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天心如镜,鉴照苍生

作品:《从满眼红名开始

    第196章 天心如镜,鉴照苍生
    听到这话,不仅那位侥幸生还,此刻却又被“同伴”特意点出来的重伤者神色陡变。
    洪铨同样也是脸色骤变。
    他自然明白过来,这人既然如此说,那重伤者身上几乎将其性命带走的伤势,并非来自于与那些“兽兵”的鏖战,而是在暗害己方战兵时,被反杀所致。
    所以,这老天是否真的有眼呢?
    不然,这种人又怎能得到这样的奇迹眷顾呢?
    还是说,老天即便有眼,也是个时灵时不灵的睁眼瞎?
    不仅洪铨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一层。
    那些因为目睹了数场“奇迹”,既有观念已在悄然间动摇重塑的“杀胚”们,心中也都或多或少生出了同样的疑惑。
    原本,在他们心中已经基本消散干净的不恭不逊之念,又忍不住悄悄在心底生根,发芽。
    洪铨心中忍不住泛起担忧的情绪,扭头向“社坛”之上的耿煊看去。
    “一是一,二是二。
    便是杀头的罪,也要有伤治伤,有病治病,要让人死得明明白白,绝没有混为一谈的道理。
    ……好了,不要在这事上纠缠,继续。”
    耿煊平静的声音从“社坛”上传来,洪铨心中担忧的情绪随之消融。
    其他人却是各有想法,但至少因此人“自爆”引起的表面骚动,还是因耿煊这话给暂时按了下去。
    洪铨让人将那些表现出明显异常者从人群中带出,逐一询问了他们的犯罪事实。
    此刻,在场六百四十名战兵,已经暴露出来,用直接或间接的手段,暗害己方战友之人,已有二十一位。
    洪铨看向剩余人群,道:
    “还有吗?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
    帮主已经发话,这时候若能主动站出来,可以暂免死罪。
    只要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戴罪立功,就可以彻底免死。
    若是杀敌够多,立功够大,除了免死,还可得到恩赐。”
    他这一通话说完,却再没有一个表现出明显异常者出现。
    更没有一人主动站出来。
    洪铨目光在剩余六百一十九人中来回巡视数遍,所有人都是一副自信而坦然的神情。
    如是三遍之后,洪铨没再继续深究此事。
    人群一切如常,有没有人内心暗松一口气,那就不得而知了。
    洪铨继续下一步流程。
    “据我所知,在刚结束的激战中,除了做下暗中坑害战友这种恶劣之事的。
    还有更多人一直在划水,既不尽心,也不尽力,全程敷衍。
    不仅没有击杀一名敌兵,连一次有效的助攻都没有过,一点贡献都没有。
    这种人,即便上了社坛,也是得不到任何恩赐的。
    ……你们都做了什么,你们自己最清楚。
    现在,你们主动站出来,帮主赦你们无罪,只需你们在接下来的战事中用心尽力就好。
    若是企图蒙混过关,一旦上了社坛之上再被揪出来,那就有罪。”
    说到这里,洪铨停顿了片刻,目光平静的在众人身上扫过,淡淡的说出四字。
    “欺天之罪。”
    落在六百一十九人心中,这四字的“杀伤力”,差距极大。
    有的人心中波澜震荡,直接心防失守。
    有的却是波澜不兴,坦然平静。
    洪铨目光再次来回扫视三遍。
    陆续有三十七人主动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此后,再没有一人走出来。
    洪铨没再说什么,看向剩余的五百八十二人,淡淡道:
    “好了,都做好准备吧,还是按照我刚才说的,以八十人为一组。”
    很快,五百八十二人就分出了完整的七组,以及剩余的二十二个“孤魂野鬼”一脸焦急的游散在外。
    洪铨也不管在这短暂的片刻,这五百多人又经历了怎样的勾心斗角,便对排在第一组的八十人道:
    “你们去社坛下面等着。”
    八十人怀着忐忑的、各不相同的情绪,规矩的来到“社坛”石墙外的入口处规矩等候起来。
    盘腿坐在社坛边缘,将广场上发生的一切全都收入眼底的耿煊只是瞥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专注于面前这最后一批重伤者身上。
    一具具重伤者被摆放在高台之上,环绕在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条形卵石周围。
    戴上狰狞面具,穿上奇装异服,手里拿着铃铛的姜逸之就像是释放了压抑了数十年的天性,充分展现了什么叫“老年癫狂”。
    配合上苏明煦那五音不全,难听到让人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吟唱。
    配合上这特殊的氛围,在高台四角缭绕火光的映衬下,却呈现出了一种怪诞、神秘又原始的氛围。
    人性与兽性,理性与感性;
    神圣与诡异,智慧与愚昧;
    光明与黑暗,悲悯与暴虐;
    可知与不可知……
    恍惚间,让人以为穿越时光,梦回远古,重新置身于那蒙昧而又混沌,一切还未开始,一切皆有可能的原初时代。
    这当然是做戏。
    没有这“社坛”,没有这“白帝定水石”。
    没有姜逸之、苏明煦拼了老命、豁出老脸的氛围营造。
    对最终的结果,都不会有任何影响。
    从这些角度来讲,这些都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
    可对耿煊来说,这一切,却都是他所需要的。
    连续对数百人进行了救治,耿煊现在已经轻车熟路。
    他熟练的将一点点红运,灌注进一名名帮众以及临时帮众的体内。
    ……
    “燧珠”经过深度祭炼之后,除了能够看见每人身上的红名,耿煊还能看见红名之外的三层晕光。
    这三层晕光,最外一层是白色,中间一层是红色,最内一层的是黑色。
    同为白色的晕光,在耿煊的眼中,能通过它轻易的分辨出“我的人”和“不是我的人”。
    而“我的人”杀掉之人,会被“燧珠”等同于他本人的击杀,“燧珠”捕获死者余气,为他提供红运和黑运。
    另一方面,他也可以将红运用在这些“我的人”身上,起到的效果,与用在他自己身上,也是一样的。
    “不是我的人”,既不能给他贡献红运黑运,也同样享受不到他红运的馈赠,但他却可以将黑运给到他们身上。
    这是除提升白运之外,另一种对黑运的使用方法。
    虽然,深度祭炼之后的“燧珠”增加了许多功能,但在今日之前,耿煊只用了利用“我的人”收集“余气”,并借此炼化出更多红运黑运这一个用法。
    后两种功能,一次都没有使用过。
    不对如无忧宫、金沙帮这样的“外人”灌注黑运,让他们如他一般,享受接连不断的“黑运劫数”。
    是因为耿煊要的不仅是这些“外人”大批量的死亡,他更要这些“外人”都尽可能的死在他或者是“我的人”手里。
    若不能确保这一点,他宁愿这些“外人”继续逍遥一段时间。
    在他看来,这些人就像是一株株奇特的植物,他们用自己数十年持之以恒的作孽和杀戮,才结出了一颗颗硕大的“红运果实”。
    他若不能尽可能将这些果实收集起来,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损失,更是这天地的损失。
    这可是用数十年的时间,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人命”才培育出来的硕果。
    当这些人大批量死掉之后,要想重现这样的“盛况”,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而在今日之前,耿煊一直没有对“我的人”使用红运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没有这个必要。
    他非常明白,这种“奇迹”一旦用在其他人身上,将是多么具有颠覆性的一件事。
    法不轻传,“奇迹”自然也不能轻授。
    第二个原因,则是耿煊不想让“苏瑞良”这个身份沾染太多“神秘性”或者说“神性”。
    这只是一个临时马甲,他并没有要将这个身份戴一辈子的想法。
    现在,若是让这身份拥有了太多“神性”,将来他若要废掉或者剥离这个身份时,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隐患。
    而且,便是不考虑“苏瑞良”这个马甲身份,换做耿煊自己,他同样不想这么做。
    以黑帝为分界线,黑帝之前,五帝治世,除了给当时还处在极原始阶段的生民带来了福祉。
    他们更大的贡献,是为这片大地打下了一根又一根的,为后世创建了基本框架格局的稳定“桩基”。
    而黑帝作为五帝中的最后一位,除了创天文、颁历法、分九州这些重大功绩之外,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功绩就是“绝天地通”。
    在此之前,任何人都可以与“神秘”或者说与“神”进行沟通,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神眷者”的身份自居,任何人都拥有对任何“神谕”的解释权。
    这带来的不是自由,而是混乱。
    “神”的旨意被滥用。
    这一现象,在黑帝手中终结。
    从此,人的归人,神的归神。
    众生的精神信仰,从无序走向有序。
    这是黑帝之后,大命王朝,大契王朝,大稷王朝得以陆续建立,且一朝比一朝强大的重要原因。
    在大命王朝、大契王朝,还有着太多“余烬”或者说“余毒”没有被剔除干净。
    可到了大稷王朝,稷公制礼,从方方面面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这些“余毒”也彻底被拔除干净。
    到了现在,稷公制礼之后又过了一千三四百年,九州已经彻底成为世俗化的九州。
    即便人们依旧普遍认为,九州是存在“神性”,或者“神秘性”的。
    但这些“神性”要么归于祖先和先贤,要么归于天地山川,基本不会再归于某一个人。
    若是耿煊不做任何准备就将红运赐予其他人,那他身上必然会有“神性”富集,做得越多,动静越大,这“神性”就越强。
    对他本人而言,这会给他带来巨大的便利。
    但耿煊并不想这么做。
    在他看来,这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在预料到这次大战,己方必然会遭遇士气快速衰退以及内部隐患迅速爆发这样的问题后,耿煊就有了使用“红运赐予”这个解决办法。
    在不想“神性”归于自身的情况下,当时耿煊内心的想法,便是在赤乌山和洙水古河道这两者上面做文章。
    与其让这“神性”归于自己,他宁愿这“神性”归于山河大地。
    而从苏明煦、姜逸之等人口中知道的“社坛”,以及“白帝定水石”的出现,却让耿煊发现了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比他原本设想的,弄一个山神庙或者水神庙之类的玩意儿要好许多。
    他如此想,便如此做。
    ……
    要彻底治愈一个重伤者,消耗的红运可能会很多。
    可若只是将其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大大缩短其恢复时间,消耗的红运就非常少。
    当初,耿煊消耗了四点红运,就让食指从骨、肉、皮彻底剥离恢复到完好无损的状态。
    而伤口基本愈合,只消耗了一点红运。
    剩余三点红运,用来彻底恢复,以及消除因为指骨增加了一根“霸王遗指”而带来的负面状态。
    这次对其他重伤患进行治疗,耿煊则发现,红运消耗的多寡,与伤口位置没有任何关系。
    只与伤口的大小有关。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剑贯穿心脏的,完全致命的创伤,可只要伤口大小不比耿煊当初整根割破自己食指时的大。
    若只是将其基本愈合,消耗的红运也不会比他愈合一根手指更多。
    而这些能被搬到“社坛”上接受耿煊治疗的重伤患,身上致命的伤口都不多,也并不大。
    ——若非如此,他们早就已经是阵亡名单中的一员,而不是重伤者。
    反倒是那些断手断脚的伤势,要让伤口基本愈合,需要消耗的红运更多一些。
    整体下来,当第五批重伤患的伤口全部基本愈合后被送下“社坛”。
    一共救治了四百二十五名重伤患的耿煊,一共只消耗了1241点红运。
    人均消耗红运,还不足三点。
    当这些人被送下高台,第一批八十位自认为在才结束的战斗中做出了贡献的战兵陆续来到“社坛”之上。
    姜逸之和苏明煦两人,则都暂时下了高台。
    苏明煦还好,有修为在身,身体素质不错,又只是动嘴,消耗不大。
    姜逸之就有点惨了,因为第一次跳得过于肆意,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连续五次下来,年过七旬的老头已经跳得上气不接下气。
    考虑到这样的“舞蹈”,老头至少还要跳十几次。
    担心将这老头累出个好歹来,在所有重伤患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之后,耿煊特意允许他们下去休整一会儿。
    姜逸之在苏明煦的搀扶下气喘吁吁的下了高台,另一侧,八十名战兵来到高台之上。
    耿煊指挥他们围绕“白帝定水石”盘膝坐好。
    大家都很好奇,他们这些“贡献者”到底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奇迹恩赐”。
    而无论什么样的“奇迹”,在亲眼目睹了那些重伤者的变化之后,所有人都是心向往之。
    对于“苏瑞良”的要求,自然也是无比的配合。
    很快,他们就一个个围绕在“白帝定水石”周围,盘膝坐好。
    “闭上双眼。”
    “调整呼吸。”
    “平心静气。”
    “默想存神。”
    在耿煊言语的引导下,众人闭上双眼,呼吸逐渐平稳,游离飘忽的思绪,也一点点变得沉静下来。
    在用言语做着这些引导的同时,耿煊的目光,却在八十人身上来回扫视。
    他的目光,在这些人散发的“波纹”之上。
    这些“波纹”,对他来说,依然是一个巨大的黑箱。
    那些整体上看上去颇为一致,具体到每个人却又各有不同的“波纹”,其每一个细微处的变化,分别对应着什么,他至今也不清楚。
    但此刻,在八十人的主动配合下。
    随着他言语的引导,大家一点点进入到某种一致的状态中。
    耿煊很容易就从每个“波纹”的繁复变化中,找到某一段趋近一致的共性变化出来。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没有遵循这种大规律变化的“波纹”,自然也就暴露在了他的目光之下。
    出现这种情况,不外乎几个原因。
    一是这些人与其他人看起来都是人,实则有着从构造层面就存在的根本性差异。
    比如是外星人,亦或者是妖怪变的,或者别的类似原因。
    这些基本都可以排除。
    二是这些人精神天生活跃,或者骨子里有逆反心理,让他做什么,偏就反着来,表面上装模作样,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
    这可能性不大,但不能完全排除。
    三是这些人心里有鬼,静不下来。
    这个可能性最大,但并不绝对。
    而且,那些完全遵从他言语引导的,同样不能完全排除心中没鬼。
    也可能是对方精神天生强大。
    所以,还需要继续观察。
    耿煊的目光,更多的锁定在那几个“波纹”异常的目标身上。
    对于自己的这一做法,耿煊没有任何掩饰。
    而很多修炼者的知觉,都是非常强大的。
    且随着修为提升,这种能力还会越来越强。
    被他人注视。
    被他人用饱含恶意、危险或者玩味的目光注视。
    这种感觉就会更加强烈。
    这几人,明显都感觉到了什么。
    有几个,身体出现了明显的异常。
    或是身姿变得更加僵硬,或是皮肤下意识绷紧,或是毛孔不受控制的收紧,皱起,泛起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或是隐隐有汗液排出。
    也有的身体层面没有任何异常。
    至少,以耿煊敏锐的目力,都没有任何察觉。
    可是,若将目光看向从他们体内散发出的“波纹”之上,无一例外,在某个频段都起了特别的变化。
    而身体出现不同表征变化的,反应在“波纹”上,同样出现了某种细微的变化。
    耿煊嘴角忍不住浮出一丝笑意。
    他感到喜悦,倒不是挖出了藏在队伍中的“毒瘤”。
    而是,这样清晰的对照组,让他成功将“波纹”中不同频段的变化,与身体层面,乃至精神层面的变化对应起来。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已经摸到了“读心”的门槛。以后,只要按照类似的办法,设计更多的对照组,他就可以更精确的锁定,这些频段“波纹”的不同变化,分别对应其人什么样的反应,以及内心什么样的情绪变化。
    如果说,人心都是一个他人无法解读的黑箱。
    那么现在,耿煊已经得到了打开这个箱子的钥匙。
    这才是让耿煊最感高兴的。
    就在耿煊准备继续之时,脑海中接连出现的新信息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宿主领悟‘相心术’真谛,消耗五点红运,即可成功入门。】
    【是?/否?】
    【宿主领悟‘相心术’真谛,消耗百点红运,即可激发‘霸王之悟’,独自参悟相面相心之道。】
    【是?否?】
    “……”
    看着这接连出现的两道信息,耿煊愣神了片刻。
    才心中感慨道:“能人异士,何其多也!”
    这“相心术”能够出现,说明早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人参悟,并成功掌握了这项能力。
    耿煊想了想,却没有留着此术作为激发“霸王之悟”的引子。
    现在,随着数次成功得到各种可以激发“霸王之悟”的引子,耿煊已经不再像最初那般忐忑。
    他相信,只要自己有需要,能够很容易就找到新的引子。
    所以,他直接消耗五点红运,成功让“相心术”入门。
    当即,各种奇妙的经验,感悟,心得,知识涌入耿煊脑海。
    如何通过一个人的身体反应,面部微表情,言辞谈吐等外在变化,逆知其内心思绪,以及情绪的变化?
    这一切都包罗在此刻耿煊收获的种种信息之中。
    当他将这些收获初步消化,再去看那几人的变化,不需要借助“对照组”的逻辑推理,他就能更加直观而清晰的看穿他们的伪装。
    就连另几个故作镇定,面上没有任何异常变化之人,这一刻也在他眼中多多少少显出了一丝异样的形迹出来。
    而这,还只是“相心术”入门而已!
    要是将“相心术”掌握到小成,大成,甚至是圆满呢?
    耿煊嘴角噙笑,目光在盘坐众人身上扫过。
    继续平静开口道:
    “现在,你们心中默想此次战斗的过程,特别是你们在这一战中做出的贡献。
    包括对其他同伴的支援,助攻,亲手击杀的敌人,实力强弱,数量多寡,都在心中一一想清楚。
    不需要告诉我,不需要说出来给任何人知道,你们只需自己内心存想清楚即可。”
    这时,耿煊忽然嘴角泛笑,吐字虽轻,却清晰进入高台上每个人的耳中。
    “天心如镜,鉴照众生。”
    “那些暗中坑害过战友的。
    全程划水,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却假装做了贡献的。
    你们可以欺骗任何人。
    现在,你们可以尝试一下,能否欺骗自己。”
    耿煊一边说,目光一边在八十人身上来回扫视。
    为什么一次只接纳八十多人?
    不是这高台挤不下更多人,也不是“神力有限”。
    原因很简单,只因人多了他看顾不过来。
    为了将每个人的“波纹”变化都看清楚,避免错失遗漏,只能将一次仪式的人数限定在他目力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
    ——现在,耿煊却是惊喜的发现,随着“相心术”的入门,他对“异常”的锁定变得更加快速而简单。
    这意味着,现在的他可以一次“观照”更多人。
    且耿煊相信,随着“相心术”的不断进步,人数上限还会越来越高。
    不出耿煊预料,随着他这番言语出口,又有一些特殊的“波纹”暴露了出来。
    这里面,有同样坑杀过同伴,却瞒过了所有人,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之人。
    也有全程划水,明明没有任何贡献,却腆着脸假装有功,也跑到高台上来“领奖”的。
    这些人,在身体层面,居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来。
    至少,入门阶段的“相心术”就没有看出来。
    但在“波纹”层面,全都无所遁形。
    这在让耿煊挖出更多“毒瘤”的同时,还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好处。
    那就是让他因“相心术”入门而收获的那些庞杂知识,以极快的速度被他消化,吸收。
    通过“相心术”以及对“波纹”的观察,耿煊不仅将那些隐藏“毒瘤”全挖了出来。
    还通过言语引导,以及不同“波纹”对不同言语的反应互相印证对比,直观地确认了那些贡献者的功劳大小。
    耿煊通过观察到的结果,将贡献分为五个等级。
    不同贡献者,自动归入不同的级别之内。
    “修炼中,你们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可有想入门,却始终没能成功入门的功法?
    可有想进步,却多年不得寸进,始终卡在某个瓶颈?
    ……你们可以趁现在这机会,在心中仔细想一想。”
    一步步引导到最后,耿煊开始让众人在心里“填志愿”。
    且为了确保红运终能“落地”,还让他们按照各自内心的本能需求,排出一个优先级出来。
    这样一来,若是因为领悟不到位,或者红运不足等原因导致“第一志愿”无法得到满足,红运可以在“第二志愿”,或者“第三志愿”落足。
    待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耿煊示意正在下方休息的姜逸之和苏明煦再次登台。
    这次引导,耿煊耽误了不少时间。
    姜逸之也得到了足够的休整,在苏明煦的搀扶下很快就返场登台。
    没有废话,登台之后,两人便如两个职业道德拉满的老年艺术家,再一次开始了他们投入全身心的表演。
    看着一个个重伤患在他们的唱跳之下发生惊人变化,两人受到的冲击比其他人犹有过之。
    原本只是迫于“苏瑞良”的淫威,而不得不屈从表演。
    现在,他们却已经从内心深处认为,自己确实在进行一项神圣而伟大的沟通。
    他们完全代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
    一旦开始唱跳,便全情投入,忘人忘我。
    竭力用自己的舞蹈和歌声,取悦浩渺天地,沟通远古圣贤,乞请他们,降下恩泽与祝福,给与这些守护家园的勇士。
    ——原本,耿煊的建议是让姜逸之于苏明煦等人想一些好听的,带有抚慰祝福意味的言辞,并在仪式开始后告之于大家。
    但在充分领会到他的意图之后,两人却反倒不赞同这种做法。
    在两人的说服下,耿煊最终也认可了现在这种方式。
    苏明煦也不是在胡乱吟唱,而是使用了一些古老的,与当下场景非常契合的专为祭祀所用的诗歌,并以古老的方式吟唱出来。
    听在他人耳中,很难听清具体的意思,却又能感受到某种特别而强烈的情绪。
    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状态。
    ……
    看到姜逸之老朽的身体,在每一次全情投入后都近乎力竭透支,耿煊很想让他放点水。
    反正就是做戏,不需要这么拼命。
    但看了看他那异于常人的“波纹”变化,猜到他现在的精神状态,耿煊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己若是这么做,这老头很可能会因自己的“大不敬”,当场冲自己发飙。
    随着姜逸之魔性的舞蹈,苏明煦的呓语吟唱开始。
    耿煊也开始了自己的行动。
    源源不断的红运,通过那层红色晕光,注入一个个“贡献者”体内。
    不同的贡献者,得到的红运是不同的。
    他将台上的贡献者,按照贡献的大小,分为五等。
    第一等,也是最初等,他称之为“助攻者”。
    即没有亲手击杀任何一名敌兵,但却在行动上给与了实际的帮助,多多少少为这场战斗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他们得到的红运不多,只有两点。
    也就比“谢谢惠顾”强一点,算是安慰奖。
    但这已经足够让某项功法或者技能成功入门了。
    如果是铁砂掌这类层次较低的能力,可以入门两项。
    当然,前提是其人要对该项能力有基本的领悟。
    第二等则是“积极的助攻者”。
    他们虽然同样没能击杀任何一名敌兵,但从战斗开始到结束,都表现得异常积极。
    没能击杀敌兵,或是实力太低,或是运气太差,甚至干脆就是为了整个战局考虑,将击杀的机会让给了同伴。
    他们得到了六点红运。
    这就非常可观了,最多可让六项低级技能入门,极大的提升一人的实战能力。
    当然,耿煊认为这种可能性很低。
    更大的可能是,根据各人“志愿”的优先级,或是小成晋大成,或是入门晋小成,外加再入一门。
    第三等则是“一血获得者”。
    完成了一次有效击杀。
    他们能得到八点红运。
    之所以与第二等差距不大,是耿煊故意为之,这两等“贡献者”在他眼中差别不大。
    第四等则是“团队精英”。
    不仅完成了两次以上击杀,且是一支队伍的重要支柱。
    是“兽兵之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力量。
    理论上,平均到每个小队,这种人不会低于两人。
    平均到每个中队,不会低于六人。
    只不过,很多都已经阵亡了,而能活着来“领奖”的,可能只有一半不到。
    对于这些人,耿煊给与的红运是,十六点。
    直接在第三等基础上翻倍。
    第五等则是“团队核心”。
    每个中队,都有两到三名,又可以具体分为“进攻核心”、“防御核心”以及“指挥核心”,或是一人身兼多职,或是各有其人。
    他们是撑起每支中队的核心骨架,也是每个中队虽然都损失惨重,却没有出现一例团灭的关键。
    而小队之中,幸运的有一个这样的存在。
    不幸的,一个都没有。
    可能是没有分配到,也可能是死于敌兵,或者内部“毒瘤”的暗害。
    有这第五等贡献者存在的小队,小队人员折损都不会太高,且高等贡献者的数量也会明显高于其他小队。
    其一人的存在,影响的不仅是自己,而是整个队伍的风格。
    “团队核心”,当之无愧。
    对于这类人,耿煊给与的红运是,三十二点。
    在第四等贡献者的基础上再翻一倍!
    “燧珠”内的红运,如流水一般流出,注入一个个贡献不等的贡献者体内。
    对前三等贡献者来说,除了少数卡在关键瓶颈期的,或许变化还不会太大。
    可对第四等,特别是第五等贡献者来说,完全能令他们有一个近乎脱胎换骨式的提升。
    足以令一个修炼者在多项能力的掌握上提升到大师,甚至是宗师层次的水准。
    修为境界,战斗能力,轻身闪避等等,都将在短时间内有一个突飞猛进式的提升。
    ……
    “燧珠”仿佛如同开闸一般,红运源源不断流泻而出。
    当所有贡献者都收获到相应的“红运恩赐”之后,耿煊果断关闭了“闸门”。
    随着红运的功效在不同贡献者体内体现出来,那一个个原本闭目调息,静坐不动的身影,激动得直接抖了起来。
    有的因为“奇迹”来得过于凶猛,完全超出了他们最离奇的想象之外,更是惊呼着直接跳了起来。
    让耿煊感觉好笑的是。
    那些表现得最为“镇定”的,恰是那些被他用各种方式,筛出来的“毒瘤”们。
    他们依旧一动不动的盘坐在那里,不为所动,不为所扰。
    耿煊的目光,也只是在这些人身上短暂的停留了片刻,便再次落到那些因收获不同,体内变化不同,体现在“波纹”反应上也各有不同的贡献者们。
    耿煊开口道:“仪式已经结束,你们可以下去了,感到饥饿空乏的,可以多饮一些化了补血丸的清水。”
    听了耿煊的话,一个个激动亢奋到近乎癫狂的贡献者终于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跃下高台,凑到一口口大水缸旁边痛饮起来。
    而直到此刻,从登上高台到现在,始终都规矩盘坐的身影,终于意识到了什么,一脸愕然的睁开了双眼。
    看着周围原本还算密集的人群,一下子空落稀疏下来,两个奇装异服的身影也已消失不见,仅有“苏瑞良”依旧盘坐在那里,脸上带着玩味的笑意看着他们。
    他们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惊慌,甚至是恐惧的神色。
    耿煊看着这十四人,感慨道:
    “我还以为你们真的一点都不会害怕呢!”
    其中一人似乎感到了不妙,赶紧跪地求饶道:
    “帮主,我没有坑害同伴,就只是没有尽心尽力而已。
    不过我保证,接下来我一定将功折罪,哪怕是拼了命也要斩杀几个强敌!”
    耿煊摇头道:
    “你还没意识到自己究竟犯了何罪吗?
    刚才,洪铨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战斗不尽力,只是小罪,以后改过就好。
    只要能够主动站出来,甚至都没有任何责罚。
    现在,你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呢?
    还拿这说事?
    你现在犯的,可是欺天之罪啊!”
    听了耿煊这话,这人一脸绝望。
    也不求饶,大叫一声,转身就朝“社坛”之外急掠而去。
    只可惜,他的速度快,还有速度比他更快地。
    一枚大小如豌豆,有若实质般的劲气掠过虚空,从他的后脑勺没入。
    然后,“嘭”的一声。
    他的脑袋忽然就在夜空中炸成一朵巨大的血。
    他无头的尸体直接从天上坠落,斜斜的砸在“社坛”外的广场上。
    就在这时,高台上剩余的十三人。
    有人脸上,胯下几乎同时开始汤水横流。
    有人瘫坐在那里,一脸绝望。
    有人则疯了一般站起,或是朝高台外射去,或是朝耿煊扑过去。
    有一个更是一脸决绝的举拳朝“白帝定水石”劈砸而去。
    抱着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好过的怨毒情绪。
    嘴里还在疯狂的诅咒,“‘苏瑞良’,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今晚目睹的“奇迹”,倒是让他确信了某种神秘力量的存在。
    并因此确信,他临死前的怨毒诅咒,有着真实威能。
    这一刻,终于逼得他们全部现了“原形”,耿煊还能说什么呢?
    他只是伸手在虚空看似缓慢的一挥。
    十三团豌豆大小的劲气便已从他弹指间掠空而出,迅速没入一个个鲜活的大脑之内。
    “嘭!”
    “嘭!”
    “嘭!”
    “嘭!”
    “……”
    十三连响之后,十三具无头尸体新鲜出炉。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大命,大契,大稷就是现实历史的异界同位体,但黑帝、白帝,以及青、赤、黄这三帝,并不能与现实历史中的五帝完全对应。
    另,关于苏明煦吟唱的模糊处理,实在是能力有限。考虑到用白话词句说出来,有种强烈的“西幻”色彩,我就想要弄成屈原九章、国殇那种风格,可直接引用里面的词句,又感觉不妥,可要让我按照这种风格自己创作,那不是难为人么?如此,也就只能留白了。笑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