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灭掉宋阀大军,在成都府过年!
作品:《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第326章 灭掉宋阀大军,在成都府过年!
联军刚打了一场胜仗,再过几十里地,便是剑阁,探子来报,宋阀重兵驻扎在此,妄图以地利据守关门,守住入蜀的道路。
双方虽未联系,但却不约而同的达成了共识,这是决定巴蜀命运的最后一战。
“哈哈,有佛门宗师襄助,区区宋阀何足挂齿!”
帅帐之内正在举行宴会,宇文成都高举酒杯,看上去面带红光,喜不自胜。
帝心尊者手上捻着一串佛珠,圆润的珠子泛着淡光,他语气庄重而森严,“阿弥陀佛,将军言重了,我佛门出手只不过是为了早日剿灭佛敌,少生杀戮,还蜀地一个太平,倘若能做到这些便是功德无量,就算是我等犯了杀生之戒,也心甘情愿。”
一席话,营帐之内众人纷纷恭维,赞扬佛门深明大义,慈悲救世云云。
然而,宇文成都脸上挂着笑,心中暗道,“哼,这群和尚就会装,还不是因为宋缺在书中查抄佛门寺庙,又跟道门合作,威胁到你们的地位!”
之前他还不明白为什么佛门会倾巢而出,随军出征,直到打入汉中,了解到宋阀的举动,他才明白佛门此行的用意。
对付宋阀,除掉玉真人只是表面,他们真正的用意是赢得佛道之争,维持佛门的地位。
宇文成都脸上笑容依旧,再度举杯,“哈哈,诸位放心,剑阁一战是最后一战,再过半个月就是年关,我们定能灭掉宋阀大军,在成都府过年,来,干!”
下首,宇文无敌、梵清慧师徒、李世民以及诸多军中将领一同举杯,“干!”
宴会气氛和谐,众人脸上挂着笑容,好似大局已定。
李阀大营之中,傅采林坐在胡床上,席上横着一柄剑,整个人气息平和,仿佛融入天地,忽而,他睁开眼,望向剑阁方向,惊疑不定。
……
在联军举行宴会的时候,剑阁之上,宋阀大营。
苏铭沉声道,“宋兄,我在那联军大营中感受到了一股含而不露的剑气,此人应当是高句丽奕剑大师傅采林,佛门的底牌果然是他。”
“傅采林来了?”
鲁妙子发出一声惊呼,在三十年前,傅采林已经声名显露,名扬天下,杨广三征高句丽失败,也成就了这位大宗师的威名,不然,区区撮尔小国之大宗师如何能与中原和突厥并列。
石之轩嘴角轻扬,只觉得好笑,纵然没有他,宋阀的阵营也不是关陇联盟能撼动的,世上很少有人知道,宋阀的大宗师不是一位,而是两位。
除了大宗师之外,更有寇仲,李靖以及龙虎山和蜀中道门的宗师高手,论阵容不比佛门差多少,剑阁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重镇,强攻明显不可能。
他们打的主意显然不是在军事上,而是在高手的比拼上,只要能在这营地里斩将夺旗,所谓的宋阀大军自然会瓦解。
即将到来的大宗师之战,唯有先天宗师才能立足插手,后天高手连自保都很难做到,更别提参与战局。
……
山道上,军营士卒、骑兵人影来去,那是大战临近时的紧迫感,写有宇文二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忙碌嘈杂的各个行军队伍之间,李世民披着甲胄与一众心腹将领正在巡视,行走中不时也有交谈。
旌旗蔽日遮掩了视线所能看到的一切,庞大的人海分成数路,蜿蜒在原野、丘陵、山野间,前前后后延伸十多里朝剑阁推进而去,大量的斥候辐射四野,来回奔波带来行军的消息。
无数的马、步惊起大片沉浮弥漫天空,行进的方阵当中,弓手、弩手被护在各路中间,避免可能遭到拦腰袭击,大军前行,斥候派出十里之外,大批的士兵在林间奔行,探查敌情。
大军前行,惊起林间飞鸟,高举的‘宇文’字帅旗猎猎作响,无数的旌旗拱卫在四周延绵成片,车辕缓缓驶过起伏的道路,数匹骏马拉动的战车上,宇文成都一身戎装柱剑而立,目光望着剑阁的方向,神色坚毅,气势逼人。
望着雄壮,威风的大军,宇文成都心生豪迈,不禁畅想:只要打赢这一仗,大周就能拿到蜀地,赢得天下,什么李阀,宋阀都要被收拾掉,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他们宇文家!
中午,他们抵达了剑门关,派出使者前往关隘与宋阀交涉。
宇文成都站在车辕上喊话,“宋缺,我大军天兵已至,尔等若不投降,便会化作齑粉,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你投降,退回岭南,你依然是镇南公,岭南宋阀也能保全家族传承!”
他运足真气,声音浑厚,在山谷之间回荡,清晰的传递到每个人耳中。
宋缺一袭白衣,立在关隘城楼上,风姿绝世,宛如明珠一般耀眼,“宇文成都,能打到剑阁,不是因为你们厉害,而是因为我一直没有出手,不然,你连阳平关都拿不下,还敢在这里摇舌鼓唇,实在是不知所谓!”
“什么?”
闻言,宇文成都本是颇为自信,但此刻也不由得怀疑起自己,因为宋缺说的是实话,但来不及多想,这么多人看着听着,他也只能厉声反击,“你不是不出手,而是因为你怕了,纵然你坐拥剑阁地利,此战我们也一定能拿下,你等着看吧。”
城楼上,宋缺懒得多言,只是回了一个字,便转身离去,“好!”
“擂鼓,进军!”
“杀!”
鼓声响起,联军开始发动进攻,关隘上,一支宋军拉弓搭弦,待敌方进入射程,一阵箭雨落下,死伤一片,就算有漏网之鱼来到近前,也被盾牌兵挡住,三两枪戳死。
可即便是如此,联军士兵悍不畏死,一队接一队。
从中午,直到傍晚,联军的攻势未曾停歇,但丝毫不得寸进,留下了大片大片的尸体。
弓弩,投石车,等等鲁妙子改良的武器也给联军造成了极大损伤,逼得他们不得不撤军后退,稳住阵线。
宇文成都望着近在咫尺的剑阁,心中轻叹,不愧是蜀地险关。
剑阁关关城并不大,但只要有一支可靠像样的军队驻扎在此,进攻方确实毫无办法。关隘城楼修在山脉豁口间的高地上,两边都是山石悬崖,此地往南行、通道只有这道关城所在的豁口。
北坡这边是一条狭窄的石阶路,坡度很陡。虽看不到关城背后的地形,不过依据汉中降将描述、南坡则比较平缓开阔,这样的地形,十分有利于南边的守军防守!
路窄、关小,而豁口要大一些,关城并未将豁口完全堵死。然而从联军所在北坡看上去,左侧还有一条从高处流淌的小溪,小溪周围全是乱石,完全无法通行。
整个坡道又长又陡,很难强攻。
实际上就算没有剑阁关城楼,还是很难攻下此地。北陡、南缓的地形就限制了进攻,更重要的是战场极为狭小,正面交战的人数极为有限,限制了大兵团作战,强攻只能硬耗。
但问题是,硬耗,他们也耗不过蜀地,联军的粮食千里迢迢从关中运过来,而宋阀大军驻守剑阁,背后就是蜀地,补给很短。
想到之前在成都府过年的夸口,宇文成都就感到深深的后悔,话说的太满了。
而此时李世民率领军队探查可以穿过剑阁的小道,也无功而返,因为宋阀把能通过的路都堵死了,而联军要拿下蜀地,必须打通这条路。
回到营地,只是粗粗看了一眼剑阁关,便暗暗咂舌,只是一下午,关口前就丢下了数千具尸体,而联军连城楼都没摸到。
现在他不由得庆幸,自己没有主攻,否则本来就损失不小的李阀大军又要死伤无数。
两军在关前对垒数日,除了攻关之外,也在不断探查宋军的情况。
“轰!”
天际滚过一阵雷声,不久,细雨淅淅沥沥的落了下来。
夜幕里,灯火昏黄摇摇欲灭。
城楼上,苏铭与宋缺相对而坐,旁边石之轩陪坐,寇仲候在一旁,忽而一阵风吹来,灯火黯淡许多,挑拨了一下立在案桌上的灯柱里的灯芯,火光又亮了起来,照出青石雕刻的棋盘在上面,宋缺随手拿起一枚白色棋子落下。
“先生以为,佛门之人什么时候会动手?”
苏铭不假思索的落子,“就在这几日了。”
宋缺不可置否,沉声道,“英雄所见略同,联军损兵折将,不得寸进,大军强攻绝无可行,只有用奇兵才能取胜,以大宗师为帅,宗师为将,足矣。”
剑阁关险要,拦得住一般人,但拦不住宗师以上的高手,甚至轻功卓越的后天高手也能在大军封锁之下潜入进来。
苏铭提起数枚棋子,笑道,“昨日我察觉夜里有人暗中窥视,他们所想正是我所得,剑阁关可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说完,他看了裴矩一眼,“裴兄可愿出手?这次来的可是你的老对手。”
裴矩眼里露出一丝冷色,“哈哈,对付佛门,我怎么能缺席?先收一些利息,只要此次随军出征的佛门高手留下小半,就足够了,剩下的,慢慢再算。”
虽然说石之轩最后遁入空门,但不得不说,他平生里最恨的就是佛门,要不是他们,他石某人早就一统圣门了,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阻人前途,如杀人父母,更别说,他妻子之死,与佛门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战过后,裴兄可回幽林小筑一观,不必再担忧了。”
裴矩面色一僵,变得黯淡,“此事日后再说吧。”
……
李世民坐在军帐之内,不远处是师妃暄,“师仙子,剑阁之险,难以攻下,看来还是要请你们出手了。”
“当初入蜀之时我并未走这条路,没想到这关隘竟然如此险要,看来,也只有走这一步了。”师妃暄也轻轻叹了口气,绝美的面容满是忧色。
“李公子,此战胜利之后,你当如何?”
胜利?
李世民愣住了,手指下意识的摩挲茶杯,开始思考,联军胜利,就能拿下巴蜀,但随之而来就是联军破灭,没有了宋阀这个敌人,宇文阀必然对他们虎视眈眈。
因为他们已经从盟友变成了敌人,可一旦李阀大军尽灭于此,后果不堪设想!
李阀以前比宇文阀要强多了,但后来被杨广压制,反倒让后起之秀的宇文阀居上,最遗憾的是李阀没能迅速入主关中,让宇文阀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
短短时间内,两大门阀就拉开了极大的差距,五万大军对于李阀而言,是大半的兵力,如果都留在这,就算是有佛门襄助,他们也很难再逐鹿中原。
他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反而问师妃暄,“仙子的意思是?”
师妃暄眨了眨眼睛,美丽的眼睛露出智慧的光芒,“事到如今,妃暄已经没什么不能说的了,宇文阀是继承前朝,与我佛门不合,只要李公子能在这一战中赢到最后,整个佛门必将倾尽全力襄助李阀夺取天下。”
这话,还是他第一次从师妃暄嘴里听到。
对方是谁,慈航静斋当代传人,几乎能代表整个佛门,有慈航静斋背书,此事几乎是板上钉钉。
此前,佛门也帮助李阀,但随着宇文阀入主关中,他们的支持力度就小了很多,因为宇文阀也在拉拢佛门。
但问题在于,要让整个佛门帮助李阀,就必须展现出价值和足够的前景,想做到这一步,他就必须成为此次攻打宋阀的最后赢家。
想到这里,李世民眼里闪过一丝决断之色,“仙子之意,世民明白,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待。”
师妃暄轻点臻首,不再多言,她知道李世民听懂了她的话,想要成为最后的赢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拿下宋阀之后率先动手反水。
先下手为强,他不做,宇文成都也会做,谁都清楚,谁都不会跟彼此分享巴蜀的利益。
灭掉宇文成都等人,再收其残兵,从汉中攻打关中,与河东一起夹击关中,则大局可定。
赢家,才能通吃一切。
(本章完)