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单挑徐晃,关羽挥军入麦城

作品:《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126章 单挑徐晃,关羽挥军入麦城
    见刘封策马冲来,徐晃也不怯战,双脚控马,双手抡起手中的开山斧照着刘封就是一砍。
    刘封亦不含糊,同样双脚控马,双手握住丈八长枪就往徐晃一刺。
    常言道:孙哥战术传天下,一切战术转换家。
    刘封这同归于尽的狠劲儿,着实吓了徐晃一跳。
    徐晃这开山斧劈下来,刘封人得成两半;刘封这丈八长枪刺稳了,徐晃得透心凉。
    “好狠辣的小子!”
    徐晃可没想要跟刘封以命换命,开山斧变砍为挡,刘封也顺势变刺为挡。
    双方这第一个回合,拼了个势均力敌。
    若论常态武力值,刘封的武力值是低于徐晃的。
    然而战场不是竞技场,不会让双方都保持常态武力值。
    刘封在城头养精蓄锐多时,徐晃在城下指挥战斗多时。
    刘封兵锋正盛,气势已占上风,徐晃兵锋溃散,气势已落下风。
    刘封一开始就发狠劲,徐晃不想跟刘封同归于尽。
    等等。
    若说刘封常态武力值八十余,徐晃常态武力值九十余。
    那么此刻综合各方面的增益损益后,刘封和徐晃的武力值都得往九十靠拢。
    不论是开山斧还是丈八长枪,相对于普通武将的武器都称得上是重武器了。
    这相互间碰撞发出的沉重声,令周围厮杀的军士都忍不住侧目。
    “竟有人能挡住副军将军的丈八枪!”
    “竟有人能接下平寇将军的开山斧!”
    双方军士皆是惊呼,仿佛都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
    一时之间。
    刘封和徐晃厮杀的周围,自动出现了一片真空区。
    倒不是双方军士停下了厮杀,单纯是不想被波及。
    都是战场老卒,怎么保命都是老手了。
    酣战的双方此刻并未觉察到周围的变故。
    一个回合结束,又是一个回合开始。
    只听得大喝声、嘲讽声交相辉映。
    不知战了多少回合,双方不约而同的拉开了距离。
    再看周围。
    汉兵和魏兵泾渭分明,早已结束了厮杀。
    徐晃见状大笑:“初生牛犊不识虎威,刘公仲,可有识得五子良将的本事?”
    显然。
    徐晃虽然表面不说,但暗地里对刘封那句“五子良将,不过如此”颇为介怀。
    刘封亦是大笑:“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徐公明,可敢再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双方都在大呼嘲讽。
    暗地里手都在发抖。
    重武器碰撞,那反震力也不是能轻易卸掉的。
    僵持了一阵。
    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的给身后的将校打了手势。
    徐晃一方,殷署、朱盖、吕建、徐商相继向刘封放冷箭。
    刘封一方,方月、潘风、俞射、穆舜先后向徐晃放冷箭。
    紧接着。
    双方弓箭手都纷纷拉弓抛射,盾牌手各自向前抵挡箭矢。
    随后。
    徐晃亲自断后压阵,带着魏卒退走。
    城下也随之响起了汉兵的欢呼声。
    看着有序退走的魏卒,刘封将丈八长枪往地上一立,左手敲打酸胀的胳膊,暗暗惊叹:五子良将,名不虚传,幸亏一个个的要么死了要么老了,否则今后想北伐就真的难如登天了。
    今日一战。
    刘封在调遣上其实是胜了徐晃一筹的,利用疑兵打出了气势上的优势,让汉兵的士气盖过了魏卒。
    若今日的主将不是徐晃,而是殷署、朱盖、吕建、徐商任何一人,刘封都能完成斩将夺旗的成就,然后将这五千魏卒彻底击溃。
    然而。
    徐晃硬是凭借武勇将这丢掉的士气给拉了回来,然后以极其丰富的经验断后压阵,让刘封不敢率军追赶。
    刘封在这边感叹。
    徐晃同样不好受。
    身为曹操麾下外姓大将排名前五的,徐晃征战三十余年,打西凉悍卒,战河北彪骑,从征乌桓,南征刘表,西征斩商曜、梁兴,汉中降服氐人破陈福等三十余屯,马鸣阁道破陈式等十余营,四冢长驱直入斩胡修、傅方解樊城之围。
    徐晃的名号都是沙场上用一场场的硬仗打出来的。
    然而面对刘封时。
    先被刘封的换家战术烧了粮草,强攻麦城又被刘封夺了三军士气。
    虽然最终以武勇拉回了三军士气,但今日也无法再继续强攻麦城。
    对久经沙场的徐晃而言:打刘封一个小辈,不能胜,就是败。
    殷署、朱盖、吕建、徐商四将亦是不好受。
    今日不仅士气被夺,偷偷放冷箭还没能射杀刘封。
    若不是有徐晃这个大将坐镇,今日四将的名字都得出现在刘封的功劳簿上。
    最重要的是:以目前的兵力士气,想再强攻麦城已经办不到了!
    如曹刿的士气论所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刘封换家烧粮,坏了一轮士气。
    今日攻城失利,又坏了一轮士气。
    想要再凝聚士气,至少也得休整三四日。
    而三四日后,曹仁的大军也就到了。
    届时。
    即便攻破了麦城,也不是徐晃及四将的功劳,反而还会因为没能及时推进到江陵城下而受曹仁责罚。
    接下来的几日。
    徐晃没有再组织强攻。刘封也没有再去搦战。
    双方保持了一个暂时的和平。
    这几日里。
    刘封先将麦城的伤兵送回了江陵。
    在麦城,伤兵是很难得到有效的救治的。
    三日后。
    捷报传出:宜都的陆逊放弃了抵抗。
    一开始凭借山水险要,陆逊还能挡住刘备。
    后来关羽派了四千水军溯流而上,沿途宣传孙权已经求和,直接将陆逊给整不会了。
    跟着陆逊的谢旌、李异等将校,也懵了。
    我等正欲死战,吴侯你何故求和?
    不论是陆逊还是谢旌等将校,其实都明白:求和就是个漂亮词,说难听点就是孙权被打得被迫请降。
    前有刘备陆路步步为营,后有关羽水陆步步推进,江陵的孙权还求和了,陆逊除非脑子傻了才会负隅死战。
    关羽的水军只用了五日,就迫降了陆逊。
    而有了陆逊及这一万水军当筹码,关羽一面派人去夏口给孙权施压,一面又让王甫守江陵。
    然后亲自带着卢义、关冲等校尉引了万余步骑,直奔麦城而来。
    得到这个消息,麦城众将校皆是大喜。
    “陆逊请降,君侯增兵麦城,即便曹仁亲率大军抵达,麦城也无忧了!”
    “曹仁急急南下,就是想趁着君侯刚与孙权大战难以分兵,如今君侯即将亲引大军到来,曹仁徒劳无功了。”
    “被君侯打得只敢龟缩在樊城,还敢号称天人将军,真是可笑。”
    “君侯不去打樊城,就已经给足了曹仁面子了,曹仁竟然还敢南下,这是一点记性都不吃啊。”
    “正好!等君侯一来,就一举擒了曹仁,夺下襄阳和樊城!”
    “.”
    刘封亦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若是陆逊不降,刘封都准备玩火计了。
    刘封在麦城埋了不少引火物,就只等曹仁到来后,以麦城的粮草为诱饵,来一场“火烧麦城”。
    【兜了一个大圈,君侯还是回到了麦城。】
    刘封暗暗感慨。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即便中途发生了许多的改变,最终也会在同样的地方留下深深的脚印。
    不同的是。
    史载的关羽,是在麦城兵败身亡。
    如今的关羽,已经彻底击败了孙权,还能带着大军来麦城抵挡曹仁。
    虽然途中波折四起,但荆州保住了。
    次日。
    关羽引兵到来,竟只比曹仁晚到半日!
    一问方知:关羽知道麦城有粮草,故而令三军轻装急行百余里。
    得知刘封准备火烧麦城时,关羽也忍不住吓了一跳:“幸亏关某早早传信,这要晚一日,关某都得饿着肚子回江陵城了。这可是两万人能吃大半个月的粮食,你也真敢烧啊!”
    刘封摊手:“能挡住徐晃十日就已经很难了,想再抵挡曹仁的大军,除了火烧麦城,我可没第二种法子。
    更何况,我原本就是要回房陵的,为了拖住徐晃,我的粮食都被徐晃给抢了,君侯你可得补偿我。”
    言谈间。
    关羽也了解到了刘封这十日抵挡徐晃的经过。
    听到刘封跟徐晃又是换家又单挑,关羽的丹凤眼中也忍不住惊意。
    徐晃的武勇和统率,关羽都是非常清楚的。
    【没想到竟然能将大兄威逼到如此程度!大兄也老了啊。】关羽不由感慨。
    感慨了一阵,关羽肃容又道:“兄长已令孟达和法尚书带兵去房陵了,你暂时不用忧心三郡;兄长不日也将抵达江陵城。等退了曹仁,可先随我回江陵城见兄长。”
    听得刘备要来江陵城,刘封心头也不由一震。
    虽然有派寇安国去给刘备送过信且又屡屡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无心阿斗世子之位,但刘封的内心依旧有忐忑。
    刘封也不敢肯定,刘备身边不会有小人谗言。
    这万一有人给刘备暗示“刘封功盖世子,军威甚重,如今又失去继嗣权,唯恐今后刚猛难制”,刘封就尴尬了。
    “贤侄有心事?”
    关羽见刘封表情有异,挥手屏退左右,似有猜测。
    刘封轻叹:“让父王劳累奔波,是我这当儿子的不孝啊。”
    实话,刘封自然是不能轻易说的。
    刘封不肯说实话,关羽也不是傻子。
    亦或者说:关羽本身就处于功高盖主的位置,对刘封的处境反而更懂。
    刘封不愿说,关羽也没再问。
    只是在心底,关羽已生了别样的心思。
    【兄长自入川后,依附的豪族世家越来越多,这群人对兄长未必真心。
    跟随兄长的老人或是故去,或是年迈。
    阿斗如今又年幼,若今后无宗室至亲撑腰,恐难制衡豪族世家。
    刘公仲文武兼备,假使真能与阿斗和睦,兄弟齐心,一人在朝,一人在军,定能保住兄长基业。
    这基业,是兄长打下来的!】
    经历诸多事。
    关羽对豪族世家看得也越来越清晰。
    远如刘协,身为天子却诸事不能自主;近如自己,身为治中的潘濬竟然都选择投降孙权。
    刘备虽然不止刘禅一个儿子,但其余两个儿子更为年幼。
    唯有刘封,年长且又跟着刘备征战多年,文武兼备,如今又在荆州立下赫赫功劳。
    论威望足以震慑地方的豪族世家。
    关羽唯一担心的是:刘封是否真的愿意跟刘禅和睦相处,兄弟齐心。
    倘若兄弟阋墙,不论谁赢了,都会动摇刘备的基业。
    这不是关羽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