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懂不懂农耕民族的含金量

作品:《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727章 懂不懂农耕民族的含金量
    “埃米尔,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救援撒马尔罕,让侯赛因王子坚守这座坚城,把桃石人拖到疲惫不堪,而我们则在布哈拉加紧训练军队。”
    被称作方舟城的埃米尔宫中,布哈拉汗国大将艾哈迈德.哈基姆低声将自己的作战方略,说了出来。
    “埃米尔,我带兵去跟桃石人交过手。”哈基姆将军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丝惊惧,但很快隐去。
    “他们非常凶狠,步兵阵型严整,五百兵立在旷野,我们两千骑兵去冲,他们都纹丝不动。
    至于骑兵,就更可怕了,下面的哈萨克和蒙古骑兵我们都无法对付,那些红盔红甲的皇帝近卫,据说比蒙古各部骑兵还要凶狠一百倍。
    而且我们的勇士,很多都没有经过训练,连旗号和鼓声都不会听,短时间内,根本没法作战,必须要进行训练。”
    这位哈基姆将军,倒还是真有点本事的,布哈拉汗国虽然并不是游牧部族组成的国家联盟,拥有相当的农耕基础,但汗国的各方面,依然是非常分散的。
    两百四十多万人口中,大部分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
    王室和朝廷能控制的,也就是各个省份中的大城市。
    这点,倒是跟夏藩的情况有些相似,只不过夏藩的封建主是才上位的,又有朝廷压着,整体上比较听话。
    而布哈拉的巴依老爷们,好多都传承几百年了,势力盘根错节,住在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埃米尔能让他们低头就不错了,根本做不到完全驱使。
    国家政体都这样了,军队就更混乱,两百四十万人的布哈拉,埃米尔手里能掌握的军队只有一万三千常备军。
    除开这一万三千人,要打仗了就是先征召布哈拉、撒马尔罕、卡尔希这样大城市中的市民为汗王重步兵,征召四州乡野封臣为伊克塔骑兵。
    而就是这一万三千的常备军,也存在很大的水分。
    因为布哈拉是一个天方教国家,也跟奥斯曼土耳其一样,军队的支柱并不是国民,而是从被征服的异教徒中掳来、买来的各种奴隶。
    比如这个正在献策的哈基姆将军,他就是从高加索地区被转卖过来的奴隶。
    而布哈拉汗国经过不停的动乱之后,连大宛盆地(费尔干纳盆地)都保不住,实力已经大为削弱,根本无力去购买这么多的奴隶孩童,更别提还要把他们训练成马木留克。
    所以布哈拉汗国真正可以仪仗的常备军说有一万三千人,但最多只能凑出来七千人,这点实力,根本就不够大虞塞牙缝的。
    要知道,大虞现在出兵是东北使司来的征西军三万,董金凤带来的皇汉军队定西军三万,李献文夏藩三卫四千五百,外加一万长征健儿,一万团结健儿。
    光是战兵,就足足有八万五千人左右。后续第四拨还有三个近卫、三个京营的平西军四万多人。
    这十二万五千人,根本就不是冲着击败或者征服布哈拉汗国来的,而是要直接把三汗国之人,甚至整个河中的葛逻禄(乌兹别克)、乌古斯(土库曼)等亡国灭种来的。
    当然,河中之人,并不知道大虞已经下了这么大的决心,他们也不清楚大虞到底来了多少人。
    现在哈基姆将军和穆拉德埃米尔这么忧心忡忡,只是因为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事情不对劲,害怕成为下一个准格尔。
    不过听了哈基姆将军的话,布哈拉首席库什贝吉乌特库尔.比伊摇了摇头,“我们不可能不救撒马尔罕,因为我们没办法说服撒马尔罕省区的伊克塔们。
    他们见识到了桃石人的凶残,心里愤怒又害怕,正期盼着埃米尔殿下出兵保护,不可能听从这样的命令。”
    这就是没有一个绝对强力君主的弊端了,因为下面的人各有各的利益和诉求,你还不能忽视,是以壮志断腕、忍辱负重之类的操作,完全没法施行。
    而所谓的库什贝吉,是布哈拉汗国的一种官职,类似丞相或者大学士。
    布哈拉汗国一般设立两个,最高库什贝吉主管行政、官员任命等的工作,形同副皇帝。
    下库什贝吉主管财政,负责穆斯林天课等重要赋税的收缴,形同财政大臣。
    穆拉德埃米尔在军队大将和宰相两人的脸上看了看,咳嗽两声后直起脊背坐正,随后缓缓说道:
    “库什贝吉的话有理,我们没有办法眼看着撒马尔罕陷落,要知道城中可有三十万人,所属撒马尔罕省份,更是有八十万人,我们不能,也没有理由丢下他们。”
    布哈拉汗国一共也就两百四十万人左右,其中布哈拉及其所在省份约八十万,撒马尔罕约一百三十万,其余四个(也可能有五个)省份,一共才三十万人。
    这要是舍弃了撒马尔罕,那都是不是壮志断腕,那叫做屁股以下截肢。
    哈基姆将军还想说什么,因为他也知道不可能放弃全部撒马尔罕,所以打算是放弃的,只是撒马尔罕城。
    他准备让撒马尔罕三十万人拼命抵抗,把桃石人耗的精疲力尽。
    同时把乡野的伊克塔都召唤到布哈拉来,用这些人对桃石人的仇恨,武装起一支复仇之军,最后在布哈拉进行决战。
    而且等到那时候,感受到威胁的阿富汗杜兰尼王朝也应该可以出兵了,当布哈拉决战的时候,杜兰尼王朝的军队就从高山上下来进攻撒马尔罕,切断桃石人的退路。
    只是,他想继续劝谏的时候,一道凌厉的目光盯上了他,那是他的叔叔,禁卫将军哈桑责备的眼神。
    哈基姆将军瞬间懂了,埃米尔穆拉德的第三子,也是他的亲表弟哈桑.侯赛因王子还在撒马尔罕城呢,这可是家族的未来的倚仗,怎么可以不救。
    于是,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暗自叹息,这个唯一有可能给大虞西军造成一点麻烦的作战计划,就此消失。
    。。。。
    西元1795年,9月18日,中华大虞光中二十年,原乾隆六十年,农历八月初五。
    河中的天气到了农历八月,已经相当干爽了,正是作战的好时机。
    从阴凉山区下来的大虞算上民夫十二万大军,按照既定计划,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部署到位,其中主力又把撒马尔罕城给围了起来。
    布哈拉汗国这边,趁着大虞暂时撤兵的契机,也加强了撒马尔罕城内的防御。
    许多老弱妇孺被送到了乡下投靠亲友,数万丁壮被放入了城中,准备做坚决的抵抗。
    而从布哈拉来的援军也到了,八千希瓦骑兵,八千布哈拉伊塔克骑兵,一万三千城市重步兵,还有小两万的轻骑兵,呃,也可以叫做武装牧民。
    只不过,当御驾亲征的穆拉德埃米尔在撒马尔罕东北库哈克山上,看到远处的大虞军队时,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虽然以大虞西军的补给能力,不可能把十二万人都摆在撒马尔罕城外,但从三个方向围困这撒马尔罕的,仍然有大约六万五千人。
    “桃石人怎么能出动这么多人,浩罕的领土产出,是承担不了这么多人征战的,他们连粮食都不够吃。”
    没人能回答穆拉德埃米尔的话,因为他们同样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以大宛盆地那点面积,怎么能种出可以供养这么多大军的粮食。
    而要是有中华之人听见他们的惊呼,肯定是不屑的冷哼一声。
    你以为什么民族都能被叫做农耕民族?你以为种地狂魔的名号,是白给的?
    大宛盆地多好的地方,都快能跟关中平原相比了,你们狗屁不会,自然种出来的粮食只能支撑两三万人作战。
    可是大宛盆地到了中华百姓手里,想想当年秦汉时,在那种生产力下,都能支撑十几二十万人常年作战。
    现在有了蒸汽抽水机和相对高产的种子,生铁农具后,连几万人作战都不能支撑,那就白瞎莫子布三年给夏藩砸的一千一百万银元改善基础设施的钱了。
    意识到敌人强大无比后,穆拉德埃米尔立刻想到了第二个问题。
    既然虞国来了这么多人,为什么不来占领库哈克山这个要地,而是让他们轻松占据。
    然后,穆拉德埃米尔立刻就知道为什么了。
    因为自从他们到了之后,一直在围城的大虞西军立刻出动,其中东南两面的围困,几乎是立刻取消,大军径直往库哈克山而来。
    “竟然是冲着我们的来的!”禁卫老将哈桑有些难以置信的喊道。
    库哈克山虽然只是一面比较宽广的山坡,但相当陡峭,常年被风侵蚀后,山上弯弯拐拐特别多,非常适合藏兵。
    山上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马扎(陵墓),据说埋葬的是帖木儿汗国赫赫有名君主跛子帖木儿。
    陵墓东侧,则是一连串的宫殿,其中以帖木儿孙子乌鲁别克修建的乌鲁别克天文台最为著名,曾是整个包括中亚在内东方最大的天文台。如今,虽然这些建筑大多损坏,但正好拿来用作防守的建筑,省了很大一部分修建营帐的功夫。
    此外,阿姆河的重要支流泽拉夫尚河从库哈克山旁边流过,保证了山坡上驻扎军队不会缺水。
    所以在穆拉德埃米尔和哈桑将军看来,这里就是整个撒马尔罕郊外最重要的要地,桃石人不来占领,真是太奇怪了。
    山下,李献文命陈光耀亲自率征西军两万,前来合围,征西军中有火炮六十余门,基本都是能快速移动的野战炮和臼炮。
    陈光耀一到,立刻就命杨开甲直接把大炮摆开猛轰,布哈拉的军队哪见过这么猛烈的炮火,固然库哈克山能躲藏的地方多,但是山脚下还是很危险的。
    眼见伤亡很大,硬抗了两天之后,穆拉德埃米尔便想着先稍微后撤,躲过这波猛烈的炮火后,再来想办法。
    结果布哈拉的军队刚往山上一躲,陈光耀的定西军立刻开始调转方向,前去进攻库哈克山西面的一个山头。
    “太狂妄了,太狂妄了!”哈桑将军愤怒的大声咆哮着,原来这个库哈克山西面的山头,守着的正是布哈拉大军退回布哈拉的路。
    “这些桃石人,不但想吃掉撒马尔罕的军队,还想吃掉我们!”哈桑将军气的须发根根竖起,他走到穆拉德埃米尔身前请求道:
    “埃米尔殿下,请让我率领骑兵进攻,他们的炮兵走不快也缺少骑兵保护,我一个冲锋,就能击垮他们。”
    穆拉德埃米尔想了想,点头同意了,“我给你五千骑兵,带上足够的火药,找准机会冲上去,只要炸掉了那些火炮,就胜利一半了。”
    这位埃米尔也是真敢想,哈桑将军也是真敢干。
    但是他们都没注意到一点,那就是征西军这六十余门火炮,是集中使用的。
    基本就是瞄准一个地方,集体开始猛烈炮击,不然也不可能一开打,就给布哈拉人造成极大的伤害。
    而这种将火炮集中使用的战术,拿破仑在土伦港战役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了,历史上还成了拿破仑的招牌战术。
    这种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天才创造的战术,之所以之前很多将领没有使用过,那是因为此时的火炮可是清一色的滑膛炮,且铸造工艺哪怕同一批次也会有差异。
    这种最原始的火炮要确定射击诸元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气压、高差、风速、风向,以及滑膛炮那神鬼莫测的弹道,都会成为影响炮击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此时,能迅速搞定射击诸元的炮兵,是需要大量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法兰西大革命政府最开始军队都没法打仗,就是因为缺少了这种有经验的炮兵。
    所以,把这种经验丰富的炮兵集中起来使用,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也只有军校遍地开的法兰西和中华,有这个实力调动这么多精锐炮兵,实施火炮集中使用的阔气战术。
    (吉)田东光漠然的看着远处不断靠近的骑兵,他们吊在炮兵队伍后面,已经很久了。
    这些家伙非常狡猾,你出动骑兵去追,他们就跑,骑兵撤回,他们就围上来。
    更重要的是,指挥官杨开甲卖了两次破绽,但都被识破,这些骑兵就是不上来咬钩。
    “田都司,总兵扬大人问你,他要是选择把护卫炮兵的骑兵都撤走,你有没有办法抗住一个小时?”
    来回试探,大家都不耐烦了,来一次真的吧。
    “早就该这样了,别说我有八百人,就是只有五百人,也能护住炮兵!”
    (吉)田东光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个参与过亚齐大屠杀的东洋武士,已经完全进化成皇汉,同时还非常有小鬼子赌国运的风采,他早就想这么干了。
    而杨开甲既然来问,也就是做好了真正放水给出破绽的准备,是以很快,骑兵们被调往了别处,炮兵们也离开阵地,在战马的协助下,开始继续转移。
    哈桑将军在远处看见,看到最远的桃石骑兵都在二十里之外后,才终于下定决心冲了过来。
    马蹄声如雷,布哈拉的骑兵们,师从奥斯曼帝国,而且还是最古老的马木留克打法。
    即骑兵身着轻便铁甲,策马在一百米左右缓缓前进的时候,先用火绳枪在马上射击。
    随后利用火绳枪打出的少量伤害和烟尘遮蔽,开始加速,并从背后拿出马弓。
    等到五十米左右,按照草原骑兵的战法,倾泻出一波箭雨,依靠这波箭雨,让敌阵开始混乱后,最后再冲上去砍杀。
    这一套堪称马上杂技的打法,其实威力还真不小,是天方教骑士们的绝技。
    但有个致命的问题,就是能着甲在马上先用火枪再用弓箭,还要保证杀伤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办到的。
    虽然奥斯曼土耳其最精锐的马木留克,完全可以操作好这套复杂的战术,甚至其中的很多人还在拿战远征埃及之后,成为了拿破仑麾下的精锐骑兵。
    可这种精英,奥斯曼土耳其都养不起多少,小小的布哈拉汗国,就更养不出几个了。
    是以,列阵保护炮兵的(吉)田东光本想把这些骑兵放近一些再打,但很快就被他们骚操作给看楞住了。
    一百多米,劣质的火绳枪噼里啪啦的射来了铅弹,然而几乎没有造成任何伤亡。
    这距离,想要用火绳枪打中目标,基本都是神射手,更别说还在马上。
    而打完了枪,布哈拉骑兵开始加速,他们换上了短小的马弓。
    望远镜中看见这一切,愣神结束的(吉)田东光挥了挥手,超过四百支线膛枪开火了,长长的米涅弹,弹道笔直的就跟一条线一样。
    手里拿着马弓的布哈拉骑兵接二连三的摔倒,战场上传来了一阵阵惨叫,不过他们还是在向前。
    除了这些人士气和勇气都还不错以外,还因为骑兵对决时,对于战场的感知没有步兵那么清晰,很多时候已经伤亡过半了,但其他人还不知道。
    布哈拉的骑兵就是这种,等到最开始的一千骑发觉不对的时候,已经没了三百多了,随后赶紧在更加密集的枪声中溜走。
    与此同时,第二拨骑兵在借着第一波骑兵的掩护,冲了上来,但迎接他们的,就是非常整齐的齐射。
    轰隆一声声,宛若雷霆,很多布哈拉骑兵连手里的火绳枪都还没放下,就被打翻在了地上。
    “霰弹,给他们好看!”(吉)田东光大叫一声,原来,藏在最后的第三拨骑兵到了。
    他们已经靠近到了四五十米的距离,射出的箭矢已经簌簌往下落。
    十几个倒霉的线列步兵被命中,不过好在身上的泡钉甲挡住了大量伤害。
    轰!呜嗷!
    密密麻麻的霰弹只有鸽子蛋大小,但动能却非常强,冲来的第三拨布哈拉骑兵刚拿出马刀,这些收割生命的魔鬼就赶到了。
    最前面的骑兵甚至被打的千疮百孔,连强壮的马儿都被打的透露破烂。
    这五六门发射霰弹的大炮,就像是给战争按了一下修改键一般,死伤惨重的布哈拉骑兵瞬间从正向冲锋变成了反向冲锋。
    “退,退回山上去,退回山上去!”老将哈桑大声命令着,听到命令的布哈拉骑兵如蒙大赦,掉头就跑。
    (吉)田东光则嘲笑几声,这哪用他坚持一个小时,这才只有半个小时,他都还没过瘾呢,布哈拉的骑兵,就已经退了下去。
    随后,这个心狠手辣的东洋武士护着炮兵继续向西,很快便拿下了布哈拉援军关键退路上的山包,并架设大炮进行封锁。
    穆拉德埃米尔的心,直往下沉,这些桃石人太镇定自若了,他们甚至都没多少兴奋劲,整个战场的走向,宛如设定好的按部就班一样。
    现在好了,城内城外的军队,都被桃石人给困住,穆拉德埃米尔仿佛都提前看见了自己军队覆灭的命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