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9章 一掷千金

作品:《美娱之花瓶影帝

    第1509章 一掷千金
    这,不是演员首次拿下电影票房分红,也不是演员首次通过底薪和分红的方式收获片酬。
    单纯从组合来说,没有什么新意,重点还是在于数字。
    在2004年的好莱坞,一般来说,当演员的片酬高于一千万美元,电影公司就不会再给予票房分红了;反之亦然,当演员选择票房分红的时候,片酬底薪数字往往都非常低,甚至可能干脆不拿底薪。
    然而,现在?
    一千五百万美元片酬底薪,已经是业内金字塔顶尖,从数字来看,距离两千万俱乐部只有一步之遥。
    同时,居然还有5%的北美票房分红!
    换而言之,只要“人类之子”的北美票房突破一亿美元,最终安森的片酬数字就能够轻轻松松超过两千万美元。
    震惊!
    目前为止,安森职业生涯的片酬数字非常特别,“蜘蛛侠”的票房奇迹为安森带来一千七百万美元的片酬,在好莱坞绝对堪称一飞冲天,第一部领衔主演的作品居然让这个年轻人跻身金字塔顶尖行列。
    按常理来说,接下来安森的片酬必须持平如此标准;但偏偏,安森入行时间太短资历太浅,不要说一千五百万美元级别了,即使是一千万美元级别也需要再三思虑,正是在如此背景下,好莱坞陷入一片混乱和争议。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安森另辟蹊径地闯出一片天,“猫鼠游戏”、“蝴蝶效应”、“暖暖内含光”的片酬全部采用票房分红制,展现和剧组共进退的积极姿态。
    并且,这三部作品的最终片酬居然全部超越“蜘蛛侠”!
    这下,好莱坞陷入一片晕眩,一时之间难以准确分辨,安森到底是什么怪物,又应该以什么标准对待。
    所以,当索尼哥伦比亚和安森展开续集片酬谈判的时候,议论纷纷、各持己见,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切都是全新的,以至于人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定位,各式各样的意见也就停不下来。
    现在,华纳兄弟一锤定音,在争议和混乱之中确定坐标——
    一千五百万美元,将将地在两千万美元俱乐部前面刹车,让好莱坞那些絮絮叨叨的抗议全部乖乖闭上嘴巴。
    看,巨星如安森-伍德,却依旧没有进入两千万俱乐部呢,这意味着安森没有撼动金字塔顶尖的秩序。
    同时,5%票房分红,一举让安森和制片人平起平坐,一举加入汤姆-克鲁斯、汤姆-汉克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等业内顶尖人士行列,彰显崇高地位。
    区别在于,如果汤姆-汉克斯他们拿5%票房分红的话,那基础片酬就没有了,即使有,往往也低于五百万美元,这一下就让安森从好莱坞金字塔顶尖脱颖而出。
    独一无二!
    难怪整个好莱坞瞠目结舌,传闻汤姆-克鲁斯听到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还能这样?
    下一个反应则是,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
    后来,当派拉蒙影业试图和汤姆-克鲁斯讨论“碟中谍3”的时候,汤姆就采用了这套策略,继续颠覆好莱坞——
    当整个好莱坞依旧紧紧抱着两千万俱乐部拒绝放手的时候,安森却横空出世,彻底抛弃原有规则开辟出全新赛道,以至于好莱坞顶级人士们丧失反应能力。
    这,到底应该追随,还是应该抵制?
    轻而易举地,安森掀翻好莱坞格局。
    然而,这依旧不是全部。
    真正的业内人士从华纳兄弟内部消息的蛛丝马迹就能够发现,片酬只是一部分,华纳兄弟协助森林影业拍摄“罪恶之城”和“宿醉”则是添头。
    换而言之,华纳兄弟为了说服安森出演“人类之子”,又出钱又出力,轻描淡写之间颠覆好莱坞现有的薪资体系,展现百分之百的诚意,电光火石之间完成拍板。
    不仅大胆,而且果敢——
    不愧是华纳兄弟。
    一切的一切,完全以杰夫-罗宾诺夫为中心全面展开,再次展现华纳兄弟的财大气粗和杀伐果决。
    另外,还有一件事。
    好莱坞:???还有?什么,居然还没完?这是没完没了了,华纳兄弟到底是什么失心疯,脑子进水了?
    对此,杰夫表示,冷静,冷静,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最后这件事只是一个意愿一个诚意一个完美蓝图而已。
    “安森-伍德,确定不考虑看看披上布鲁斯-韦恩的战袍吗?从普通高中生摇身一变为哥谭美强惨高富帅,这才完美契合安森的气质,不是吗?”
    等等,华纳兄弟邀请安森出演蝙蝠侠的传闻是真的?
    五雷轰顶,呆若木鸡。
    也就是说,“罪恶之城”、“宿醉”、“人类之子”等等让整个好莱坞彻底疯魔的捆绑合作,只是华纳兄弟诚挚邀请安森出演蝙蝠侠的出师表而已?
    疯了疯了,整个好莱坞彻底疯了。
    丧心病狂!
    本来,人们只是在惊讶一千五百万美元片酬底薪和5%票房分红的颠覆而已;但冷静下来慢慢深入了解才意识到,海平面之上展露的冰山仅仅只是一小部分而已,隐藏在不为人知海面底下的才是真正主体。
    好莱坞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部丧失语言。
    一时之间,飓风肆无忌惮横扫千军地将整个好莱坞彻底颠覆,风中凌乱,甚至就连赞叹和惊讶都已经彻底遗忘。
    哑口无言。
    令人产生困惑的程度:华纳兄弟到底图什么?
    利益吗,但这次合作里蕴含的商机真的那么庞大吗,足以让华纳兄弟倒贴的程度?杰夫-罗宾诺夫在公司决策层面具有如此强大的说服力?
    只有非常非常一小部分业内人士得知,前有克里斯托弗-诺兰,后有安森,这是杰夫为华纳兄弟制定的十年计划。
    “指环王”系列和“黑客帝国”系列已经结束,“哈利-波特”系列也有结束的一天,华纳兄弟想要在好莱坞继续占据制高点,他们需要展开十年布局,以最小的成本争取利益最大化——
    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安森,这就是杰夫的计划。
    华纳兄弟不是疯了,也不是倒贴,而是站在全局高度完成策略部署。
    杰夫-罗宾诺夫到底费多少气力说服华纳兄弟高层以及董事会,不得而知,但现在站在全局高度来看,“人类之子”的一千五百万美元加上5%票房分红反而只是洒洒水而已,因为后续华纳兄弟和安森、森林影业的合作显然远远不止一个亿两个亿那么简单。
    震撼。冲击。
    集体鸦雀无声,甚至满地找眼镜碎片的时间也没有。
    等等,还可以这样,这确定不是犯规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