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太阴法脉、以身饲肉(4k字)
作品:《仙家》 第87章 太阴法脉、以身饲肉(4k字)
至于余缺究竟要主修何种法脉,其自然也是阴阳五行正法中的一种。
该脉名为阎王爷法脉!
原本黄归山在为余缺规划时,是想要将灶王爷和龙王爷法脉,一起放在阎王爷法脉之前,让余缺优先选择这两个。
因为余缺毕竟是个炼度师,主修的法脉若是能够和水火炼度相关联,无疑是会更加相得益彰,并且能削减两脉并修的门槛。
至于阎王爷法脉,其之所以会被列入选择中,原因也和余缺曾自我规划的类似。
那阎王爷法脉乃是极擅长玩鬼弄怪的法脉,其虽然不擅长水火,但也是炼度师们在无法拜入灶王爷和龙王爷法脉时的最优选。
地下密室中,余缺站在石棺前,紧盯着石棺上的太岁,心间还暗想到:
“五庙正法,虽然是以五行来划分的,但是阎王一脉,它性质除去属土之外,在世人眼中,其实更属阴,或者说属于‘阴土’属性。
而太岁法脉在阴阳五行中,恰好也被放在了阴属的位置,此两脉,一定程度上是七脉中共性最高的两脉。”
思索到这里,余缺的目光不由的又亮了几分。
以上这点,可并不是他自己在胡思乱想,生搬硬套。
根据黄归山所说的,自古以来兼修两脉的人其实并不算少,各种搭配都有,但是其中能够不失长生之机,并且有过前人实证修成长生的,就少而少之了。
而恰好阎王法脉和太岁法脉的杂糅中,就曾出现过一方得证了长生的法脉。
该脉不仅有过前人借此修成了元神,并且名号甚大,可以说是当时横压一世的天骄。
这法脉的名称唤作为“太阴”。
传言它是以太岁为主,兼修以阎王阴脉,随后脱出两者窠臼,自成一脉。
彼开脉祖师在修成元神后,世人将其称之为“太阴君”、“广寒仙子”,至今都还是国朝祭祀中的正神之一,神名不废,香火不绝。
只可惜,两脉兼修对于天资的要求着实过高,且“太阴君”在得证元神后,并未建立道宫,仅仅建立了一方“蟾宫”,其为人也清冷,不喜收徒传道。
因此世间有关于其人的传闻虽然颇多,但是该脉并无清晰可寻的嫡系传人。
根据黄归山的介绍。
此前太岁一朝在建立时,因“太阴君”的名号过于了得,又和太岁法脉密不可分,曾经还以国朝之力,满天下的搜寻太阴一脉的传人。
但是足足搜寻了一甲子,也只不过搜寻到了一些名为“隔代传人”,但实则只不过是机缘巧合之下,得了点“蟾宫”遗泽的幸运儿。
到目前为止,太阴一脉因为没有明确传人的缘故,影响力甚小,也没人知道该脉究竟有没有另外再出过元神仙家。
简言之。
若是有人选择“太阴法脉”进行修行,其虽有长生的可能,入门也不需要太过纯正,前景和威能都不亚于五庙正法,但是风险相比于五庙正法而言,也大了许多。
特别是两脉兼修,修行者在享受其好处的同时,该有缺点和门槛,更是不可忽略。
黄归山在为余缺介绍此脉时,就曾明里暗里的都在提醒余缺,千万不要自以为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兼修难度。
甚至到了后来,黄归山顾忌着两脉兼修的缺陷,越发的觉得与其这般,还不如直接放弃掉太岁法脉,另选一个五庙正法作为唯一的奔头。
这样虽然前期难以接触到纯正的五庙法脉,但好歹方向明确的。
余缺到现在,还记得黄归山当时所纠结的一长串话:
“为师建议你修太岁法脉,所图的并非是此脉的杀伐之力,而是图它百无禁忌,可以不重资质。
你修此脉,今后就不像其他法脉一脉,只能固定的修炼某一脉的法术法诀、也只能固定的施行某一脉的科仪法事,而是可以阴阳五行、旁门左道,荤素不忌,皆可一试。
这样一来,你比起其他的炼度师,更能通过科仪来提升修为,耐受性倍增……可如今,若是再算上两脉兼修的门槛,此两者功过相抵,便无甚优势了。或许真是为师所想的,过于执着了。”
地下石棺前,余缺再三的思忖着以上言语。
忽地,他目光变幻,一手紧握着袖中的黑葫芦,另一只手则是在石棺上重重的一拍,目色坚定。
刹那间,余缺已然是在心间彻底决定,他就要以阎王法脉和太岁法脉两者,作为自己今后的仙途,朝那太阴一脉走去。
“毕竟,寻常人或有天资,但是他们可不似我这般,颇有机缘!”余缺在心间暗暗自语。
手中这黑葫芦的奇用,正是他敢于兼修两脉的最大底气!
有此葫芦在,他今后布置科仪所遇的鬼物种种,几乎都不用发愁。
这一点,搭配上太岁法脉对于科仪品类的荤素不忌,简直就是天造地设。
说实话的,在得知这一点时,余缺的心弦狠狠的触动了一下,他也考虑着,要不要干脆冒点风险,听黄归山的建议,纯修太岁法脉了事。
不过当又得知了阎王法脉的种种好处时,他转而也心动于阎王这一脉。
因为此脉,赫然是也极其适合他的黑葫芦。
根据黄归山所讲,世间之鬼兵道兵繁多,但其中足以护道长生的,仅以阎王、天地两脉为正,其余种种兵马手段,下三品时或可一用,但是中三品时就已然是鸡肋。
只有阎王、天地两脉的兵马手段,能够一直用到成仙!
而这里面,阎王法脉擅长鬼兵魂兵,无形无质,呼啸成群,天地法脉擅长力士神将,能搬山覆海,所向披靡。
两脉兵马,但凡有人能够持其中之一者,皆可以以小博大、以众凌寡。
特别是其中的阎王一脉鬼兵。
该脉在炼兵养兵的种种资粮耗费上,程度远远逊色于天地一脉,它既不需要丹药配合,也不需要自幼豢养,只对炼兵用的鬼神品质有所需求。
而这点,恰恰也是余缺最不用操心的。
于是他绕着密室的石棺踱步,心间梳理着,目中也一时亢奋。
忽地,余缺若有所察,他一把将石棺上的肉灵芝扯了下来。
霎时间,地下密室当中阴风阵阵,鬼哭狼嚎。
只见一头又一头冤魂从石棺中不断冒出,呼啸成群,密密麻麻的,眨眼间就将整个密室都塞满了,且个个的品质还不低。
这时余缺神识一动,他手中的太岁忽然绽放出幽光,莹莹发光。
左右飞出的冤魂们,顿时宛若飞蛾扑火般,主动的就扑入其中,然后和太岁内里的伏家老鬼相互厮杀起来。瞧着这一幕,余缺的面色更是欣然,忍不住的以手抚摸这颗肉灵芝。
他得到了黄归山的指点,才知道只令肉灵芝吸食阴气鬼气,远不如将肉灵芝视作“炉鼎”,直接将伏家老鬼封入其中,并以其它的鬼物作为薪柴,将之煅烧。
这样的做法,方才更可能让这一株肉灵芝蜕变生灵,往天材地宝的方向长去!
而眼下,余缺就是藏在密室中,尝试着以肉灵芝为炉,群鬼为薪,煅烧其中的伏家老鬼,争取将这老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他近日以来,连日常的观想修行都有所放缓,一门心思就放在了这点上。
一直到县学正式开学,余缺都不打算再离开此地半步。
不过黄归山在教导他如何养肉灵芝的正确法子时,同时也着重和他强调过。
世间能算得上是天材地宝的物件,至少也是正六品之物,其绝不是下三品的货色可以碰瓷的。
而那伏家老鬼就算吃了血亲,也不过勉强突破成为七品游神罢了。用伏家老鬼养太岁,不能成才是正常的,即便能成,顶多也就能沾上一点天材地宝的边儿,带点微末灵性。
到时候,余缺用此物开脉,若是能够开出三尺满满的祖庙,将草庙级别的潜力开发到极致,不浪费一分一毫,便已经是福运上佳。
因此黄归山让余缺不要真个去奢求所谓的“灵庙”,等到以后成为了七品仙家,想要突破时,再去考虑也不迟。
嗖嗖!
密室中,余缺看着手中的肉灵芝,目光不由的再次闪烁:
“师父,你说仅仅靠一只七品级别的伏家老鬼,绝难将太岁养成灵物,那么若是一只六品、甚至是更上的呢?”
只见被他当做薪柴收入到肉灵芝内的冤魂们,赫然只只都是百年级别的老鬼!
这是余缺在接手了伏家宅院后,取用伏家之财,从县城中各个渠道搜罗而来的冤魂鬼类们,他不求品质,只求数目,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并且不只这些。
近几日,余缺的叔父一边料理着族事,还在一边帮他继续暗中收罗鬼类。
只要县学一日没开学,余缺便要一日这样养下去。
甚至若不是担心伤了肉灵芝,以及老鬼骤然变强后会反噬,他都想要将灰水直接滴在太岁内里,让伏家老鬼一口气的吃成个“胖子”!
呼呼呼。
密室中,伏家老鬼在太岁体内,和群鬼厮杀着。
它身上所冒出的鬼气越发森然,但同时也和太岁联系的更加紧密。
两者好似共生了一般,它变成了太岁用于迅速嚼鬼咬怪的牙齿。
数个时辰过去。
余缺放入太岁中的百年冤魂们,被伏家老鬼一头不剩的都吃进了体内。
这时他面色陡变,用力箍住一直握持在手中的肉灵芝,转而用另一只手扯开自己的胸襟,露出了心口位置。
紧接着,余缺手上灰气蠕动,探出了尖爪,他小心翼翼的在心口位置,刺画出了一道符箓,并且不等血干,连忙敷上一早就调好的朱砂药墨,令药水渗透进入伤口中。
等到炮制妥当,他用手在心口位置一抹,一道扭曲繁复、血淋淋似鬼脸的拘鬼血符,就出现在了其心口位置。
余缺的胸腹在起伏间,其心口位置的凶恶鬼脸都会随之扯动,作狰狞状,宛若活过来了一般。
这样的举动,痛倒是不太痛,只是比寻常坊间的刺青黥面要疼点。
关键是接下来的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余缺一咬牙,就将手中箍住的太岁,放在了心口位置。
哧溜的声音响起。
肉灵芝一落在他的心口上,沾了血,便当即探出一根根肉须,密密麻麻的,纷纷插入心口位置的伤口内,用力吮吸他的气血。
几个呼吸般,肉灵芝便彻底的在余缺心口位置安家了,其根须已经随之探入到了余缺肉身的脉络内,将他视作为了新的宿主。
好在有余缺提前画下的血符作为缓冲,它越是往余缺的肉身中挤去,就越是被拘禁血符裹住。
这一举动,既是余缺为了能和肉灵芝联手,持续的镇压肉灵芝体内的伏家老鬼。
另外一点,也是因为余缺眼下以自身的血肉来养太岁,那么等到他开庙时,两者间应该会早早就达成气血相通的局面。
那时候余缺将无须再做过多处置,他和太岁就已经是性命相连,他对太岁的利用也将会是彻底性的!
不一会儿,余缺成功在自己的身上种下了太岁。
此时此刻,他并没有感觉有太多的不适,仅仅感觉好冷,冷到他浑身发颤,脸色煞白。
“该死的!若是我已经拜入了阎王法脉中,何必这般糟践自个的身体。
那时自有诸多拘鬼拘物的手段,可以既控制住伏氏老鬼,又能把太岁养好。”
霎时间,余缺心间对拜入阎王爷法脉的冲动,更是旺盛了。
太岁法脉过于重视杀伐,其虽然荤素不忌,但是在开坛做法等方面,远不如五庙正法。而五庙正法中,就属阎王爷的一脉,克制鬼怪的手段最是层出不穷。
若是有合适的法器或阵法,香火不断,一个不入流的仙童,就能将中三品的鬼神长期管住,不让其逃脱造反了。
牙关打颤间,余缺的心潮却依旧澎湃,低声赞道:
“妙哉,今后以太岁助我修行,阎王为我护道。
此二者得兼,长生或许真能有我一份也。”
即便无法长生成仙,选了太阴一脉,他此世也定当不会太受人欺凌,大可肆意潇洒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