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做准备……
作品:《1948的奋斗人生》 虽然奇葩不少,不过大清查终究还是正面的反馈更多些。甚至于连着工人们的心气都被提升上来了好大一截。也因为这样,曾经已经辉煌不在的扫盲班趁势又火热了起来。
人啊,只要有了奔头,那有些事儿不用上头命令,不用人逼,自己都能积极起来。像是于大庆几个,这会儿和方大海说起这事儿的时候那积极性就比早先方大海劝他们的时候高多了。
“这么说,你高小毕业证稳了?”
在这次的大清查中,方大海接连几次,都用上了于大庆这些孩子的消息渠道,既然他们付出不少,那他自然也不会让他们白帮忙。不只是公安局给出的奖励,就是他自己……他不差钱不差东西的,自己人,还是一直给自己帮忙的自己人,出手自然不会小气。
每次来,几乎都会带着一个背篓,不是粮食,就是实用的物品。这次因为是大清查结束的最后一次,他带的特别多,光是小米就带了足足50斤过来。这让于大庆看着那面袋子的眼神都带着光。
这会儿听到方大海问他读书的事儿,回答起来都有些心不在焉了。
“嗯嗯,稳了。”
“那后头你还准备继续学不?初中课程虽然复杂了点,不过真学出来了还是挺有用的。”
初中?他能学出高小的文凭,在他们汽车厂里,那都属于文化人了,还继续读?不是吧!
刚还有些不怎么上心的于大庆眼睛一瞪,有些不知所措的问道:
“大海哥,我知道你上次说的,读书识字重要是对的,咱们那厂子里,师
傅收徒弟都捡着识字的优先。可这初中……那可是坐办公室的人才能有的水平,我一个当学徒工的,也要读成这样?”
这真的是他们这样的孤儿,这样的小喽啰能有的层次?
于大庆的问题……怎么说呢,方大海很理解他们这些人的心理,即使再怎么说人民当家作主,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心里依然是充满了自卑的。稍微好一点的待遇,他们都担心自己不配,更不用说继续读书,一下跃个阶层,让自己成为他们自己眼中高不可攀的读书人、干部了!
“我们,我们这样的,就是穿上了龙袍也不像太子。这读上去……真有用?”
听听,这种自我否定,那真不是一场宣传,喊几遍口号就能改变的。
“你啊,怎么就没这股子心劲呢?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万一,你小子就有这样的机会呢?”
对于这样的人,这样的心态,方大海觉得,自己画大饼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应该能稍稍的改善一二。
“咱们大哥比方啊,”
方大海坐在炕上,将鞋子一脱,双腿一盘,然后歪歪斜斜的往墙上那么一靠,然后露出几分畅想的表情,煞有其事的说了起来。
“比如你这学徒工出来,成了正式的汽车厂工人,会修车了。这个应该没问题吧?”
嗯嗯,这个没问题,他也是这么给自己做规划的,成为正式工,学出点技术,然后慢慢的熬资历,争取当个大师傅。
于大庆点头点的飞快,稍稍坐正了一下身姿。
“然后……你也知道,如今这厂子越建越多,越建越多,那你说,有一天有没有可能,这边上,会再建一个汽车厂?哦,也未必是汽车厂,或者是建个汽修厂?部队打仗可是缴获了不少的车辆回来,这么多车要是坏了,光你们厂一个厂子,可未必来得及修,多建一个不奇怪吧?”
嗯嗯,这确实不奇怪,就是他们厂子里,那也分吉普车、卡车,好几个车间呢。虽说这汽车厂搞的,其实和汽修厂也差不离,没见着造车,光看见修车了,可即使这样,这业务也相当的繁忙,所以那天真扩建个新厂,并不算稀奇。
“那有了新厂子,肯定要冲老厂子里分流点骨干力量过去是不是?”
哦,这个他懂,他们厂子里的老工人,老师傅,那就都是别的厂子分流过来的,好些还是部队上出来的呢。
“那这骨干到了新厂子,除了当大师傅,是不是还得担任点什么职务?组长啊,甚至是车间主任啊,这些个?”
那肯定的呀,他们厂就是这么干的。
“那你说,你要是有了技术,又有了初中文凭,到了那时候,跟着去分厂的话,能不能换个官当当?”
咦,你要这么说,好像……还真有可能。
“可这样的话,不用初中学历,那也能当的吧,我们厂子里好些主任,就没有这样的学历。”
“对,现在是没有,可如今不是扫盲班开了好几年了嘛,而且看目前的架势,还有继续开下去的意思。既然读书识字的人多了,那你自己说,到了几年,甚至是十年后,人再想提拔干部,能不增加点标准,给这学历也定个档?”
这,这还真有可能。可选择的多了,想选出最好,最合适的来,肯定得加条件,这事儿不想不觉得,一想就是他也懂这其中的道理。
于大庆摸着脑袋琢磨了一下,缓缓的点了点头。
看着于大庆让自己说通了,方大海表情松缓了下来,用力的拍了拍于大庆的肩膀,很严肃的告诫道:
“所以啊,大庆,你永远要记住一句话:机会只会留给最有准备的人。”
听到这一句,于大庆的眼睛噌的一下亮了,呢喃着重复了几遍,然后重重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大海哥,哪怕没有机会,我也会一直努力准备着。”
这就对了,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是最不会吃亏的事儿了。
这里方大海和于大庆刚兴致高昂的说完未来,正对视而笑呢,那头铁柱满头满脑汗的冲了进来,一进门嗓子就像是打开了开关,大声嚷嚷道:
“大庆哥,大庆哥,咦,大海哥在啊。”
进门才看见方大海,铁柱立马咧出个笑来,露出八颗大牙,看着特别的憨。
“你这是怎么了?后头有老虎追啊,跑这么快。”
见着这样的铁柱,方大海下意识的就说笑起来。这孩子人如其名,哪怕是已经16岁,依然性子憨厚又实在,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喜欢。
“大海哥在,那我说的事儿,就有人问了。”
哦,什么事儿?难不成和他们公安局有关系?他不记得最近公安局在这片有什么事儿啊!
“前街那头,那个原本保长的宅子,今儿有军管所的人过来收拾了,说是要做街道办用,大海哥,什么事街道办?”
嗯?街道办?这就开始收拾房子了?挺快啊!要是这么的,是不是他们派出所也要开始重新立起来了?
方大海心里琢磨着,不过这不耽搁他回答铁柱的问题。
“哦,这个啊,和军管所的性质一样。不过是一个军管所管不过来,所以划区域,分别管理而已。”
哦,你要这么说,那这些孩子就都明白了。毕竟这两年,他们和军管所打的交道不少,细说起来,他们这一排房子能建起来,也有军管所帮忙呢。
“既然这样,那一会儿我们过去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儿好帮着干的。”
于大庆自打进了厂子,这眼力见是越发的厉害了,不过是一句和军管所一样,他立马就想到了要去帮忙,不说这里头是不是有和人政府打好关系的盘算吧,最起码这态度上,那是绝对可以的。
不过你说就说,看方大海是什么意思?这是还想征求他的意见?这方大海能说什么?自然是只有点头的份。
“也对,也不知道到时候分过来管着片的人,你们认不认识,这会儿先去混个脸熟挺好。”
看着方大海也觉得他这思路没问题,于大庆忙又问了一句:
“街公所那边,不是说要建派出所?大海哥,你们什么时候动?要不要我们去帮忙?”
这方大海还真不知道,毕竟他如今是市局的,这派出所……好像是各个区公安局负责的吧。
“这不归我管,我也不清楚。”
不过方大海也知道于大庆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所以后头又加了一句。
“放心,你们给公安局帮忙的事儿,那都是有档案记录的,等这边派出所建起来,我看看有没有人认识,到时候会帮忙说一声你们的情况的。”
于大庆一听方大海这话,高兴起来,只是这笑才出来不到一秒,又转换成了不好意思的表情,讪讪的解释道:
“那什么,大海哥,不是我们想借着你的名头做什么啊,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还不是不安全感作祟?即使他们如今已经大了些,即使这些孩子里大半都去了厂子里,成了工人。可生长过程中,因为弱小而被旧时代旧警察欺负的心理阴影还在。即使明知道,现在的公安不是就是旧时代的警察,不会随便折腾人,可到底还是害怕。
所以期待着方大海这一声招呼,能给他们一点安全感!
对此,方大海能说什么呢?还是那句话,有些事儿,有些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