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丸辣,我们成准格尔了
作品:《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26章 丸辣,我们成准格尔了
撒马尔罕城外,西军大营。
陈光耀正拿着一块上等的河中毛毯,递给了西军大元帅李献文。
房间内被从汉川省几乎算是发配过来的原汉川总督,华亭伯陈秋泽也在。
他现在是西军兵备大使,所有西军的后勤辎重,都由陈秋泽调配管理。
除了陈秋泽以外,李献文的参谋军官团中大部分人也都在。
这些人一部分是从内廷参谋军官处和翰林院直接调过来的,有些是外朝枢密院(五军都督府)、兵部、工部、户部等调来的吏员。
在他们的辅助下,李献文才能在这个军事变革飞快的时代,如臂指使的掌握西军。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皇帝莫子布掌握军队的一种手段。
李献文虽然是西军大元帅,但他的至少一半的参谋军官和后勤行政人员,都是皇帝派来的人。
至于西军军法处,同样主要由枢密院军法司和外朝兵部派驻西军官吏组成。
“此毯制作精良,用料上乘,所绣鸟活灵活现,配色虽然粗俗,但也有一番异域风情,运往中原,定然价值不菲。”
听到陈光耀这么说,李献文也拿过来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官员们也纷纷别过头。
光中十八年(1793)的状元郎,现任西军火药大使,苏州人潘世恩看的频频点头,他还用手摸了摸。
“此针织手法,就算在臣家乡苏州,也算也是上乘了。”
不过摸完之后,潘状元的喉咙便不着痕迹的抽动了一下,视线也被突然涌出的泪润的有点模糊。
不过,不是潘世恩在感动什么,而是这毯子太他妈的臭了,跟裹尸布一样。
陈光耀看到了潘世恩的表情哈哈一笑,“军中粗鄙之人过多,他们识不得这样的珍宝,把这毛毯铺在地上堆积过首级,是以腥臭无比。
我这还是让人洗了三次之后,不然会更臭,状元郎见谅,见谅。”
潘世恩哪敢当陈光耀这样的夸赞,立刻躬身施礼回答道:“军中将士,为国尽忠不避矢石,不解浮华珍宝,可见皆是一心为国。
我大虞全赖陛下恩泽四方,又仰仗公爷将帅得当,才有此等精兵强将。
这岂是腥臭之味,实乃忠勇之气,倒是下官生于江南水乡,少了见识。”
“哈哈哈哈。”陈光耀大笑,对着周围的人说道:“果然是状元郎,差事办得好,话也说的好听,日后必成大器!”
李献文也附和着打趣了两句,随后将这毛毯放到桌子上,沉吟良久,随后说道:
“诸君看出来没有,这天方教自唐末以来,不断向东传播,昔日万里佛国,于阗李氏,高昌回鹘等曾激烈反抗,终是徒劳。
及至蒙古席卷天下,但铁木真的子孙做得河中诸族的汗王,却没敌过这河中诸族的文华。
等到满清时,汉人亡国亡家,不复昔日威风,自西来的这股歪风,如入无人之境肆意传播,还挑起我们血腥内斗,可叹啊!”
李献文这话,道出了一个天方教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就能不断东进的重要原因。
那就是自安西军精锐全部回中原参与镇压安史之乱后,河中这片文华上的天,就变了。
因为在大唐实力衰退的时候,正好遇上了天方教世界的文化大发展。
彼时中华文化进入了唐末五代武夫乱杀的时代,基本无暇西顾,欧洲的基督教文明就不用说了,已经开始进入了最黑暗的时间段。
只有天方教,在这个时间段开放、文明、兼包并蓄又有创新发展,是西域、河中到欧洲的文明灯塔。
在这种强势文化的照耀下,大食文化以天方教为载体,迅速成为了顶流,成了绝大部分部族向往的文明。
这,就是中华以西草原各部族迅速天方教化的重要原因,也是天方教战斗力相当强悍的时期。
哪怕后来大食文化被蒙古人粗暴腰斩,但西欧基督教文化更烂,中华干脆被蒙元给打的亡了天下,反而大食文化少量留存的精华,被蒙古人的远征军带回了河中,继续存了下来。
是以这段时间前后,河中的以天方教为文化纽带的泛突厥文化开始飞速发展。
各种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科技百工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但稳住了他们自己的根,还把统治他们蒙古人也给带偏了。
到了最后甚至蒙古人比泛突厥各族还热心,拿着屠刀,强硬推行天方教。
说白了,安西、河中完全变绿,就是因为汉文明收缩无法影响这些地方。
同时泛突厥族群又基本没什么文明,总要找个爹,东面的爹不行了,那就从西面找。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需求下皈依了大食文化,前仆后继举起天方教大旗当做自己的,一度还搞出了塞尔柱突厥和现在奥斯曼土耳其这种混血儿。
“陛下曾说,文化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一定会去占领,诚哉斯言!”状元郎潘世恩是很有水平的,他叹息了一声说道:
“突厥、蒙古等草原诸族,缺少自己的制度,当汉家王道消退,就会有别的王道来规制他们。
我们今日之难,西北之惨剧,其实在安西军回国,唐廷放弃西域时,就已经种下了。”
什么是王道?
它其实并不是所谓德政、仁政,而是准则。
小到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大到国家国家体制建设,这些统合起来才是王道。
推行王道,教化蛮夷,其实就是要蛮夷按照汉家的准则,从个人心性到社会和制度,都向汉家看齐。
后世以美利坚为首的西方,他们推行的那些所谓自由、民主、人权、选票等等,虽然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双标,连他们自己都无法实现,但这确实是王道的一部分。
“还好现在还来得及,咱们回来了,这些河中蛮夷,很快就会接着继续沐浴在我中华的王道之下的。”有人踌躇满志的说道。
“不用,用不着了!”不过很快有人出来否决,京营扬武军统军,皇汉将军董金凤笑着走到前面来。
“我汉家在河中丢失文化高地已经快一千年了,还要来推行王道扭转,未免太慢,不符合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所以,相比起文火慢炖的王道,我们更应该用烈火猛油的霸道,有那循循善诱的时间,不如用刀剑火铳来超度他们!”
“董将军,这河中数百万人,就是一只老鹅,不用文化慢炖,是咬不动的。”
哪怕是已经定下了基调,但就是在西军内部,也还是有人不赞同董金凤的屠杀政策。
当然,这是正常的,也是好事,大虞军队真要全是嗜血屠夫,这国家那就麻烦了。
是以还是有一些人主张慢慢来,不要遇到什么事,就直接上最粗暴的手段。
董金凤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话,他嘿嘿一笑,“董某人胃口好,西军的儿郎胃口更好!
樊哙鸿门宴上还能吃得下生猪肉,如今优势在我,猛火滚油炸的鹅肉,怎么就吃不下去了?”
李献文轻轻咳嗽了一声,把屋内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他拿出大元帅和大王的威势,沉声说道:
“平定河中的方略,是本王拟定的,从始至终就不曾更改,诸君当以此为目标,同心戮力,其他的就不要多说了。”
说完,李献文看了一眼二儿子李兴泰。
李兴泰看到老爹的眼神,立刻站到董金凤身边,对着屋内大小军将官吏吼道:
“陛下仁德,是以愿意怀柔远夷,但我们这些亲临第一线的,当知道这已经是不可完成的事情。
作为国家的栋梁,身负陛下与国民的期望,要有担当,要有为子孙永除忧患的决心。
我李兴泰再次告诉各位,自今日起,再有三心二意,再有与大军策略相悖,口出妄言者。
立斩不赦!”
李兴泰有资格说这话,他是夏藩王子,他是无敌的战将,更是皇帝的亲外甥,是唯一可以代表各方发言的人。
而屋内众人听了李兴泰的话,集体一凛,特别是这些天一直对军队四处出击,凶狠扫荡颇有微词的人。董金凤则兴奋异常,终于第一次,从皇帝到大元帅再到大部分兵将,都同意他的作战方案了。
“你是大元帅还是老子是大元帅,退下!”李献文这时候才站出来,装模作样的训斥了儿子李兴泰一句。
随后一锤定音式的说道:“现在是酷暑七月,大军退往山中阴凉处扎营,冬日窖藏之冰块,回部、准部运来的果蔬加紧运来。
我们就在山中等两个月,一等葛逻禄人(乌孜别克人)调集足够的军队送上门来。二等酷暑过去。
若是到了九月底,葛逻禄人还是不敢与我对战,那就万炮齐发,拿下撒马尔罕,准备明年到布哈拉,做最后的决战!”
“我等谨遵大元帅军令!”这一下,再也没人说怪话了,人心军心,都完全一统,只等大战到来。
。。。。
撒马尔罕城中,眼看大虞西军缓缓撤离,只留下了大约数千骑兵看着撒马尔罕城,撒马尔罕总督,埃米尔穆拉德第三子哈桑.侯赛因王子,长长吐出了一口气。
“总督大人,我们的骑兵出城探查了一下,包括朱马在内,几乎所有城市都被桃石人攻破了,城市被洗劫一空,至少有十五万人遇害,其余女子也都被俘虏。
桃石人太可恨了,这虞国跟清国完全不一样,他们就是来杀人的,他们就是魔鬼!”
副官都要哭出来了,咬牙切齿的眼睛通红,止不住咒骂,当然这咒骂中,还隐含着几分害怕的意味。
“什么不一样,狗屁的不一样,清国人难道就不杀人了吗,他们就是一样的。”
哈桑.侯赛因王子突然有些烦躁的骂了几句,然后小声咕哝了起来。
“他妈的,这些虞国异教徒,这是把我们当成准格尔人了,把布哈拉汗国,当成准格尔汗国来对付了。”
到底是王子是一省的总督,还是有些见识,很快就想到了大虞把他们当成了什么。
只是侯赛因王子怎么也想不通,准格尔是因为可以威胁到清国的安危,才会被那样针对。
可是布哈拉汗国对桃石,不可能有准格尔那样的威胁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布哈拉城中,穆拉德埃米尔早就病倒了。
这位1741年出生的埃米尔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本来身体就不是很好,这次被这么大的事一激,身体立刻呈现出了崩坏的征兆。
这位曼吉特部的第三任领袖,其实是个不错的人,各种意义上不错的人。
为政上,他尽力在这个被宗教完全控制各个方面的汗国中,推行世俗化。
他禁止在天方教徒呼图白的时候颂唱他的名字,也不让银币上印他的头像,因为在布哈拉,这种做法往往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军事上,他1785年正式夺取政权后,就一直在打击分裂势力,成功从各个方面统一了布哈拉汗国,还从临近的各国手中收复了大量失去的领土。
生活上,穆拉德埃米尔也极尽简朴,吃穿用度还比不上一个小贵族,因此被布哈拉人称为无罪的埃米尔。
意思是虽然他作为诺盖人夺取了葛逻禄人的国家,作为臣子夺取布哈拉可汗的朝廷,但因为他简朴的作风和对国家的有效治理,是完全无罪的,甚至是有功的。
但穆拉德埃米尔太倒霉了,他现在不得不面对大虞这样的庞然大物,不得不对这几百年来不断向东传教造成的伤害,来负总责。
“海达尔,我的儿子,我的身体已经彻底无法承担这个责任,重担将要落到你的身上了。”
布哈拉的埃米尔宫中,穆拉德埃米尔把他的长子海达尔.图拉叫到了床边。
这位埃米尔靠在床头,说着说着,眼睛竟然有点湿润了。
“希瓦人的实力太弱了,他们最多能出动八千人来支援我们,而且战斗力很差,很难说能起到什么作用。
至于杜兰尼家族,他们无法停下兄弟间的互相残杀,没到最后关头,他们是没法团结一心出兵的。”
“父亲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海达尔.图拉虽然是穆拉德埃米尔的长子,但他年纪很小,还有三个月才会满二十岁。
看着有些六神无主的儿子,穆拉德埃米尔在心里长长叹了口气,儿子太年轻了,根本无法承担这样的重任。
“做你一直想做的事情,做那些教团首领,各个礼拜寺讲经者希望你做的事。”穆拉德埃米尔缓缓的说道。
与穆拉德拼命世俗化不一样,长子海达尔.图拉完全被宗教给忽悠傻了,是个虔诚的信徒,甚至多次以王子的身份到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大礼拜寺中参与呼图白。
因此,在布哈拉国内还是有很多人在押宝海达尔.图拉的,都等着穆拉德埃米尔死后,海达尔上台能‘拨乱反正’
“可是.,可是父亲,我们是诺盖人啊,完全放开对于教团的限制,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们当成外人的。”
海达尔.图拉还是那副有点要哭出来的样子,但是说的话,却让穆拉德埃米尔眼睛一亮。
“原来.,原来我的儿子不是.,我就说嘛,曼吉特部未来的王,一定是英明的。”
穆拉德埃米尔极为高兴,差点就把原来我儿子不是傻子这句话给说出来了。
深呼吸了一口,平静了心情后,埃米尔穆拉德拉着儿子海达尔的手,郑重对他说道:“桃石人没来之前,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压制教团,维护王权。
但是现在,桃石虞国把咱们当成了准格尔人,要像四十年前清国消灭准格尔人那样,把咱们全部消灭。
那么此时,我们最重要的事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致应对桃石人的威胁。”
海达尔.图拉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心里还是担心,“可是父亲,等桃石人被赶走了,这个国家很可能就不是我们的了。”
埃米尔穆拉德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色,他伸手摸了摸海达尔的脸颊。
“孩子,桃石不是你见过的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比拟的,他们既然来了,就不可能轻易被赶走。
别想那么多了,一切都等能打败桃石人之后,再来讨论吧。”
父子俩又谈了几句,海达尔.图拉才出宫,而他一出宫,就被大量高阶僧侣给围住了。
海达尔.图拉看着他们,缓缓说道:“埃米尔已经准备派库尔奇前往圣彼得堡,请求沙皇罗斯帝国的援助。
米尔扎.萨迪克.蒙西也将被派往伊斯坦布尔觐见哈里发陛下,相信哈里发陛下的近卫军,很快就会来击败桃石人。
而我,将很快协助埃米尔执掌国家,到时候,我会让这个国家回到他传统的模样。”
库尔奇是布哈拉汗国最重要的外交家,是一个拥少量罗斯血统的小贵族。
米尔扎.萨迪克.蒙西是此时布哈拉汗国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诗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
“真主庇佑王子!”高阶僧侣们纷纷兴奋的欢呼,“埃米尔国终于要回到它原有的样子了,我们立刻召集勇士,王子,我们都将效忠于你。”
布哈拉汗国能有什么原有的样子,无非就是狂热的宗教时代嘛,这一直是这些宗教人士支持海达尔王子的原因。
因为布哈拉汗国,从来就是宗教最狂热的地方,比波斯,比阿富汗,甚至比很多大食地区都要狂热。
这也是他们最开始竟然会派人联系李献文,希望借大虞之手除掉穆拉德埃米尔的原因。
当然,李献文拒绝了这些布哈拉的高阶僧侣,因为比起穆拉德埃米尔,李献文更想这些家伙的命。
而海达尔王子则稍稍松了口气,只要埃米尔国上下都支持他,应该是可以赶走桃石人的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