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止血散入应天!朱应再次立大功 !!!

作品:《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第98章 止血散入应天!朱应再次立大功 !!!
    时间一缓!
    辽阳城!
    辽东之地的首城,也是纳哈出经营了多年的城池。
    如若说金城与开原是作为纳哈出守护辽东的屏障,那这辽阳城就是辽东之地最为繁华的地方。
    当然。
    这种繁华也只是居于表象罢了。
    辽东之地虽然是蒙古人,还有许多草原部族人为主,但大多的平民都是汉人,但北元的国策之下,汉人就是低等的。
    他们对汉人也只有压榨。
    可以说。
    辽东之地是北元占据汉家疆域最后的一处。
    是大明无数子民的心病,更是当今皇帝朱元璋的心病。
    在辽阳城的府城大殿内!
    纳哈出脸色难看的坐在了主位上,在下方还有许多北元的将领,每一个脸色都是有着一种坐立不安的表现。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战局就已经发生了逆转了。
    原本看似大好的局面,一切不复。
    这种情况在纳哈出看来,自然是不可接受的。
    “金城溃败。”
    “七万大军逃回来不到三万。”
    “开原溃败。”
    “六万大军逃回来不到两万。”
    “你们告诉本太尉。”
    “吾辽东防线稳固如山!”
    “这就是你们口中的稳固如山?”
    纳哈出脸色难看的说道。
    声音透出了冷意,更有着一种威迫。
    “太尉息怒。”
    大殿内的众多北元将领纷纷一拜,不敢辩驳。
    纳哈出。
    在昔日元相王保保之后被誉为又一个北元的护国之基,深得北元皇帝信任,在这辽东之地更是无冕之王。
    北元皇帝下了令,辽东的一切军政事物都交给纳哈出来执掌,可见权势之大。
    “皇上信任于吾。”
    “让吾执掌辽东,力求他日反攻中原,光复吾大元荣光。”
    “如今明军进击凶猛,你们所说的稳固防线全部都破了。”纳哈出压抑着声音,冷冷道。
    “太尉息怒。”
    “如今我大元仍在辽东占据有利。”
    “虽然金城与开原城被攻破了,但防线仍在,吾大元仍有近十五万精锐,明军,奈何不了我大元。”
    一个北元战将站出来,十分自信的表示道。
    他,正是阿札失里。
    纳哈出麾下的二号人物,辅助纳哈出执掌辽东军政。
    而他在北元的身份地位比之被朱应斩杀的蛮吉儿更加高贵,因为他是真正的蒙古皇族身份,成吉思汗的后裔,是北元的辽王。
    “辽王所言有理。”
    “太尉无需担心。”
    “吾等大元儿郎必与明军血战到底。”
    “从两城撤回的儿郎已经重新整编,末将愿意亲自前去统领大军,反攻明军。”
    “末将也愿。”
    又有两个元将站出来请命。
    “建奴与高丽如何了?”
    纳哈出没有着急调兵遣将,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阿札失里问道。
    “回太尉。”
    “高丽王答应出兵增援我辽东,至于建奴,如今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出兵了。”
    “这是建奴新任族长释加奴的亲笔书信,请太尉一阅。”阿礼失里恭敬回道,随后捧着一张纸呈上。
    纳哈出目光一转,落在了阿礼失里手中的纸上。
    并非白纸黑字,而是白纸血字。
    似乎字字珠玑,字字泣血。
    “念。”
    纳哈出沉声道。
    “是。”
    阿礼失里当即念道:“下臣建州女真族新任族长拜见大元太尉大人!我族一直以来,依附大元,为大元所驱策,忠于大元之心不变,此番我族配合大元对付明国,然,明军狠厉,手段凶残,屠我族人,杀我族父,让我族损失惨重。”
    “释加奴有心为父报仇,响应太尉号召,杀入明国,可全族尽数被明骑肆掠,死伤无数,族父更是被明将所杀!我族惨重,短时间难以恢复,故,血海深仇只能暂忍!”
    “释加奴向太尉承诺,向大元皇帝陛下承诺,只待我族恢复,必立刻响应大元号召,与明国死战到底!”
    “以此血书为证,必与明国不共戴天。”
    “建州女真新任族长,释加奴拜上!”
    听到这。
    殿中的诸多北元战将并没有多少波澜。
    建奴虽为他们所驱策,但在他们看来也只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小族群罢了,别说是族长死了,别说是元气大伤,就算是亡了,他们也不会有多少在乎。
    “建奴。”
    “释加奴。”
    纳哈出喃喃念了一句,脸上带着一种思虑之色。
    作为元庭太尉,而且还令北元这么多将领心服口服,自然是有所能力的。
    此番建奴以元气大伤为名不能出兵来援,这也让纳哈出怀疑是不是建奴是不是想要脱离控制了。
    “传令高丽王。”
    “让他速速整兵来我辽东驰援。”
    “至于建奴,本太尉给他五个月时间,五个月后,必须出兵来援。”
    “否则我辽东若是有失,本太尉必上奏皇上,先行定了他建奴。”纳哈出思虑一刻,当即道。
    “末将明白。”
    “末将立刻派人去高丽国与建奴传太尉之令。”阿礼失里恭敬回道。
    “金城,开原。”
    纳哈出眉头紧锁:“查明为何这两地失陷的原因没有?”
    “回太尉。”
    “已经查清楚了。”
    在纳哈出麾下负责情报的将领站了出来,他名为观童。
    “说。”纳哈出凝视着。
    金城与开原城乃是他亲自着手加固城防的,更是遍布了各种防守利器。
    每一个城池都有着七八万大军镇守,而且还没有将强行征召的汉人民夫青壮算上。
    以这两城池的防守。
    别说明军十万大军。
    就算是兵力再递增也可以防住。
    可如此防守之势下,竟然没有守住。
    纳哈出自然是要探究原因。
    “回太尉。”
    “此番金城,开原两城失陷。”
    “末将已经查明原因。”
    “一切皆因明国大宁边军内一个战将所为。”
    “此将,名为朱应。”
    “说起来。”
    “建奴被屠,其族长被杀,也正是此明将所为。”观童恭敬回道,神情也是颇为凝重。
    “朱应?”
    纳哈出脸色略微一变。
    以他北元的情报能力又怎会不知这朱应。
    虽说一直在对付大明,但建奴,还有周边族群的消息他们掌握的极为完善的。
    对于朱应。
    在其在建奴领地肆掠杀戮时,已然是被纳哈出知晓了。
    “此子当真如此了得?”
    “金城与开原城被破都与他有关?”纳哈出惊道。
    “回太尉。”
    “末将已经如实探查了。”
    “这是有关这朱应的详细情报。”
    “请太尉一阅。”
    观童走上前,递上了一封册录。
    一旁侍奉的亲兵当即走下去接过来,呈奏给了纳哈出。
    后者接过来一看。
    看着上面有关于“明将朱应”的情报。
    纳哈出眉头紧锁,脸上带着一种深深的凝重。
    凝视了许久后。
    纳哈出将手中的情报捏成了一团,脸色难看。
    “明国。”
    “怎会有此能将。”纳哈出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太尉。”
    “不过是一个明将罢了,为何如此担忧?”一个元将不解问道。
    “你们可知这朱应才多大年龄?你们可知他入明国军伍才多久?”纳哈出扫视殿中将领。
    “回太尉。”
    “以前从未听过这朱应之名。”
    “他难道是明国中枢的将领不成?”
    “是啊。”
    “末将也从未听过。”
    “……”
    一众元将纷纷说道。
    “他。”
    “入明军的军伍不到一载时间。”
    “年龄不到十七岁。”
    “但其官位已至明国的指挥佥事之位,官拜万将,更是加封了明国的爵位。”
    “短短不到一载时间,从一个兵卒成了一个将军。”
    “我大元之中何人能够做到?”
    纳哈出语气沉重的说道。
    “什么?”“入伍不到一载?”
    “官拜万将?”
    “此人究竟是什么来历?”
    “他姓朱,难道是明国的皇族?”
    “肯定是明国的皇族,否则怎么可能晋升如此之快?”
    “对,肯定是的。”
    “用了一载时间从一个兵卒晋升将军,除了皇族之外,别无可能……”
    一众北元的将领纷纷说道。
    从一开始的惊,可一想到如此晋升速度,自然就立刻想到了是朱家的皇族身份了,这也让他们稍微心安一些。
    “如果本太尉告诉你们。”
    “这个朱应并非朱家皇族,而是普通的平民身份,你们又当如何?”纳哈出声音低沉的说道。
    这,也是他真正凝重担忧的根本原因所在。
    此话一落。
    大殿内的元将脸色也是随之变了。
    “太尉,他真的是平民身份入伍?”阿札失里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
    “我大元虽然不复曾经那般威势,但是在中原,在明国的朝廷内也是潜伏了谍报的,这些消息都是观童从其所获。”
    “自然为真。”
    “这朱应,日后必成我大元的大敌啊!”
    “苍天无眼。”
    “为何这等能将要生于明国?难道明国真的是得天独厚吗?”纳哈出叹了一口气。
    在纳哈出手中的情报,几乎是详细将朱应是如何晋升,如何破城都详细列了出来了。
    这也让纳哈出看出了如今明国之强盛,军功赏罚之严明。
    一个小兵以战功就可得到如此晋升,官拜将军,更是得以封爵。
    这在他大元!
    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的大元,纵然他极力维持赏罚,可终究是贵族当权,纵然他想要改变辽东的汉人低下的规则,要任用汉人,但麾下的贵族根本不当回事,仍然保持着他们所谓的倨傲。
    一个是昔日霸权的落幕,一个则是刚刚初生的强盛帝国,而且还是一步步愈发强盛的帝国。
    这就说明了大明的强盛之景!
    纳哈出如何不忌惮?
    这是他根本凝重所在!
    还有。
    朱应的能力。
    以骑兵破城,这是从未有的战法!
    金城与开原城尚且不能阻挡赵封的兵锋,他辽东其他的城池真的能够阻挡吗?
    “必须要主动出击了。”
    “否则以防守之势无法对抗明国。”
    “除此外。”
    “还要向皇上求援。”
    纳哈出心底暗暗想着。
    随后,面向殿内众将道。
    “吾辽东两座屏障已失,明军必会乘势而攻。”
    “诸位将军。”
    “该反击了。”
    纳哈出沉声道。
    “誓死追随太尉。”
    众元将齐声回道。
    ……
    北平府!
    “破金城之后又破开原。”
    “真正的骁将啊。”
    “如今官拜指挥同知,爵晋县子。”
    “以十六岁之龄拥有如此权势,没有仰仗任何身份,吾大明唯一一人。”
    朱棣看着手中的奏报,十分感慨的说道。
    可话到了这里、
    也可以听出朱棣语气之中带着一种忌惮之意。
    “王爷这是在担心他以后会成为王爷的敌人?”姚广孝手握佛珠,笑着问道。
    “如此人杰!如若不能为本王所用,那必为敌。”
    “父皇与大哥对他如此看重,对他如此恩厚。”
    “他日必是军中的一方扛鼎骁将。”
    “你曾言淮西必然落幕,少有善终。”
    “但此将的出现,或许会弥补淮西。”朱棣缓缓说道。
    “王爷这是对自己不自信了。”姚广孝淡淡一笑。
    “父皇健在,大哥更是春秋鼎盛。”
    “可你之言,本王所想,皆为大逆不道。”
    “说真的。”
    “本王当初就不该让你在王府,更不该听你悖逆之言,应该一刀砍了你。”
    “要不然也不会有今日之想,今日之忧。”朱棣缓缓道,眼神之中却是露出了一种挣扎。
    似乎是野心与理智在做对抗。
    “可王爷还是容下了贫僧。”
    “说到底。”
    “终究是王爷心中贪念作祟。”
    姚广孝则是与朱棣目光相对,坦然无惧。
    “是啊!”
    “贪念作祟。”
    “生于皇族,那个位置又怎会不想啊。”
    朱棣喃喃说着。
    “止血散。”
    “王爷。”
    “这朱应献上了此物入应天,或许不久后又会得到皇帝的恩赏了。”
    “如此神药,不说活死人肉白骨,可也有济世活命之力了。”
    “此子竟无任何图谋就献出去了。”姚广孝又说道。
    “什么都不图这正是最大的图。”
    “他如若有所求,或许父皇还会轻看,恰巧他什么都不图,什么都不求!”
    “本王了解父皇。”
    “父皇必会高看于他,不仅会对他更为看重,更会对他许以重赏。”朱棣则是用一种看透的语气道。
    “这止血散的存在会让大明减少伤兵死亡,这更会成为朱应的保命符。”
    “只要他日后不造反谋逆,只要有这止血散,他都可以保一命。”姚广孝也是缓缓道。
    “对于此人。”
    “只有严密观察了。”
    “如若能够为本王所用,那该多好。”
    朱棣眼中带着强烈的期望。
    ……
    应天!
    奉天大殿之上!
    只见一个带着官帽的太医正拿着一瓶配置而出的药瓶,面前则是一个禁卫军拿着一只白色的兔子,还持这短刃。
    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部都汇聚在了这太医与禁卫军的身上。
    哪怕是龙椅上的朱元璋,还有站在阶梯上的朱标。
    此刻目光也是凝视着。
    “开始。”
    太医对着禁卫军示意道。
    后者立刻提着短刃,对着兔子一划。
    顿时!
    一道深刻的伤口出现,血流不止。
    而太医则是立刻打开药瓶,将药粉对着这兔子身上血流不止的伤口倒去。
    在药粉接触的一刻,立刻渗入了伤口之中,原本还在不止流下的血液逐渐变少,然后又持续了十几个呼吸,血竟然被止住了。
    伤口处,药粉结痂,成功止血。
    “皇上。”
    “这就是成果。”
    “这止血散当真是止血神药,这是经过太医殿多次试验后的结果。”
    “此药不仅能够快速止血,更有加快伤口愈合,化都浓之效用。”
    “一旦在军中取代金疮药,我军中伤兵活下来的机会将递增四成之上。”
    殿内的太医一脸激动的说道。
    “戴爱卿,当真如此?”
    “这止血散竟然强过你亲手研制调配的金疮药之效?”朱元璋睁大眼睛,也是难掩激动之色的问道。
    作为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上过无数次战场,经历过无数次的杀戮,更见证了无数次的死亡。
    他很清楚。
    在战场之上,很多兵卒并非在战场上当场殒命的,而是死在了伤兵营内。
    都浓!
    失血!
    伤口难以愈合。
    各种因素让伤兵难以活命。
    可此刻竟然说这止血散竟然能够让伤兵存活的几率增长至少四成,这也表明伤兵存活在七八成以上,这是何等的数字?这是何等的神药?
    这又如何不让朱元璋激动!
    “老臣以性命担保。”
    “此药远远超过老臣调配的金疮药,此乃当世第一止血神药,更是外伤神药。”
    “此药,可列为我大明最高机密,不允许任何外传。”殿中太医当即说道。
    听到他如此肯定。
    朱元璋目光流转,脸上也是浮现了一种难言的激动之色。
    殿中的诸多大臣也同样是如此,惊震,惊叹。
    显然都是被此神药的效用所惊。
    毕竟!
    站在这大殿内的太医可并非什么泛泛之辈,而是有着大明第一神医之名的戴思恭,更是太医殿的首席太医,深得朱元璋看重。
    虽然没有权势!
    但满朝文武无一人敢得罪于他。
    能够得到他的认可,得到他如此肯定。
    证明这止血散是真的强!
    ……
    ps:新年继续快乐,兄弟们!祝兄弟们打牌赢麻!也祝自己打牌赢麻!共赢共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