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不要多的

作品:《穿在1977

    第687章 不要多的
    “三年?”
    周亚丽趴在桌子上,还不忘搂着小猴子,有气无力地说道,“为什么要三年那么久?三年都能建个新房子了吧。”
    现在小猴子也不怕她了,身体被搂着动不了,便挥着爪子在她头发里翻找,可惜啥也找不到,眼里满是迷惑。
    记得小时候被母亲抱着,可以找到小虫子当零嘴的啊?
    陈凡靠在椅背上,喝了口茶,脸上是淡淡的笑容,“你不是喜欢古建筑么,既然是修旧如旧,那肯定要修复成原来的样子,那么所有的纹图饰都要经过人工描绘,这可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先要拆掉后来的乱搭乱建、开挖用于现代化设施填埋的沟槽,再对主体建筑进行修复,同时还要对藻井、门窗这样的精细部位进行拆卸后清理、重装,最后再进行描绘、刷漆、复原,并按照当年的规制制作家具、以及根据现代舒适生活进行微调。
    这一套流程下来,三年时间算是快的,哪怕再慢个一两年,也不是没可能。”
    周亚丽抬起头,倒抽一口凉气,“五年啊?”
    陈凡笑了笑,“我只是说有可能,说不定他们为了多赚外汇,增加人手、提前完工呢。”
    后世对宁郡王府的修复工作,就了三年多,而且还是在缺少了西跨院、又多了不少先进施工设备和手段的情况下,都如此费时费工。所以陈凡根本没打算他们很快就能修复完成,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反正又不缺房子住,那就一次性把基础打好。
    省得以后出台古建保护相关的法律,连装个空调都要打申请,那才叫麻烦。
    听他这么说,周亚丽算是认命了,“算了吧。你不是说上海那边的大别墅修复好了么,我还是去看看那里怎么样吧。”
    陈凡喝了口茶,笑道,“行啊,其实要不是你们来京城开会,我早就去上海了。这样,待会儿我去买机票,再给丽丽打个电话,给你们把房间收拾好。”
    放下茶杯,他又问道,“你们是住那栋小洋楼,还是直接住大别墅?”
    周亚丽眨眨眼,直愣愣地看着他,“你家不能住?”
    陈凡视线瞟向她,“倒不是不能住,只不过,你们房子都买好了,还要住我那儿?”
    周亚丽张张嘴正要说话,这时周正东拿着个笔记本,从楼梯上下来,大声说道,“先不急着住过去,等开了办事处,再安排也不迟。”
    说着走过来,坐在陈凡对面,刘娟立刻送来一杯茶。
    周正东笑着说了声谢谢,随即翻开笔记本,对着陈凡说道,“前段时间谈判,聊了一些大方向上的东西,具体内容就不提了,反正无非就是通商、通航之类的。
    总的来说,大家方向一致,路线也没有问题,差不多都是你上次猜的那些,没什么可聊的。我就跟你说说我公司的安排。”
    他看了看笔记本,再抬起头来,“我决定,在明年上半年,分别于京城和上海开设两家办事处,主要为意图投资国内的外资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
    陈凡点点头,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可是等他抽出一支烟塞到嘴里,点燃后吐出一口烟雾,还没听到下文,不禁满脸愕然,“然后呢?”
    周正东也拿起烟点燃一支,看着他微微一笑,“然后看你的。”
    陈凡瞪大眼睛,“什么意思?”
    周亚丽在一旁笑道,“意思就是请你帮忙找两个办公地点,场地要宽敞一点的,然后在合适的时候露个脸,给老爸撑个场子。”
    陈凡疯狂眨眼,看看她,再看看老舅,将两手一摊,“就这样?你自己不投资、办个厂什么的?”
    周正东咧着嘴呵呵笑了笑,也不说话,只是指了指旁边的女儿。
    周亚丽坐直身体,将两只小猴子抱在怀里,呵呵笑道,“那是我的事,跟我老爸没关系。”
    陈凡咬着烟蒂,视线瞟过去,“什么意思?”
    周亚丽干咳一声,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职业脸,“老弟,是这个样子滴。”
    她很想打个手势增加一点说服感,可又舍不得怀里的小猴子,便只能紧了紧,正色说道,“首先,周家的主营业务,以地产、国际贸易和商业零售这三块为主,其他东西,要么是锦上添,比如银行、要么是另有目的,比如现在已经划分到我们两个名下的出版公司,其实主要是为了纽约州华人服务的,根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当然,现在很盈利,比周家其他业务加起来还盈利。但是这个不是关键,关键是什么呢,根据这段时间的谈判内容和结果,已经可以很明确,地产不在开放业务范围之列,所以放弃。
    金融更不可能,那么银行业也进不来。国际贸易呢,国内是进出口专营,周家可以用代理商的身份接触,却没有必要专门设立分公司,回头在办事处挂个办公室、再安排个人就能处理。
    再说跨国投资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模块的制造业,直白一点说就是工厂,很可惜……”
    周亚丽终于舍得松开小猴子,将两手一摊,“具体实施细则还在讨论阶段,但是基本原则倒是很清晰,那就是暂不接受外商独资。”
    陈凡嘴角微抽,周亚丽说的最后一点,他倒是知道一些。
    说起改开后进入内地的外资公司,不少人都知道第一家合资企业是bj航空食品公司,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是深圳特区的正大康地农牧集团,该公司成立于79年,并于81年在深圳注册,编号为“深外资证字〔1981〕0001号”。
    然后非特区的第一家独资公司,是1984年在上海注册的3m。
    85年3月8日的《解放日报》,还刊登了这家公司工厂盛大开业的报道。
    所以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下子把门打开,而是一点点的试验、纠错,然后再开放、推广。
    现在连设想都还没有的经济特区,便是改开的试验田。
    试验田都还没有,自然不会一下子放外商进来。
    周亚丽看了看陈凡,继续说道,“所以啊,我和老爸讨论过后,一致认为,现在还不是深入投资国内的好时机,但是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打开国门,必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这块肥肉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所以我们取了个折中的办法,先不急于成立公司,而是先成立一家办事处,第一要务不是投资,而是先行收集信息、打通各种渠道,结交更多的人脉。”
    她说着看了看周正东,又回过头来,继续说道,“但是呢,不能只钱、不赚钱,正好上次我回来的时候,你跟我说过可以考虑在内地建家用电器厂的事,我就想把这一个工厂,作为老爸办事处的第一个单子,你觉得怎么样?”
    顿了一下,她看着陈凡笑道,“这只是我和老爸讨论的结论,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有合适的理由,我们都可以接受。”
    陈凡耸耸肩,掸了掸烟灰,笑道,“很合理,不需要改。”他扭头看着周正东,“既然你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工作,又参与了这次的谈判,那么先动一动,哪怕只是个办事处,也是一种信号,我认为两边都会为这个办事处给予适当的便利,这也是在为打通两国的经贸往来创造条件。
    如果办事处开起来以后,确实如此的话,那你不妨考虑多做一点。”
    周正东登时眉头微皱,眼里若有所思,“多做一点?”
    陈凡点点头,“对。所谓的多做一点,就是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顿了一下,他突然放低声音,“比如说,莱戈恩自由港。”
    莱戈恩自由港,于1547年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建立,旨在通过免税政策吸引国际贸易和投资,是公认的全世界第一个经济特区。
    听到这句话,周正东还没反应过来……毕竟他的专业是法律,而不是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
    但周亚丽已经明白陈凡的意思,小声说道,“建立中国的‘自由港’?!”
    看了看女儿,周正东终于明白陈凡的意思,不禁两眼发亮,“这是一个好办法!”
    陈凡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只是举个例子。其他的建议也可以,比如刚才亚丽说暂不接受外商独资,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合资的形式,合资不一定要出资,技术、设备、人力资源,乃至土地,都是可以选择的元素。”
    周正东拿着笔,在笔记本上刷刷速记,不时轻轻点头,显然听进去了外甥的建议。
    等父亲记录完,周亚丽在一旁笑道,“老弟,跟你汇报一下哈,咱俩那家科技公司,现在情况很不错的呢。”
    陈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着她笑道,“怎么个不错?”
    周亚丽,“就是汉卡嘛,现在已经跟苹果公司达成合作,他们会向市场提供带有中文软件的电脑产品,这方面的模块主要向我们进行采购。
    另外我们通过代工的模式,生产了10万块汉卡,第一批已经投放到市场,在华人地区非常受欢迎,回款的速度很快,……”
    听到这里,陈凡忍不住问道,“定价多少?”
    周亚丽打了个手势,嬉笑道,“不要多的,只要999美元!”
    “噗……”
    陈凡一口茶喷到地上,他抹了把嘴,抬起头满脸愕然,“多少?”
    周亚丽眨眨眼,“999美元啊。”
    陈凡瞪着眼睛,“怎么这么贵?”
    一台苹果电脑才1500美元,汉卡就要999?这还能卖得出去?
    周亚丽很无辜地说道,“现在最新款的存储芯片就要299美元,算上加工费、物流、渠道费,成本差不多就要450美元。
    本来电子产品就属于高利润的高科技产品,我们零售价只卖999美元,已经很合理了啊。”
    陈凡眨着眼,有些无言以对。
    枉他之前还跟江大的黄教授说,这东西不贵,几百美元就可以。
    合着单单硬件采购就要三百美元啊?
    呃,999也算是几百,应该不算骗人吧?
    可是再想到、黄教授之后都没找过自己,心里就莫名的有点心虚。
    陈凡喘了两口气,默默地摸了一支烟点上,“那什么,你继续。”
    周亚丽,“哦。”
    她歪着头想了想,才说道,“本来科技公司刚起步、是没有钱的,不过出版社不是赚了不少钱么,我就用出版社作为担保人,找周记银行借了一千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汉卡铺货。
    汉卡的目标市场主要是西方国家的华人社区,再就是这边的台湾和香港,目前销售情况还不错,尤其是在台湾,第一批1万套汉卡,只用了一个星期就销售一空,……”
    说到这里,她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老弟,你知道汉卡最受欢迎的功能是什么吗?”
    陈凡撇撇嘴,“不就是汉字输入法么。”
    周亚丽点了点头,“是汉字输入法没错,不过,不是你创意的那个拼音输入,而是仓颉输入法。”
    陈凡视线瞟过去。
    啥意思?说我不靠谱、输给别人了?
    周亚丽看见他的表情,呵呵干笑两声,随即脸色一变,正色说道,“当然了,我不是说你的拼音输入法不行,要怪就怪那些人没见识,竟然连拼音都不会,还不肯学,宁肯去背字形,也不愿意学拼音,太不应该了!”
    听到这话,周正东在一旁默默合上笔记本,拿出一支烟丢在嘴里。
    如果不是他确定女儿没有别的心思,弄不好还以为这丫头转了性子,竟然会顾忌表弟感受了。
    陈凡嘴角微抽,干咳一声,“倒也不用这么说,拼音这东西确实在海外没有普及。不过等汉卡引入到国内,拼音输入法应该就能很快得到应用。”
    周亚丽有些好奇,“老弟,现在国内有多少个人计算机?”
    陈凡沉着脸,不想跟她说话。
    我国的个人计算机发展很快,快到什么程度?80年还没有,转过年就进口了几万台,然后增加的速度都是以万来计算。
    这个要确定的是,个人计算机虽然也叫做微型计算机,可两者并不是一个东西,微型计算机在我国很早就开始研究,70年代也有不少单位配备了这个东西,但基本上都是用于科学研究,并且主要是作为数据计算使用,而不是普通的文档办公、甚至娱乐。
    可如果要算上微机,那国内现在的电脑可就多了去,后世计算国内个人计算机数量的时候,有时也会把这些机器算上,保有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