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修旧如旧

作品:《穿在1977

    第686章 修旧如旧
    12月20日,星期三。
    下午四点半,陈凡将车开到北京饭店,在前台登记之后,便直接上楼。
    房间里,周正东和周亚丽正在收拾东西,可能刚才有人来过,连房门都没关。
    陈凡敲了敲门,径直走进去,先脱掉轻薄的羊绒大衣、挂在衣柜里,随即撸起袖子,左右看了看,“还有什么东西要收拾的,我来帮忙。”
    周亚丽随手一指,“帮忙把那瓶饮料喝了。”
    陈凡脑袋一转,便看见茶几上放着一瓶黄色的饮料,旁边还有几个空瓶子。
    连商标都不用看,就知道这是北冰洋汽水。
    拿起那瓶汽水,也不用起子,直接用手指将瓶盖顶开。
    仰头灌了一大口,陈凡哈出一口气,“太暖了,味道差了点。”
    周亚丽扭头看着他,脸色有点无语,“大冬天的喝那么冰干嘛,也不怕凉肚子。”
    陈凡将剩下半瓶一口干掉、瓶子放到茶几上,打了个饱嗝,屁股一扭坐上沙发,没好气地说道,“你还知道大冬天,谁家大冬天喝汽水啊,也不说倒点热茶。”
    最好放几颗枸杞,养身。算算实际年龄自己都快三十了,也是时候该好好保养。要不然再过几年,被人说未老先衰怎么办。
    周亚丽费力将箱子拉链拉上,微微喘了两口气,转身坐到他身边,“怎么没有,我都问了酒店的服务员,她们平时也喝这个,还拿着暖壶去市场上买散装的呢。”
    (78年东风市场里的汽水售卖机)
    陈凡眨眨眼,转头看着她,“拿水壶去打啤酒我就知道,还有打汽水的?”
    汽水不都是一瓶一瓶的么,夏天的时候,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卖汽水的摊子,就一个简单的折叠木桌,桌上摆两箱汽水,还有一个大冰块。
    把汽水一瓶瓶放在冰块上,不一会儿就能放凉,有时候买的人多,还来不及冰镇好,就被人买走。
    卖完之后,售卖员便骑着自行车、到最近的供销社取货,有时候一天能跑十几趟,卖出几十箱,大冰砖都要消耗两三块。
    一个摊位卖几十箱,整个京城要卖多少?再算整个夏天呢?
    据说早在61年的时候,北冰洋汽水一年的净利润就有878万元,现在只多不少,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但是散装汽水?
    这个他是真没见过。
    周亚丽拍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同志,你脱离群众了啊!我都知道的事、你却竟然没听过。没得说,明天姐姐带你去逛街,咱去市场上看看、不就清楚了么。”
    陈凡嘴角微撇,“想拉我逛街你直说,不用找借口。”
    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你是不是忘了,明天要去看房子的。”
    周亚丽,“呃……,那后天再去打啤酒。”
    周正东推着两个大行李箱从房间出来,睁大眼睛瞪着女儿,“你还敢喝酒?”
    周亚丽呵呵傻笑,“汽水和啤酒都买,汽水我喝、啤酒你们喝。”
    见老爸轻轻点头,周亚丽忍不住叹了口气,“老周同志,你老儿子还没出来呢,就已经开始嫌弃我了吗?!”
    老儿子本来是指留在家里给父母养老的儿子,又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给父母养老的都是小儿子,所以久而久之,便成了小儿子的代称。
    只不过,周正东有小儿子了吗?
    陈凡瞪大眼睛,看了看两人,问道,“舅妈什么时候生儿子啦?”
    周亚丽眨眨眼,看向周正东,“老爸,你没跟老弟说?”
    周正东又拿着大包小包从房间出来,“你经常跟小凡通信,就没说你马上要有弟弟啦?”
    周亚丽鼓鼓嘴,眼神有些迷离,“这也不是应该我说的吧。”
    周正东有些无语,蓄了五秒钟的气,当即一记一阳指戳中女儿的脑门,“等你弟弟长大,他欺负你的时候可别找我!”
    周亚丽眼珠微转,横得不行,“那我就提前先欺负他!”
    陈凡在一旁算是听明白了,合着小家伙还没出世呢。
    不过,算算时间,他眼里闪过一丝恍然,咧着嘴嘿嘿笑道,“老舅,老酒好使不。”
    周正东这时候正想着要不要先替儿子出口气,揍女儿一顿,听到陈凡的话,以他的厚脸皮,也不禁老脸微红,“阔以阔以。”
    随即将东西一扔,走过来将女儿赶开,坐在外甥旁边,小声说道,“就是量太少,这次回去,能不能搞多一点带走?”
    陈凡摸着下巴想了想,“要不,我给你找点药材,你带回去自己泡?”
    周正东眨眨眼,“好倒是好,就是效果……?”
    陈凡笑道,“只要药材和老酒没问题、再按照我说的办法去弄,效果肯定没问题。”
    周正东两手一拍,搭上外甥的肩膀,“嘿嘿嘿,那就辛苦你啦。”
    东西收拾完,找服务员拉来行李车,推着5只大箱子、一大两小三个包下了楼。
    这还不算周正东的公文包和周亚丽肩上的挎包。
    只能说东西真多。
    将所有东西都搬上面包车,陈凡拉着他们回到家里。
    进了院子,一行人听到动静迎了出来。
    刘娟和马岚先跟周正东和周亚丽打招呼,周正东她们两个都没见过,但见过周亚丽,便没那么生疏,随后赶紧帮着搬行李。
    至于另外三个,自然是和周正东见过一次的三位师父。
    作为陈凡在国内的长辈,哪怕是亲舅舅过来,他们也要出面接待一下。
    说来也是有点离谱,一边是“师父半个爹”,一边是“娘亲舅大”,他们也算是平起平坐了。
    陈凡看着他们寒暄客套,也乐得轻松,悠哉悠哉进了屋子。
    考虑到有客人过来,屋子里暖气管道全部打开,暖洋洋的堪比单位里的中型锅炉。
    周亚丽进门就脱了羽绒服,正准备说话,一转头便看见两只小猴子蹲在墙边的柜子上,望着自己眨巴眼。
    (这么大的)
    看到那萌萌哒的样子,周亚丽顿时忍不住了,快步跑过去、将两只猴子抄起来抱在怀里,脸上满是惊喜,“呀呀呀,好可爱啊,老弟,这个你在哪儿找来的?”
    陈凡没去跟师父和老舅他们掺和,走到沙发上坐下,看了看走过来的周亚丽,笑道,“这东西可不好找,你别想薅羊毛。”
    周亚丽噘噘嘴,坐在他身边不远处,“我又没说要,……”
    话说一半,她便转头看着陈凡,将声音夹起来,“老弟……!”
    陈凡打了个哆嗦,赶紧说道,“别闹,这猴子跟熊猫一样珍贵,我要敢给你带出国,你猜猜会发生什么事?!”
    这年头虽然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但也只是没有立法而已,下到民间上到领导,都知道珍稀动物的宝贵性。虽说“法无禁止即可为”,若是真给了周亚丽,她也能将猴子带回去,可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至少陈凡还没这个胆量、也没这份心思,送小猴子出国。
    见老弟态度这么坚决,周亚丽也不多说,只能委委屈屈地抱着小猴子,“那这段时间归我可以吧。”陈凡对着两只委委屈屈的小猴子歪歪脑袋,表示爱莫能助,“可以。”
    于是两只猴子就成了周亚丽的挂件,走哪儿都带着。
    幸好陈凡每天都给小猴子洗澡,它们又基本上不落地,比好多人还干净,要不然真不敢给周亚丽玩。
    哪有带着猴子睡觉的?
    也不怕小猴子憋着。
    ……
    第二天,12月21日,星期四。
    陈凡带着周正东和周亚丽,再接上三位师父,一起到了宁郡王府。
    可惜,霍先生因为有事,昨天已经离开了京城南下,要不然今天也是打算过来瞧瞧热闹。
    不过也没事,虽说他对外公布的行程里面,来内地的次数屈指可数,但事实上,从他第一次到京城之后,几乎每年都会秘密北上,在京城停留的时间少一点,在他祖籍南沙停留的时间多一些。
    尤其是现在正在开会,等会议结束之后,他北上的次数将更加频繁,并且不再加以掩饰,而是正大光明的来往。
    所以未来机会多得是,不在乎一时半会儿的。
    车子开到宁郡王府门口,李副主任早已等候在那里。
    简单寒暄过后,大家便往里面走去。
    上次过来,这里还有人看着大门,现在却已经是人去楼空,加上又是冬天,偌大的府邸里面,连个虫儿叫都没有。
    至于建筑,与上次来看时并没有多大区别。
    李副主任将人带进来之后,便直奔第一座正殿,也就是银安殿。
    银安殿也是整座郡王府的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九檁,四周为回廊形式,歇山顶、筒瓦屋面,檐下施以单翘重昂七踩斗拱,……。
    只是很可惜,如今的宁郡王府早已面目全非,作为正殿的银安殿也不例外,朱红的廊柱斑驳不堪、屋顶的灰瓦也有些残缺,用了几块其他颜色的瓦片盖着,加上旁边几株落在屋顶的杂草,显得格外凄凉。
    正殿里面,正中间摆了个由几张条桌拼起来的大桌子,桌面铺着一块布,布桌面上搁着几十张设计图,桌旁则站着五位穿着厚衣、上衣口袋还别着钢笔的中年人。
    不用问便知道,他们应该是设计院的设计师。
    果不其然,走进银安殿,李副主任便笑着说道,“这几位都是设计院的设计员,”
    随即一一介绍,“杨工、童工、刘工、吕工、梁工。”
    昨天陈凡就跟周正东说过,今天的会面由他来出面。
    虽说房契上的名字是周亚丽,可她毕竟还比较年轻,不适合与那些年纪颇大的工程师打交道,陈凡更不合适,所以只能让他出马,然后由陈凡敲边鼓。
    等李副主任介绍完,周正东便上前两步,分别与他们握手问候。
    寒暄过后,便开始讨论设计方案。
    杨工当仁不让,正色说道,“我们设计院接到这个任务,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特意选了我们五个人出来,负责宁郡王府的修复和改建工作。”
    随即又着重介绍几人的特长,“我擅长古建筑的研究和修复,童工和刘工和我一样,都是古建筑领域的专家,对这方面有很深刻的了解。”
    说着指向剩下两人,“吕工和梁工对现代建筑非常了解,也参与过不少大型工程,比如落成不久的北京饭店大楼,他们也是设计者,并全面参与了施工。”
    周正东轻轻点头,脸上尽是满意的神色,笑道,“感谢诸位,也感谢贵单位和领导的重视,我这边可以保证预算充足。希望我们携手,恢复宁郡王府昔日辉煌的同时,还能兼具现代化的生活设施,能体现出新中国在建筑领域先进的技术成就。”
    陈凡站在他侧后方,不禁眨了眨眼。
    老舅人才呐,回国才两次,就掌握了说话的精髓,以后肯定能在国内混出一片天来!
    听到周正东的话,杨工几人也满意地点点头。
    进步的话要讲,最关键的预算也不能少,对于周正东的表态,他们心里一颗大石也落了地。
    搞建筑,最怕的就是这也要、那也要,然后谈到钱时,这也没有、那个也少。
    既然能保证预算,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杨工立刻摊开设计图,讲起了他们的设计思路,“之前我们接到任务时,也拿到了一份修复意向。总体思路,是从外观上,尽量修旧如旧,恢复宁郡王府的原貌。
    从使用上,则是需要所有可能用到的现代化设施,包括且不限于自来水、卫生间、电路、电话、电视等等需要埋管、埋线的东西。
    但是呢,基于第一条原则,这些管线不能露在明处,只能走暗线或暗槽,还要方便未来的维修和更换,……”
    现在还没有弱电的概念,弱电概念的形成,大约是1990年到2000年之间的事,所以只能一样一样来说。
    周正东听得很认真,不时轻轻点头。
    陈凡在一旁看着设计图,也不说话。
    等杨工介绍完,他对着周正东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整体设计方案,周同、呃,周先生您有什么不同意见,都可以提。”
    周正东直接扭头看向陈凡,“小凡,你怎么说?”
    杨工五人也一起转头看向他,眼里满是好奇。
    关于这位设计的自住楼房,那套设计图他们也都看到过,首先画图很标准,其次设计思路很新颖,也很实用,对他们也有一定的启发,便知道他是一位真正的建筑设计师,也想听听他的意见。
    陈凡抬起头来,忽然指着一张设计图说道,“这里有一口四眼井?”
    杨工点点头,“原来那里是一家新华书店,属于郡王府西跨院的一部分,由于你们买下来整座郡王府,所以整个西跨院都搬走,才发现了这口井。
    按照你的设计思路,我们的想法是把这口井复原,然后盖一座井房,对古井进行改造,接上全府的自来水管道,作为府邸里面的备用水源。”
    陈凡笑了笑,“这个思路不错。”
    他直起身来,笑着说道,“那么我就只有一个意见。”
    杨工立刻拿出笔记本,正色说道,“请讲。”
    陈凡抬起手指向外面,笑道,“虽说这座郡王府的设计基本思路是修旧如旧,但终究是要住人的,而房子这么大,安全问题不能不考虑。”
    听到这话,杨工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现在的治安问题早已众所周知,没什么可说的。
    陈凡继续说道,“所以,请将院墙加高一米,并在顶部安装不太明显的钢刺圈,就这个。”
    杨工当即说道,“加高一米、安装钢刺都没有难度,没问题。”
    陈凡笑了笑,对着周正东说道,“我没有问题了。”
    周正东扭头看向女儿,“你呢?”
    周亚丽正抱着小猴子,茫然抬起头,“我都可以啊。”
    周正东嘴角微抽,我就多余问。
    随即对着杨工伸出手,笑道,“那就麻烦诸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