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糟糕透了

作品:《虎贲郎

    第119章 糟糕透了
    安邑北郊,这里距离涑水很近。
    城邑西北角临近涑水桥,是禹王庙。
    赵基、去卑各引几十骑来到禹王庙前,这里没有职业奉庙、洒扫之人。
    禹王庙堆土成高台,去卑勒马抬头眺望土台上的庙宇:“侍中可要祭拜?”
    “好。”
    赵基一跃下马,唐宪紧跟着下马,对一个什长挥手示意,这什长引着虎贲顺台阶而上,另有虎贲、匈奴义从驱马绕土台,清查隐患。
    赵基稍稍整理头盔、斗篷,抓着一包胡饼就顺台阶而上。
    台阶岁月侵蚀,已不平整。
    沿台阶边缘齐整处而上,赵基来到禹王庙,门扇、柱子开裂,漆皮脱落,外墙坍塌还有新修补的痕迹。
    院内枣树葱葱郁郁,堪比腰围。
    赵基来到庙内,地面铺了新黄土,拍打的齐齐整整。
    供桌上也打扫的干净,木雕神像也已脱色。
    赵基上前将一袋子饼取出来,取十块饼在供桌上摆了个品字。
    收好袋子,后退几步摘下头盔,抬头看了看禹王神像,不由想到了稷山的稷王庙。
    “禹王保佑,待我整合三郡,就重修此处,种植百亩桑枣,以利周边百姓。”
    赵基低声祷告,企图与禹王做个买卖。
    跟着的去卑斜眼瞥视,遂默默祷告,祈福。
    随即去卑从腰间解下一袋五铢钱,连着皮袋放到供桌上。
    这里没有专司供奉之人,基本上就是供后来者自行取用。
    而安邑城中,官吏们已开始忙碌起来。
    郡守府、县府两级官吏也不例外,都在为战争做准备。
    因朝廷失信于卫氏、范氏,主簿刘政自杀以全名节,郡守府内各曹多有内疚辞官的。
    就连郡守王邑的影响力也衰败到几点,在听闻侍中丁冲谋刺一事后,也在今日上表朝廷辞官。
    随着王邑主动上交郡守、镇北将军大印后,宣告郡守府的瓦解。
    官舍内,钟繇左腿用柳树皮裹着,整个人仰躺着,正翻阅竹简。
    听到脚步声渐近,钟繇脸色松垮下来,精气神散了许多。
    就见御史董芬走进来,董芬神情后怕:“元常,董公仁下狱了,安邑令今夜就要审他,可能相救?”
    “我自身难保,如何能救他?”
    钟繇苦笑,他也在第一时间听说了谋刺事件,他感觉这更多的是巧合。
    丁冲本来就是个酒鬼,忍了一个冬季,赵基斩白波诸将,公卿百官入安邑后,丁冲当日就住在卫氏一座宅邸里烂醉不醒。
    后面公卿、百官享受城内豪强招待时,丁冲这酒鬼哪都没去,睡醒了就喝,嫌赴宴浪费时间。
    也就赵基举旗声讨公卿不作为时,酒醒的丁冲被人拉到‘宫里’,没来及饮酒。
    昨晚下班,自然又泡到酒缸里去了,今天早上醉酒状态上班,平日就那种破脾气,没想到惹了赵基。
    最倒霉的还是陈国的李越,好不容易升到门下省侍郎,第一天上班就被赵基一脚踹死,这上哪说理去?
    董昭就更冤了,实打实讲述关东发生的事情,以为这样赵基就能放过他。
    看现在这样子,明显是伏完不肯相信,要拷打董昭,想要董昭讲述伏完自己想听的真相。
    虽然钟繇躺在这里,可安邑就这么大,郎官们多住在官舍,来来往往,什么消息都能汇集过来。
    显然,伏完开始怀疑董昭被赵氏收买了,认为董昭故意恐吓朝廷。董昭又不清楚赵基掌握了多少信息,只能实话实说;说谎的话,必然活不过今晚。
    下狱的话,多少还有些活路。
    再说了,原来还能稀里糊涂敷衍;现在朝廷正式询问,董昭再蒙蔽朝廷,真迁回雒阳,发现情况与董昭说的不一样。
    那么朝廷不会放过董昭,天下人也会诟病董昭。
    董昭承受不起这么大的指责,也只能实话实说。
    董芬见钟繇心态良好,立刻就说:“元常难道就能忍心?”
    “不急。”
    钟繇皱着眉头:“现在真不能急,董公仁受刑,或许是一桩好事。”
    “这怎么能是好事?”
    董芬埋怨,又看到钟繇左腿上裹着的柳树皮,又看钟繇的脸,钟繇一脸平静:“太多人盯着,谁救董公仁,必祸及自身。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董公仁胸藏韬略,文武双全,远在百官俗流之上。赵侍中若是知人善用,自会解救董公仁。”
    目前也就赵基适合救董昭,赵基一道手令,安邑令不敢不听。
    董芬听了长叹一声:“前几日赵侍中请朝廷派遣知兵的大臣为虎贲讲解兵法,当时众人推举他,他却拒绝。早知今日,也不知他可会懊悔。”
    袁绍定冀州之际,以董昭担任巨鹿郡守,董昭单骑上任,解析形势,借力打力,迅速平定巨鹿形势。
    随后魏郡豪强俱乱,公孙瓒来袭,袁绍内外交困,又让董昭兼任魏郡郡守。董昭也是分析形势,巧妙用兵,很快瓦解了魏郡豪强的联合之势,数万不服袁绍,为韩馥伸张公义而作乱的宗贼被逐个击破。
    再之后,因董昭的弟弟在张邈那里效力,也因韩馥逃到陈留请求张邈庇护,袁绍生出忌惮,董昭这才借入朝的理由离开冀州。
    半路上却被张杨扣留,张杨丢给董昭一颗负责河内骑士的武猛都尉印,就算把董昭收编了。
    期间曹操使者要途径河内入朝,也是董昭劝说张杨,张杨放行,才有了去年曹操使者第二次挥洒金币,交好李傕、公卿,让朝廷确认关东有曹操这样的大忠臣。
    董昭的立场不需要隐瞒,就是偏向曹操的,但也可是说是偏向朝廷的。
    援引曹操的力量,最初可以帮助朝廷压制李傕。
    只是谁也没想到,去年天子、朝廷东迁,闹出这么大的灾难。
    从董昭个人经历来说,曾经同时执掌巨鹿、魏郡,自然看不上河东新崛起的赵基。
    赵基的根基浅薄的如同笑话,没有朝廷,麾下虎贲立刻就能散掉大半。
    可也就几天时间,赵基勾连匈奴,举兵声讨公卿,篡夺了朝廷的控制权。
    河东郡兵,与朝廷收编的宗贼、白波旧军就跟泥捏的一样,一触即溃,还内部生乱。
    这简直是超乎钟繇理解的事情,河东这里的情况糟糕透了。
    更糟糕的是丁冲,是曹公的发小、至交,竟然醉酒后去刺杀赵基!
    钟繇对目前的形势也感到无语,朝廷却被一个不曾冠礼的竖子挟持,自己躺在这里才能避免风波,董昭那种曾经主导数十万人命运的一方豪杰也不得不屈身受刑。
    又劝了董芬几句,才将这个弘农人劝走。
    钟繇都担心董芬在自己这里待的时间长了,让赵基重新注意到自己。
    如果被赵基发现自己装伤,以钟繇对赵基的了解,大概率自己会成为第二个桓典,被赵基亲手敲断胫骨,成为废人。
    就在他思索之际,董芬去而复返,神情慌张:“元常,赵侍中回城,来看望元常了!”
    说罢,董芬逃一样跑了。
    这时候,钟繇隐约听到官舍外马匹长嘶声响,顿时面色愁苦。
    恨不得一拳打晕自己,一觉睡到明日天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