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李昌祚!

作品:《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404章 李昌祚!
    西北经略府的中军大帐里,牛油巨烛散发着昏黄的光,将文彦博的身影拉得又长又暗。
    文彦博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负手在帐中来回踱步,脚下的青砖发出沉闷的声响。
    终于,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看向帐下的一众将领:“诸位,苏逆狼子野心,志在天下。
    关中乃中原要地,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他必定会想尽办法夺取关中,以此为根基图谋天下。
    今日召大家来,就是要商议如何应对苏逆南下。”
    此言一出,众多将领面面相觑,李昌祚站出身来,拱了拱手,看似恭敬,但说的话却是有些不以为然。
    “文经略,恕末将直言,苏逆虽有些谋略,但想从延安府一路打到关中,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
    从延安府南下关中,要穿越黄龙山、子午岭等重重山脉。
    这些地方山高林密,道路崎岖难行,行军极为不便,而且极易遭遇伏击。
    只要我们在险要之处设下伏兵,苏逆的大军还未出陕北高原,便会损失惨重。”
    他呵呵一笑,道:“不仅如此,关中北部有黄河天险,西部有渭水阻隔。
    我军完全可以依托这些天险,构筑坚固的防线。
    在黄河与渭水沿岸多设堡垒、安置强弩,苏逆的军队想要渡河,谈何容易!”
    李昌祚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悬挂在帐中的军事地图说道:“西军在陕西路经营多年,堡寨星罗棋布,形成了纵深防御体系。
    就拿鄜州来说,这里控制着延州南下的通道,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我军在此屯驻精锐,储备了大量的粮草与武器。
    苏逆若想南下,鄜州就是他的第一难关,怕是连这第一关都过不来!
    鄜州作为鄜延路的治所,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城墙更是高大厚实。
    而鄜州之侧的坊州地处洛水河谷,是连接陕北与关中的要冲,我军可依托洛水,部署水军,巡逻戒备。”
    李昌祚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从鄜州指向坊州,“一旦苏逆来袭,鄜州与坊州便可互为犄角,相互支援。
    再往南,同州扼守渭水北岸,控制着蒲津渡口,是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可以在渭水沿岸广布水军,设置水寨,封锁渡口。
    华州作为关中东部重镇,城防坚固,且城内粮草充足。
    只要我们做好防守,苏逆根本无法靠近长安半步。”
    说完,李昌祚微微笑了起来,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
    文彦博问问皱起了眉头,看模样,其他将领亦是认为苏逆不敢攻取长安,若是这样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
    文彦博沉声道:“诸位都是军中宿将,都是熟读兵书的,难道不知道要夺天下,须得攻关中这个亘古以来的道理么?
    苏逆不是普通盗匪,他是在造反,他是想要夺取天下的枭雄,他一定会攻取长安的!”
    李昌祚闻言微微有些不屑,双手一摊,接着说道:“文经略,末将明白您的顾虑,但仔细想来,苏逆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轻易进攻长安。
    就拿这地形来说,延安府身处陕北高原,从那儿南下,得穿过黄龙山与子午岭。
    这些山地错综复杂,处处是易守难攻的关隘。咱们只需在各处要道,如黑水峪、子午关等地,布置精锐伏兵,他们行军的每一步都将危机四伏。
    再看黄河与渭水,这两条大河犹如两道天然长城。
    黄河水势汹涌,渭水河面宽阔,我军在沿岸修建的堡垒,像河中堡、临渭寨,都配备了大量强弩、投石机。
    苏逆的军队若想渡河,就会成为我们的活靶子,根本难以靠近河岸。
    陕西路的堡寨防线,经过几代人的经营,早已固若金汤。
    从鄜州到同州,各寨之间烽火相连,一旦苏逆进攻其中一处,其他堡寨的援军便能迅速赶到。
    西军将士常年与西夏交锋,无论是城防布置,还是作战策略,都十分成熟。
    就拿之前西夏李元昊亲率大军攻打延州来说,咱们依托堡寨坚守,最终让西夏军队无功而返。
    苏逆那点兵力,与李元昊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虽说苏逆收编了种朴的军队,但守城战和野战完全是两码事。
    他的静塞军在野外或许能占些优势,可面对我军依托城墙、堡垒的防守,根本无计可施。
    只要我们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他们就算强攻,也只会损失惨重。
    十万大军啊,他们所需粮草补给,对于陕北来说,是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陕北土地贫瘠,产出有限,苏逆要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本就艰难。
    要是我们实行坚壁清野,切断他们的粮道,不出半月,他们就会因缺粮陷入混乱。
    到了冬季,陕北的严寒更是他们的大敌,士兵们既要应对寒冷,又要面临粮草短缺,战斗力必然大打折扣。
    呵呵,而且苏逆被朝廷视为逆贼,名不正则言不顺。
    关中士民深受朝廷恩泽,绝不会轻易支持苏逆。
    一旦他进攻长安,不仅要面对朝廷的大军,还会遭到地方百姓的反抗。
    到那时,他就算侥幸拿下长安,也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李昌祚说完,扫视了一圈帐内的将领,微微一笑,“所以,依末将看,苏逆绝不敢贸然进攻长安!”
    文彦博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帐内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他缓缓上前,目光如利刃般直视李昌祚,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总管,你身为大宋武将,食君之禄,却如此轻敌懈怠,置国家安危于何地?
    你只看到陕北的山川险阻,却忽视了苏逆的野心与智谋。
    当年韩信出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平定三秦。
    地形固然重要,但绝非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苏逆若想进攻长安,必然会精心谋划,出奇制胜。”
    文彦博伸手用力拍了拍地图,“况且,若苏逆不进攻长安,他大可挥师东进,威胁河东,进而直逼汴京。
    到那时,朝廷腹背受敌,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李昌祚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满不在乎的神情:“文经略,末将承认韩信的谋略,但如今非彼时。
    苏逆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怎能与兵仙韩信相提并论。
    而且,河东防线固若金汤,苏逆若东进,同样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时,一直沉默的刘挚站了出来,打圆场道:“潞公,李总管,二位所言都有道理。
    但眼下当务之急,是做好万全准备,无论苏逆从何方向进攻,我们都能应对自如。”
    文彦博冷哼一声,并未理会刘挚的调解,继续盯着李昌祚:“李总管,你口口声声说苏逆不敢进攻长安,可你若判断失误,导致长安失守,你该当何罪?”
    李昌祚心中一凛,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依旧嘴硬道:“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苏逆真能攻下长安,末将提头来见!”
    “好!”文彦博厉声道,“既然李总管如此自信,那便由你负责长安以北的防御。
    若有闪失,休怪本经略军法处置!”
    李昌祚咬了咬牙,拱手道:“末将领命!”
    心中却暗自想着,文彦博不过是虚张声势,苏逆绝不可能来攻关中。
    文彦博扫视了一圈帐内的将领,沉声道:“其余诸位,也不可掉以轻心。
    各营各寨,立刻加强戒备,严查往来行人,防止苏逆细作混入。
    同时,储备粮草,修缮兵器,随时准备应对战事。”
    将领们纷纷拱手领命。
    李昌祚怒气冲冲回了营帐,他的幕僚闻听消息匆匆赶来,一来便急道:“我的总管诶,你糊涂啊!”
    李昌祚闻言顿时大怒,道:“放的什么屁!某何曾糊涂过!”
    幕僚唉声叹气道:“您怎么可以立下这样的军令状,这搞不好要掉脑袋的啊!”
    李昌祚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营帐内回荡,带着几分嘲讽:“你这是杞人忧天!苏逆虽有些手段,但关中乃是易守难攻之地,周边又有我军重重防线,他怎敢轻易来犯?”
    幕僚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忧虑:“总管,苏逆志在天下,关中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乃是成就霸业的根基,他岂会轻易放弃?
    再者,苏逆心思缜密,手段狠辣,说不定早已谋划多时。
    如今朝廷内部纷争不断,正是他可乘之机。
    一旦他挥师南下,关中危矣!”
    李昌祚脸色一沉,冷哼道:“就算苏逆有此想法,又能如何?
    这陕北的山川险阻,便是他难以逾越的鸿沟。
    黄龙山、子午岭地势险要,道路崎岖,我军在此设伏,苏逆的军队进入,无异于自投罗网。
    黄河、渭水天险,加上河中堡、临渭寨的强弩、投石机,他想渡河,根本不可能!”
    幕僚并不认同,继续劝道:“总管,苏逆不会不知其中艰难,若他真要进攻,必然会出奇制胜。
    说不定他会暗中联络各方势力,里应外合,突破我军防线。
    况且,一旦苏逆拿下关中,便能凭借其丰富的资源,扩充军队,与朝廷分庭抗礼。”
    李昌祚愣了片刻,旋即狠狠一甩衣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靴跟重重砸在地面上,发出沉闷声响。
    “怕什么!苏逆想攻下长安,简直是白日做梦!文彦博不过是借此打压我,故意小题大做。”
    幕僚急得直跺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
    “总管,那苏逆又诡计多端,万一苏逆真的想出奇招,绕过咱们的防线,那可如何是好?
    再说了,长安一旦失守,咱们都得人头落地!”
    幕僚越说越激动,声音都有些颤抖。
    李昌祚停下脚步,目光阴鸷地盯着营帐角落。沉默许久,他缓缓开口:“哼,就算苏逆有通天的本事,这陕北的山川天险,也能将他死死拦住。
    既然文彦博将防御职能给了我,明日我命人在黄龙山、子午岭各处要道,布下精锐伏兵。
    只要苏逆的军队敢踏入这片山林,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还有黄河与渭水防线,我们在河中堡、临渭寨布下强弩、投石机,苏逆的军队想渡河,我就让苏逆死在河中!”
    李昌祚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得意之色,“至于鄜州、坊州等地,稍后也要安排重兵把守,各寨之间联络紧密,一旦有战事,援军便能迅速赶到。”
    僚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话虽如此,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苏逆说不定会效仿韩信,采用奇谋。
    咱们还是得多做几手准备,以防不测。”
    李昌祚沉思片刻,微微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明日起,加大对周边地区的侦查力度,一旦发现苏逆有异动,立刻来报。
    同时,督促各寨加强防御工事,多储备粮草,以防长期围困。”
    幕僚微微松了一口气,虽说兵危战凶,但只要小心谨慎,总是好一些的。
    但他终究还是不放心,忍不住多唠叨一嘴,道:“千万还是不要大意,苏允此人太厉害,当年连西夏诸多雄城都让他破了一遍……”
    李昌祚双眼一瞪,上前一把揪住幕僚的衣襟,将他提得双脚离地,暴怒道:“够了!你整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再敢提苏逆有多厉害,我先砍了你的脑袋!”
    幕僚脸色煞白,手脚乱蹬,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眼神之中透露着恐惧。
    过了好一会儿,李昌祚才狠狠将幕僚甩到一旁,幕僚一个踉跄,摔倒在地,差点撞翻旁边的烛台。
    “西夏人懂什么守城,那些所谓雄城,能和咱们经营多年的关中防线相比?
    苏逆就算再厉害,也不过是乌合之众!”
    李昌祚双手叉腰,气冲冲地吼道。
    “文彦博派我守长安以北,分明是想让我出丑。
    哼,这次我偏要证明给他看,我李昌祚绝非无能之辈!”
    李昌祚咬牙切齿,一脚踢翻案几,酒水饭菜洒了一地。
    “从明天起,我亲自带队巡查防线,若有懈怠的士兵,就地正法!”
    幕僚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壮着胆子说道:“总管,在下只是担心……”
    “担心?担心能退敌吗?”李昌祚打断幕僚的话,“明日你随我一同巡查,要是发现有漏洞,我拿你是问!”
    正说着,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士兵掀开帐帘,神色慌张地禀报道:“总管,斥候来报,延安府方向有异动,苏逆似乎在集结兵力!”
    李昌祚脸色骤变,不过很快又恢复镇定,冷哼道:“来得好!我正愁找不到机会教训苏逆,他自己倒送上门来了。
    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
    幕僚的脸色愈发难看,嘴唇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但看到李昌祚满脸的戾气,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李昌祚则在营帐内来回踱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不知道是兴奋,还是不安。
    “明日一早,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谁才是西北的守护神!”
    李昌祚猛地抽出佩剑,用力一挥,斩断了营帐内的一根绳索,帐顶的一块布“哗啦”一声落了下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