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作品:《知否:我是皇太子

    第487章
    那些顽固赵兴敬佩是敬佩,却已经准备回头都打发去修书。
    倒是那些圆滑的,赵兴准备提拔起来。
    圆滑的不仅怕死,也在乎自己的地位。
    这样的人可比那些顽固的可爱多了。
    当晚,赵兴并没有在寝宫居住,而是去了仁明宫。
    赵兴没有让人提前通知,仁明宫的宫女想要前去通报,也被赵兴给拦住了。
    走进大殿没有看到张桂芬,赵兴直接进了卧房。
    “拜…”
    张桂芬正蹲在床榻前,都弄着咏哥儿,向妈妈微笑的陪在边上,见到赵兴进来,刚要开口,见赵兴摆手,连忙止住了。
    “向妈妈,你说什么?”
    张桂芬伸手轻轻的捅了捅儿子的脸颊,见他咯咯直笑,也跟着笑了起来。
    听到向妈妈出声,头也没回的问道。
    “没…没什么。奴婢就是看殿下笑呵呵的样子,心里也觉着开心呢。”
    “呵呵。”
    张桂芬闻言一笑,躲过儿了乱抓的手,又捅了捅儿子的脸。
    小家伙咧嘴直笑,挥着手要去抓母亲的手。
    赵旭站在后面看的有些无语,张桂芬这是把儿子当玩具了啊。
    小家伙几个月了,跟母亲玩闹的时候,看到了赵兴,伸着小拳头对着赵兴的方向啊啊直叫。
    “怎么了?是饿了还是困了?”
    张桂芬有些奇怪的握着儿子的小手。
    她握着的力气很小,小家伙也顾不上赵兴这个爹了,张开小手,抓着母亲的一根手指咧嘴直笑。
    “呀~”
    张桂芬惊讶道:“向妈妈,你看到了么,咏哥儿这么小,就知道用计…”
    说话间转过头,就看到了身后忍着笑的赵兴。
    “陛下,您什么时候来的?”
    张桂芬愣了愣,连忙抽会手,起身行礼。
    “哇…”
    不知道张桂芬抽回手的力气大了,吓到了小家伙。还是好不容易抓到了,就这么没了,小家伙心里委屈,咧嘴哭了起来。
    赵兴也顾不上和张桂芬说话了,上前抱起了儿子。
    “不哭不哭,一会父皇帮你报仇。”
    赵兴抱在怀里哄了哄,小家伙就不哭了,又咧嘴笑了起来。
    “你啊,这么逗他,也就他现在不记事。”
    赵兴哭笑不得的看了一眼张桂芬。
    “是咏哥儿喜欢这样,臣妾哪有逗她。”张桂芬立马否认道。
    赵兴摇了摇头,也不去揭穿,其实刚当父母的就这样,小孩哭闹闹人的时候,恨不得丢了算了。
    可是不哭不闹的时候,又喜欢去逗,觉得很好玩。
    小家伙到底还小,之前跟母亲玩了许久,刚刚又哭过,在赵兴怀里没多久便睡着了。
    “陛下,把太子殿下给奴婢吧。”向妈妈上前道。
    赵兴低头在儿子小脸蛋上亲了一口,交给向妈妈抱了下去。
    “坐。”
    赵兴拍了拍边上的床榻,等张桂芬坐下,搂着她说道:“申相公他们来见过你?”
    “嗯。”张桂芬点了点头,道:“申相公说陛下被萧太后魅惑,不理朝政,让臣妾劝劝陛下。”
    “那你怎么没答应?”赵兴问道。
    “臣妾相信陛下,不觉得殿下会被萧太后魅惑。”张桂芬微笑道。
    “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不还宠爱杨贵妃,发生了安史之乱,导致大唐盛极而衰么?你为何觉得朕不会?”赵兴问道。
    “在臣妾心里,唐玄宗比不上陛下!”张桂芬仰头看着赵兴说道。
    “虽说唐玄宗让大唐盛极而衰,可是他前期的功绩却摆在那,怕是天下没人会觉得朕能和他比。皇后为何会觉得他比不上朕呢?”
    历史上明君昏君都不少,可是既能称为明君,又能算是昏君的非常少见。
    人无完人,哪怕是千古一帝,多少也干过一些昏庸的事。
    但瑕不掩瑜,只要功大于过,都不会被后世称为昏君的。
    而李隆基就属于那种前期有多英明强干,后期就有多昏庸的。
    别的朝代盛极而衰,好歹有个过程,可到了他这,盛世到达顶端,衰落的也非常快。
    但即便如此,历史上能和其相比的,也不多。
    “唐玄宗后期有多昏庸就不说了,所谓的开元盛世也不能归功于他一人。先有贞观之治,后有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在臣妾看来,哪怕没有唐玄宗,只要继位的皇帝不太昏庸,一样会是盛世。”张桂芬说道。
    “皇后说的倒是没错,可是朕如今继位不过一年多,皇后觉得朕将来能比肩唐玄宗么?”赵兴笑道。
    “臣妾觉得陛下将来肯定远胜唐玄宗。陛下一直立志解决大宋积弊,中兴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只要陛下做到,功劳仅次于太祖,岂是唐玄宗可比。”张桂芬说道。
    赵兴低头在张桂芬额头上亲了一口,笑道:“皇后这番话,想了多久?”
    张桂芬说信任他,这番话好像也在称赞他,可是赵兴却听出了他话里潜藏的劝说。
    当然了,张桂芬这也不算怀疑,只是担心赵兴被消磨了雄心壮志,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他的雄心罢了。
    因此赵兴心里倒是不反感。
    “是准备了许久,不过这也是臣妾心里的想法。”张桂芬搂着赵兴的腰说道。
    赵兴闻言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而是问道:“最近朕没有来后宫,后宫这边没什么事吧?”
    “后宫并没有什么事,余妹妹那边臣妾一直命人按时送补品过去,贺老太太每隔几天都会去号脉,胎养的很好。陛下一会记着去看看余妹妹。”张桂芬说道。
    “朕娶了个贤后。”赵兴笑道。
    此时天色都已经黑了,张桂芬提醒他去看望余嫣然,他要是去了,说不定就在那边歇息了,但是张桂芬还是说了。
    “臣妾哪里算的上贤后,只能尽尽本分罢了。”张桂芬摇头道。
    她也看过历史上关于那些贤后的记载,自认为自己比不上那些贤后。“不,在朕心里你不比她们差。”赵兴坚定道。
    “陛下怎么还学会说甜言蜜语了。”
    张桂芬被赵兴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说道:“陛下还是去看看余妹妹吧,她现在有身孕在身,陛下都好些日子没去了。”
    “嗯,朕去看看,晚膳就在那边吃了,皇后沐浴等朕回来。”
    赵兴说完哈哈大笑,起身往外走去,留下脸色羞红的张桂芬。
    …………
    次日,日上三竿,赵兴才来到大庆殿。
    “拜见陛下!”
    “哈~平身!”
    赵兴打了个哈欠,摆了摆手,坐了下来。
    “传辽国使臣觐见!”
    三水上前两步高喝道。
    司殿太监接唱,过了好一会,刘炳成带着两个辽国官员,进入了大殿之中。
    “外臣拜见大宋皇帝陛下!”三人躬身行礼。
    “免礼!”
    赵兴摆手道:“说吧,耶律乙辛派你们来所谓何事?”
    “宋皇!”
    刘炳成皱眉道:“摄政王不日即将登基,宋皇直呼吾辽国新君名讳,有些失礼了。”
    正所谓主辱臣死,赵兴直呼耶律乙辛的名字,不管他心里怎么想,都不能当做没听见。
    否则回到辽国,被人利用此事做文章,谁知道耶律乙辛会怎么想?
    这就像打仗时,你骂敌方将领,哪怕骂他祖宗十八代,都能忍住。
    可你要是骂对方君主,只要不是实力差距悬殊,都必须得做出反应。
    “贵使此言甚是可笑,耶律乙辛谋逆,辽皇逃出辽国。我观贵使也是汉人,虽说为辽国效力,可终归读的是圣贤书。谋逆之人,人人得而诛之,吾皇称呼其名,有何不可!”韩章微笑道。
    “辽国和汉人不同,规矩礼法自然不一样。先帝册立储君乃是皇太叔耶律重元,可耶律重元谋害先帝。摄政王为先帝报仇,平定叛逆之贼,受辽国臣民爱戴,继位登基,顺理成章!”刘炳成反驳道。
    “辽国规矩礼法如何,我们宋人确实不好多做置喙。可辽国先帝有子,且祭拜了宗庙,在百官见证下登基为帝,四海皆知。耶律乙辛发动兵变,致使辽皇不得已逃离辽国,不是谋逆是什么?”申相公冷笑道。
    “让先帝之子继位,乃是权宜之计。当时耶律重元谋逆,为了更好的平叛,需要有人继位。可是按照吾国群臣商议,只是暂时为帝。谁平定耶律重元,为先帝报仇,才是辽国真正的皇帝!”
    “而萧太后却贪恋权势,意图利用假帝操控朝政,更是杀了摄政王一家老小。摄政王这才不得不起兵反抗。”刘炳成淡淡道。
    耶律乙辛确实是谋逆,可是他本人自然不能承认,对外也要有个‘合理’的说辞。
    不管外人信不信,对外都得这么说。
    这就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人人都知道他杀兄囚父,但是他自己不能承认,还让李渊册封他为太子,当了一段时间的太子。
    “呵呵,辽国皇位莫非是儿戏不成?还能临时让人暂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韩章讥讽道。
    “好了!”
    赵兴摆手打断了争吵,有些不耐烦的看向刘炳成道:“直说吧,耶律乙辛派你来的目的。要是再废话,朕就让人驱逐你们离开。”
    “宋皇,摄政王派外臣来大宋,是想请大宋交出假帝和萧太后及萧家族人。他们杀害摄政王全族,此仇不得不报!两国有盟约,摄政王继位后,也会遵守盟约。因为这点小事,破坏两国盟约,对辽国还是大宋都没有好处。”刘炳成说道。
    “你这是在威胁朕?还是在威胁大宋?”赵兴脸色一冷。
    “宋皇误会了!”
    刘炳成躬身道:“外臣绝不敢威胁宋皇,辽国也没有威胁大宋的意思,只是在阐述事实。萧太后和假皇对于辽国十分重要,无论如何辽国都不会放弃的。若是大宋愿意把人送给辽国,辽国愿意以万匹战马做酬谢!”
    “陛下,辽国内乱,毕竟是辽国内事,大宋不便多管。臣认为应该将萧太后等人,送归辽国。”申相公说道。
    刚刚和韩章一起怼刘炳成,是因为刘炳成对赵兴说话时,语气不太恭敬。
    主辱臣死,作为臣子,自然不能看着。
    并不代表申相公不同意交出萧太后等人。
    要是最近赵兴没有不理朝政,他也不会当朝劝说。
    可赵兴痴迷萧太后,他担心赵兴被萧太后魅惑,哪怕把萧太后等人交给辽国,对大宋名声有损,他都顾不上了。
    只想着把萧太后这个祸害给送走。
    “臣等附议!”
    一时间,朝中大半官员都站出来附议。
    “哼!”
    赵兴脸色难看,冷哼一声道:“耶律乙辛乃是谋逆,宋辽乃是兄弟国,萧太后才会向大宋求援。若是朕把人交给一个谋逆之臣,天下人如何看朕!”
    说完,看向刘炳成,淡淡道:“你回去告诉耶律乙辛,人朕是不可能交的,他有什么手段,朕都接着!”
    “陛下…”
    满朝文武见赵兴把话说的如此决绝,都有些急了。
    可是赵兴没有给他们说话的时间,直接拂袖而去。
    “韩大相公,申相公,你们看…”
    刘炳成看向了韩章和申相公。
    “陛下大怒,老夫也不敢多劝。”韩章摇了摇头,直接离开了。
    申相公沉默了一会说道:“老夫会劝劝陛下的,贵使先回鸿胪寺等待消息吧。”
    “那就劳烦申相公了,摄政王也希望两国之间能够继续保持和平,说了若是大宋对条件不满,都可以商量,毕竟以和为贵嘛。”刘炳成说道。
    “嗯。”
    申相公心不在焉的和刘炳成聊了几句,刘炳成便告辞离开了。
    “刘侍郎,宋皇咬死了不交人,我们干脆回去禀报陛下,直接出兵逼迫大宋交人便是。”随行的契丹族官员气呼呼说道。
    辽国的契丹贵族,向来瞧不起大宋。
    要不是出使前,耶律乙辛召见他们时叮嘱过以刘炳成为主,入宫时刘炳成叮嘱他们面见大宋皇帝时,让他们不准说话,由他来应对。
    刚刚赵兴直呼耶律乙辛名字的时候,他都要发作了。
    “要是真那么简单,陛下就直接出兵了,何必派我们出使?”
    刘炳成摇了摇头,微笑道:“放心吧,宋皇越是表现出不愿意交人,大宋臣子们越会劝说宋皇交人。”
    “可外面不都在传,说宋皇痴迷萧太后,百官跪劝,宋皇都没有理会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