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斩纳哈出!朱应夺最大战功!上奏皇上!指挥使板上钉钉!

作品:《大明:逆天属性,我杀敌捡取长生

    第113章 斩纳哈出!朱应夺最大战功!上奏皇上!指挥使板上钉钉!
    “大元的勇士们!”
    纳哈出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嘶吼道:“与明军血战到底,杀!”
    那吼声仿若平地炸响的惊雷,在这太尉府前的天地间滚滚回荡。
    “杀!”
    “大元永昌!”
    “杀……”
    刹那间。
    府前六千余元军齐声响应,他们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仿若汹涌澎湃的潮水,带着一股决绝赴死的气势,向着三面包围而来的明军悍然冲杀而去。
    那一张张面孔因愤怒与决然而扭曲,手中紧握的兵器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他们誓死捍卫大元荣耀的决心!
    “一个不留!”
    朱应眼眸中寒芒一闪,冷冷地吐出这几个字,手中战刀猛地一挥,恰似一道凌厉的闪电划过阴沉的天空。
    瞬间!
    早就严阵以待,站定位置的明军弓箭手,宛如训练有素的机器,整齐划一地拉开弓弦。
    刹那间!
    万箭齐发,密密麻麻的羽箭犹如修罗勾魂,遮天蔽日地朝着前方的元军无情射去。
    空气中只听见“嗖嗖嗖”的尖锐声响,紧接着便是一声声沉闷的破甲入肉之声。一片片元军士兵在这如骤雨般的箭雨下,纷纷中箭倒地,他们的身躯被羽箭穿透,血如泉涌,瞬间便将身下的土地染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暗红色,倒在那渐渐汇聚成泊的血泊之中。
    乱箭如注,连绵不绝,杀戮的节奏愈发紧凑。
    朱应眼见元军虽死伤惨重,却仍无畏死亡地奋勇突进,他猛地一抬手,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长枪兵,随我杀!”
    话音未落。
    朱应已如猛虎下山般,利落地翻身下马,动作一气呵成。
    紧接着。
    他唰地一声拔出腰间那柄寒光闪闪的七星宝刀。
    刀身之上,七星图案仿若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在日光下闪烁着幽冷的光芒。
    “杀!”
    朱应手提短刀,如同一道黑色的旋风,率先向着前方的元军冲杀而去,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坚毅,每一步踏出,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七星宝刀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刀光闪烁间,凌厉无比。
    面前几个元兵还未反应过来,便已被他的刀光笼罩,瞬间被斩杀,鲜血飞溅而出,在空气中划出一道道刺目的弧线。
    “击杀北元士兵,捡取 10点内息,捡取 10天寿命。”
    “击杀北元士兵……”
    朱应的脑海中,面板提示音不断响起。
    如同往常一样,朱应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只是沉浸在这激烈的厮杀之中,或者说是一边倒的杀敌之中,手中的刀一刻也未曾停歇。
    随着朱应一声令下!
    明军的进攻愈发猛烈。
    弓箭手们依旧有条不紊地对着元军倾泻着箭雨,那一排排羽箭不断地收割着元军的生命,而大宁步卒长枪兵们,则从三面如汹涌的潮水般一拥而上,
    他们手中的长枪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狠狠地向着前方的元军刺去。
    一时间,刀剑碰撞之声不绝于耳,金属的撞击声,士兵们的喊杀声、受伤者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而残酷的战场画卷。
    原本恢弘庄严、尽显威严的太尉府前,此刻已然沦为人间炼狱,到处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殷红的鲜血肆意流淌,侵染着这片土地,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
    “朱应!战!”
    纳哈出看着己方士兵节节败退,心中怒火中烧,更有赴死般的决然。
    他嘶吼了一声,声音中满是愤怒与不甘,提着那柄厚重的战刀,如同一头发狂的猛兽,向着前方的朱应猛冲了过去。
    他身披厚重战甲,那战甲在日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加之其生得身形魁梧、体格雄壮。
    此刻这般冲来,看起来愈发凶悍,仿若一座移动的小山,带着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
    “战!”
    朱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仿若在嘲笑纳哈出的不自量力。
    朱应他一步踏出,身形灵动如鬼魅,手中战刀起落间,寒光闪烁,所过之处,一个个元兵纷纷被斩于刀下。
    那些元兵在他面前,如同脆弱的稻草,不堪一击。
    这就是朱应如今的强大实力。
    “给我死!”
    纳哈出转眼间已大步冲到朱应面前,手中那厚重的战刀高高举起,似带着千钧开山之力,向着朱应的头顶猛斩而下。
    那刀势迅猛,似要将朱应劈成两半。
    然而。
    在朱应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中,纳哈出的这一刀速度却显得十分缓慢。
    “你的速度,太慢了。”
    朱应冷冷地说道,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屑。
    只见朱应身形一闪,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划过,轻易地躲过了纳哈出的这致命一击。
    紧接着!
    他以一种超越常人认知的速度,瞬间鬼魅般地来到了纳哈出的身后。
    “该结束了。”
    朱应的声音依旧冰冷,仿若来自九幽地狱,他手中的七星宝刀猛地一震,刀身上的冷厉陡然大盛,带着一股凌厉杀机,狠狠地对着纳哈出斩去。
    “咔呲”一声,那声音清脆而又令人毛骨悚然,刀锋凌厉,轻易地斩断了纳哈出的筋骨。
    “啊!”
    纳哈出甚至都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只觉一股钻心的剧痛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瞬间淹没了他的意识。
    下一刻,他便失去了所有的感触。
    只见他的人头冲天而起,飞上半空,在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而他那无头的尸体,则如同一截被砍倒的木桩,鲜血如喷泉般飚溅而出,最终无力地倒在了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击杀北元太尉【纳哈出】,捡取全属性 200点,捡取 200天寿命,捡取【纳哈出藏宝图】一张,奖励二阶宝箱一个。”
    面板提示音再次响起。
    格外的清脆。
    而朱应反应十分迅速,他猛地一踏地面,借助反作用力高高跃起,左手如闪电般探出,稳稳地将纳哈出的人头接住。
    随后。
    朱应高高举起纳哈出的人头,那人头的双眼还圆睁着,仿佛带着无尽的不甘。
    朱应对着周围的明军将士,威声大喝道:“大明将士们!纳哈出已被我所斩!杀光元军,不降者,一个不留!”
    这一声大喝,仿若洪钟鸣响,又似滚滚雷霆,震得虚空都为之颤动。
    整个太尉府前都被这声音所笼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将军神武!”
    “杀光鞑子!”
    “杀啊!”
    周围无数大明将士听闻此言,顿时振奋无比,他们的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仿佛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战力瞬间更甚。
    他们呐喊着,嘶吼着,向着残余的元军发起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而那些元军,看着主帅纳哈出已死,脸上纷纷露出颓丧之色,原本坚定的战意此刻也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不过,他们皆是纳哈出精心培养的亲卫死忠,此刻虽主帅已亡,但他们骨子里的忠诚却未曾消散。
    他们紧握着手中的刀,眼神中透着决绝,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提着刀,毅然决然地选择死战到底,试图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捍卫着大元的尊严。
    ……
    辽阳城西门!
    “报!”
    一名大宁边军斥候快马加鞭,疾驰而来,人还未到,声音已远远传来。
    他显得风尘仆仆,但脸上却透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启禀大将军!”
    他来到冯胜面前,猛地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激动地说道:“刚刚收到城中禀告,吾大宁边军朱应将军杀入了城中太尉府,斩了纳哈出!”
    “朱应斩了纳哈出?”
    冯胜听闻此言,脸上顿时露出一抹惊震之色,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微微皱起眉头,仿佛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标下肯定!”那斥候骑兵斩钉截铁地回道,声音洪亮而坚定:“诸多将士已经看到了朱将军手提纳哈出首级。太尉府也已经被吾大宁边军攻克!”
    “好!”
    冯胜脸上的惊震瞬间转为狂喜,他猛地一拍大腿,连道三声好:“好,好啊!”
    这声音中充满了激动与喜悦,战果达成啊。
    “辽东之战!”
    冯胜抬头望向远方,目光中透着一丝感慨:“耗时八个月,终于要结束了。吾华夏汉家丢失了数百年的故土,也终于要收复归来了!”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到最后,几乎是带着一种激昂的呐喊。
    “恭贺大将军!”
    “辽东收复,他日青史之上,大将军必留名!”
    冯胜身边的将领们纷纷围拢过来,满脸笑意地向他恭贺道。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与喜悦,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真正要青史留名的会是朱应。”
    冯胜微微摇头,一脸感慨地说道。
    “辽东之战,他发挥的作用太大了。”
    冯胜的话语中满是对朱应的赞赏与肯定。
    这并非他一人的看法,而是整个出征辽东的大明将士们有目共睹的事实。
    朱应在这场战争中的卓越表现,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如此赫赫战功,无人能够忽视,更无人能够吞没。
    “大将军。”
    一旁的副将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纳哈出已死,城门都已经被我军攻破,该下令全面进攻了。”
    “恩。”冯胜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传本将命令。”冯胜大声喝道,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全军全力进攻!向阵前元军宣告纳哈出已死的消息,告诉城中元军,放下兵器投降者,免死!如若冥顽不灵,与吾王师血战,一个不留!”
    “谨遵将令!”
    众多将领齐声高呼道,声音整齐而洪亮,仿若滚滚雷声,响彻天际。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纷纷转身,奔赴各自的战场,准备执行这最后的进攻命令。
    辽阳之战!
    大明全军迅速聚合,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钢铁洪流,向着辽阳城发起了全力攻伐。这进攻来得迅猛而决绝,如同暴风雨般势不可挡。
    一切都进行得极为迅速。
    不到一天时间,这座原本有着十万大军驻守,看似固若金汤的辽阳城,便在大明军队的猛烈攻击下被成功攻破。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北元太尉纳哈出也被朱应所斩。
    这一消息,如同平地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战场。
    至此,辽东大局,将定!
    随着这辽阳城的攻克,接下来只需向东边继续收复辽东城池即可。
    而经历了此番大战,元军士气低落,大明军队则士气高昂,再而辽东境内的元军残军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这一过程自然不会遇到多少强大的阻力。
    辽阳城,太尉府!
    原本属于纳哈出的大殿,此刻已被大明的战将们所占据。
    不过,也只有指挥佥事之上的将领才有资格踏入这殿内。
    一眼望去,殿内大多将领身上都并未染血,他们的战甲干净整洁,在殿内的烛光映照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
    然而,唯有朱应还有朱应麾下的几个将领,他们身上的战甲、衣袍都已被鲜血深深侵红,有些甚至还带着尚未愈合的伤口,丝丝血迹顺着伤口不断渗出。
    这般鲜明的对比,或许也让人明白了大宁边军为何会百战百胜。
    他们身先士卒,将不偷生,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本就是一种对部曲最强大的激励。
    虽然危险重重,但对于提升整个军队的战力而言,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
    “朱将军。”
    冯胜一看到朱应踏入殿内,立刻关切地问道:“纳哈出的人头何在?”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急切,仿佛在等待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答案。
    闻声。
    朱应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从腰间取下纳哈出的人头。
    “咚”的一声。
    对着地上一扔。
    那人头在地上滚动了几圈,最终停了下来,双眼依旧圆睁,仿佛还在诉说着不甘。
    冯胜还有殿内其他将领的目光纷纷汇聚到那颗人头上。
    “是纳哈出。”冯胜仔细端详了一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初擒他时,我记得他的样貌。”
    冯胜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慨,仿佛回想起了往昔的种种。
    而殿内其他将领,看着朱应的目光则无比复杂。
    他们之中,有的眼神中透着羡慕,羡慕朱应立下了如此赫赫战功,有的则带着一丝嫉妒,嫉妒朱应在这场大战中拔得头筹,将最大的战果收入囊中。
    他们全力进攻,却终究还是比不上朱应的速度与。
    不过,在这战功赫赫的朱应面前,无人敢开口说什么。
    毕竟,四门齐攻,想要夺取战功,一切都是各凭本事,朱应能有如此成就,也是他实力与悍勇的体现。
    “朱将军。”冯胜满脸笑容,对着朱应夸赞道:“你又为国立下大功了。斩了纳哈出,辽东大战已定了。”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朱应的赞赏与肯定,眼神中也透着一丝欣慰。
    “为国杀敌,责无旁贷。”朱应抱拳行礼,神色平静的回道。
    “都镇抚。”冯胜大声喊道。
    “末将在。”都镇抚立刻上前一步,高声应道。
    “速速统计战果,将纳哈出的人头用石灰封存,将辽阳情况,将战果,将纳哈出的人头以急报呈奏应天,上奏皇上。”
    “辽东,不日将彻定。”“这战果,理当速速上奏。”
    冯胜有条不紊地吩咐道,声音中充满了自信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辽东彻底收复的那一天。
    “末将领命。”都镇抚领命后,立刻转身,匆匆离去,准备执行这重要的任务。
    “诸位将军。”
    冯胜扫视了一圈殿内的将领,接着说道:“如今辽阳已定。还需要抓紧对东边辽东城池的收复,蓝将军。”
    他将目光投向了蓝玉:“东边只有不到十几座小城了。便交给你了。”
    蓝玉听闻此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感激之情。
    他感激地看了冯胜一眼,当即单膝跪地:“末将领命。”
    显然,在这辽东战场上,蓝玉所取得的战果并不算太大,相比之下,甚至不能与傅友德所取得的战果相提并论。而且,他此刻还是圣旨下达的带罪之身,自然急需战功来洗刷身上的罪责。
    此番,冯胜将这收复东边小城的任务交给他,无疑是在给他一个难得的机会。
    大功已经被朱应夺得,剩下的这些夺城的小功就交给蓝玉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对此,傅友德未曾说什么。
    他身为淮西将领,与蓝玉同属一方阵营,自然不忍蓝玉真的归都后受到惩处。
    而朱应也没有说什么,他已经夺取了此番辽阳的大功,这些夺城的小功对他而言,自然是看不上了。
    “好了。”
    冯胜挥了挥手,对着殿内的将领们说道:“诸位将军。辽阳城已定。此番收降的降卒不少。这些还需要去安置。傅将军,降卒安置之事就交给你了。”
    “那些重伤的降卒还是老规矩,给他们一个痛快,轻伤的能治则治!待得降卒收整之后,再行一同关押,等候皇上的旨意惩处,至于其他将军,归营休息去吧!”
    “若有将令,本将会派人通知。”
    “末将领命。”
    众将齐声应道,声音整齐而洪亮。
    他们纷纷行礼,然后转身,有序地离开了大殿。
    这时候。
    傅友德却突然开口了:“大将军!有一事情况不对。”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疑惑与担忧。
    “何事?”冯胜微微皱眉,看向傅友德问道。
    原本准备离开的众将也纷纷停下脚步,目光纷纷投向傅友德。
    “纳哈出作为北元太尉,更是经营辽东多年……”
    傅友德一脸严肃地说道:“一直以来,在辽东仍然施行着苛责我汉家子民的重赋,可大军入这太尉府后,大军并未搜查到任何金银!”
    “这,似乎有古怪。难不成纳哈出已经事先将金银运回北元了?”
    此刻,他的眼神中透着思索,仿佛在努力探寻着事情的真相。
    在攻入太尉府之前,所有将领心中似乎都曾想象过那太尉府内金银遍地的场景,毕竟纳哈出在辽东横征暴敛多年,财富自然不会少。
    可是,真正踏入府中后,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根本没有一丝金银的踪迹。
    “搜。”
    冯胜当机立断,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声音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查。追。如若纳哈出真的将金银运走了,定会留下蛛丝马迹,而且就算运,也要找到运到了何处。”
    “末将领命。”
    傅友德当即领命,然后转身,大步离去,准备着手调查此事。
    而此刻,朱应心底则是暗暗想着:“看来,纳哈出的藏宝图就是他经营辽东多年筹集的金银与辎重了。”
    “想来,应该还在辽东,只不过被纳哈出隐藏很深。”
    “不过有着这藏宝图在,纳哈出藏起来的这一批财宝是我的了。”
    朱应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朱应可没有那么伟大,直接将这大批的财宝献上去。
    如今,朱应虽然暂且在大明效力,其中缘由,一则是当初命运弄人,被沈家所害,陷入绝境,无奈之下投身军旅。
    二则,这世界广袤无垠,朱应心中有着鸿鹄之志,怎会甘心永远屈居人下做个臣子。
    他凭借面板捡取属性,寿命已有几百年之长,漫长岁月里,未来的神州大地,究竟谁能主宰沉浮还不一定呢?
    当然。
    唯一肯定的是,无论如何,这天下之主绝不可能是那等建奴蛮夷。
    金银钱财,在朱应眼中,皆是能够暗中助力他发展自身实力的关键所在。
    他深知未来要想实现心中的王图霸业,雄厚的财力支撑必不可少。
    因而面对可能到手的财富,他怎会轻易拱手上缴。
    即便此刻依附于大明,朱应也不过是在借大明征伐的大势,来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如今的依附,一切皆是为了未来那个开创属于自己的国!
    随着冯胜将各项事宜交代完毕。
    朱应与卜万,连同麾下一众将领,鱼贯走出了那曾经属于纳哈出的太尉府。
    “好小子!”
    刚一踏入军营,四下无人之际,卜万便再也压抑不住心底那澎湃的激动之情,他满脸笑意,眼中满是赞赏,径直朝着朱应走去,口中大声夸赞道:“厉害啊!”
    那脸上洋溢的笑容,激动之情更是溢于言表,难以掩饰。
    “大人过奖了。”
    朱应谦逊地笑着回应。
    “这绝非过奖!”
    卜万摆了摆手,语气愈发激昂。
    “四军相互争雄,都欲在这战场上建功立业,而你却能在重重包围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夺得纳哈出一人首级。”
    “要知道,淮西麾下军队向来以战力强横著称,其麾下将士皆是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然,你却率领我大宁边军勇斩纳哈出。”
    “此番之后,我大宁边军必定声名远扬,威震天下!”
    卜万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情绪愈发高涨:“纳哈出啊,那可是北元太尉,素有枭雄之名,在辽东之地捭阖多年,谁能想到,竟最终死在了你的手中!哈哈哈!”
    卜万大笑起来,笑声爽朗而豪迈,倒也有了几分武将的气质了。
    “今日一战之后。”
    “算算时间也有八个多月了,这辽东战事也终于要落下帷幕了。”
    朱应微微仰头,脸上露出一抹如释重负的笑容,继而低声说道:“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番了。”
    “的确如此。”
    卜万看着朱应,眼中满是欣慰:“你这小子,自入伍以来,战事便接连不断!先是大宁剿匪之战,而后又奔赴北疆,与那建奴展开殊死搏杀。”
    “如今,又在这辽东战场历经生死考验,这一路走来,你的确未曾有过片刻停歇。”
    卜万微微摇头,语气中既有感慨。
    当然。
    话虽如此。
    卜万看向朱应的目光,却满是欣赏与赞许。
    他已然年近四十,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而朱应在他眼中,就如同一位前途无量的杰出后辈。
    回想起当初,朱应不顾生死危险,主动请命留在北疆,意图拖住建州鞑子的脚步。
    那一刻。
    卜万便牢牢记住了这个勇敢无畏的年轻人。
    在那个危险四伏的战场上,卜万心中清楚,对于一名战将而言,危险往往与机遇并存,危机之中,往往暗藏着巨大的战功。
    而朱应显然是抓住了这个机会。
    也正因如此。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朱应便以一种极为可怕的晋升速度在大明的军队之中迅速崛起,成为了大明建国之后晋升速度最快的战将,同时,也是最为年轻的战将。
    这一切荣耀与成就,皆是朱应在生死边缘舍命拼杀获取战功而来的。
    “将军。”
    这时,一旁的张武笑嘻嘻地凑了过来,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末将听闻你老家来了一个青梅竹马的姑娘,此事当真?”
    张武一边说着,一边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旁的陈亨,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真的。”
    朱应听到这话,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沈玉儿那温婉动人的面容,嘴角不自觉地上扬,脸上浮起了一抹温柔的笑容,似在追忆。
    “恭喜将军!”
    张武见状,立刻高声说道:“这一次将军可谓是功成名就,既有赫赫战功加身,又有佳人相伴!待日后,末将就有机会喝将军的喜酒了。”
    张武一边说着,一边眉飞色舞,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热闹喜庆的婚礼场景。
    “将军的喜酒,那我可一定要喝。”陈亨也连忙附和道,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不错,将军的喜酒,那可绝对不能错过。”刘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
    “喜酒肯定有的。”朱应笑着回应,眼中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
    在想到沈玉儿的同时,朱应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沈家。
    “沈家!”
    朱应在心底暗自咬牙:“不仅想要取我的命,甚至连林伯和玉儿都不放过,派人暗中刺杀!看来你们沈家是铁了心要与我不死不休啊!”
    朱应的眼神中闪烁着愤怒还有杀机,这笔血债,他迟早会讨回来。
    “也好。”
    朱应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心中暗自思忖:“待得辽东之战彻底结束,我倒要好好看看这沈家究竟有何能耐,同时也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如今的我已经不是昔日被他们随意对付的愣头青了。”
    这时。
    “本官一定要看看朱将军的青梅竹马是何等模样,也去瞧瞧皇上赐予朱将军的府邸究竟有多大。”
    卜万笑着说道,打破了短暂的沉默,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调侃,试图缓解一下略显压抑的气氛。
    “将军。”张武又笑嘻嘻地开口了:“喜酒就暂且不提了,不过这开府宴,末将可一定要喝。”
    张武一边说着,一边搓了搓手,脸上露出一副馋猫似的表情。
    “是啊,这可是皇上赐予的府邸,开府宴那是必须得有。”陈亨在一旁连连点头,眼神中满是期待。
    “好好好。”朱应看着一众将领那期待的眼神,心中一暖,连忙笑着回道:“等到战事结束,我们回到大宁,我一定好好摆上几桌,宴请诸位兄弟。”
    “将军可不许骗人。”张武笑着说道:“等到战事平定,我们肯定要去将军府上好好热闹一番。”
    “没错,我们肯定去……”
    一众将领纷纷笑着附和。
    一时间,这营帐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还有朱应的宴请。
    “此战结束,待得战果上奏应天。”
    卜万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们将军也要成为真正的将军了。”
    这话语之中,自然是蕴含深意的!
    众人皆知辽东之战结束后,大明朝廷必将论功行赏。
    以朱应在辽东之战中的卓越表现与赫赫战功,必定会获封大宁指挥使一职。
    届时!
    朱应将统御大宁五万多的边军,全权节制大宁府内所有的兵士,成为一方卫所真正的统兵战将。
    “以将军之功。”
    一名将领高声说道:“此番定可成为大宁指挥使,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错,毋容置疑。”
    其他将领纷纷出声附和。
    “骤时有将军统领吾大宁边军,吾大宁边军定将成为边境府域最强边军。大宁卫指挥使一职,非将军莫属!”
    众人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朱应的信任与敬仰。
    在这大宁边军之中,若换作是朝廷外派的将领来统领,他们或许还会心生不服,毕竟边军将士常年在战场上厮杀,个个都是铁血汉子,只敬畏真正有实力,用军功搏杀而来的战将。
    但对于朱应,他们却是心服口服。朱应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众人皆有目共睹,朱应用他的悍勇赢得了每一位将士的尊重与拥护。
    “或许!”
    卜万微微仰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当初皇上没有在大宁敕封指挥使,便是早料到今日会有朱应这样的人杰出现吧。”
    “皇上这是在为大宁挑选一位真正合格的指挥使,来守护大宁府域,守卫边疆。”
    卜万一边说着,一边脸上满是感慨之色。
    他自己本是知府兼任指挥使,这在大明各个府域之中,都是极为罕见的特例。
    而如今,朱应的横空出世,仿佛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对了,大人。”
    陈亨突然开口,脸上带着一丝期待的神情:“如今我大宁边军已经完成了既定任务,暂时没有了战事。你说我们要不要也去搜寻一下,万一找到了纳哈出转移的金银,那岂不是又能立下大功一件?再不济,也能让弟兄们都发一笔小财。”
    陈亨一边说着,一边搓了搓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想找你也可以率军去找。”卜万淡淡一笑,脸上的表情显得颇为淡定:“只不过纳哈出那人性情谨慎,老谋深算,依我看,那些金银只怕早就被他运回北元了。”
    卜万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摇头,显然对陈亨的提议并不抱太大希望。
    “得嘞。”
    陈亨听到卜万的答复,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还是立刻点头应道。
    能得到卜万的准许,他已经感到很满足了,至于能否找到那些金银,他倒也没有太过在意。
    时间过去了一阵。
    待得此番议论结束。
    朱应在亲卫保护下,归于自己的营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