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149 须弥山菩萨界
作品:《诸天之神象镇狱》 第149章 第149 须弥山菩萨界
此时,层层光辉如波浪般浩荡翻涌,弥漫了整座古山,使其显得愈发庄严神圣,震撼人心。
“当——当——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间古寺悠悠传出,与那信仰光辉一同在空气中荡漾开来。刹那间,天乱坠,一条由信仰之力凝聚而成的道路缓缓显现出来。
忽然,一位老僧出现在前方,身后跟随着数十尊宝相庄严的罗汉。
老僧身披绣有八宝瑞相的袈裟,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宝瓶、金鱼、盘长,是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八种图案,光彩夺目。
他眉毛雪白,满脸褶皱,带着一种威严,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引路老僧心头猛地一紧:“阿弥陀佛,施主佛缘深厚,慧根天成,可愿入我佛门?“
引路老僧心中暗叫不妙。佛门虽向来有教化有缘人的传统,但眼前这位可是拥有斩杀圣人实力的摇光圣子,未来摇光圣地的掌舵者啊!
“主持,这位是摇光圣子……“引路老僧赶忙低声提醒。
“原来是圣子驾临。“白眉老僧眼中闪过一丝如星辉般的光芒,却仍不死心地问道:“不知圣子可对佛法感兴趣?“
林羽神色从容,应答道:“正想在此叨扰些时日,与诸位高僧一同探讨佛法的奥秘。“
白眉老僧闻言,雪白的长眉微微颤动,最终双手合十道:“佛法无边,望圣子能在此有所收获。“言罢,身形一闪,便消失不见。
引路老僧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林羽倒是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他身怀龙纹黑金鼎这等至宝,不是没有跟脚之人,也不是什么佛陀转世,佛门疯了才会强行留下自己。
望着漫山遍野那浓郁得仿佛实质化的信仰之力,林羽心中暗自叹息。
这些积累了数十万年的磅礴力量,若是全部激发,配合阿弥陀佛的舍利子与降魔杵,几乎等同于大帝在世,一两个至尊还不够打的。
然而成仙路开启的时候,这些信仰之力都被阿弥陀佛大帝的信仰身一波送走,这积攒了数十万年的信仰之力全都败光,真是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惜。
看着遍地的信仰之力,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只是宝物有主,动不得。
除非他是佛门之主。
那也只能小小的吃一口,因为还有一个帝兵降魔杵在,最大的一份只能是留给阿弥陀佛的信仰身。
实在是暴殄天物!
引路的老僧满脸惊叹,目光中满是震撼与钦佩,感慨道:“圣子佛性醇厚,竟能引得须弥山上的神钟接连鸣响,这般天赋,自古以来也不过寥寥两三例。”
他丝毫不知林羽心中所想,否则绝不会是这副表情。
老僧解释,须弥山除大雷音寺,还有许多古庙。这些庙虽非阿弥陀佛大帝传承,却藏着佛门典籍秘术,初来者若与某庙有缘,庙中钟声便会响起。
林羽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打趣道:“原来如此,我还当是特意为欢迎我而敲响的,真是受宠若惊。”
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一同上山,每迈出一步,便有佛钟相伴。那悠扬的钟声在山间回荡。
沿途,一尊尊宝相庄严的罗汉、菩萨,纷纷从潜心修行的古庙中走出,双手合十相迎。
有的古庙香火旺盛,信徒众多;有的却冷冷清清,只剩一口大钟发出孤寂声响。
林羽疑惑:“断了香火传承的寺庙,为何没人照料?”
老僧目光慈悲,缓缓道:“佛度有缘人,这些庙在等有缘人降临,重续香火、传承佛法。”
林羽点头不语。
沿途中登须弥山,周遭佛音袅袅相和。林羽身为摇光圣子,所到之处皆有万道霞光簇拥,绚烂夺目,恰似神佛临世。佛门的祥和瑞气在澄澈日光的映照下,亦环绕着他流转。
佛光闪耀,梵音回荡,此乃佛门浓郁佛法之力所凝。林羽缓步前行,祥瑞萦绕。晶莹菩提叶飘落,叶上符文闪烁,仿若真佛降临。
须弥山巅,佛光普照。
信仰之力如天河垂落,隔绝九天罡风,牵引域外陨星环绕。
山间古刹钟声回荡,各庙僧人纷纷走出观望。荒古以来,罕有外人登山,更别提如此瞩目。
山巅唯有一座古朴寺庙巍然矗立,“大雷音寺“四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在牌匾上熠熠生辉,缕缕帝气自字迹间流淌不息。寺前那株苍劲的古菩提树虽已落叶凋零,却因沾染不朽气机而亘古长存。
“此乃不死菩提神树涅槃所留。“一位老僧解释道,“当年我佛曾在此树下悟道。“
只见树影婆娑间,混沌气弥漫,一道模糊身影若隐若现,那是千万年前留下的悟道印记。
阿弥陀佛大帝亦曾在此参禅,其道韵至今未散。
不过这株老树只是神药涅槃后留下的躯壳,真正的菩提种子早被释迦摩尼带往火星大雷音寺,后被叶凡所得。
参拜大雷音寺后,林羽向白眉主持提出要参悟菩萨界。
主持闻言面露难色:“圣子有所不知,神游菩萨界凶险万分。多少天资卓绝的佛子,甚至被内定为须弥山接班人的存在,都在此境中莫名坐化。
佛法虽浩瀚无边,修行路上却布满荆棘,当年几位被认定为古佛转世的天骄,也都折戟于此。“
“还望主持成全!”林羽坚持道。
“阿弥陀佛。“主持双手合十,“圣子若要参悟,贫僧自当引路。只是菩萨界广袤无边,不知圣子想观哪一处?“
见林羽露出疑惑之色,主持解释道:“菩萨界以信仰之力为基,寻常古庙只能覆盖方圆百里。但我须弥山的菩萨界可笼罩整个西漠,越是靠近圣山,越容易进入。若在须弥山上,更能以肉身直接踏入其中。“
林羽颔首:“请主持引路。“
这菩萨界乃佛门先贤以浩瀚信仰之力构建的虚拟世界,内蕴前辈大能的精神烙印,更有诸多玄妙景观。
依托须弥山三十多万年的积累,方成此等奇观。只要不窥探先贤烙印,单是观摩精神世界的构造,佛门倒也大方。
主持一步踏出,缩地成寸,转瞬已至山顶。回首望去,林羽施展行字秘紧随其后,竟未落后分毫。
“入菩萨界后,还望圣子莫要触动先贤印记。“主持郑重叮嘱。
“自然。“林羽应道。
主持口诵佛号,梵音与信仰共鸣间,一道精神门户缓缓开启。
二人踏入其中,顿觉祥云缭绕,佛光普照。远处山崖上,罗汉盘坐;古刹深处,菩萨显化。虽影影绰绰,却给人以真实不虚之感。
林羽并未驻足停留,那些金身罗汉的虚影,不过是数千乃至数万年前留下的模糊烙印,早已丧失了完整神识,根本无法进行深层交流。
整个菩萨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衰败景象:某些大佛印记前尚聚集着少数神僧虚影,但更广袤的区域却是一片荒芜寂寥。
当然,并非所有区域都能随意通行。
有些古刹圣庙依然佛光璀璨,照亮整片天地,其光芒直冲云霄。这些坐落于巍峨神山上的庙宇最难进入,其中保留着近乎完整的真佛烙印。
更有一些禁地令人震撼,佛音如雷的圣山上,恢弘庙宇绽放万丈佛光。林羽清晰地看见几尊古佛虚影,仿佛跨越时间长河,从远古时代降临此地讲经说法。
“佛门底蕴果然深不可测。“林羽暗自感叹,“先贤竟能开创如此精神场域,若能在此深层次入定修行,确实有望证得菩萨果位。“
“欲入大佛天,需先渡过去海。“主持指向一片银光粼粼的海洋,“圣子不妨一试渡海。“
转瞬间,二人已立于银海之畔。惊涛拍岸间,金莲绽放,道痕流转。主持解释道:“渡海之法有二:或以佛法印证,或以己道破之。“
“正合我意。“林羽朗声道。
“渡海凶险,回头是岸。“主持再次提醒。
林羽凝视银海,忽而长笑一声,径直闯入海中。
林羽背后圣洁的天使之翼猛然展开,双翼轻轻一震,顿时天地变色。狂暴的能量风暴席卷而出,银色神海竟被硬生生蒸腾出一片真空地带。
他周身十丈范围内自成领域,任凭佛光普照、金莲绽放、道痕交织,都无法侵入分毫。
银浪翻涌间,他如神凰临世,每一击都令神海震颤,硬生生在无尽佛力中开辟出一条通路。
“破!“
随着一声清喝,林羽浑身绽放璀璨圣光,举手投足间银浪崩碎,金莲凋零。这般蛮横的渡海方式,引得远处金身罗汉纷纷侧目,面露惊色。
“此人竟以力破法,全然不顾过去海明心见性之妙……”
最终,在漫天银浪的哀鸣中,林羽以无敌之姿横渡而过,将这片象征“过去“的神海彻底抛在身后。
“这“
白眉住持瞳孔骤缩,满脸震惊之色。过去海作为佛门至高试炼,蕴含着无上佛法真谛。
寻常佛门弟子入内,无不要经历一番生死磨砺,方能有所领悟。即便他当年身为佛子,也在此苦修十余载,方得证菩提。
可眼前这位摇光圣子,竟如闲庭信步般横渡而过。那浩瀚银海与万朵金莲中的无上道痕,在他面前形同虚设。举手投足间,尽显大自在真意。
住持双手合十,声音缥缈:“渡过此海,便可由菩萨界入大佛天。“
林羽神色淡然,对大佛天这等划分毫不在意。他目光如炬,直指本源:“敢问住持,此处可是精神世界之核心?“
“阿弥陀佛。“住持微微颔首,“菩萨界与大佛天,皆以须弥山为基,以无量信仰为源。此山便是撑天之柱,定界之根,亘古长存于虚实之间。“
林羽眉心微动,主之眼绽放淡淡金辉,洞彻虚空。刹那间,万千道纹在他眼中流转,似有无数世界在其中生灭轮回。
住持见状却神色如常。须弥山汇聚佛门三十余万载的信仰之力,纵是圣人亲至也难窥其奥妙,除了阿弥陀佛这种精研信仰之力的道路,其他人得之无味。
林羽盘坐山前,背海面山,陷入沉思。
住持静立一旁,想起近日听闻:这位圣子治世有方,整合王朝,似要将摇光打造成中州神朝般的庞然大物。更令人玩味的是,他竟也在推行愿力修行之法。
“莫非.“住持心中暗忖,“他欲效仿我佛门,建立一方道界?“念及此处,不由莞尔。
一月光阴转瞬即逝。林羽缓缓睁眼,眸中似有星河倒转。
“圣子可有所得?“
“略有所悟,还要多谢主持应允此事。“
住持笑而不语。须弥山乃宇宙奇观,配合佛门数十万载的积累,方成此等精神世界。即便将核心奥秘公之于众,世间又有谁能复刻这般底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