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首辅归京

作品:《红楼:我是贾琏

    第422章 首辅归京
    通州码头,远远的看去,桅杆如林。
    置身其中,最强烈的感觉就是杂乱。
    早春依旧寒,力夫们却都光着膀子,脖子上绑着一条毛巾,弯着腰扛着包,挣一点活命钱,还要被码头的帮派抽成。
    民用码头与官方码头相比,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十几个衣冠禽兽,站在码头边的凉棚下聊天,下人们则在码头上等待,随时来报。
    “没想到贾琏作为张相开山大弟子,竟然没有来迎一迎。”郭衍忍不住说了一句怪话,虽然都是帝党,但皇帝那里亲疏有别,郭衍嫉妒的很。
    潘季驯听了这话,看看边上准备开口的林如海,抢先一步道:“岳齐正在整顿兵制,贾琏应该去帮忙了。去年李逆案之夜,陛下还没来得及彻底整顿兵制,随后事情不断,如今张相归来,内阁稳了,京中也稳了,总算是有时间从容的改制。”
    宁克很安静的坐在一边,什么都不想说,无论资历还是政绩,他都是最弱的,不想也不敢掺和进去。
    夏守忠也一样,奉命来迎,文官们的明争暗斗,他表示你们继续,我就看戏。
    林如海能理解潘季驯抢先说话的心思,不就是和光同尘么?郭衍能不知道贾琏在忙么?还需要你潘继旭告知?更何况,郭衍这个场合说贾琏,真的就是单纯的嫉妒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故意的。换一个角度,郭衍跟贾琏关系好,张庭恩是贾琏的恩师,林如海是姑父。没看见宁克还没进内阁之前,就很自觉的制造与贾琏之间的龃龉。只能说呢,老潘在内阁里,算是比较厚道的人。
    假定郭衍是在演,林如海当然要配合一下,所以接过话道:“张相为内阁之首,林某为次,或有人言,此贾党也。”
    这话配合林如海调侃的语气,阴阳怪气的味道冲破天际,边上装傻的夏守忠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赶紧抱手:“抱歉,没忍住!”
    宁克倒是忍住了,低头不停的抽肩膀。
    兵部衙门,岳齐拉着贾琏说话,不许他走。
    “岳大人,恩师今日抵京,我得去接。”贾琏有点不高兴了,岳齐死活找他要人,要什么人呢?参谋。贾琏也不是不给,反而建议岳齐,上奏承辉帝,提出组建皇家军校,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
    “张相什么时候不能见呢?走,与我一道进宫面圣。”岳齐拉着贾琏不放,非要一起进宫。
    贾琏站住叹息道:“岳大人,军校的事情,我早就跟陛下说过了。”
    岳齐愣住了,没想到贾琏早就提过,为何皇帝迟迟没有举动呢?很快岳齐就明白了,反对的势力。一旦建立军校,意味着传统的勋贵带兵模式的终结,在看眼下不过是改革京营,就已经遭到各种风言风语的诽谤,此前建军校的阻力会更大。
    “贾大人的意思,现在时机成熟了?为何自己不去上奏?”
    对此,贾琏笑道:“军事能力,岳大人在我之上,更何况您是兵部尚书,名正言顺。”
    岳齐停顿了一下:“行吧,贾大人去吧。”
    贾琏抱手告辞,匆匆出了兵部,快马加鞭的往通州而去。
    军改的事情,贾琏根本不会掺和进去,太犯忌讳了。当初带着神机营初见成效时,就被拆分了一次,这次不拆分,实在是皇帝手里没有拿的出手的战斗力。贾琏担心如果对军改过于上心,会招致皇帝的猜忌。皇帝这种生物,再怎么高估都不为过。永远不会绝对相信任何一个人的皇帝,一旦你有点事情做过了,过去的多少好处,都会变成别有用心的表演。
    贾琏也没想过扯旗造反,加之年龄摆在这的,一点都不用着急,耐心点就是了。
    张庭恩的官场出现在视线中时,码头上守候的下人飞也似的来报。众人纷纷起身往前走,站在码头上等着。
    从看见官船到停靠码头,还有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众人也没有了之前表演斗嘴的兴致,安静的看着慢慢靠岸的官船。
    张庭恩没有在舱内等着,而是先一步站在夹板上,待看见众官员时,主动的拱手致意。
    码头上群官纷纷抱手回礼,待船停稳了,夏守忠抢上一步,伸手来扶,口中笑道:“张相,当心脚下。”
    “谢过夏公!”张庭恩也知道,去了一趟四川回来的夏守忠,水涨船高了。不但管着龙禁尉北衙,还在央行做监督,这本是李元的差遣。
    “您客气,圣人昨个就在念叨,说张相今天该到了。”夏守忠真不是讨好张庭恩,他就是奉旨行事,只不过习惯的为皇帝涂脂抹粉。
    张庭恩冲皇宫一抱手:“君恩难报,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林如海带着众人上前来逐一行礼拜见,张庭恩一一回礼寒暄,至宁克时,张庭恩特意问一句;“财政状况如何?”
    宁克露出严肃的表情:“回张相,去年诸事不断,国库入不敷出,陛下出内帑五百万两,才算将将支应过去。”
    张庭恩不是针对宁克,而是针对现状,忍不住叹息道:“让陛下出内帑资国用,臣之罪也。”
    宁克的表情有点难堪,但也只能忍着,就算知道张庭恩不是特指他,还是会心里不舒服。
    其他阁臣也没有帮腔的意思,宁克能入阁,那是孔照请辞与皇帝交换来的,众人对宁克怎么说呢,亲近不起来。毕竟他继承了孔照的政治遗产,就要承担一些责任和敌意。
    如今的内阁格局怎么说呢,首辅张庭恩,资深帝党,孤臣起家,现在有点自成一派的意思。因为贾琏当初被退学的事情,张庭恩是不认可自己的青云系身份的。倒是李清,如今作为青云系的招牌,可惜他还没回来,青云系有点不给力。青云书院自身也出了一些变故,不复从前声势。
    次辅林如海,台阁领袖,靠着案子起家的。因为勋贵的底子,派系的底色不重,也算是自成一派。
    方系旧党多次打击后,做鸟兽散,不知不觉之中,郭衍曾经的旧党身份,使得他能吸纳了一部分,成为了旧党余孽的旗帜。老郭因为立场上比较灵活,自诩正人君子的官员,都不愿意跟随他,能在京中苟着的旧党人士,政治底线也都非常灵活,一丘之貉了。
    潘季驯就不说了,事功派的领袖,不过被贾琏污染了,一部分技术官僚脱离,转投研发司,去搞技术,办技校了。对,贾琏的学校对外称技校。
    技校,提手旁,不是单人旁,别看成技师了。
    也就是潘季驯为人还算厚道,换成别人撅他墙角,别管是不是故意的,一准小本本记下,将来拉清单。宁克,人设是孤臣,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孔照的一番操作,把宁克的底暴露了。
    尤其是晋商银行之事,当初宁克在巡抚位置上时,权利被架空,看山西士绅豪强不顺眼,没少弹劾,等他做了户部尚书后,反倒不提了。
    宁克的性格上有点急于求成,所以犯了几次急躁的毛病,皇帝依旧信任他,并准许他进入内阁,这说明,承辉帝是故意为之。
    内阁嘛,就是要山头林立,千万不能一团和气。就算具体两个人之间关系不错,面子上也要针对一下,时间长了,原本的关系自然就淡了,演戏演的自己都当真了。更何况,再好的关系,都是阁臣的时候,想不争斗,下面的人都推着你走,除非你做个真孤臣。
    嗯,非要说孤臣呢,台阁领袖林如海,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孤臣。
    众人接了张庭恩后,乘车回京,张庭恩以需要休息为由,一人一车。半道上见烟尘滚滚,开道的龙禁尉来报,贾琏来迎。
    飞驰而至,贾琏利索的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冲挑帘子的张庭恩抱手道:“老师,贾琏来迟,还请恕罪。”
    张庭恩面带微笑道:“上车说话!”
    都知道张庭恩与贾琏师徒情深,今日一见才知道,传言非虚。此前一人一车,是在这等着呢。
    贾琏不客气的上了马车,车子继续开动后,张庭恩才开口问:“京中大局如何?”
    人在外地,张庭恩获得的信息并不少,该知道的都知道,但肯定没法跟人在京城的贾琏相比。
    “太上皇旧貌不在,如今的京城,有点杂,有点乱。总体稳定,只是我觉得,陛下比以前要急躁了一些。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耐心差不多被耗尽了。所以,政策上会越来越强硬,以前陛下能忍耐的事情,现在不愿意忍耐了。财政方面,宁克接手清欠,对勋贵下手挺狠,逼着不少勋贵卖家当还钱,反观对文官旧人,态度要缓和许多。方阁老家里欠的银子,一直没还上。反倒是林如海在山西和四川,很是抄了一批文官,所得银两八百万多,其中多半进了内帑。”
    贾琏挑了一些认为有价值并且是张庭恩忽视的来说,张庭恩听了点点头,表示明白,并反问:“你呢?”
    “学生就一个字,累!干活的命!”贾琏说的还是真话,只是不全面。
    张庭恩听了却深有感触,他是了解承辉帝的,臣子好用,一定要往死里用。
    “林如海呢?”张庭恩很突然的问一句。
    贾琏懒洋洋的往后一靠:“林如海身体不行,连着好几次劳累,一直没歇着,全靠一口气撑着。我担心他会突然倒下,一病不起。”
    话还是实话,贾琏也有劝林如海,休息一段时间。林如海的意思,等晋商的案子结了,他就请病假,做事要有始有终。
    张庭恩嗯了一声:“你还年轻,不着急是对的。”
    贾琏笑道:“学生就没着急过。”
    张庭恩联想过往,觉得贾琏所言不虚,忍不住呵呵一笑。
    至宫外,各位阁臣告辞起来,各司其职,张庭恩独自入宫面圣,贾琏下了马车,送师娘等人回家。
    张庭恩家里多了三个孩子,一个是皇帝送的宫女生的,一个是师娘陪嫁丫鬟生的,一男一女。
    师娘身边的丫鬟也怀着一个儿子,应该是自己生的。不然即便是有生母,也要认师娘为嫡母。
    张家在京的宅子,贾琏早就派人打扫过了,人到了直接入住,什么都提前准备好了。
    师娘入内看了一圈后,夸贾琏道:“还是你这个学生贴心,事事都为先生想在前头。”
    贾琏笑着谦虚两句,问道:“安中兄如何?”
    “去了四川,正六品府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贾琏听了随口吐槽:“吏部没人不行啊,四川那么多位子,恩师又是既定的首辅,居然才正六品。”
    吴氏笑骂道:“说的轻巧,朝廷是张家开的么?”
    正说着话呢,门外一阵喧闹,钦差来到。
    吴氏赶紧出迎,并对来使道:“天使来的不巧,拙夫在宫里没回来。”
    来的是皇后跟前的孙太监,笑嘻嘻的回礼道:“夫人说的咱家都知道,张相出任首辅,陛下特派咱家来宣旨,晋夫人为一品诰命,皇后也有话带来,请夫人休息好之后,入宫一叙。”
    那边张庭恩在面圣,这边内侍来宣读圣旨,还有皇后的懿旨,一时间吴氏的荣光到达了巅峰。
    贾琏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对于承辉帝的了解又加深了一点,皇帝这人,一旦信任一个臣子,真的对你很好。
    宫内,承辉帝面对张庭恩时,不禁感慨良多,君臣二人可谓相得甚欢,现在想起来,当初陆续将孙、张、李三人外放,意在加速三人的资历积累,从事后看是一步险棋。孔照、梁道远等人,实在是不够贴心,真出事指望不上,多亏了贾琏那一夜的浴血奋战,才算是稳住了局面。否则,又是白莲教,又是李逆的,后果还真不好说。
    “朕对卿交个底,如今京中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朕纳贾琏的建议,欲设皇家军校,朕为山长,待有所成,各部中低层皆为天子门生,一改过去兵为将有的局面。岳齐的兵部改制,只是第一步,看看勋贵们的反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