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卖命(二更)
作品:《大宋悍臣》 第127章 卖命(二更)
说得好听是看你们三家生活困难给你们赚钱的机会。
若是你们搞什么背刺,那他的手段与朝廷控制厢军士卒并无区别,而且比朝廷的还要激进。
有了宋煊这番话垫底,于是三人皆是屏息听着宋煊的训话:
“若是现在有想要退出的,俺也不拦着,这一贯钱也拿走,归德军里有比你们还惨的人家,大有人在。”
“我等皆是愿意跟着十二郎做事。”
何三三人皆是说愿意跟着十二郎干这个差事。
只要不是杀人放火都行。
宋煊啐了何三一口。
真要是办杀人放火这些事,宋煊也看不上他们这几个营养不良的。
瘦瘦巴巴的老爷们,充当打手,打个人都得把自己累的大喘气。
就这还去码头扛活,属实是嫌弃自己命长。
他们活三十多岁算是活的时间长了。
目前这种生活条件,大宋大多数百姓都没有长寿的。
宋煊站起身来,看着这几人:
“行了,别的要求俺也不多说,由陶掌柜的给你们培训一二。”
“若是能适应便签了契约,这一贯钱是签字的赏钱,给你们家里都吃几天好的,涨涨力气,并不算在本月的工资里。”
何三听到这话,当即跪在地上,泪流满面:
“小人多谢十二郎赏赐,今后必定鞍前马后侍奉十二郎,若有二心,定要我天打雷劈。”
宋煊应了一声:
“俺希望你们记住今日说的话。”
陶宏见少爷走了,便脸上笑呵呵的请三位过去先洗个澡,免得把虱子传染给大家。
焦明等人则是在用活字印刷复印西游记的前几个章节,反正用的都是麻纸。
刚开始的时候宋煊还想要大价钱搞铜版印刷,但耗费金钱太大,不如用泥板的。
活字损坏了可以尽快更换,不耽误生产。
而且小说也不是重点售卖产品,不需要品控太严格。
属实是买椟还珠了。
“少爷,这几日准备了一万份,待到那三个人洗刷结束后,便让他们全都粘起来。”
宋煊瞧了瞧复印的西游记前面的几个章节,能看就行,反正那帮赌徒也不会真的愿意看故事的。
前面有较为优秀的故事打开市场后,后面也可以给一些学子约稿,总归是给他人一些挣钱的岗位。
“三天之内卖出去就行,卖不出去第二期接着卖。”
宋煊并不在意销量:“前几期顶多算是推广,让大家熟知这个新游戏的玩法,后期再加大力度。”
活字印刷这活其实不累,认字就行。
甚至有些皇家皇陵用的工匠,都是不认字。
但人家就是能对照书本上的字给你完美复刻出来。
宋煊猜想,兴许大宋的特务机构皇城司就有这样的能人。
“明白。”
陶宏带着何三等人今天粘了一天的书页。
中午肉包子管够,晚上也是肉包子管够。
还能让他们三每人带上六个包子给家人吃。
至于宋煊他们依旧是焦明下厨做的炒菜之类的。
陶宏作为掌柜的也跟他们说过了,三个月的试用期。
若是试用期过了,到时候做饭是有你一份。
若是没过,那咱们的雇佣关系也就结束了,他会去寻另外的人来填补。
何三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他觉得肉包子已经顶到喉咙处。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吐出来。
他的衣袖里是沉甸甸的一贯钱,自己口袋最多装过六贯,但是没让他捂一会便给了他娘。
一晃过去快十年了。
手里拎着包裹着热乎乎的六个肉包子。
水浒传里的孙二娘黑店干的就是人肉包子的买卖,可肉包子也不便宜。
何三摸黑进了自家的房子,又细细的关好门板。
他们三人已经商定好了,如此好的待遇绝不能往外漏。
否则不定有多少人想要来争抢呢。
所以等他摸黑进了屋门,先是喊了一声娘子,快点起灯油。
他的眼睛还没有完全适应黑暗,主要是有些雀盲眼。
啪啪。
两块火石相碰,激出来的火星顺利的跳到了灯芯上。
黑釉灯台被点亮,何三这才瞧见屋子里的人,三个孩子早早睡下,娘还在床上坐着,媳妇则是坐在木凳上给三个睡着的孩子扇扇子。
“东家对你可还满意?”
“满意,娘,十二郎对我满意的很。”
何三急忙从包裹里掏出手中的肉包子:“娘,快尝尝这新鲜的肉包子,十二郎特意允许我带回家来的。”
“娘吃过了,还是明日留给孩子们吃吧。”
“有,都有,足足有六个呢,你们一人一个还多出来一个呢。”
何三兴高采烈的道:“俺今日两顿饭足足吃了二十三个大肉包子,噎的的我都到了喉咙这里。”
“掌柜的说在店里可以随便吃,但往外拿给家里人尝尝鲜,最多只给六个,要不然我真的把自己那口省下来,都拿给你们吃。”
“你怎么眼皮子这么浅,吃东家那么多东西,还怎么好好给东家做事?”
何三被他娘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一顿吃饱了跟顿顿吃饱了,那能一样吗?
“娘,其实我吹牛了,实在是吃不下了,你快尝尝这肉包子,一会凉了就不好吃了。”
何三不断的赔笑递给他娘,又塞给他媳妇大肉包子,让她们先吃。
否则等孩子醒了,她们俩便一个都吃不到了。
其实小姑娘已经醒了,她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肉包子,但是闻着味道就觉得香,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何老太见大孙女醒了,遂掰开大半肉包子递给她,让她别装睡了,赶紧趁热吃。
大晚上的别吃太多,两个小孩子也是一人一半,媳妇出了大力是要吃一个的。
剩下的三个留着明早再吃。
像他们这种人家一日吃两顿稀饭维持,才是常态。
两个小崽子不知道什么是肉包子。
只觉得好吃,好香。
还想吃。
“爹,我还能再吃些吗?”
“好好睡觉听话,明天醒了还能吃呢。”“我最听话了。”
“爹,我也最听话了。”
二人在奶奶的拍打下,很快就进入梦想。
何三心里清楚她娘晚上一定没有吃饭。
岁数大了,她又干不了太多的活,不想拖累自己。
可何三心里真的苦。
他想要努力挣钱养活一家老小,可光靠着去码头扛包,他真的抗不过别人。
昨天夜里说是去宋十二的书铺帮忙,可是他大字不识一个,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再加上宋煊当时就给他拍出一贯钱,让何三下意识的就觉得是要他去卖命杀人的。
有传言说那窦臭之子的腿就是被宋煊买凶砸断的!
可是当他瞧着自己家人吃上肉包子,心中被狠狠的触动了。
就算宋十二让自己去杀人,那又怎么样?
反正卖给谁都卖不出一个月一贯钱的高价!
以宋十二他如此豪气的手笔,想必雇佣自己去杀人,也定然不会小气。
“掌柜的可是说了月钱?”
何三连忙脱了衣服,从臂膀那里的口袋里掏出了一贯钱。
古人把钱放在袖口并不安全,容易掉出去,特别是贫苦百姓穿着对襟短衣。
“一贯钱?”
何氏老太太瞪大了眼睛,连带着他娘子也是惊讶的捂着小嘴。
“怎么如此多?”
何三便把宋煊的要求说了一通,再加上清洁之类的。
“人家是读书人,去书铺买书的也都是读书人,自是需要干净。”
何氏老太太当即就把绳索剪断,从里面数出一百文交给自家儿媳妇,明天让她先去买些澡豆与皂角回来。
无论如何全家人都得洗干净的,连床上被窝也要拆洗干净。
虱子这玩意是可以从一个人身上爬到另外人身上的,全家必须都得保持干净卫生,否则光凭着自家儿子干净,是达不到人家的要求的。
这份工对于全家都很重要,务必要重视起来。
只要攒够了钱,咱们就可以租赁个好住处,全家也用不着挤在一起,小孙子将来也有机会读书,改变家族命运。
最后何氏老太太又仔细叮嘱了他儿子许久。
人家十二郎如此待你,你若是不知感恩,那便是让别人戳咱家脊梁骨,更是葬送了你儿子的前途。
还有你闺女想要嫁个好人家也要准备嫁妆的,从今夜开始,全家人都会配合你保住这份工。
何三听着他娘细细的嘱托,眼里有些发酸。
其实他心里都明白,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归德军里许多人家若是知道了这个,指定红着眼前去求情。
何三也把与另外两人的约定都说了一通,工钱这事自是要瞒的死死的,对外都不能说一半工钱,还得瞒着。
何三躺在残破的木床上,其实是有些睡不着的。
吃饱了很容易脑袋昏昏的,大脑缺血缺氧以及胃肠道消化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但吃撑了不一样,他难受睡不着,又不舍得网外吐。
何三既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忧。
兴奋是自家的生活将会肉眼可见的变好。
担忧的是三个月试用期若是不过,那好日子就到头了。
其余两家也皆是如何三差不多,甚至江家母女两个啃着肉包子痛哭流涕起来,谁愿意化好妆去乞讨啊?
而且凭借她们母女两个营养不良的样子,看上她们的人,手里又能有几个钱呢?
何三三人去了书铺后,自是干劲满满。
如此好的待遇,整个宋城都找不到第二个,尤其还是雇用他们这些贼配军。
谁又能看得起他们呢?
陶宏只是笑了笑,仿佛看见了曾经的自己,也如此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很快就给何三等人泼了一碰冷水,干的快可以,但至少不能返工。
陶宏自是训斥了他们一顿,念在是初犯,免于罚钱,今后若是干的又快又好自是有奖励。
宋煊瞧着焦明等人在叠印彩票,如此费事,就是避免造假,若是直接复印太容易被复刻了。
他把一张大八开纸展开,现实放在太阳下仔细瞧了瞧,又捡起裁剪好的仔细对比。
宋煊又从桌子上拿起官府发行的交子,他们的复印就是一整块印版,太容易被仿制了。
当年了民间仿制其实危害不大,大的是政府滥发。
宋煊也不在乎什么滥发,他这个根本就不怕卖的多。
反正又不用跟信用货币挂钩,之后仅仅需要给别人中奖的兑换就可,在百姓心里建立好这个信用就可。
他是不怕中奖的人多,就怕没人买。
无论怎么中奖,这个买卖永远都是赚的。
宋煊在这里热火朝天的忙碌,晏殊心里是有些着急的。
如何这几天都过去了,他那个书铺还没有什么开张的消息,然后晏殊去催促了一下杨子晋,能够大量购买楮纸的渠道有没有?
官府虽然也大量采购,但晏殊决不能靠着自己的关系,给宋煊调拨过去。
那就成了官商勾结。
这种落人口实的事,晏殊是不会去干的,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为准则。
待到晏殊得到杨子晋的确切回复,今日他终于收到信件后,立即就去了宋煊家里。
然后晏殊瞧着大堂内并没有摆着许多书架子,反倒是一个半圆形的柜台,后面才摆着书架。
大抵不是让人挑选,而是让人直接指着购买哪些书籍?
“十二郎。”
晏殊喊了一声,倒是瞧着他的管家出来了,连忙说十二郎在屋子里忙碌福利三星彩的事。
“前头带路。”
晏殊见了三个生面孔,他们在院子阴凉处沾些纸张,那些纸张显得粗制滥造,是麻纸!
待到进了屋子里,尽管房间里放了冰块,可依旧是热气朝廷。
宋煊光着膀子在那里看成品。
“少爷,晏相公来了。”陶宏提醒了一声。
宋煊这才转过头来,放下手中的物件:
“晏相公一来,俺便知道有好事发生了。”
“真当俺是喜鹊啊!”
晏殊虽然吐槽了一句,但心里还是有些开怀的。
自从宋煊遇到自己,哪一次不是喜事登门?
如此说,倒也没错。
晏殊本就是个喜欢提拔后辈人才的,他见宋煊如此忙碌,变主动开口:
“杨夫子那里的渠道已经找好了,这里面是联系方式,叫你的人去对接一二,看看成色。”
“哎呦,多谢晏相公。”宋煊连忙叫陶宏过来。
晏殊则是拿起那张成品,仔细瞧了瞧:
“宋十二,这张小纸片真能挣大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