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没钓到鱼的赵和曦带了泥蒿回来
作品:《全球农场TOP1》 卿孟祝他们地里的黑麦草很快接种了根瘤真菌。
足足一百八十多亩的黑麦草,光是买根瘤真菌制剂就花了不少钱。
不过,接种后的效果也很明显,黑麦草长得更加鲜嫩茂盛,肥厚诱人。
卿孟祝他们家的牛原本不喜欢吃山下的草,现在看到山下的草却有些走不动道了。
它们慢慢学会了下山吃草,鲜草在它们食物中的占比越来越大,现在几乎能达到四成,它们还会吃五成竹叶和一成干草,饮食健康得很。
卿孟祝也不管它们,就任它们吃。
于是,牛群在头牛的带领下,每天都会慢悠悠地下来吃草。
卿孟祝没想到山上这条公路修通后,用得最多的反而是这一群牛。
他们家的牛还挺自觉,下山后只吃草,并不吃其他的东西。
卿孟祝原本想找人专门放牛,观察到这种情况后,觉得没必要,就还是让牛群自由活动。
这天,卿孟祝过来巡视农田,给田施肥的员工们看到他,纷纷跟他打招呼:“老板,你来巡视了啊?哎哟,护卫、护法今天也还是那么乖。”
护卫跟护法走在卿孟祝两边,听到有人夸它们,骄傲地挺起了胸膛,抬起了脖子,显得越发高大俊秀,肌肉线条堪称完美。
卿孟祝看它们这样,忍不住弯腰揉搓了一下它们的前胸,笑着说道:“是啊。你们看到牛了没有?今天牛跟大鹅打起来了没?”
他们家牛下来吃草,别的都好,就是会被大鹅敌视。
现在田里养了三万多只大鹅,大鹅们鹅多势众,领地意识又强烈,每次牛一下山,大鹅们发现后,都会张开大大的翅膀追逐驱赶,还试图叨牛。
牛群也不是好惹的,它们被攻击了,也不管怀不怀孕,都会低头试图顶大鹅。
在牛刚下山那会,护卫跟护法看到牛群和鹅群起了冲突,会试图分开它们。
鹅群和牛群都被两只狗子收拾过了,对它们也服气,每次被驱赶,纷争都能快速平息,奈何等两只狗子看不见的时候,它们凑到一起,又会打起来。
大家听到卿孟祝问,哈哈笑道:“打啊,哪天不打?打完了就消停了。”
卿孟祝揉揉额头:“也是。”
“老板别慌,赵总就在那边呢,出不了事。”
卿孟祝意外:“和曦在那边干嘛?也是过来巡视?”
“钓鱼啊,赵总说刚开春鱼可肥了,黑麦草养出来的蚯蚓也好,得多钓钓。”
卿孟祝:“那我过去看看。”
卿孟祝顺着大家指的方向,过去找赵和曦。
赵和曦过来拿了个小马扎,坐在河边钓鱼。
卿孟祝从后面悄悄走过去,只见赵和曦正守着两根鱼竿,脚边放着一个装了半桶蚯蚓的小桶,水里放着装鱼的鱼护,鱼护好像是空的。
赤狐和水獭正守着赵和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水面,看着非常乖。
赵和曦时不时伸手摸一把赤狐和水獭厚实顺滑的皮毛,看起来非常惬意。
卿孟祝还没走到近前,赤狐的两只大耳朵抖了一下,耳尖一动,而后脑袋转过来:“嘤。”
赵和曦只觉得手下一空,赤狐已经跑到了卿孟祝身前,用两只前爪抱着他的腿:“嘤嘤!”
水獭慢了半拍,也跑过来:“嘤。”
赵和曦跟着转头:“孟祝?你怎么来了?”
卿孟祝:“听人说你在这边。钓到多少鱼了?”
赵和曦:“才刚来,快了。”
卿孟祝瞥了一眼他屁股下面的小马扎,小马扎的金属腿已经深深陷进湿软的泥土中了,很明显,刚来的话,小马扎不会陷得那么深。
估计赵同学今天又要空军了。
察觉到卿孟祝的目光,赵和曦不自在地挪动了一下屁股:“你来找我干嘛?”
卿孟祝:“晚上周哥会过来,你也过来吃饭,我们聚一下?”
赵和曦一口答应下来:“好啊,等会儿我钓几条鱼回去,晚上我们吃鱼。”
卿孟祝看了水獭一眼,笑了笑:“行,那就等你的鱼了。”
傍晚,周晏下班了就过来。
卿孟祝特地捉了两只榛鸡下来,还准备了嫩春笋。
周晏进门的时候有点意外:“就我一个人来了,他们还没过来?”
卿孟祝:“春晰在加班,说要晚点回来,彦桓跟他一起回来。和曦在钓鱼,我催催他。”
周晏一挑眉:“他钓鱼的战果怎么样?”
卿孟祝笑:“不好说,不过他回来的时候肯定能带鱼回来。”
就算他钓不到,水獭也能下去捉两条。
卿孟祝跟周晏说完,去给赵和曦打了个电话。
赵和曦说马上回来。
过了二十多分钟,赵和曦果然骑着摩托车,提了两条鱼回来。
赤狐和水獭就坐在他摩托车的后座,看着可威风了。
除此之外,他还采了一大把绿叶蔬菜回来。
卿孟祝低头仔细看了看那把蔬菜,有点不确定地问道:“泥蒿?”
赵和曦:“对,就是泥蒿,你家池塘那边采的,看着特别清爽脆嫩,我就采回来了。”
周晏也走过来:“这把泥蒿的质量是不错,晚上做个腊肉炒泥蒿。这两条鱼做酸菜鱼,孟祝你家还有酸菜吧?”
卿孟祝:“有!都是冬天的时候用芥菜心腌的,现在吃应该刚刚好,我去拿。”
周晏很快确定了晚上的菜式。
明春晰和楚彦桓没过多久也回来了,大家坐在院子里等饭吃。
香味一阵一阵地飘出来,坐在院子里的人连同四只小家伙都忍不住了,一个劲的吸鼻子。
大家早已经擦好了桌子,拿好了碗筷就等着菜上桌。
好不容易等饭做好了,卿孟祝他们先喂四只小家伙。
今天有榛鸡,四只小家伙吃的是榛鸡拌饭,里面有各种榛鸡内脏和卿孟祝他们储存在冰箱里的各种肉类,配上鲜美的鸡汤,看着非常不错。
小家伙们守着各自的饭盆,很快大快朵颐起来。
饭菜上桌,卿孟祝他们也迫不及待地下了筷子。
腊肉炒泥蒿很好吃,腊肉的香浓肥厚,泥蒿的清爽脆嫩,两者炒在一起,金黄的腊肉和翠绿的泥蒿互相借味,搭配得十分完美。
卿孟祝估计泥蒿长在池塘边,吸收了灵珠渣的水,所以才这么好吃。
酸菜鱼也很好吃,他们做芥菜的时候专门选用了芥菜心,因此芥菜格外酸爽脆嫩,还带着一丝回甘。
鱼就不用说了,刚刚捞起来的野生鱼,肥美鲜嫩,再加上周晏的好手艺和辣椒、蒜米的点缀,毫不夸张地说,光是这鱼,卿孟祝就能吃三碗饭!
最妙的是今晚的榛鸡,周晏没有用来煲汤,而是低温煮熟之后,去头去尾,将榛鸡肉手撕出来,然后浇上了鲜辣浓郁的料汁,做了一道手撕醉榛鸡。
手撕醉榛鸡用的酒还是他们自家蒸的酒,带着一种特殊的香味,酒香加肉香的组合,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鲜辣,卿孟祝感觉味道一层一层地朝味蕾扑过来。
味蕾还没感受完上一个层次的味道,下一个层次的味道又来了,循环往复,鲜辣香浓一直在舌尖上徘徊,诱惑得卿孟祝只得吃一大口香软油润的大米饭压下去。
这一晚上,周晏做的所有菜都光盘了,连汤汁都被拿来拌饭,大家也都吃多了。
吃完饭大家不得不分发健胃消食片,然后坐在院子里消食。
卿孟祝看大家撑得不行,抓了一把茶叶出来泡成茶,让大家慢悠悠地喝茶聊天。
喝茶只是小口小口地喝,并不怎么占用胃部,还能促消化,他们喝着茶,倒不觉得撑得难受。
周晏喝了两口,看了一眼杯子里的茶水,说道:“这是今年的新茶吧,跟去年又有点不同,尝起来香味更加幽香了。”
卿孟祝:“对,就是今年的新茶。后院的茶树从开年就开始长嫩叶,现在嫩叶越来越多,我们摘了好些下来炒,趁着新鲜,多喝两次,后面再喝就不是这个香型了。”
周晏赞同:“每次来你们家喝的茶叶,都有点不一样,跟开盲盒一样,每次来都是惊喜。”
赵和曦也品了品,嘀咕:“那是你们舌头比较灵的人才会这么觉得,我喝着倒觉得每次的茶都差不多。”
卿孟祝:“差得远了去了,你是对茶没有特殊的喜好,所以才会觉得都差不多。”
赵和曦:“也不是,我只是觉得几个批次的茶都差不多,但是要拿你家的茶跟寨前村的茶相比,我就能喝出明显的差别了。”
提起寨前村,周晏顺势问:“你们寨前村的茶树也种了挺久,现在那边的茶叶开始产出了吗?”
卿孟祝:“产了,不过量不多,得等明年才会好一点。”
赵和曦:“虽然每棵茶树的量不多,但是加起来量还是可以的,我感觉都可以上架卖了。”
卿孟祝:“再等一段时间吧,现在反正还不稳定,等一段时间应该就会好一点。”
楚彦桓来他们这边来得晚,不清楚寨前村的事情,闻言举手道:“寨前村又是哪里?你们公司在那边也有田产吗?”
卿孟祝:“田产倒没有,只是我们在那里租了山头种竹子,还跟村民合作种茶。”
楚彦桓好奇:“那怎么平时不见你们过去?”
卿孟祝笑:“也去啊,只是去那边都是当天来回,你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们那里有技术员和管理员驻村,只需要日常巡视跟有问题的时候去看看,不用在那边花太多的心思。”
楚彦桓查了一下地图:“看起来是一座在大山里的山村,你们怎么会想到在那边种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