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拍摄

作品:《华娱:从忽悠山西首富开始

    第474章 拍摄
    故事从2013年开始:
    2013年 8月 11日,虫洞第一次出现,第一只开菊兽“入侵者”在旧金山登陆,大肆破坏着城市。
    起初军方用传统火力持续攻击了一周,但没见半点效果,无奈之下,军方向怪兽投射了三颗核弹才将怪兽消灭。
    但怪兽血液造成的污染和核弹产生的辐射也让旧金山彻底沦为一座废墟,人们将这次事件叫做旧金山事件,把怪兽入侵的那天命名为“k-day”。
    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怪兽不断出现,人类也迎来了关乎存亡的挑战。
    2014年2月5日,第二次入侵,开菊兽进攻了菲律宾的马尼拉,人类再次被迫使用了核弹。
    2014年6月1日,第三次入侵,开菊兽“凯西普”进攻了墨西哥的圣卢卡斯加,人类依然只能使用核弹解决问题。
    这是第一只留下全尸的怪兽,人类用航母将其拖走。
    2014年9月2日,第四次入侵,开菊兽“切刀”进攻了澳大利亚的悉尼。
    澳大利亚军方将“切刀”引离悉尼市区,用了两颗核弹将其消灭,悉尼得以保全。
    在此之后,人类意识到怪兽的入侵是不断的,而核弹对城市造成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因此需要制造新的武器来对抗他们,于是我们熟知的 ppdc成立了,其总部设立在香港。
    而在 2014年 9月 15日的首尔峰会上,科学家加斯帕谢菲尔德提出了使用机甲对抗怪兽的方案,在场众人通过了这条提案,“猎人计划”这个项目也正式确立。
    随后在香港、洛杉矶、东京等地都设立了机甲基地,以应对全球各地的入侵,人类也正式进入了机甲时代。
    为了对抗怪兽,人类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怪兽。
    同年 12月,凯瑟琳博士研发出了人机链接的庞丝系统。
    2015年 1月 30日,历史上第一台机甲“潮小子育空”开始测试,美国空军上尉凯西亚当进行了第一次人机链接测试。
    由于只有一个人操控,神经过载,测试失败,驾驶员身亡。
    2015年 2月 18日,能将两台驾驶员思维同步的“draft通感系统”研发成功,也是从这时候开始,机甲变为由两人同步驾驶。
    2015年 4月 23日,开菊兽“卡洛夫”进攻了加拿大温哥华,“潮小子育空”打败了怪兽,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用机甲打败怪兽,证明了这条路是可行的。
    同年 7月 24日,猎人学院在克迪亚克岛创立,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培养机甲驾驶员。
    2015年 12月 6日,香港破碎穹顶基地正式投入使用,ppdc在环太平洋地区一共有八个这样的基地,用于机甲的修理和维护。
    基地内部全部配有大量军用物资,能够将机甲快速投送到战场。
    同时,“隐形浪人”在日本出厂,是人类第一台正式服役的机甲。
    2015年12月15日,“忧蓝罗密欧”在美国出厂,人类史上最慢的机甲。
    2015年12月22日,“地平线勇士”在中国出厂,最早的量产型机甲。
    2015年,12月30日,“探戈狼”在日本出厂。
    同年,“切尔诺阿尔法”在俄罗斯出厂。
    2016年,二代机甲开始研制,“暗黑拦截者”“太阳先知”在南美出厂,“美洲狮”在北美出厂,“伊甸园刺客”在俄罗斯出厂,“幸运七号”在中国出厂。
    2016年 5月 15日,“恶魔女巫”袭击了日本东京,造成数百万人丧生。
    “探戈狼”出战,中国机甲“地平线勇士”助战,“地平线勇士”的驾驶员正是胡卫国,也就是后来穹顶基地的指挥官。
    战斗中“探戈狼”被击毁,胡卫国驾驶“地平线勇士”击败了“恶魔女巫”。
    胡卫国的搭档牺牲,他本人也受伤,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从此从一线退役,担任猎人学院的教官。
    范家三姐弟也在这时加入了猎人学院。
    随后又是几次怪兽的袭击。
    2016年 6月 21日,“塔克”进攻东京,“隐形浪人”和出战,击杀了怪兽。
    2016年 7月 5日,“诸神黄昏”再次进攻东京,“隐形浪人”还在修理当中,只能由“胜利阿尔法”率先出战,但不幸被怪兽摧毁,“隐形浪人”的驾驶员只能再次冒险出战,最终与怪兽同归于尽。
    还是 2016年,开菊兽“复仇者”入侵了香港,后被中国机甲“幸运七号”所击杀。
    “复仇者”的头骨还被改造成了寺庙供人们祭拜,身体部分则由汉尼拔周的黑市组织所处理。
    ppdc还与汉尼拔周暗中签订了协议,将怪兽尸体的开采权卖给了汉尼拔周。
    后来 ppdc也发现了海底的虫洞并打算摧毁它,只可惜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2017年 7月 10日,三代机甲猎人“危险流浪者”在美国阿拉斯加建造完成。
    2017年9月14日,“斗牛士之怒”在墨西哥出厂,驾驶员是监狱中的两个重刑犯。
    2017年 10月 17日,开菊兽“山篮”袭击了美国洛杉矶,贝克特兄弟驾驶着“危险流浪者”成功击败了怪兽,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任务就大获成功。
    同年,“少林游侠”在中国出厂,“火神幽灵”在加拿大出厂。
    2018年,第四代机甲“暴风赤红”在中国出厂,“新星土卫七”在韩国出厂,“回声军刀”在日本出厂,“猛犸使徒”在美国出厂。
    此时机甲的数量达到了峰值,机甲和驾驶员成了当代的网红明星,引发全球追捧。
    2019年5月20日,开菊兽“天沟”进攻香港,被“暴风赤红”打败。
    2019年11月22日,第五代机甲“尤里卡突袭者”在澳大利亚出厂,是当时最先进的机甲。
    2019年12月22日,第一只四级怪兽“马尼拉”出现。
    “危险流浪者”“尤里卡突袭者”“暴风赤红”,三台机甲对其进行了围剿,完成了第一次漂亮的团战。
    2020年 2月 29日,“镰刀头”入侵上海,“少林游侠”率先迎敌,但不幸被摧毁。
    随后范家姐弟驾驶“暴风赤红”赶到……
    青城无忌正看的津津有味,帖子到这里突然戛然而止。
    没了?
    怎么好好的没了?
    青城无忌还以为是刷新问题,连续退出好几次,都依旧是这样。
    查看帖子下面的评论,大家也都在骂,看来被坑的不止他一个人。
    有没搞错?
    正看的起劲的时候没了~
    劳资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作者是太监吗?
    各种恶毒的语言陆续出现,青城无忌只觉得英雄所见略同。
    可不管怎么骂,没了就是没了。
    等了半天,也没见坐着有继续发布的意思。
    终于,还是有明白人说出了关键。
    “没了,大概率是因为下面的内容涉及到电影了,不能剧透,所以不能发出来……”
    众人恍然~
    但已经被勾的心痒痒。
    我日,我看星辰娱乐的通告,《环太平洋》要年底才上映,这个钩子要钩我一年?
    我也想骂娘,但,真的好期待~
    青城无忌骂骂咧咧的发了两条回复,然后开始搬运。
    这帖子缺德归缺德,但是真的好看。
    哪怕是太监帖,搬运到张辰吧也绝对能带来热度。
    果然,帖子才刚刚搬运不久,这边就也开始盖起楼来。
    只不过,这次被骂的人变成了青城无忌。
    谁让他是发帖人呢!
    ……
    星辰娱乐,陈小薇端着咖啡站在一台电脑背后,和宣发专员一起看着各种数据的统计。
    “陈姐,编年史的反馈非常好,基本上一发出去就变成了热门,甚至都不需要我们引导话题,网友的活跃度非常高……”
    “那就好,你记得持续观察,记得三天后公布第二篇……对了,和漫画公司那边拉通了吗?”
    “都拉通了,第一版备了二十万册的货,已经铺设到各大网点,这个星期六开售~”
    “嗯,这块你多盯着,有情况随时汇报~”
    陈小薇说完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张辰在横店只管拍戏,哪还管的上宣传。
    所有的宣传都是公司这边按照计划一点点放出。
    编年史是第一步~
    看到如今的热度,她也不得不佩服张辰的眼光。
    编年史这玩意就是张辰力主开发的。
    一开始谁也没把这玩意当回事,以为就是配合漫画宣传,没想到引发的讨论居然如此热烈。
    作为一个女的,她实在是不理解这些人在兴奋什么。
    所谓的编年史,明显就是假的。
    可这帮人就是兴致勃勃。
    前两天他们发的,多少钱可以造一台暴风赤红,居然还真的有人一点点的论证。
    外界的纷纷扰扰,张辰完全不知道。
    张辰正在一门心思的拍戏。
    在他的对面,是‘暴风赤红’的驾驶舱。
    驾驶舱里,范小胖三人正在卖力的表演。
    挥手,抬腿,做出各种动作,脸上表现出吃力的表情。
    这表情可不是演出来的,是真的吃力。
    他们身上的这套作战服此时已经与驾驶舱的液压系统联动,每一下都是在对液压系统做功,那滋味,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
    三人按照排练的动作一套做下来,只感觉手臂有些微微发酸。
    外面的张辰却再次喊了“咔”~
    监视器后面,张辰皱着眉头,盯着屏幕。
    三人对视一眼,嘚,这波罪又白受了。
    见张辰不说话,旁边的特效总监和美术指导都凑了过来:“有什么问题吗,导演?”
    张辰看也没看他们,嘴中喃喃道:“不对劲,总感觉不对劲,似乎哪里不对,但我又说不上来~”
    二人凑上来,跟着一块看回放,但大家谁也搞不明白张辰到底对哪里不满意。
    “你们也帮忙看看,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我说不上来……”
    巴里和崔斯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迷茫。
    拍电影就怕碰到这种导演,他找问题不靠眼睛,靠感觉。
    一时间,三人谁也没有说话,现场的环境变得有些奇怪。
    这时候,郭凡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问题是不是出在做旧上,我觉得作战服和驾驶舱里的装置都太新了~”
    “对~”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郭凡的一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就在于做旧上。
    整个驾驶舱,不管是驾驶舱的物件,还是三人身上穿的白色作战装甲,都太新了~
    像是刚从工厂里出来的一样,还带着新鲜的油漆味。
    “暴风赤红不是新机甲,他已经参加过好几次战斗,而且还有平时的训练,所以机甲里的装置应该有很明星的使用痕迹,比如磨损,比如掉漆……”
    美术指导约翰·巴里打了个响指:“ok,明白了,给我一点时间~”
    然后巴里把自己的团队叫到一起开了个会,片刻后,那些人开始动手操作。
    用锉刀将一些地方的油漆磨掉,搞成长期磨损的样子。
    而且充分考虑了细节,比如手部脚部这些驾驶员和驾驶舱的连接处,全部都做了磨损的处理。
    这也更符合实际情况。
    张辰看着他们的动作点点头,别说,这些人不愧是专业的,经他们手改造的,还真的挺像。
    大约半小时后,一切搞定。
    张辰近距离看了一下效果,很满意。
    经过他们这么一做旧,效果立马不一样了,有种中世纪城堡般锈迹斑斑却充满未来感。
    而且很有苏联重工业的那种味道。
    “ok,我们再来一次,从上一个镜头,也就是你们穿戴外装甲那一幕开始~”
    上一个镜头是姐弟三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外装甲,安装神经连接单元,然后进入驾驶舱,与猎人机甲建立连接。
    这些镜头里有大量对于作战服和驾驶舱的特写镜头。
    之前没有做旧,很容易穿帮的,所以必须重拍。
    场记打板,喊action~
    范小胖三人站在那里不动,任由工作人员帮他们安装胸甲。
    前后胸甲闭合,安装神经元连接系统,佩戴头盔。
    接着整套作战服激活,背部的神经元连接系统依次亮起绿灯,与作战服合成一体。
    同时头盔面罩里的黄色液体逐渐下降,象征着头盔也与身上的作战服合二为一。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作战服上的各种磨痕,一看三人就是身经百战的战士。
    “咔~”
    张辰查看监视器回放,然后很是高兴的大手一挥:“过了~”
    这场戏已经排过好几次,所以这次能一遍过。
    下一场,原本黑暗的驾驶舱各种设备依次亮起等,充满科技感的驾驶舱呈现在镜头里。
    接着气动门开始减压,随即开启,范家三姐弟入场。
    三幅连接装置降低高度,范小胖三人开始也驾驶舱连接。
    先是腿部,双脚踩入驾驶位,卡扣自动闭合。
    手臂也差不多,自动有液压杆与身上的装甲连接。
    整个连接过程中可以一览驾驶舱的全貌,各种做旧细节尽收眼底。
    只是这一个镜头,就能体现出暴风赤红以往的战斗到底有多惨烈。
    “咔~”
    张辰仔细检查回放,对各种细节都不放过。
    又指出几处问题,巴里继续做补救。
    在接下来的几天拍摄中,约翰·巴里彻底了解了张辰的工作风格,喜欢抠细节,对细节锱铢必较。
    张辰特别喜欢拉着他讨论各种做旧的细节,对做旧位置和颜色的使用都有独到的见解。
    张辰将这种风格称之为‘苏联重工业风’,但巴里更喜欢称呼它为‘哥特式科技风’。
    管他呢,反正目前为止,两人的理解是一致的。
    不管名字怎么样,但巴里起码有一点很笃定,他笃定《环太平洋》一定会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绝对能在众多过度依赖光效的科幻电影里脱颖而出。
    他看过张辰的分镜头稿,结合‘苏联重工业风’,那些机甲呈现出的绝对是如山般的压迫感。
    以他的经验,科幻电影,只要把科幻那部分做好,其他方面差一点并不影响整体质量。
    《环太平洋》给他的感觉,很另类,有点像他当年参与的《星河战队》。
    《星河战队》同样很优秀,怪兽的造型在当年来看也算另类,导演对于军队元素的设计也很大胆。
    地球联邦的军服采用了与德国军队类似的‘原野灰’,镜头风格也大量借鉴了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营造出的是类似政治宣传片的效果,有很强的极权主义风格。
    可惜,那电影最后票房不太好,被犹太人挑刺了。
    夜晚,张辰与各部门的头头开碰头会。
    这样的碰头会他们每天都会开。
    他必须保证大家与他的想法一致,避免出现认知错误。
    “这是明天的拍摄计划,大家都看一下,有异议的提出来~”
    郭凡将第二天的拍摄计划挨个发下去。
    拍摄计划这玩意,制定出来就是为了不遵守的。
    实际拍摄过程中,意外情况太多了。
    严格按照拍摄计划根本不可能。
    比如,哪个演员临时请假,就得调整他的拍摄计划。
    又或者道具出了问题,得重新定制,那就得先拍别的场景。
    不过《环太平洋》不需要。
    全绿幕拍摄的好处就是受到的影响特别小。
    只要演员不出问题,就不会有大问题。
    那么演员会不会出问题?
    太会了!
    就比如这两天拍摄驾驶舱的戏,拍的那个惊心动魄。
    平时的拍摄还好,演员在里面正常表演就好。
    但涉及到战斗,情况就很复杂。
    机甲遭到攻击,液压机就要带着驾驶舱左右剧烈摆动,演员脚下所接触的都是扎实的实体材料,演员身上还有不轻的战甲。
    虽然有液压杆连接,但还是出意外了。
    一次摆动中,负责固定的装置居然折断了,张末被甩出去,受伤。
    不过好在伤的不重,否则张国利一定带着菜刀来探班。
    除此之外驾驶舱要模拟的东西太多了,火,闪电,失重,撞击……
    这么多东西掺杂在一起,张辰真怕再出事。
    即便道具组跟他再三保证,不会出现问题,张辰还是拍的小心翼翼。
    每天导演组干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聊到特效部分,艾德兰问出心中疑惑:
    “洪荒的出场你想怎么设计?”
    “让它与女主角有一种心灵上的联系,女主角遇到危机,洪荒变身,然后赶去战场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
    “但我觉得有一点可能会被观众吐槽?”
    “什么?”
    “就是猎人机甲被投放到战场的方式,居然是采用直升机,目前为止,好像载重量最大的直升机,极限也只有40顿吧,而猎人机甲普遍都在1800到2000吨之间……”
    这点张辰也早就意识到了,但还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只能暂时搁置。
    ……
    转眼间,年关将近
    今年的这个年必定是要在横店过了。
    很多人都提前和家里人打过招呼,张辰也不例外,但到了临近的时候,还是想家。
    年三十这天,剧组并不会停下拍摄,一切按照计划表计划的来,但会特意提前一点,在下午四点左右就收工。
    然后开始准备过年。
    虽然是赶戏,但该有的仪式感还是有的。
    晚上一起吃年夜饭,吃饺子,吃汤圆~
    横店这个地方,过年特别热闹,甚至比一般地方都要热闹。
    这地方是旅游区,过年有各种各样的节目。
    不存在过年找不到地方吃饭的情况。
    过完三十,到了大年初一,也同样不放假。
    想放假是不可能的。
    一个剧组,两三千人,每天光是吃喝拉撒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不可能因为什么节日就放假停工。
    通常来讲,大一点的剧组,一旦开工,大家就像是上了一趟高速列车,不到站是不会停下的。
    大家唯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争取早日杀青。
    当然,会发红包~
    不多,一人一百。
    和平时不同的是,休息的间隙,大家都在打电话,给父母拜年,给长辈拜年~
    年这个东西,你在家过可能不觉得有什么。
    但一旦没在家,就会特别在乎。
    这可能也是华夏人基因里的东西,要不然也不会搞成90亿人的大迁徙。
    恭喜发财~
    过年好~
    从问候语,可以轻易分辨出剧组里的某个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就是今天见面笑眯眯的两个人,昨晚可能还在因为吃饺子还是吃汤圆闹的面红耳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