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第445章 父爱如山
作品:《秦时明月之政》 第445章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这高山巍峨雄壮,威严肃穆。
大山的温柔只有细细感受,历经风雨,才能感受到威严下是遮风挡雨的高璧,是遮阳蔽日的树荫。
韩非已经是红了眼眶,慌乱的双手举起酒杯,即便巧舌如簧,此时也说不出话来。
“父王.”
韩王安主动和韩非碰了一下杯子,笑了笑,干了这一杯酒。
韩非仰首,一饮而尽。
他这个酒鬼,一生不知道喝过多少酒。
可从没有一杯酒,像今天这一杯如此甘甜可口。
韩王安放下杯子,韩非急忙取过酒壶又给斟满,这次韩王安没再拦着了。
韩王安轻叹一声说道:“老九啊,父王知道你是旷世绝才,也知道你世事练达,你书读的更多,更刻苦,伱懂的道理是比父王多的。”
韩非连忙轻声回道:“父王,儿臣还差的远。”
韩王安说道:“没错,你是差的远,但是你差的远的,不是你的智慧,不是你的知识,甚至不是你的手段。”
“是你的心性。”
“你是个天才,可是成也如此,败也如此,因为天才总是骄傲的。”
“儒家一本《论语》就已经道明了做人的道理,想做好人就按照《论语》说的做。”
“想做恶人就反着做。”
“无论是正是反,只要够纯粹,总是可以过得更好。”
“可是这世上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既做不好事,又做不好人呢?”
“就是因为知道不代表能做到。”
“天下多数人如此,父王亦是如此,包括你有时候也会如此。”
“常言道,无欲则刚,可是谁能无欲呢?”
“当你有了欲望,执着于自己想要的,可你又有不想做的,那你也就有了弱点了。”
“骄兵必败!越不服输,越执着,就会败的越惨。”
韩非默然不语。
韩王安叹息一声,接着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多数都难以得到。”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讨厌的,想要的,憎恨的,这么多人搅和在一起,就成了天下。”
“天下事向来是说起来容易做着难的,许多道理父王也不是不懂,可是父王没办法呀。”
“纠缠的这么深,不是痛定思痛,痛下心去改就能成的,咱们就是这韩国的最中心,怎么改?”
“若无外敌,还可放胆一试,可是你看看这周边,所有人都只能得过且过。”
韩非点了点头,沉声道:“父王,儿臣都明白,父王的难处,儿臣也都明白。”
韩王安安慰道:“有志者事竟成,坚持也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你坚持的方向是对的,方向若是错了,越坚持偏差的就越远。”
“至于你坚持的方向是对是错,这个就要看你自己了,任何人给你的建议,亦或你自己内心的想法,都需要你自己做决定。”
“老九啊,你是个天才,你比父王更加聪慧多了。”
“父王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父王最后能够教你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本分。”
“这一条也许不能让你成功,但是一定可以保护你的安全。”
“父王做了三十年的太子啊,三十年啊,你的叔伯也并不少,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是父王笑到了最后,父王靠的就是这两个字。”
“你去相国府,张开地一定劝你入秦以后劝说秦王不要攻韩,对不对?”
韩王安虽然是在问,但语气却极为肯定。
韩非认真点了点头。
“糊涂!”韩王安呵斥一声。
“你入秦为臣,便是秦王的臣子,为人臣子的本分,就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有什么理由让秦不攻韩?”
“在这件事情上,即便不想出力,也只能闭口不谈。”
韩非反驳道:“可是儿臣乃是韩国公子,于韩国,于父王,难道不该尽臣子本分吗?”
韩王安轻轻一笑:“瞧,这就是你这种天才的通病,总想要做到自己想要的,想要两全其美,甚至全全美美。”
“你若是想为韩国尽忠,就不要为秦国之臣子,若是为秦国之臣子,就不要考虑韩国之利益。”
“居秦思韩,这便是不忠!你去做秦王的臣子,心里想的却是保全敌国,真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吗?这就是取死之道!”
韩非哑口无言。
“老九,这就是父王可以教给你的最后一个道理。”
“这也许不是什么大道理,也许未必是对的,但是他能让你活下去。”
“做人最难的就是不要耍小聪明,那只会让你显得可恶又可憎,且愚蠢。”
“一个人哪怕没有实力,没有大智慧,可他如果不耍小聪明,照样可以活的很好,因为那会显得他是一个可靠的人,每个人都愿意和一个显得可靠的人做朋友。”“秦王不是易于的,不要在秦王面前自作聪明。”
韩王安哀叹一声:“老九,韩国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而父王,只想你好好活着。”
韩非为之动容,心神激荡,脱口而出:“父王!”
韩王安起身,轻轻拍了拍韩非肩膀:“记住就好。”
转而笑道:“父王一向最讨厌你嗜酒无度的模样,喝酒可以,但要适量,到了秦国,一定要多加注意,切不可乱性而为。”
韩非重重点了点头。
韩王安接着笑着说道:“不过今天可以例外,现在毕竟还是在韩国嘛。”
说着韩王安一饮而尽,韩非也是哑然失笑,跟着干杯。
父子二人第一次,温馨和谐,只有他们二人一起饮酒。
唯有月色作陪,清风为伴。
次日车轮滚滚向西,韩非坐在马车上,看着逐渐远去的新郑城,眼神逐渐坚定看向西方。
心中暗道,父王,为了您,无论如何,儿臣也要试一试。
兜兜转转,韩非终究还是要入秦。
只是不知他是否真的记住了他父亲的教诲。
儿行千里母担忧,难道父亲不会担忧吗?
在这世上,危险中往往蕴含着机遇。
这世上总有些人不甘寂寞,别人觉得是危险,他们觉得是机遇。
潮水有起有落,这世上总有些人愿意去浪尖上去搏出一个未来。
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弄潮儿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卓越的能力和无畏的勇气,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当然,失败的代价往往是被拍死在风浪中。
而姚贾就是这么一个人。
大秦的强大并没有吓到他,恰恰相反,他敏锐的从诸国的恐惧当中嗅到了他的机会。
身为魏国大梁城一个小小的监门卒(城门卫兵)的儿子,家境贫寒,姚贾这一生原本最好的结果就是接他父亲的位置。
甚至说能够顺利接任他父亲的位置,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但是,这世上有些人,他生来就不是为了做一个普通人的。
姚贾自幼天资聪颖,为人刻苦好学,性情坚韧不拔,乐观积极。
自少年时便胸怀大志,常与父言:汝子必为公侯,立千秋功绩也。
姚贾母亲早亡,其父颇觉不凡,自幼悉心教养,只可惜条件有限,然而其父颇有急智,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是深知做事不过就是做人,做人那就是见的人越多越好,从别人那里去学自己不会的。
便把姚贾带在身边,得利于他的职位,姚贾自幼便见识人之百态。
他父亲更是费大代价,请人教给了姚贾识字。
像姚贾这种聪明人,无论什么都学的很快,于市井中得见人心,学习诸般众人之优点。
更难得的是,在市井之中也没有养出短视功利,狭隘自私,盲目从众的负面性格。
反而养出了精明世故,乐观豁达,务实冷静的性格。
但是上天对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实在不怎么友好。
在他少年的时候,父亲就病故,家中只剩下了他一人,在给他父亲料理完丧事以后,不说是家徒四壁,也是八面漏风。
姚贾为人自信自傲,不屑于如常人一般,只为谋求生计而劳苦一生。
然后他就成为了一名游侠。
说白了就是混混。
虽然依旧是饥一顿饱一顿,但是他并不为此时的境遇而担忧,他一直坚信自己不会永远是一个普通人。
他的脸上永远带着笑。
乐观与自信永远刻在他的骨髓里,即便是饿着肚子他也能放声高歌。
在街头争斗中,也学得了三拳两脚的功夫,更是不知道从哪淘来了一门功法,一柄破剑。
像他这种没什么后台,没什么家底,甚至没什么武功的人,即便做游侠也是最底层的那种。
幸好他还会识字写字,更是能言善辩,相貌英伟,为人乐观豁达,颇受大家喜欢,这才能艰难的生存下去。
也许是老天都觉得他再这样混下去不是个办法。
于是在一次跟随着老大干了一笔大的,偷了大梁城一个贵族外室的财产以后,事情很快败露,他老大很快就被抓捕干掉。
因为他一向还不错的名声,再加上他只是从属,他倒是没被干掉,但也被驱逐出了大梁城。
离开了大梁城的他一路流浪,四处飘荡,数年游历韩国,楚国,齐国。
直至到了赵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