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外交升级 高铁展示

作品:《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

    第272章 外交升级 高铁展示
    就在美国方面因为全解阵发射了一枚集合了众多高新技术的洲际弹道导弹而商讨战略计划如何调整的同时,东大的高层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讨论。
    “刘部长,你先来说说相关的情报。”会议主持人按照议程,让情报部门的刘领导把相关情报进行简要的说明。
    其实会议文件里,是有更详细的情报汇总的,但是处在改革开放初期的领导人基本都身兼数职,对于大篇幅的文字说明,基本没时间仔细查阅。
    这个会议又是紧急安插到众人的日程表里的,所以一直到开会前半小时,他们才抽出点时间匆匆翻阅了下。
    此时情报部的领导一边汇报,他们也边听边翻阅。
    “各位首长,从多个渠道汇总得到的结论是,全解阵确实有一个超出常理的技术团队,或者是某种未知的存在,比如外星人。”
    “刘部长,你可别乱说,外星人?美国佬都去过月球了,也没发现外星人啊,这全解阵从哪里来的外星人?”其中一名较年轻的领导出来质问道。
    “额~,我也只是推测,不然解释不了他们的技术来源。
    比如他们的老根据地,好几年前就对外全封闭了,即使是我们之前打入进去的情报人员,也被他们用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手段找出来了。
    幸好他们愿意与我们和平相处,把那两名情报人员还给我们了。
    但是也不知道他们采用了什么手段,回来的两人只记得在那里的基本日常生活,其他的一概回想不起来。
    即使我们找了多个领域的专家比如心理学家,催眠师,甚至一些社会上的能人异士,各种方法都用遍了,也不能让他们恢复某些记忆。”
    “那会不会他们本来就没接触到某些机密信息,所以回来后只有日常记忆?”另外一位军装领导说道。
    “不可能,之前他们还通过秘密渠道将比较保密的情报汇报回来了,比如他们根据地内突然有了水电站发电机,各种变压器等等,是突然出现的,他们当时的经济情况非常差,连日常的食品药品都紧缺,但是却突然有了那些先进设备。
    所以我断定他俩确实是接触到了一些机密信息的,只是回来之前被对方抹去了记忆。”
    “你说的确实很科幻,世界上不可思议的事情确实很多,是不是外星人不重要了,现在我们应该讨论的不是他们的技术来源,而是如何跟对方发展关系。”坐在中央位置的领导把话题拉了回来。
    此时国内从上到下,都在解放思想。
    所以不管是什么新事物,高层领导基本都是抱着看一看,试一试的想法。
    比如各种特异功能,练气术,内功等等,就是在这几年渐渐的从民间兴起,然后走进各部门的。
    在座的有几位领导,还真接见过或者通过手下的人接触过一些奇人,因此对于全解阵方面的种种特殊情况,都以为对方是有某些奇人异士在帮助对方发展。
    “我来说说我们与全解阵方面已经达成的合作情况吧,在座的各位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现在我就一一列举一下。”赵领导接过话头说道。
    他是此时的行政部门最高领导,对于与全解阵的合作内容,最有发言权。
    “第一是航天方面,我们已经与全解阵达成了全面合作备忘录,合作发展载入航天,空间站研制并合作建设首艘能长期驻留人类的空间站,大型运载火箭和大型卫星的研制与发射入轨。
    我们其实是占便宜的一方,对方的某些技术能力已经远超我们。”
    “第二是商用大型核电站建设,我们已经跟全解阵方面签署了一座5千多万兆瓦的大型核电站建设合同,目前已经完成选址工作,对方的基建工程团队已经到达秦皇岛某地,等我们的施工队伍组建完毕,马上就要动工建设了。”
    “第三是电子产业方面,全解阵下属的公司星耀集团,正在对我们进行技术转移和设备转让,把0.5微米及以上制程的芯片制造技术和设备转让给我们的国营企业,比如首钢就接手了一套1微米级的芯片生产线,用来生产内存颗粒。”
    “其他的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合作项目合作地方合作项目,比如江省与其合资了一座中小型汽车制造厂,主要生产越野车和小型轿车;
    广省与其合资建设了一座大中型工程设备制造厂,主要生产各种挖掘机,推土机,吊机,水泥罐车,压路机等基建工程常用的设备。”
    “以上这些是投资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项目,其他的一些项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对方早在82年就开始投资国内,在很多地方进行了投资。”
    赵领导说完以上的那些项目,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下口水润了润说冒烟的喉咙。
    “居然有这么多大项目,这全解阵对我们够可以啊?老刘,这全解阵的高层该不会是有你的人吧?”某位穿军装领导听完后,像是开玩笑的对情报部门的领导说道。
    “额~,我还真想是的,那样咱们西南地区的发展就有着落了,可惜我们此前错过了很多机会,现在在全解阵内部只有一些外围成员,基本接触不到机密信息,只能是收集一些公开信息。”刘领导苦笑着说道。
    “不过对方的几名高层里,三位都是我们华人,基本是在那段时间出去的,特别是其中一个叫岑勇的,其在国内还有好几个亲戚,他的情报在会议附件里有,大家可以看看。”他接着说道
    “看来对方还是很看好我们的嘛,早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初期,就大举对我们进行投资了,这不比某些爱国港商差多少。
    那里是我们的传统邻国,历史上一直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那里华人华侨众多,我们应尽力将其发展成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嘛!
    *部,现在我们在那边的使馆是什么级别?”坐在中间的领导缓缓的说道。
    “领导,是领事级。”负责外交方面工作的领导回答道。
    “嗯?怎么还是领事级?有考虑过发展成大使级吗?有相应的常态化沟通渠道吗?”
    “领导,美国方面目前对全解阵的态度非常不好啊!他们的使馆人员的最高级别才是领事,咱们要是派出大使,是不是不太好。”负责外交方面工作的领导小心翼翼的说道。
    “你这是什么话?咱们发展对外关系什么时候要以美国的标准走了?
    记住,咱们虽然因为外部环境,出于某种战略考量而与美国亲近。
    但是咱们始终是走shzy道路的,与美国的资本主义不可能始终同行。
    我希望各位都记住,我们最终是要取代他们,我们的最高理想是一定要实现的。”最后几句话,领导说得掷地有声。
    负责外交事务的领导吓得冷汗直流。
    此时国内确实有一股思潮,那就是全盘西化,不仅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也觉得美国的先进。
    所以有些部门在做具体的决定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些影响。
    “领导,会后我就着手安排派出大使的事宜。”
    “嗯~,会议继续,除了外交关系升级,咱们是不是要派个高规格的考察团,去全解阵看看,咱们不能只看报告啊,这上面的文字可不能形容出此时他们的发展情况。”
    “我同意,确实要去对付那看看,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全解阵能发展得这么快,他们的资源,土地和人口可比我们低不止一个级别,但是这些年亮相的先进武器装备和各种技术都远超我们。”赵领导带头表态同意。
    经过表决,会议一致同意,尽快组织一个高规格考察团,前往全解阵考察,顺便引进更多的技术,为国内的发展提供助力。
    外交升级的事情在领导的亲自安排下,短短的半个月就完成了。
    某位岑勇的发小,被组织发掘出来,派到了**去担当大使。
    在大使赴任的宴会上,岑勇见到了他的发小。
    “文勇,是你?”
    “老岑,没想到吧,这么多年没见,你居然还认得出我来?”
    “你这标志性的眼眶,虽然比小时候胖了点,但是我还是记得特别清楚的。”
    “哈哈!我说呢,岑勇,你的成就可比我高多了,一国的领导之一了,我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外交人员。”文勇笑呵呵的说道。
    “哪里哪里,你也不差啊,这么年轻就是大使级了,回去肯定升职。”
    “哈哈,谢你吉言,对了,待会有空不,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叙叙旧。”
    “嗯,有1个小时的时间,你先去招呼下,待会去**地,我留下一名司机和一辆车。”
    “好,待会聊。”
    岑勇没想到国内居然突然就把驻**的外交人员级别提升了,派来的还是他同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发小兼9年多的同班同学。
    所以文勇提出聊聊的想法,他思考几秒后就同意了。
    此时的全解阵或者说是**,已经基本完成了战略力量的建设。
    nf-3洲际弹道导弹成功试射,代表着他们已经具备了对等摧毁的能力。
    太空中的激光卫星,正在以每个月2枚的速度在部署,到了1987年2月份,已经部署了6枚,赤道上的1200公里轨道已经部署完成,马上就要开始部署极轨激光卫星了。
    其他国家再也不能对他们进行核威胁了,因此岑勇及其他几名全解阵的领导人,终于可以挺直腰杆了。
    对于东大的示好,他们开始坦然接受,不再那么受宠若惊了。
    当然之前被迫出走**的仇怨,已经不值得提起了。
    当天晚上,两人如约见了一面。
    文勇提出了国内准备派一个高层领导带队的考察团来全解阵控制的地方,看看这里的发展情况和社会经济情况,然后再看看有什么合作的大项目可以合作的。
    当然他也提出希望全解阵方面能发出邀请,这样来访就不会显得突兀。
    岑勇听完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表示需要回去商讨后再回复,并且他也不是负责对外交流的,所以不能从他口中说某些话。
    文勇表示理解,希望他能帮帮忙。
    岑勇回去后,立即把相关信息通报给全解阵高层。
    “小舅,对方这是想加强双边关系啊!咱们应该答应,仅靠这里的资源,很难再有跨越式发展了,如果东大方面能与我们达成紧密合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建昆此时还在ndb的基地负责某些高端材料的研制和高精度设备的制造,看到小舅发来的信息后,思考了会回复了小舅。
    “建昆,这样会不会把你暴露出去啊?”
    “只要遵守之前制定的规则,我是不会直接暴露的,技术和材料来源可疑的问题,我们不解释,也不要让对方问就好了。”
    “好,你的意见我收到了,我其实也比较赞成。
    好了,我们再讨论讨论,尽力促成这件事情。”
    1天之后,全解阵方面通过领事馆,向国内发出了访问邀请。
    国内方面很快就答复了,表示1周之后就派出一个由高层领导带队的考察团,前往**考察。
    1987年3月1号,国内派出了1个200多人的考察团,团长是某副*级领导,还有多个部门的领导,80多人的专家学者团队,20多人的访亲团队。
    全解阵方面首先带他们参观了已经建成通车的ld到mg的试验性高速铁路。
    这条30多公里的高速铁路从1984年年初开始规划建设,历时接近3年。
    众多的铁路建设方面的工程设备就是在这条铁路上试验的,为“密仰”高铁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内来到考察团里,其实有很多人在几年前去过日本,乘坐过日本的新干线,感受过高速铁路。
    但是全解阵的这条高速铁路的运行时速却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居然高达400公里每小时。
    虽然因为路程太短,400公里的时速仅仅维持了2分钟,但是看着飞速倒退的景象,很多人都是既兴奋又失神。
    此时国内的几条干线铁路还在升级之中,时速才几十公里,跟这种400公里的铁路比起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另外这条高速铁路运行的列车也是非常的科幻。
    车头是长长的子弹头形状,比日本新干线的车头还流线型,还科幻。
    车厢内部的设备也是他们从来没见过,没想过的样子。
    坐在车内,根本感受不到颠簸,车身的摇晃幅度也非常的小。
    解说人员还让他们拿一枚硬币竖直放在车窗的框子上,有些人照做后,发现硬币居然能长时间的竖立不倒。
    几名铁路方面的专家面面相觑,虽然身体已经感受到这种高铁的稳定性非常好了,但是没想到好到这个程度。
    他们有一大堆的问题想问,但是在车上却问不出口。
    坐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上,几名专家默默的看着飞速倒流的窗外青山绿水,失神了好一会。
    到了终点站,众人才回过神。
    看了看手表,才6分钟不到,他们就走完了30公里的路程。
    下车后,几名专家连忙提出了他们能想到的一些问题。
    全解阵方面的陪同人员有占佑这个铁路方面的负责人。
    他已经得到了高层的授意,今后这种高铁很可能要在中国建设,所以对于中国的专家提出的问题,那是尽可能的进行详细的解答。
    国内来到专家受制于见识的问题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很多内容都跟听天书一样,但是一个个都奋笔疾书,想把占佑的话全记录下来。
    “各位,不用记,我们有录音设备,待会可以把带子给你们一份,另外我们也有相关的技术手册,你们问的问题基本都有解答。”
    “真的吗?太好了,占总工,可不能骗我们哈!”
    “绝对不会,待会参观完就拿给你们,另外我们还有相关的培训课程,你们感兴趣可以去听一听,我们的密仰高铁正在施工建设阶段,需要培训大量的工程人员和运维人员,培训课程多种多样。”
    “密仰高铁?mz*l到y*g的那条铁路也要建设成这种运行时速400公里的吗?这可是1000多公里的长度。”
    “没错,这条铁路也是高速铁路,此时部分路段的土建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桥梁工程的建设,你们有相关专家没有,有的话可以去看看我们是如何施工的。”占佑接着说道。
    “我,我就是桥梁专家,占总工,你说的建设地点在哪里?”
    “距离这里不远,你问下你们领导,可以的话就跟我们的班车走,每天有好几趟来回的。”
    那名桥梁专家听完后,马上就去申请了。
    此后,陆续有多位专家申请去不同的施工工段,去考察这条建设中的高速铁路。
    考察团的团长当然是全部同意他们分开行动,当然相应的保卫人员也是安排了,确保不会出现危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