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飞牌猪脚饭

作品:《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第144章 大飞牌猪脚饭
    在羊城火车站附近一条街道一家饭店的二楼里。
    居高临下的魏子俊有些失望的望着下面那些火车站hsh们的一脸吃惊表情有些失望。
    他在京城吃到了“钓鱼执法”的好处,知道了作为大投资人的自己在这些大城市有多么吃香。
    这次来羊城,听说五丰速递全城基本都已经搞定。
    剩下火车站这边的部分刺头们不服。
    就算加盟权收回去来了,这边的部分野蛮社会人一直都在偷偷搞破坏。
    派出所不断帮忙拉人,他们也在坚持不懈。
    因为他们控制好了度,就只小骚扰不搞大的。了不起被拉进去关几天。
    几天后就放出来,然后再继续骚扰。
    问题虽不大,却能影响到这边五丰速递的营运。
    防不胜防,连背景不错的程志超都无可奈何。
    魏子俊自己过来了。
    他想再整一出京城搞过的套路。
    不过羊城这边这反应快多了,对他也足够重视。
    他事还没搞起来,羊城这边直接市局出动……联动附近几家派出所,派出将近上百警力。
    过来直接把火车站那批人,通通拉上警车送走。
    魏子俊连碰瓷行动都还没完全展开。
    就达到了他想要碰瓷的小目标。
    面对亲自过来找他的孔松德,他自己都有点小不好意思。
    面对这么懂事上道的羊城官府。
    想搞事不得的魏子俊自然也只得作罢。
    次日1992年11月30日,魏子俊在离开羊城的前夕。
    他在羊城科技产品研发中心的奠基典礼上,向外界进一步公布正式定名为五丰科技园计划的园区项目细节。
    包括投资三亿元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微电子基础技术实验室、投资两亿元建设一个包括材料分析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与开发支援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在内的综合性质的微电子技术与软件开发服务中心,投资一亿元建设一个主要电子通信领域的专业创业园区,一个总额三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
    鉴于国内各大城市都在逐渐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不会接受制造性的企业,将以技术开发研究的企业为主。
    入园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科技园提供的融资,还可以廉价享受科技园提供的先进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
    除了设计与测试平台之外,科技园也可以满足入园企业的样品生产需求。
    这与常委副市长孔松德向羊城官府汇报的情况相差无几。
    张宏调到本地担任书记兼省常的时间不长,对羊城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滞后发展非常不满。
    这主要是和魔都的开放优势,京城的学府优势,以及特区的政策优势不同。
    羊城本质上还是更加偏向贸易,特别是中低端材料加工制造和东南亚供货中心的定位。
    后世羊城在高科技和新技术方面,确实也是全国大城市中比较落后的那一档。
    好几次转型都失败,最后连累得连一线城市的地位都快要不保。
    不过在这个年代,这种情况暂时还没发生。
    因为国内其它各大城市,在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此时都非常的少。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穷啊!
    正因如此,在特区、京城的两个高新技术科技园计划公布后。
    羊城这边的公布,再次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甚至连省里,都连夜召开了省级的紧急联络会议。
    因为比起特区和京城时不同的,是这次的发布会魏子俊吹的“牛逼”更大更空泛。
    京城就是盖大楼,搞工厂生产。
    特区当时没有联动,并没有提到产业群。
    现在羊城这边,是联动特区,准备两地搞产业群互动,形成一个泛珠三角的国产湾区——对的,魏子俊的讲话里提到了“大湾区”概念。
    一个三十多年后,才会被本省甚至国家拿出来重视的地区经济概念,一个用来对抗和分走长三角集群注意力和投资的概念。
    张宏作为省级常务委员的分子之一,参与会议中时,评价魏子俊的泛珠三角超级数字走廊计划时说道:
    “这个计划在技术研发上的巨额投资将直接促进地方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升级。三个亿的创业投资基金,将吸引众多电子信息领域的创业者蜂拥而来。在不久地将来,将促进羊城形成一个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业群。这应该是地方官府努力要去实施的一项伟绩。”
    说到这里,他看着在场的诸位委员们,知道“大湾区”、“泛珠三角”、“超级数字走廊”这些计划、名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因为这东西听起来要是搞成功,或许能在国内搞出来一个类似旧金山湾区的东西。
    而旧金山湾区,此时和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毫无疑问都是全球最耀眼的科技明星。
    不说赶上或者超过旧金山湾区,能达到旧金山湾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甚至只是十分之一。
    都能让在场所有人履历一片金灿灿的。
    就是这里面的投入,绝不只是魏子俊在特区和省城投个十亿、二十亿能搞起来的。
    大家都明白,没有十年以上,几百亿甚至几千亿的投资。
    还有坚决的政策支持。
    没有这些,绝不可能把这个庞然大物搞出来。
    魏子俊的二十亿投资,连个药引子都算不上。
    所以同样的,要是搞不出来,这么多钱打水漂里。
    不说可能连累整个珠三角因此一蹶不振,大家以后的政治生命估计也灰乎乎的再难起色。
    所谓一步天堂一步地狱是也。
    不过刚调过来的张宏是有野心的,而且足够年轻。
    张宏:“这项事业现在由一家民营企业来牵头,我们没有理由不感到惭愧。我看市里甚至省里,要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将这个项目留在珠三角才行。”
    在他发话后。
    赵以圣第一个出来旗帜鲜明的表示支持。
    而此时的本省,绝对是全国最敢冲最敢做,胆子最大的人们组成的一个班子。
    加上大家都明白,本省现在就是先锋地、实验田。
    就算失败了,有这个名目在多少也能挽回一些面子。
    随后就又有多位表示支持,起码是一定程度上看好。
    赞成的基调算是被初步定下来,接下来的讨论就顺畅多了。
    初步讨论高新区的位置,决定放在位置很好但现在仍然是荒郊野岭的天河区滨河地带。
    也就是未来的珠江新城地区。
    再把目前市和省能给出的一切优惠政策,都给这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土地划拨也尽可能比照最优惠的政策。
    委员会议上讨论了孔松德在省城的职务问题,任命孔松德除了现有职务不变外,还会兼职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主任、园区投资促进局正局。
    各方面的基调,定的都非常高。
    不过都很理智现实,那就是不管是省府还是市府,暂时不会投钱入场。
    很明显,大家胆子虽然很大。
    但也不会傻乎乎的就冲着上了。
    起码要看到魏子俊的二十个亿,能砸出片水来再下场不迟。
    目前是给出了除钱外,所有能给出的支持。
    ……
    12月1日,华夏科技集团董事长魏子俊、麒麟半导体技术研究院总裁夏培书、五丰速递总裁魏英鹏等人和李梓流、孔松德等羊城官府成员,一起参观岭南理工大学微电子技术学院的教学研究活动。
    12月1日下午召开的记者招待会现场。
    魏子俊代表华夏科技集团将一千万元的现金支票捐赠给岭南理工大学,用于理工大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以及表彰理工大学在微电子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并向理工大学发出共同建设国家级微电子基础技术实验室的邀请。
    大学校长与临时赶到羊城的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羊城官府孔松德等人共同主持了捐赠仪式。
    这是理科大学建校有史以来收到的最大单笔捐赠,又是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前奏,吸引了省内外大批媒体记者。
    省电视台珠江台甚至直播了现场捐赠仪式。
    五丰村村长魏子平等人,窝在五丰村的村公馆里看完了这场直播仪式。
    魏子平躺在红木椅上,因为天气有点凉,没有垫东西的红木椅也有点凉冰冰。
    但作为魏姓族长代表,看着身边其他几位附近大姓、大村代表们。
    因为电视里魏子俊和各种大官谈笑生风,珠江台甚至直播了半小时的魏子俊而都表情震惊的时候。
    魏子平心里爽爽的。
    狐假虎威不外如是。
    “大家也都看到了。阿俊现在什么“架势”,我们现在什么架势。说白了,我们这里大家都是农民,了不起做点小生意。”
    慢悠悠品着茶,魏子平慢悠悠开口,“阿俊呢?新闻上都说了,投资二十个亿,特区和省城分别十个亿。还说了京城也有。这是什么实力什么架势?我想大家多少也能看明白,总不可能珠江台也骗我们吧?”
    他看着在场诸人,特别是李姓、张姓和温姓的几个代表。
    因为就这几个代表不愿意合村,不愿意搞“大五丰村”。
    虽然魏子俊明确告诉过大家,合村后新村子不会继续叫五丰村,而是重新取新的名字。
    比如红旗村,或者干脆叫华夏村之类的名字。
    但在大家口中,或者心目中。
    这个以五丰村为基础,据说到时候新村子还会盖在五丰山脚下的村庄,自然还是“五丰村”。
    毕竟真正说话算话的,就是五丰村的魏子俊了。
    “我反正是支持的。”林梅的哥哥,快五十岁的林国昌道:“上林村林姓大房、二房和三房一千五百人也支持,其他人我就管不了了。”
    后溪村的李德刚也开口,“后溪村三房愿意。”
    此时正好电视里,魏子俊正与领导们联合对理工大学在微电子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进行表彰。
    魏子俊代表华夏科技集团,捐赠给理工大学的一千万。
    五百万将拿出来做奖励基金,其中两百万这次就要发放下去。
    发放对象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在微电子技术领域拥有相当地位的本省学者。
    理工大学两名微电子领域的工程院院士每人最多获40万奖金。
    21名微电子领域的教授、副教授以及青年学者分别获得4万、6万、10万不等的奖金。
    这次的表彰奖励只是限于理工大学而已,影响力却绝不会仅限于理工大学。
    不说隔壁的逸仙大学羡慕的要死,但微电子和通信工程不是他们的强项,所以他们羡慕也没用。
    就说鹏城的深大,京城几家和魏子俊有过接触的大学,一个个也异常关注着。
    一千万这个数字,不只是岭南理工第一次收到这么大笔的捐款。
    国内其他大学们,此时99.9%也没收到过这么大笔的捐款。
    全国创收搞经济的年代,小钱钱谁能不爱?
    大学如此,五丰村公馆里的大家其实也差不多。
    看着电视机里,魏子俊把写着数字的巨大化支票,微笑给各个专家教授再一起合影的画面。
    魏子平很快就愉快的发现,可以打电话给魏子俊了。
    因为基本上和五丰村亲近的几村几姓,此时都表态愿意合村加入新村子。
    算下来人口将近上万人,达到了魏子俊的最低要求也是基本要求。
    观看新闻直播的自然不止五丰村的人。
    特区这边。
    刘唯坐在窗前,一株银杏的树冠遮在窗前。
    从茂盛地树冠里,刘唯在凝视星星点点的蓝天。
    秘书张知行敲门进来告诉他:“李浩书记刚才五丰工业园那边回来,他现在在小会议室里等您。”
    “我就过去,”刘唯将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联络魏子俊那边了没有。他的人说他什么时候回来?”
    虽然有收到风声,特区毕竟不直属省府。
    魏子俊在那边搞出的大阵仗,刘唯有所耳闻但不清楚。
    现在直接搞这么一场现场直播,刘唯都有点被动。
    不过好在打断骨头连着筋,特区再怎么特殊,行政上再怎么听京城的话。
    在地理位置、民风民俗和人心上,还是更加偏向本省的。
    被族里大族长抢去养的小儿子,再怎么样还是和小家庭有联系的。
    加上魏子俊话里话外根本没撇下特区。
    说是要让特区和省城作为“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双重引擎之一。
    刘唯就算很不爽,也知道现在只能继续拉拢这个家伙。
    “说明天回来。”
    刘唯这才点点头,过去和李浩开碰头会议。
    第二天魏子俊从省城回来。
    特区市府大楼前的大道两侧种植着芒果树,有一台林业管理部门的车停在前面,工人站在高高的梯子上给芒果树修剪枝桠。
    这些芒果树种了快十年,已经长得很高大。
    夏天七八九月时,会结出许多芒果,许多市民跑过来偷摘。
    市府警卫人员驱逐也不是,不驱逐也不是。
    市府十分无奈,最后决定换掉,才避免市府夏天的时候被偷摘芒果的市民围观。
    不过其他各级官府还是喜欢种芒果。
    所以到2010年前,照样有许多市民喜欢到区、镇官府办公楼周围摘芒果……
    空气里有芒果树的树叶在飘,魏子俊看着路面已经积了一些树叶,随风在卷动,赶忙将车窗关上。
    另一侧的刘唯却享受着从另一侧车窗透进来十二月上午凉凉的风,笑着问:“终于舍得回来了?还以为你准备赖在省城不走了。”
    两人碰了面,现在打算去五丰工业园看第二期的建设情况。
    “老巢这种东西,我就没有考虑过特区之外的地方”魏子俊哂然一笑。
    “原则性的问题算是基本确定下来,超级数字走廊计划的实施细节,也应该可以进一步透露了吧?”
    “刘市长你真是没有耐心啊。”魏子俊笑着说:“张宏书记、李梓流市长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一点都不关心。”
    “他们不关心,因为他们是省城。省城就算没有你,那也是千年商都。特区本土现在就你能看得出来有点成就,我能不关心吗?”
    “得,得。”魏子俊看着窗外日色渐浓,说道:“马上就到午饭时间。我请刘市长你吃午饭,饭桌上聊一聊?”
    “行。”
    魏子俊然后就带着刘唯,到了五丰工业园一期的bp机工厂食堂吃饭。
    还跟着中午吃饭的工人,一起排队打饭。
    引得两人周围的工人们,不断投来目光——
    废话,新近上任的市长和老板啊!
    而且前不久两人还一起上过七点半联播新闻。
    “这么大的猪脚,那么多的肉,才收两块钱?伙食费补贴也太高了吧?”
    刘唯看着前面壮实的年轻工人,只用了两张本厂一元饭票。
    就在食堂窗口,打到了一大坨饭,还有两大头肉嘟嘟油汪汪的猪脚,他十分惊讶的道。
    “你小子不会对我也整演戏这一出吧?”刘唯回头怀疑的看着魏子俊。
    前不久新闻联播男主来时,也来这边的食堂吃饭了。
    不过早在领导来以前,食堂厨师和打饭大妈被提前换了人。
    还有几个工人代表也是特别被挑出来的。
    这些刘唯都知道。
    虽然那不是魏子俊非要搞得,但确实算是演戏。
    安全起见嘛。
    前面工人买饭的钱太便宜,刘唯现在怀疑也是在演戏给自己看。
    不然就这么大两块肉和这么多饭,刘唯真不相信才两块钱。
    作为市长,他虽然没怎么搞微服私访,但也是有一直了解底层物价的。
    就这两块肉的分量。搁特区外面普通的盒饭、快餐上,最少是三四份的份量。
    特区物价较高,快餐盒饭现在一般两元到五元左右。
    取中间值。这份价值两元的食堂餐,份量在外面最少要九块钱甚至十块以上才能买到。
    特区平均工资现在才三百块左右,十块钱已经是一天的工钱了。
    “有补贴的,而且现在猪脚比较便宜。”
    魏子俊耸耸肩笑着道:“所以两块钱才能买这么多,换其他菜就没这么便宜。”
    其实是五丰村一部分不愿意打螺丝,冒险精神太足的人。
    这部分人现在已经加入了刚成立的“南海沉船探险队”做后勤工作。
    他们一边参与考古探险,为国家勘探海底情况的同时。
    顺便拉点外国人不爱吃不要的冻猪脚回来。
    这些冻猪脚搞清蒸什么的,大概是不行的。
    味道有点腥,因为狗屁外国人吃的猪肉都没阉割。
    同时这些猪脚还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冰冻。
    没变质,却也没那么新鲜。
    不过不能清炖,却可以拿出来搞卤水。多放点盐,多整点香料,照样香喷喷的能让工人们吃得很开心。
    营养价值基本不变,毕竟就是口感好的脂肪加蹄筋和一些瘦肉。
    关键是便宜,便宜到几乎白送。
    只需要一点运费……
    五丰工业园这边的工人们近水楼台先得月。
    比此时特区的大部分打工人,提前吃上大飞牌猪脚。
    加上工厂有食堂补贴,那自然是两块钱可以买外面十块钱都不太好买到的猪脚饭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