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给你机会,你却不中用
作品:《荡魔祖师爷》 第145章 给你机会,你却不中用
别说什么国公公子,侯爷嫡子。
就算是皇子想求取景熙为妻,都要看自己是否看得上对方。
而且李景孝想着,在剿灭西海道虎妖,和那虎妖手下三百怅鬼和小妖,赚到大量经验之前。
二叔就不能离世。
所以李景孝伸手把景容抱起来,用真气把景熙、景玥扶起来,然后从游戏物品栏里。
拿出之前刷20级地图里,守关boss精细鬼和伶俐虫时,爆出来的生生造化丹。
只是念头刚起来,忽然又改了主意。
生生造化丹,服此丹可延命九年,再服无效。
自己现在都只有一颗,给二叔服用,有些可惜了。
所以李景孝的目光很快放在了‘镇心理气丸’上。
这玩意每十天服食一粒,可延百日之命。
而且不存在多服无效的说法,在武侠世界里极其难炼制。
可在游戏里,刷10级地图,就有很小概率爆出来。
此时李景孝手上,也只有3瓶。
每一瓶10颗。
等于一瓶能让人多活三年。
真说起来,镇心理气丸对李景孝来说,比生生造化丹更有用,效果也更大。
毕竟镇心理气丸的爆率,应该比生生造化丹大。
而生生造化丹虽然能加9年的寿命,但第二颗无用的限制,就显得有些过于苛刻。
想到这,李景孝直接拿出一瓶,倒出一颗说道,“二叔,此乃‘镇心理气丸’。
服用一颗,能、、、”。
本想说能续命百日,可李景孝想了想,这话即便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说。
免得给自己招惹来麻烦。
想了想后,才继续说道,“这药补气,有调和阴阳的功效。
我手里也只有这一瓶10颗。
想再炼制,还得看此行北上的运气好不好。
要是能找到足够年份的龙须草和百色,倒是可以试着多炼制些。”
北上找草药的话,自然是李景孝胡扯的。
但他手里确实有游戏出品的龙须草和百色。
还是20级的红药和蓝药。
万一哪天拿出龙须草或者百色给人服用,吃下什么伤都能好。
自然能理解‘镇心理气丸’有多珍贵了。
二叔一听这话,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自家这侄子到了这时候,才舍得拿出来的丹药。
虽然只是说,能调和阴阳和补气,但只要不傻,就知道这药肯定珍贵的很。
至少比九玉露丸要好。
而且能不死,谁又真愿意等死?
李景孝把一颗‘镇心理气丸’交给景熙。
景熙忙小心接过,服侍亲爹喝着水服下。
没一会,二叔脸上就红润起来。
再服下一颗三玉露丸,之前还感觉冷,甚至不管穿多少,都感觉冷的身体,居然开始感觉热。
再次看李景孝和他手里的‘镇心理气丸’瓶子时,目光那叫一个炙热。
可惜李景孝却摇摇头,“二叔,这药放在你手里,你觉得自己能保住?”
二叔、二婶、元春和景熙立马知道李景孝的意思。
连九玉露丸都治不好的病,吃了这药,身体明显就好多了,一定是更好的药。
放在二叔手上,说不定晚上就被人给偷了。
而且,这还是李景孝故意隐瞒了续命百天的真实效果。
否则别说王侯权贵了,连太上皇和皇帝都会惦记着这药。
也就李景孝这种高人,才有实力和威慑力,能让人不敢轻举妄动。
而李景孝都拿出来给二叔用,以前也卖过玉露丸。
还给贾珠服用过灵芝补血丸,就说明,只要利益足够。
找他买,或者换,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李景孝自己也说了,这玩意能炼制。
唯一麻烦的是,那什么百日和龙须草难找。
还必须是上了年份的,那就更难得了。
二叔自己意识到这点后,也就不再多问。
身体好转,心情自然更好。
看元春时,态度那叫一个和善。
至于二婶,更是把元春看成是自己后半生的依靠了。
中午在老宅这边用了顿饭,李景孝才带着元春回了自己家。
至于景熙三姐妹,倒是乖巧的留在老宅陪陪二叔、二婶。
反正离得近,坐上马车也就十几分钟的路程。
隔天晨练之后,赚到1050点的经验,李景孝又带着元春回门。
贾家这边,贾母王夫人一大早就起床等着。
只是左等右等,始终没见下人来报,贾母脸上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王夫人也是时不时的伸手喝茶,可见她的心情也不平静。
只有邢夫人,事不关己才能心态平和。
李纨见状,不由劝慰道,“老太太、太太,媳妇听相公说过,侯爷日日晨起习练武艺和道法。
应该是因为这而晚来一会。”
贾母和王夫人自然也知道这事,贾母还笑着说道,“晚点也好,当年我当媳妇时,公公年过五旬,也是没一日落下武艺。
景祐如此,是好事。”
王夫人听着,也觉得如此,脸上的笑容才灿烂起来。
一直等到了大概10点,才有婆子急匆匆过来汇报。
说是侯爷和小姐的轿子,已经落轿。
此时正去了荣禧堂,拜见大老爷和老爷。
贾母、王夫人不由又期盼和急切起来。
好一会,才听到外面传来动静,就见李景孝先进了屋子,随后就是牵着贾宝玉的元春。
还有抱琴、尤二姐、尤三姐都一脸笑容的跟着进来。
只是贾宝玉看着,好像有些不高兴。
贾母和王夫人见状,只能先压下心里的疑惑,让正行礼的李景孝不用那么多礼数。
李景孝也不管,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好,这才顺着贾母的手,坐在离她只有一米远的软榻上。
而元春心里虽然激动,却没任何想哭的意思。
实在是嫁过去虽然才两天,不仅相公体贴、会疼人。
东府的秦氏也是个好说话的。
而且东府、西府虽然后院连着,但各过各的,也就少了很多矛盾。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和李纨,一看元春面色含春,行礼之后,下意识就坐在李景孝身边。
身子还挨的挺近,就知道元春整个心思,已经全放在自己男人身上了。
而且小夫妻俩说话间都眉目传情,也说明元春并没受委屈。
说到底,丈夫疼爱,又没公婆约束,连委屈的机会都没有。
只是一想到元春到底是李家二房媳妇,真正的侯爷夫人,其实是秦氏。
贾母和王夫人心里就觉得可惜。
要是早知道李景孝本事这么大,当初他给珠儿治病,就该早点以此为借口招为女婿就好了。
不过,这种马后炮,也就想想而已。
即便当时真有先见之明,大概率也不会把元春许配给他。
大概率是在亲戚中,选个适婚的姑娘嫁过去。
这样的话,还是便宜了别人。
等抱琴、尤二姐、尤三姐行礼问好,站在小夫妻俩身后。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李纨,很快发现抱琴的发饰,梳成了妇人的样式。
尤二姐和尤三姐倒是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立马知道抱琴陪嫁过去才两天,就已经被李景孝收进了屋子。
只是到底才新婚,不好这么快就纳为妾室。
这事上贾母倒是不在乎。
王夫人的眼色闪动几下,想到了贾政的那几个小妾,心里免不了有些郁闷和不喜。
贾母没忘了让尤二姐、尤三姐坐。
姐妹俩看似一早就确定了,今后会成为李景孝的小妾,但到底是宁国府当家太太尤氏的妹妹。
虽然尤家已经没落,尤老爹也已经去世。
却也是实打实的亲戚,贾母自然不会失了礼数。
尤二姐、尤三姐看了看元春,而元春则看向李景孝。
李景孝挥挥手,“家里夫人做主,这里老太太最大,让坐就安心坐着。”
尤二姐和尤三姐这才行礼道谢,而元春被他刚才的话,说的脸色微红,心里却仿佛喝了蜂蜜一样。
贾母、王夫人自然也是满意万分。
邢夫人、李纨不免再次羡慕和嫉妒起来。
李景孝倒是没坐多久,等迎春、探春进来见礼。
李景孝送了礼物给她们姐妹,顺带着,还送了些礼物给贾环、贾琮和贾兰。
很快被贾珠和贾琏请去了宁国府那边。
之前李景孝和元春先去见了贾政、贾赦。
当时贾珠、贾琏、贾宝玉,还有宁国府的贾珍、贾蓉、贾蔷都陪着。
贾敬倒是想从城外的玄真观回来,可到底顾忌自己是元春长辈的身份。
又出家修道多年,侄女婿回门,就巴结着回宁国府,确实有些舍不下面子。
也怕被人说闲话。
和贾政、贾赦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女婿和老丈人不熟的话,说话时,互相之间都有些放不开。
而且贾政这人,人虽然不错,到底还是有些迂腐。
一板一眼的,一般人确实很难和他亲近起来。
反倒是贾赦,心里没那么多顾忌,和李景孝反而聊了起来。
一旁陪着的同辈的贾珠、贾琏、贾珍,和晚一辈的贾蓉、贾蔷、贾宝玉则负责听着。
在荣禧堂也只待了一炷香,元春和李景孝还要去见贾母,这才放他们小夫妻离开。
等李景孝被贾珠、贾琏叫走,王夫人到底心疼小儿子。
看了看闷闷不乐的贾宝玉,又看着元春问道,“宝玉这是怎么了?”
贾宝玉张张嘴,想说什么,目光却又看向了元春这个大姐姐。
贾元春哼了一声,顿时吓的贾宝玉缩了缩脖子。
元春这才笑着对贾母、王夫人等人说道,“侯府东院的秦姐姐,家中也有个幼弟。
年岁和宝玉相近不说,也和宝玉一样,从小就是当姐姐的带大的。”
元春虽然称呼秦可卿姐姐,但实际上,她比秦可卿大一岁。
这句‘姐姐’只是敬称。
李景孝以前以为元春应该比知道小,可实际上太上皇赐婚之后。
看过了生辰八字,他才知道,元春比自己都大了半年。
元春继续说道,“秦姐姐嫁给相公后,心疼幼弟、又担心没了约束。
这才求了相公,婚后没多久,便把钟哥儿接去了侯府暂住。
平日里,跟着相公习武读书,又有秦姐姐监督,不仅学业有所进步。
武艺更是得了相公的夸赞。
女儿便想着,也求相公接宝玉去侯府暂住几日。
不想还没说出口,侯爷便说一视同仁,先提起了接宝玉过去玩几天的话。
还说一个是教、两个也是教。
若是宝玉和钟哥儿能相处的亲近,他这个当姐夫的也高兴。”
贾母、王夫人大喜,一个劲的夸李景孝。
邢夫人和李纨同样是好话连连,但看向元春的目光中,那股子羡慕都要藏不住了。
李景孝到底是现代人的思维,一些在他心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或者举动。
放在古代,那就是极疼媳妇。
而元春和秦可卿一样,和李景孝相处过之后,明显能感受到李景孝是真的温柔、体贴、好说话。
加上身上的爵位和一身的超凡本事,别说古代,换成是现代,也能把姑娘迷的神魂颠倒。
只是贾宝玉就不乐意了。
之前李景孝来贾家教导元春、抱琴武艺,从两人身上赚经验时。
贾宝玉就已经知道,想练成姐夫那本事,比读书更难。
吃苦的事,贾宝玉向来是能躲就躲。
借口嫌弃自己一身的汗臭味,实际上,这小子就是懒。
更别说,去了姐夫家还要读书,就更加不乐意了。
可惜不仅贾政答应了,贾母和王夫人因为贾珠还活着,倒是不怎么在意宝玉的课业。
有机会和李景孝这个姐夫亲近,还能学到他身上的武艺。
婆媳俩可不会放过这机会。
根本不管贾宝玉一脸不高兴的表情。
而且这小子从小被元春带着,也只有元春才能管的住他。
但元春到底已经嫁人,贾宝玉要是装傻、或者装病,元春拿他也没办法。
总不能丈夫家不住,住回娘家盯着这小子吧?
所以荣庆堂里,很快上演了贾宝玉闹着说自己不舒服的戏码。
李景孝自然是无所谓,给你机会不珍惜,那自己也没必要求着贾宝玉那小子习武。
在宁国府这边听戏、喝酒,中午裘良不请自来,和李景孝嘀嘀咕咕说了好一会话。
李景孝得知邱家那位便宜大舅,最近日子不好过,脸上的笑容不由越发的灿烂起来。
中午时,不免和裘良、贾珍多喝了几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