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生来不见天日
作品:《噬恶演武,诸天除魔》 第101章 生来不见天日
楚天舒他们去的时候,个个轻骑快马。
回来的时候,大队车马运送,难免要慢了许多。
直到下午,众人才回到王城之中。
郑府的管家好像早就在等候,在他们刚进城的时候,就匆匆赶来,到郑回身边低语。
不过,他那种压低声音的方式,对于就在三丈之内的楚天舒来说,毫无意义。
“大人,有人拿着当初你给韦将军那边的信物,过来找你。”
郑回接过管家手中的一张纸。
那是一张烫金的小笺,上面只有一句诗。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郑回指腹一摸,就知道这纸张确实是自己当年亲手做的一套小笺,上面的字迹,也是自己用左手写出来的。
除非是那位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将军亲手赠予。
否则别人就算得到这张小纸,也不会知道,这是南诏郑回的信物。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郑回喃喃一句。
南诏国内,局势最近越发紧张,刚刚又有大唐使节团、吐蕃大祭师,这等重要人物身亡。
在这个时候,得回当年的信物,郑回脸上虽不动声色,脊背却不禁微微一挺。
众人入城之后,因为街上人群熙攘,都放慢了马速。
郑回把那张纸收入袖中,依然不骄不躁,将整个车马队伍带向郑府。
到了门前,下马入门,郑回的步子才陡然快了起来。
楚天舒一踏进这座府邸,更是已经嗅到了一种药味。
药味的源头就在后厅。
偌大一个厅堂,上半部分都翻腾着白色的水雾。
就好像冬天在那种老式的厨房里面烧饭烧菜,水汽上升积聚,郁而不散的场景。
但南诏气候温热。
要烧出这种场景来,恐怕要在短时间内,至少有四五瓦罐的水沸腾蒸发了。
地上果然有几个空瓦罐,里面全是药渣,但却没有看见火炉。
披黑布、穿红袍的客人,坐在一张梨木大椅上,双手捧着一个瓦罐。
瓦罐中正传出咕嘟嘟的声响,冒出腾腾热气。
看样子,似乎是这个人用双手就把瓦罐中的药加速煮沸,在短时间内浓缩出药汁。
那几个瓦罐里煮出来的,应该已经被他喝掉了。
“是内卫右司的海大人吗?”
郑回虽然有些猜测,这时仍然不免抽出袖中小笺,“这信物,是从韦将军处所得?”
海东来道:“是。”
一个字回了两个问题。
当年唐军击败吐蕃和南诏联军之时,郑回听说,内卫曾经跟军中争功。
作为那一战时,两边的头面人物,海东来和韦皋,也在朝中不和。
但这种隐秘的信物,必是韦皋主动拿出来的。
看来传言不实啊。
郑回颔首道:“海大人想必是为了使节团的事情而来,究竟他们的路线是如何泄露,我也全无头绪。”
“请海大人先在这里养伤,待我面见国君后,合计一番。”
海东来一抬眼,扫过面前几人。
除了管家和护卫,楚天舒和成瞎子的打扮,明显跟郑府旁人不同。
但能出现在这里,郑回果然很信任他们。
“看来,你们已经见过使节团的尸体了。”
海东来说道,“我原本也不知道使节团路线,只是为了调查内卫之事,才来到南诏。”
“想不到,竟然遇到有人袭杀我大唐使节!”
海东来嗓音一沉,“那帮和尚都不简单,尤其是那个老的。”
“比起昔日长安游侠中,那几个号称过魁首的人物,老僧还要更胜一筹,还有他的兵器……”
“很妙的人啊,他应该是吐蕃的一位大祭师吧。”
郑回点点头,神态沉重。
楚天舒正拎起地上的瓦罐,查看里面的药渣。
“黄芩,连翘,折耳根,紫地丁,牡丹皮……”
一看之下,楚天舒发现里面几乎全部都是消炎的药材。
还有几味特别名贵的药物。
看药材上的年轮,必是珍品,多半是郑府中的收藏。
“药材选料都不错,但这个比例,也太胡来了,你难道是觉得药材越多越好吗?”
楚天舒走到海东来旁边坐下,伸手道,“我是个郎中,给我瞧瞧如何?”
这一坐到旁边,即使有满屋的药味掩盖,楚天舒也嗅到了海东来身上那种浓浓的血腥味。
老实说,他对海东来现在的身体状况,非常好奇。
一个重伤状态下的武道高手,身体机能会有哪些变化,具体又是怎么样应对的?
楚天舒按照拳谱和医理,可以有所推测,但并没有见过实例。
像徐团长那种,本来是很好的探究对象。
奈何人品太烂,形势所迫,不得不直接打死,也怪可惜的。
有了给这种高手诊断的经验,将来万一楚天舒自己也受重伤,或者体力消耗到某种程度,还想续战。
对自身状况,方方面面的拿捏、刺激,就可以更加胸有成竹。
海东来把瓦罐中的药汁向旁边瓷碗中倾泻,倒了大半碗后晾着,将瓦罐放在一边,伸出手来。
“那就有劳阁下了。”
虽然在传言中又傲慢又嗜杀,可这人还挺有礼貌。
楚天舒看他手上绑着许多细白布条,都沾有血迹,就先把他袖子往上捋了一点。
谁知这些布条,一直绑到他小臂上,都已微微泛黄。
“这布条有些日子了吧,你跟吐蕃人交手之前,就已经受过伤?”
海东来平静说道:“不是伤,是病。”
凭楚天舒对力道的敏锐程度,隔着布条,也能把脉。
他将手指搭在海东来腕部,沉吟不语。
郑回等人,也都纷纷坐下,安静等候。
“这种脉象,我还真是平生头一回见到。”
楚天舒皱着眉,“你这病什么时候有的,有别的表现吗?”
海东来说道:“小时候听老人说,我这是天生的毛病,不能见光。”
“孩童时在阳光下,过不到半个时辰,身上就会起红点,夏天重些,冬天轻些。”
“过了十岁之后,只要在阳光下暴露半刻,密密麻麻的红点就会连成一片,破损出血。”
“后来就更严重了,发病会更急,溃烂会更深,一年更胜一年。”
厅内众人,都是一惊。
从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怪病,这怎么听着,像是什么阴邪鬼物,才受阳光所克,简直不像活人。
郑回更在转念间想到,这是海东来身上一大破绽啊。
纵然厅内的人不会泄露,且以海东来的武功,世上能利用到这个破绽的也是凤毛麟角。
可海东来随便把这个破绽在众人面前暴露出来,这个心态就很不寻常。
除非,他是觉得,自己本就没有多少时日了。
郑回心中微沉,目光带着希冀之色,看向楚天舒。
对高手而言,重伤也许可以自愈,但重伤重病迭在一起,就只能看医术了。
楚天舒听着这些表现,想起自己在医学杂志上看到的吸血鬼卟啉病。
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罕见病,轻度患者可能通过严格避光和治疗,拥有接近正常的寿命。
可是,先天性卟啉病的重症患者,就算严格避光,也多半会在孩童时期,就因为各种并发症去世。
海东来对自己的病,该有一定了解,但他只知道吃那些个不完全对症的消炎药材,可见,以前给他看过病的人里,也没有谁给出好的治疗办法。
那他就是硬靠练功,练出一身强悍体魄,才扛住了病症,多活了这些年头。
然而,先天带有这种病,练功的难度,也会比常人艰苦得多。
“能在死循环里撑这么多年,练出一身名动天下的武艺,你也真可谓是心坚如铁!”
楚天舒不由得赞叹了一声。
医者对于求生意志如此顽强的病人,总难免受到触动,何况彼此还同为武者。
生来不能见天日,却让名声显赫如骄阳。
同时,楚天舒也不免想到了炽日轮。
这个海东来,有点太倒霉了。
先天带有这样的病,遇到的强敌,手中拿的还是炽日轮。
倘若那老僧换个兵魂,海东来的伤,应当还不会重到这种程度。
重到这种……随时可能暴毙的程度。
现在的海东来,看似还能走动交谈,恐怕就是跟人动手,也还能勉强过上几招。
但是,这次的重伤,已经把他的并发症都催化,爆发出来。
就这炎症之恶劣,如果送到一个有医院仪器的地方。
检测结果,肯定会让医生觉得要么是仪器烂了,要么是自己在做梦。
这不是药物能够医治的范畴了。
假如下一刻,海东来的脑血管受到的牵连,再稍重些,那就真的会暴毙在这里。
偏偏,就是因为严重到这种程度,楚天舒最擅长的针法,也不好在他身上施展。
“你就算是没受伤之前,这种程度的病情,也该在家好好养着,怎么敢出来乱跑的……”
“等等,你已经如此伤重,能慢慢走路还罢了,却是怎么在今天内,就赶到王城的?你也没骑马吧?”
楚天舒眼前一亮,开启通灵视角,仔细观察海东来,视线停留在他心口。
“你的兵魂,在体内!”
海东来对自身伤病之重,早有所料,神态只有少许的寥落遗憾,点头道:“我的伞毁了,兵魂只能暂寄入体。”
兵魂养炼高深,心心相印后,确实可以暂寄在主人体内。
这样,就算原本的兵器材质不够好,在战斗中被毁,兵魂也可以转移到新的兵器上。
但兵魂之所以容易展现神妙之力,就是因为,它比人更纯粹。
若寄存在体内的时间过长,就会被人体心绪浊化,能力倒退,甚至消散。
“我倒忘了,兵魂还有这么个特质。”
楚天舒眉头舒展,神态振奋起来。
“好好好,那你可能还有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