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义社兄弟(1)
作品:《天子宁有种》 第76章 义社兄弟(1)
离开衙署。
李奕径直骑马到了内殿直的驻地。
“去把马都虞侯和张军使,还有那个新来的李汉超,都喊到我的营房来。”
吩咐了亲兵一句,李奕便进了营房等待。
没一会儿,张建功和李汉超就匆匆赶来,但却没看见马仁瑀的身影。
李奕向两人问道:“马都虞侯没和你们在一起吗?”
张建功道:“昨日下午咱们把人接回来后,听说李都使去了张驸马的家里喝酒,咱们就各自散去了。”
“不过马都虞侯提过一嘴,说他准备请一天假,带他的亲眷去看看房子,应该是想要购置一处房产。”
“购置房产?”李奕闻言愣了一下。
这时他才想起来,早上确实没看见马仁瑀,以及他的父母妻儿。
昨天他让马仁瑀三人去接亲眷的时候,特意交代把人直接带去自己在正阳坊的宅子。
只不过朝会的事让他分了心,再加上中午去张永德家喝酒,一直喝到黄昏,醉乎乎的被送回了家,一觉睡到了天亮。
早上起来后倒把这事给搞忘记了。
李奕忍不住道:“我不是跟他说过让他一家暂时住在我的宅子里……算了,这事等他回来我再问问他。”
说到这,他转而又道,“找你们过来是有件事要说。”
听到这话,张建功和李汉超都一脸恭敬的等待下文。
李奕沉吟道:“昨日朝会上我向陛下上书整顿禁军,今天枢密院已经把这事定了下来。”
他没有过多的提及朝会上发生的事,只是轻飘飘的把最终结果告诉了二人。
李奕想要先看看两人的反应再说。
李汉超瞥了一眼张建功,接着率先开口道:“这倒是好事,但李都使别怪小人多嘴,您虽提了这建议,陛下也同意了,可这具体负责的人……”
果不其然,正如李奕心中所想的一样,李汉超第一时间便戳中了事情的关键。
不过张建功未必是想不到,或许是反应慢了一拍,又或许性格使然,比较稳重不太爱出风头。
可李汉超不一样,他人本就比较活泛,又是刚跟李奕不久,急于表现自己的能力。
李奕笑道:“整顿禁军之事自然是由殿前军和侍卫司的两位主将负责,不过陛下却给了我一个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的差遣。”
“来协助张李二位都使一起汰除老弱,以及点选精锐。”
李汉超顿时大喜道:“小人恭喜李都使,这下有了裁选禁军的权力,那可是天大的好处啊!”
说完他猛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说的话也太过露骨,连忙诚惶诚恐的向李奕请罪。
“无妨。”李奕没有责怪对方,不过还是提醒道,“这些话咱们私下里说说也就罢了,到底也只是为陛下效力,个人的得失不足挂齿。”
两人当即道:“李都使所言甚是!”
李奕微微颔首:“整顿禁军不是一时半会能有成效的,前期需要先在禁军内部进行裁汰选拔,再划分出上中下三等的官健。”
“同时陛下还会诏令地方藩镇选送精锐来开封,以及招抚流亡山野的强人匪盗充任禁军。”
“最后重新编练禁军各部,这些事少说也要三五个月。”
张建功和李汉超二人都静静的听着,说到最后,李奕又允诺道:“陛下信重我,让我协助整顿禁军,但这些事不是两三个人就能完成的。”
“到时你二人肯定需要出力,帮着我打理一些事情,若是干得好了,我自会替你二人向陛下请功。”
张李二人自然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编练禁军这事看似是个操心的差事,但参与其中对于人脉的拓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毕竟李奕这个点检诸军使,可是皇帝钦点的差遣,在整顿禁军这件事上,他的权力仅次于殿前军和侍卫司的两位主将。
或许李奕没法对中高级武将怎么样,但大伙儿多少都要卖他几分面子。更重要的是,下层的将校们,也就是指挥使以下的这些人,肯定都要来争着巴结讨好李奕。
同时李奕也能借机在禁军各部安插自己信任的底层军官。
别看大将们高高在上,掌握着士卒们的生死予夺,然而五代以来的诸多事实证明,没有这些下层武夫们的支持。
任你尊崇如皇帝这般地位,得罪了武夫们该要完蛋,还是会完蛋。
再者说,真到了战场上拼命,靠的就是中下层的将校们,作战的基本单位就是以指挥这个级别为主。
可见这些个名不见经传的中下层将校,其实才是五代军队的真正基石。
在张建功和李汉超离开时,李奕又喊住二人交代道:“你们晚上到我府上,我请大伙儿喝酒。”
“对了,还有汉超,以后就别再自称什么小人。”
“你任十将的事已经定下来,这两天就能办好军籍任命,我准备让你先到亲兵卫队里适应一段时间。”
“是,小人…属下遵命!”李汉超难掩脸上的激动。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都说跟对了人才有好前途,他现在简直深以为然,自己不仅一进禁军就当了十将,眼下还能参与到整顿禁军的事情。
想想都觉得以后定能有个远大的前程。
目送着二人离去,李奕靠坐到椅子上。
他忍不住暗自思量:看来柴荣确实在高平之战中受到很大刺激,内心里已经很不信任禁军原有的班底。
所以昨天自己刚在朝会上提出关于整顿禁军的方案。
柴荣今天就雷厉风行的开始准备实施。
不过想想也是,哪个皇帝在战场上遇到被手下军队给卖掉的事,都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发生。
对于皇帝来说,军队的战斗力很重要,但忠诚度却更重要。
否则老赵家的那位“完颜构”也不会干出一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事来。
转而,李奕又想到自己被任命的这份临时差遣。
名义上主管整顿禁军的是张永德和李重进。
但实际办事的却是他这个殿前点检诸军仪容使。
毕竟建议是他提的,而枢密院出的具体章程,也是以他的建议为基础完善的。
按照枢密副使魏仁浦跟李奕说的,李重进主管整顿侍卫司,张永德主管整顿殿前军。
两者互不干扰……柴荣的做法大概是出于制衡的目的,让双方都没法插手到对方的人马。
可禁军终究还是一个整体,殿前军和侍卫司肯定不能各搞各的。
李奕的这个差遣就是起到平衡两方的作用。
看上去他两边都只是协助,没有最后的拍板权。
但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很大。
况且只要搞定两边的主将,李奕照样可以把事情全揽下来。
张永德倒是好说,如今他主动和李奕亲近,本身又是个舍得放权的人。
历史上,赵匡胤的殿前都虞侯,其实也只是辅助,主管整顿禁军的是张永德。
而且还有皇帝亲自把关。
终究还不是被赵大给钻了空子?
至于李重进……这厮虽然好像看自己不爽,但他现在担心受到皇帝的猜忌,应该不敢给自己使绊子。
这么一想,李奕顿时觉得大有可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