机构真的要好好谋划谋划。
但不少人觉得这个计划应该能通过。
毕竟这个计划的所有技术都是现成的,不用研发新技术,只要做好技术整合就行。
这不巧了嘛,路云最出名的一个大理论就是“技术整合理论”,直接用就行。
像计划中的探测器,因为不用返回地球,所以都用不上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的复杂构架,直接用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的技术就行。
嫦娥三号和四号的质量只有3吨多,不需要像8吨多的嫦娥五号和六号一样使用重型火箭发射,比如嫦娥五号就是用的长征五号火箭。
原先的嫦娥三号和四号就是用的“劳模”长三乙,新探测器可以用加了上面级的万户火箭回收模式发射,能节省不少成本。
并且因为任务目标明确,所以不用像嫦娥三号和四号一样什么探测设备都要装一些,可以少装一些设备让出载荷质量。
这样一来探测器就可以多带一两台小一点的月球车了,能增加不少探测效率。
或者说占点效率。
既不用费大量时间和资源攻克新技术,又不用消耗很多资金,还能对月球进行更多的占……咳咳,探测!
上边大概率会感兴趣。
毕竟上边对载人登月工程的资金底线是500亿到700亿,结果路云直接干到了300亿。
这省下来的几百亿正好有新地方了。
并且老中作为最大的工业国,最知道大规模量产才能利益最大化,才能让研发费用不亏,嫦娥三号和四号了不少钱研究技术结果只执行了两次任务,怎么想都有点亏。
如果能在这个新计划里造它个……哪怕是十几个,最起码心里会舒服不少。
“……在地月互联网构成的情况下,以后在月球上也可以看电视、看比赛、用wi-fi,航天员在月球待着绝对不寂寞。”
路云笑着说道:“后续的深空互联网还可以向太阳系延伸,要是更广阔更大范围有这么一个大系统,那场景我都不敢想象。”
众人闻言都是一个战术后仰。
你已经很敢想了!
这次的会议有三天,但是仅仅第一天就有人受不了了。
比如张局。
他受不了的点跟别人不一样,散会之后跟路云聊天叹气道:“你昨天才问了我安保的事,但今天过后我感觉你的安保等级就要升了。”
“不用吧,项目执行的时候直接融入到‘嫦娥工程’里边,让那些‘嫦娥工程’的老将继续主持不就行了,根本就不用提我。”路云转转眼珠子说道。
张局摇摇头:“不提你不行啊,你也说了他们是老将,如果载人登月真能在二四年实现,你觉得他们能在三年内完成这个新的大项目?”
路云挠挠头,好像还真是。
按照那些老前辈的路数走的话肯定还是“稳”字优先,真要在二四年实现载人登月的话,他们能在三年内发射一次探测器和两颗综合卫星打前站就不错了。
仅仅一台探测器想要找到合适的载人登月点和基地建设点太难了。
除非撞大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