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人心不足

作品:《红楼:我是贾琏

    第423章 人心不足
    感觉到承辉帝语气中的雄心,张庭恩也被感染了,拳砸手心,精神振奋:“时不我待啊!陛下有此志,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得到的回应让承辉帝很高兴,忍不住感慨道:“朝中诸公,惜身者甚,唯有卿与贾卿,师徒二人,为国从不惜身。”
    张庭恩赶紧谢恩,客气道:“臣观如海兄气色不佳,怕是累到了。”
    承辉帝摆摆手,说了句心里话:“论迹不论心,林卿也是好的。”
    张庭恩听懂了,承辉帝对林如海的态度,明显是另外一个档次的。
    想到贾琏的一些话,以及自己掌握的一些信息,张庭恩不免心头微微一沉。
    皇帝要改革,内阁就必须上下一心,真如此,皇帝又会有所忌惮。这个尺度,需把握的很好才行。
    “陛下,臣与孙相合作,素来默契,敢问孙相何时归京?”张庭恩真心实意的希望孙化贞回来,内阁有个知根知底的人,办事要轻松许多。
    早春晚上气温还是很低,贾琏也不夜读了,躺下在晴雯暖好的被窝里,舒坦的哼哼两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吧?首发本小说}。-
    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存在,个体受了委屈,还能发出点声音来,这个时代,普通人你上哪去伸冤?
    贾琏的院子内,守夜等门的袭人,坐在火桶上发呆。贾琏进门都没反应过来,好在晴雯听到动静,探头看一眼;“二爷回来了。”
    追根溯源,皇权希望国家稳定。
    确实如此,别看贾琏事事把皇帝的利益放在前面,不是他有多忠诚,而是在求生!看过原著,贾琏知道贾家是个啥情况,本朝最大的boss,一门心思打压贾家,这日子还怎么过呢?
    至于下一任,击鼓传嘛,只要我在任时不出事,事情就算不到我头上来。
    次日贾琏早起,日常健身后,更衣上差。
    对此,贾琏很是无奈,倒也怪不到老尼姑多事,家庙就在那,人住在里头,人尽皆知是迟早的。
    (ps:有感于最近一件恶心人的事情。我这本书写的纯属自嗨,成绩一塌糊涂,要不是老读者撑着,这书在分类月票榜上根本看不到,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举报我这书,说什么ai写的。编辑找我谈了,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吐槽了。举报能理解,你好歹拿出点证据来啊。谁质疑,谁举证啊。只能说,人心是真特么的脏啊。)京城宵禁,走到街上,寻常百姓半个不见,偶尔能看见巡街的士兵,还有打着灯笼,行色匆匆的轿子。
    贾琏叹息一声,人啊,你都做了兵部尚书了,还不愿意承担风险么?
    看见贾琏回来,作势挣扎要起来,贾琏赶紧道;“起来作甚?”
    丫鬟爬床的事情,袭人也干了,不过她还没走到最后一步。
    有得有失,不能总想着得到,不担责任啊。
    贾琏没说话,只是平静的看着她,王熙凤被看的有点难受,嘀咕一句:“馒头庵里多了个人,住持来时,提了一嘴,说是敬大爷安排的。”
    所以,贾琏现在对于吏治问题的兴趣不大,跟张庭恩说这个,也是在提醒他,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浪费太多的精力。
    妙玉的事情,王熙凤都知道了,说明贾府里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了。
    王熙凤道:“冬菜卖的银子,家里可是一文都没见着。刚才算了账,一个过年下来,了五万两,去年烟草买卖,所得也不过这个数。一年下来,家里没进项,我这心里发慌啊。”
    还是那句话,能做多少做多少,拿自个冒险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
    张庭恩并不灰心,反而安抚贾琏,他是听明白了,贾琏对朝廷的未来,信心不足。
    贾琏明白了,笑着解释:“这事情没跟你说,实在是不能跟你说,你心里有数就好,冬菜的银子,别惦记了。”
    岳齐又找上门来,拿了一份奏折给贾琏道:“你先看看,觉得没问题,算我们联名上奏。”
    其实这也不算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上司不硬气,下面的人也没法硬气。
    张庭恩听懂了,天下税赋,半出两江。没有一个杀伐决断的重臣在两江坐镇,十有八九要搞的乌烟瘴气。
    君臣二人又是一番交流,时候不早,承辉帝让他回去休息两天。张庭恩出宫之后,回到家里,见到贾琏,一起吃了晚饭后,来到书房内,与贾琏说话。只有二人时,张庭恩说了宫里独对之事,一个说的仔细,听的认真。
    晴雯回了隔间,看着陪夜的袭人上了床,缩回被窝里,打了个寒颤。
    任何时代都一样,吏治的问题是无法根治的,只能是改善。
    承辉帝道:“两江的情况复杂,孙卿上奏,如无合适人选替代,他不着急回来。”
    人心是很脏的!
    谁能想到,勋贵出身的贾琏,对上权贵子弟时,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加一个死要钱。
    无错版本在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至贾府,进门回家,王熙凤还没歇着,正在与林之孝对账。
    有这样的制度设计在,官绅豪强,怎么会不鱼肉百姓呢?我就是要欺负你,你还没法子反抗。
    当然贾琏的话,也没有说透。本质上是经济发达的江南,追求与之财富相匹配的社会地位。
    “恩师接下来要做什么?”贾琏提前问一句,心里好有底。
    王熙凤明显的露出失望之色,犹豫了一下,眼神看看四周,众下人立刻退下后,王熙凤挪动屁股,挨着贾琏坐下,凑近了低声问:“可是东府敬大爷那事情闹的。”
    类似的事情多了,权力寻租的情况自然比比皆是。
    途中巡街士兵遇见贾琏,非但不会拦着他,还会给他打灯笼照亮,生怕贾大人不满意,回头找他们算账。
    朝廷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治理成本就会大幅度增加。
    很多事情贾琏觉得没什么,但是站在皇帝和朝廷大臣的眼睛里,这后生就tm邪性。
    张庭恩也不藏着,直接道:“土地兼并形势日渐严峻,百姓除了征税之外,还要肩负各种地方的苛捐杂税,但凡有一点天灾人祸,朝廷赈济不及时,或者赈济到不了百姓的手里,就会出大问题。重新清丈天下田亩势在必行,清丈之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尤其是民告官,杨乃武姐姐为了鸣冤,去滚钉板,敲登闻鼓。就这么一个程序设计,皇权哪里考虑过底层百姓的死活呢?周朝延续了明朝的一些恶劣的规矩,百姓日常见官可以不跪,但上了堂就必须跪,为了所谓的朝廷威严。
    贾琏听了没说话,非要说点啥,只能说想法很好。
    大周继承了明朝大部分制度,而明朝的制度设计,从一开始就奔着节省再节省的结构去的。
    “陛下登基十年,也是励精图治的十年,如今朝廷的情况,比以前大大的好转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慢来,一点一点的做。”
    贾琏也看出来了,岳齐并不满足于出任兵部尚书,惦记着进一步呢。
    贾琏的话直指问题核心,张庭恩何尝不知呢?知道归知道,如何去做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恩师,学生以为,陛下推行考成法,当务之急,还是抓考成法的具体实施。利用考成法,淘汰一批无能懒政的官员,然后再考虑清丈田亩的事情。有件事,学生必须提醒恩师,考成法重政绩,必须提防官员为了政绩,脱离地方实际,给地方百姓增加增多的负担,如此,适得其反也。”
    越想心里越不舒服的贾琏,觉得还是要加大对贾蓉的扶持力度,虽然他的xp不那么光彩,但想到这个就舒服多了。
    至于百姓的死活,管他那么多。
    不是说宵禁么?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有特权者存在的。
    农耕时代就是这样,富庶之地,读书人多,读书人多,幺蛾子多。
    袭人咬嘴唇,看看晴雯,摇摇头:“没事。”
    贾琏就是特权者之一,宵禁是针对普通百姓的,对贾琏而言,丝毫不起作用。
    好在事情进行了找补,没有留下祸根,说到底,还是贾敬的贪心,给贾家带来了麻烦。
    问题是,我都做官了,还要像海瑞那样过紧巴巴的日子,那么我这个官不是白做了么?说到底,一切的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但凡进入了存量竞争的时代,人性的各种丑陋,都会被无限的放大。
    朱元璋都杀不下去了,让官员带着枷上班。
    有的人,骨子里就是要做人上人,要奴役别人,不但不做事,还要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
    夺走了别人的功劳,占了人家的位置,还要给人家泼脏水抹黑人家。
    当然贾琏也不恨皇帝,也不敢恨!
    贾琏沉默了一下才道:“外面的事情,你听到了,看见了,也不要管,更不要问。”
    皇权+农耕时代,因为信息不畅通,地方官员的权利过大,吏治的问题更为严重。
    王熙凤自然是刻意的,笑嘻嘻的坐着,双手比划道福:“给爷请安了!”
    “两江士绅的问题,不应该单独看待,而是要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两江工商业发达,这是好事,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体是好的。如果全国各地,都像江南一般富庶,朝廷还需要为财政不足头疼么?朝廷最主要的问题,不是地方的经济发展,而是在发展的同时,如何肃清吏治。吏治清明,即便只有一个江南,朝廷不虞财政匮乏;吏治败坏,天下皆江南,朝廷依旧收不上税赋。”
    还是那句话,多数人不满特权,不是因为特权不香,而是因为特权者不是我。
    你还不能说朱元璋苛待官员,因为按照明朝官员的俸禄,养活一家老小是足够的。
    岳齐也没坚持,收回奏折,告辞离开。
    别说商人了,即便是一些士绅,被官员盯上之后,照样被罗织罪名,整的家破人亡。
    贾琏不是乱说的,史书上是有前车之鉴的。王安石变法期间,就有类似的案例,官员为了政绩,多收了地方税收。打个比方,一个地方有五百万亩土地,官员没有去清丈土地,却虚空收税,五百万亩当六百万来收。因为是留官制度,地方官几年后调走,无论是得到了政绩,还是捞够了本钱,都有动力去做这些事情。
    贾琏知道她肯定有话要说,坐对面笑道:“又有啥事情?”
    袭人道:“早起香菱听说封氏腿疼,走不动道,过去那边照应了。”
    贾琏点点头问她:“你方才怎么走神了?”
    这事情能问贾琏,王熙凤还不能去问贾母。
    穿越至今,这个问题贾琏思考了无数次,说的难听一点,即便人在现代时,还有很多问题呢,在大周,思考制度问题根本就是自不量力,想的再多,做的都是无用功。还不如想一想,怎么发展经济,国家经济搞好了,很多问题都不是问题,对国家整体影响不大。
    贾琏平静的看他一眼,不动声色道:“你的奏折,拉上我算什么事情?”
    袭人立刻回魂,哧溜一下起来,伺候贾琏梳洗更衣,晴雯在一旁打灯笼,贾琏随口问:“香菱呢?睡着了?”
    袭人为何走神,盖因今天在外面听别人说了,麝月与李嬷嬷吵架,那李嬷嬷骂的有点难听,说什么不似姑娘身,狐狸精坏了二爷的元气。
    就贾琏做的事情,考中状元的事情,反而是最看运气的。
    王熙凤倒不是怕贾琏,只是敬着他,既然这么说了,也没再说话。只是银子没了,她心里难受。
    人性都是相通的,商人有钱后,总想着提高社会地位来保护自己不被当猪宰。
    其他事情,比如在五城兵马司整肃治安,一开始皇帝也想不到,这破衙门到了贾琏的手里,能玩出来。
    承辉帝倒是能杀,也想杀的,可是内阁会议上,几个阁臣反对之后,不也偃旗息鼓了么?为啥皇权时代强调道德啊?因为官员也好,士绅也罢,缺这玩意。
    袭人倒是很想,奈何二爷有坚持,内心毫不惆怅,还要等多久,才能圆了姨娘梦。
    不然贾琏建议他上奏开皇家军校,他就该当场拒绝,而不是搞出这么一出。
    贾琏也没多想岳齐的事情,他也挺忙的。上午处理了五城兵马司的杂务,下午研发司那边,一群技术官员每天都不请自来,扎堆搞研究。
    这帮人敢想敢干,对于他们而言,做实验太有趣了。
    也就是研发司有钱,不然经费在燃烧,哪里撑的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